純手工鍛打,無塗層,不粘鍋,章丘有位七十多還在打鐵的孫鐵匠

2020-12-23 微視覺看世界

曾幾何時,因為《舌尖上的中國3》短短幾分鐘的視頻,「章丘鐵鍋」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12道工序,7道熱鍛,5道冷鍛,36000錘捶打。這是章丘鐵鍋的匠心標籤。一鍋難求,價格漲至數千元…… ……章丘鐵匠千錘百鍊的情懷,觸動了中國人的心。

不知道大家在做飯的時候,有沒有同樣的感受,炒菜時不僅油煙大、還粘鍋,刷鍋都成為了最費時間的事情。這不僅影響我們廚藝的發揮,還影響著美食的口味。三分廚藝七分鍋,炒菜更少不了一口好鍋,選擇好的廚具對烹飪來說非常重要。

章丘鐵鍋,因《舌尖上的中國》成為了鐵鍋界的網紅,祖祖輩輩打鐵的孫師傅的鐵鍋始終保持著原來的工藝,採用中國傳統的熱鍛加冷鍛打鐵工藝,一錘一印打造出來,,具有超高密度,無塗層不易粘鍋,炒菜香,炒菜時減少油的滲入,節省油量的同時,清洗更加方便。

章丘鐵鍋

章丘鐵鍋為什麼能走紅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優點呢?

章丘鐵鍋需要經歷12道工序,一千度以上高溫錘鍊,經過三萬多錘鍛打,才能打造出來。一道簡單的清水炒雞蛋,便能看出其特點,不放一滴油,就能做到絲毫不粘。但由於工藝複雜,需要堅持、堅守,手工活辛苦不賺錢,這手藝沒有年輕人肯學,在整個章丘,還在堅持做手工鐵鍋的越來越少,孫鐵匠就是其中一位,孫鐵匠說,如果沒有由於舌尖欄目的熱播,章丘鐵鍋工藝可能就失傳了。感謝舌尖欄目,讓大家看到章丘鐵鍋的匠人精神,讓章丘鐵鍋的工藝和精神可以傳承下去。

孫師傅,1948年,出生在章丘市相公鎮的一個打鐵世家,章丘在歷史上是有名的「鐵匠之鄉」,古有「章丘鐵匠遍天下」之說。孫師傅打鐵是祖傳的手藝,抗戰期間,孫師傅的長輩們更是打造土槍土炮支援前線,還有許許多多的章丘鐵匠們,雖然沒有上前線,但為保衛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是一群默默無聞的抗日英雄。正是因為這種自豪感,孫師傅從小跟著父親學打鐵,長大後立志要成為一名真正的鐵匠。」一把把大大小小的鐵錘,小院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叮叮噹噹的打鐵聲,見證了一口口鐵鍋的成長,也見證了孫師傅的成長,孫家世代打鐵,作為家族第3代傳承人,孫師傅一直精益求精,一生只打好鐵,絲毫不敢馬虎,寒冬酷暑,年復一年,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孫師傅依然在堅持,當打出來的鐵鍋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他感到無比滿足,更堅定了一生打一口好鍋的信念。

隨著科技的發展,成本低廉,製作簡單的機器鍋、油桶鍋,迅速以低價搶佔市場,使得手工打造的鐵鍋根本沒有市場,讓不少堅持手工打鐵的匠人瀕臨失業。鐵匠手藝向來只在家族傳承,不能隨便招外人,慢慢的能打鐵的人越來越少。。。

《舌尖3》的熱播後,一度出現章丘無鍋的現象,這讓孫鐵匠看到了希望,又召集齊老夥計們開始忙碌了起來,看到自己打的鍋得到各界人士的肯定,孫鐵匠眼角泛起了感動的淚花。

章丘手工鐵鍋是怎麼煉成的?

章丘手工鐵鍋鍛造需要經過12道工序,7道冷鍛,5道熱鍛,大大小小十幾種鐵錘工具,一千度以上高溫冶煉,三萬多錘鍛打,再加上孫鐵匠這樣的手藝人幾十年精湛的老手藝,最終才能鍛造出一把合格的章丘鐵鍋。孫鐵匠說 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馬虎,你怎麼對它,它就怎麼對你。

鐵鍋內壁上隱約透著斑駁的錘印,卻又摸不到,這是幾萬次的鍛打和民族千百年來的傳承精神。

鐵鍋經過精細的手工冷鍛,從凹凸的錘印鍛打到光滑如鏡為止,是真實手打的痕跡

孫鐵匠說,為了保證鍋的品質,打鐵鍋的鐵板必須是正規國企鐵板,其他小企業的鐵板再便宜也不能用!鍋把一體,結實耐用,一口鍋可以用一輩子!

這麼複雜傳統的工藝有什麼好處?

經過傳統的鍛打工藝後,鐵密度變高,厚薄適中,良好的導熱性能,炒菜受熱均勻,炒菜更香。

因為三萬多錘的鍛打,其密度更高,更不易粘鍋,沒有任何化學塗層,保證健康的同時也不怕粘鍋的煩惱。

通過正常的保養使用慢慢的形成一道自然油膜,可以實現物理性不粘,傳統鐵鍋不怕鏟子刮擦。我們在購買不粘鍋時,賣家都會建議使用木鏟子,因為金屬鏟子容易破壞不粘鍋的塗層,進而會使塗層落入食物中,影響人體健康。此外,不粘鍋塗層破壞後,炒菜還容易糊鍋。章丘鐵鍋不怕金屬鏟子刮擦,表面也沒有化學塗層,自然也就沒有這兩個方面的煩惱了。

鐵鍋開鍋後,在後期的使用過程中,每次炒完菜只需用熱水和刷子洗刷,不需要用洗潔精清洗鐵鍋。久而久之,鐵鍋表面就會生成一層油光,相當於一層不粘鍋塗層的效果。因此,用鐵鍋炒菜時,就不需要放太多的油。省油的錢可以買好幾個鍋了,關鍵是讓家裡人吃得更健康。

孫鐵匠說,用章丘鐵鍋炒菜能補充鐵元素。高溫下,鐵鍋中的少量鐵元素會滲入到食物中,因此,使用鐵鍋炒菜,在客觀上還起到了補鐵的作用。

烹飪效果

三萬多錘的鍛打,鐵密度變大,厚薄適中,良好的導熱性能,鍋體鍋底受熱均勻,能免油煙的產生。在烹飪中,它可以上明火,又可以用在電磁爐上。鍋的深度比普通炒鍋更高,不僅可以煎炒,還可以燜,燉,油炸紅燒,保證每一種食材受熱均勻,每一口都香滑鮮嫩。

向那些手藝人致敬!

在這個愈發浮躁的快節奏時代,我們始終堅持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是什麼,匠人精神,中國自古的傳承!對打了45年鐵的孫鐵匠來說來說,匠人精神就是用心打造一口好鍋,匠人精神就是繼承章丘鐵鍋的傳奇,孫鐵匠堅持每一口鍋必須歷經12道工序、再過18遍火候、1000度高溫錘鍊、經過三萬多次捶打,章丘鐵鍋的傳奇,力透工匠精神。章丘鐵鍋走紅,在於它是純手工鍋,是匠人們一錘錘敲打出來的。純手工製品與現代化機器生產的商品,在產品生產上很難說孰優孰劣,但對於每一口鍋,章丘鐵鍋上都凝聚著的匠人身上的一絲不苟,精業敬業精神。一分鐘120次的鍛打每一錘都代表著匠人的心血,也正是因為這每一錘的鍛打才賦予了鐵鍋以人文情懷,才能受得起大家的追捧。

傳承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基礎,也許機器化的大生產是現代科技的進步,但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手藝也不能就此埋沒。全國還有更多的老匠人被遺忘在角落了,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們的手藝就會失傳。章丘鐵鍋很幸運能被舌尖3發現,進而被熟知,但是那些被遺忘的慢慢的只能成為我們民族的遺憾。孫鐵匠說希望自己能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帶出一個合格的徒弟至少需要5年時間,為使這門手藝能繼續傳承下去,現面向社會各界收徒,徵集吃苦耐勞人品優秀秉承中國文化傳統的有志青年。

相關焦點

  • 千錘百鍊出一鍋,章丘非遺傳承人孫廷保書寫打鐵「秘籍」
    但隨著機器化生產的步伐,昔日的繁華和大浪淘沙過後,保留下來的卻是真正的傳統古法手工匠人。這其中,就有非遺傳承人「家傳五代」的打鐵人孫廷保。五代打鐵人,手藝「傳家寶」說起打鐵,早年間章丘一多半人家都愛貼「風吹一爐火,鐵打四方財」的對聯。據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章丘有一多半人家都在從事打鐵營生。
  • 千錘百鍊出一鍋,章丘非遺傳承人書寫打鐵「秘籍」
    』之美譽」的鐵鍋,讓從古至今就有著「鐵匠遍天下」之稱的章丘重新興盛起來。除了大蔥和龍山小米有名外,冷鍛手工鐵鍋也是聞名於世。但在上世紀90年代卻被不鏽鋼鍋、不粘鍋所替代,幾近消失。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孫廷保來說,用五輩祖傳的古法打鐵手藝鍛造出來的鐵鍋,才是「章丘鐵鍋」真正的代表。「我們家五輩祖傳打鐵,我的父親、爺爺、老爺爺都是鐵匠,我從12歲就開始跟著他們拉風箱。戰爭時期,我父親和大爺還做過槍,太平了就做農具活兒。
  • 還在用帶塗層的不粘鍋?試試這口鍋吧,純手工打造,健康無塗層!
    還在用帶塗層的不粘鍋?試試這口鍋吧,純手工打造,健康無塗層!一口好用的鍋,對於一個愛做飯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不粘鍋,用著順手,做菜省事省力還好吃。然而現在很多不粘鍋都是用的各種塗層技術,不可否認,帶塗層的不粘鍋確實好用,但是缺點也很明顯。
  • 舌尖上的章丘手工純鐵鍋,無塗層不粘鍋,國產鑄鐵鍋的驕傲!
    今天,小小鍋給你推薦一款懷舊的手工純鐵鍋,一起找回兒時的味道。無塗層、不粘鍋、不生鏽的手打章丘純鐵鍋。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專門打造更適合中國人使用的純鐵鍋。章丘純鐵鍋PK傳統不粘鍋大家傳統印象裡的不粘鍋是這樣的,製作過程簡單快速,一般採用鑄造或衝壓模式,生產線流水作業,產量大,高科技不粘塗層在400度以上高溫,不粘塗層穩定性變差分解融入食物,其使用壽命短,更換頻率比較快,買著便宜用著貴,但章丘純鐵鍋呢,一塊鐵板,多次淬火,千錘百鍊而成,不含化學成分,無塗層,不易生鏽,煮出來的菜品富含鐵質,一口鍋能用幾十年
  • 不粘鍋哪種品牌好,臻三環章丘鐵鍋無塗層不粘鍋質量怎麼樣測評
    舌尖上的中國3開播,對裡面的手工打造的鐵鍋一往情深,這些年,多少人一直在尋尋覓覓一口不沾的好鍋。德國那些幾千塊錢的鍋,很不適合中餐的做法,還是老祖宗留下的深得我心。『臻三環』鐵鍋顏值一般,但考慮到這鍋是工匠師傅純手工一點點敲出來的,也算有一種原始的味道(我太會自我安慰了。)
  • 「網紅」章丘鐵鍋又火了!魚鱗紋不粘鍋直播1小時賣出3千口!
    11月2日,在濟南章丘相公莊鎮河莊村的一個農家院裡,經濟導報記者見到了牛祺聖。原來,「魚鱗紋」章丘鐵鍋是牛祺聖近兩年研發的「不粘鍋」新品。與傳統的鍋如明鏡略有不同,經濟導報記者看到,牛祺聖手中的「魚鱗紋」鍋身鐵板厚重,魚鱗紋均勻光亮,形成高密度的「物理塗層」。
  • 被家人說799元買個鐵鍋,就為了無塗層、手工鍛打,真的值麼?
    最近無聊逛小米有品偶然間發現一款章丘鐵鍋,號稱是「非遺」真品,手工鍛打,還是舌尖上的中國同款,秉承不磕磣自己胃的原則,我肉疼的剁手了這款鐵鍋,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之前買過火候的刀具與不粘鍋,還都不錯,所以……畢竟是799元的鍋,首先包裝方面沒有讓我失望
  • 章丘圓底老式鐵鍋,讓你愛上煮飯,閻鐵匠錘紋鐵鍋怎麼樣?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我使用很久的正宗章丘圓底老式鐵鍋,純手工打造,工藝正宗、性價比高。做出的飯菜別有一番風味,好用不粘鍋易清洗打理。以下是針對這款老式鐵鍋的全方位真實測評,可供參考。有喜歡的集美,歡迎來撩~— —手工製作,匠心工藝正宗章丘圓底老式鐵鍋,由經驗老道的傳統手藝人,一錘一印打造而成。章丘地處山東濟南之東,自古以來冶鐵而聞名天下。章丘鐵鍋,手工鍛打,傳承千年的傳統手藝因《舌尖上的中國》節目被大眾熟知,品質值得信賴。
  • 記者暗訪:賣出3萬件的「手工鐵鍋」可能都是假的!
    這些號稱「純手工」的鐵鍋背後到底藏著什麼貓膩呢?  「純手工」成鐵鍋賣點  6月初,北京消費者孫女士向記者反映,她打算從網上買章丘鐵鍋,搜索後發現,不少網店都標稱「章丘鐵鍋」「老式純手工鍛打」「舌尖上的中國」等字樣,不知道選什麼好,擔心會買到假鍋。隨後,記者陸續接到不少消費者的諮詢電話。
  • 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山東章丘素有「鐵匠之鄉」的美譽,可謂章丘鐵匠遍天下;使得鐵製品成為章丘手工製造業對外的名片,而章丘鐵鍋則是其中最耀眼的那個。幾年前,中國坊間流傳一句話:「洛陽紙貴,章丘無鍋」,說的是章丘鐵鍋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迅速火爆於全國,一時形成了一鍋難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當時該鍋在天貓的訂單銷量飆升近6000倍,3年的庫存全賣光,要買此鍋再等3年。於是乎,鐵鍋作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各種版本的「章丘鐵鍋」相繼而出。
  • 純手工鍛造的章丘鐵鍋,用它炒菜特別香!好吃到跺腳!
    除非廚房夠大,不然想要有一個乾淨清爽的烹飪空間,求你學會慎重買·鍋。人人都想要擁有一個好用的不粘鍋!但是有些鍋,剛開始買回來用起來還行,但用久了塗層非常易脫落,不粘鍋慢慢的就變成了粘鍋了。有沒有這樣一款鍋:無塗層,結實耐用;炒什麼都不粘,重量合適;拿著順手,適合咱中國人烹飪方式呢?
  • 章丘鐵鍋 鍋「紅」是非多 火了之後這些官司多了
    胡德旭法官表示,在章丘有很多打鐵的匠人,他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後來就依賴這一手藝謀生。早在2014年「章丘鐵匠習俗」就被列入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後來隨著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播出,「歷經12道工序,18遍火候,經受36000次鍛打」的章丘鐵鍋一夜成名。不可否認,章丘鐵鍋的確成了「角兒」。
  • 洗盡鉛華始見真金,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山東章丘素有「鐵匠之鄉」的美譽,可謂章丘鐵匠遍天下;使得鐵製品成為章丘手工製造業對外的名片,而章丘鐵鍋則是其中最耀眼的那個。 幾年前,中國坊間流傳一句話:「洛陽紙貴,章丘無鍋」,說的是章丘鐵鍋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迅速火爆於全國,一時形成了一鍋難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當時該鍋在天貓的訂單銷量飆升近6000倍,3年的庫存全賣光,要買此鍋再等3年。 於是乎,鐵鍋作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各種版本的「章丘鐵鍋」相繼而出。
  • 被舌尖3「捧上天」的章丘鐵鍋為何一鍋難求?
    某名牌不粘鍋用了不到半年,塗層鍋就傷痕累累越來越粘講真的,你還要忍受不粘鍋的「鍋溫過低不好吃」、「買鍋500塊,防粘3個月」、     我是守鐵記章丘鐵鍋的接班人,是章丘土生土長的章丘鐵鍋技藝傳承人,自小薰陶在父親的打鐵世界裡,耳語目染於鐵鍋的製作過程中,入行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傳承章丘鐵鍋技藝,就如同做人一樣,不忘古訓,正道不欺,買賣自然積福。
  • 章丘鐵鍋火了!全國人民請注意:鐵鍋傳承人拒接海量訂單,表示"章丘...
    僅僅幾天求鍋者眾22日,在寬厚裡鐵鍋體驗店,前來諮詢購買的顧客絡繹不絕濟南寬厚裡的「同盛永」鐵鍋體驗店裡每天人頭攢動他們都為鍋而來2月21日凌晨章丘鐵鍋「同盛永」傳承人之一的劉紫木在朋友圈寫道:「舌尖後的中國——章丘無鍋。」
  • 再深扒《舌尖3》章丘鐵鍋,為何鍛打三萬六千錘
    說起「章丘」,不少人腦海裡最先想起的應該非「章丘鐵鍋」莫屬吧。從漢代起,那時候的章丘就是制鐵重鎮,人們世代以打鐵為生。上世紀50年代,73萬人口的章丘,從事打鐵行業的就有38萬人之多。其實鐵鍋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被外來的不鏽鋼鍋不粘鍋強烈衝擊,幾乎絕跡,到了2000年之後,很多年輕人連聽說過的都少了,更別提用了。但近兩年因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鐵鍋又重新走入我們的視線,紅遍全國的「章丘鐵鍋」成為熱搜的「神器」,天貓平臺上章丘鐵鍋的銷量同比增長了近6000倍。
  • 2019不粘鍋品牌TOP30
    三禾鍋具推出的太極聚溫鋼系列不粘鍋採用了通過萬錘鍊仿鍛打技術一體成型的雙重聚合新鋼材,運用專利萬錘撞擊耐磨不粘技術,萬顆鋼珠撞擊使鍋體達到耐磨不粘的效果,該系列不炸鍋是無塗層不粘鍋中的佼佼者。 「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一個人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持續鑽研一萬個小時。
  • 電商扶貧大有可為|章丘鐵鍋非遺傳承人牛祺聖:直播帶貨讓章丘鐵鍋...
    「沒想到的是,持續一天的直播,最終吸引了超33萬網友的關注,庫存的2700多口手工鍛造的章丘鐵鍋最終銷售一空。」牛祺聖興奮地說。山東省濟南市的章丘區,素有「鐵匠之鄉」的美譽,擁有2700多年冶鐵和鍛造的歷史。直到上個世紀,打鐵在章丘依舊非常流行。資料顯示,上個世紀50年代,章丘73萬人口中,約有38萬人從事打鐵相關的行業。
  • 純手工鐵鍋的產地在哪裡龍山貢米_龍山味道
    純手工鐵鍋的產地在哪裡龍山貢米, 不幾日,記者收到貨後打開一看,該商家銷售的這款產品包裝盒上醒目地印著「《舌尖上的中國》章丘鐵鍋篇拍攝的就是我們」字樣,配有當年拍攝的圖片。記者用手摸鍋底,明顯感覺凹凸不平。客服人員表示是錘印子,沒關係,可以放心使用,包裝是統一的。7月15日上午,記者再次奔赴章丘,一路走來,在普集商業街兩側,發現不少商店門前都立著「章丘鐵鍋批發零售」招牌。
  • 「舌尖」神話在小米上演,有品799元章丘鐵鍋,靠不靠譜?
    說實話,作為一個科技數碼領域「資深」小編,我也是第一次測評一口「鍋」。那麼這口章丘鐵鍋到底有沒有傳說中的這麼神奇?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看吧!由於名字比較長,下文,我們就稱呼它為章丘鐵鍋二環鍋吧!為什麼它是二環呢?其實,火候臻三環章丘鐵鍋共分為一環、二環、三環這款產品,其中一環是用手工捶打一萬次;而二環則手工捶打了兩萬次到三萬次;三環最厲害,錘了三萬六千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