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有書書友們,大家好!
本周我們一起共讀的書籍是國內著名的心理學暢銷書作家武志紅的經典作品之一《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相信通過一周的閱讀,這本書會帶給你前所未有的思辯衝擊,繼而引發沉思和反省。
接受不完美,學會接納自己,悅納真我是作者希望讀者可以在讀完這本書後領悟到的真諦。
「我的人生就應該是盡善盡美的。」在我們身邊,常常見到處女座的人總是以這樣的人生信條要求自己。
事實上,從小深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傳統教育理念耳濡目染的人們,內心都是追求完美和精益求精的。
人們也總是醉心於別人誇讚自己是「美的、好的、最棒的……」,卻對於逆耳的批評嗤之以鼻,甚至懷恨在心。
說白了,就是人們不願意公開地承認自己的不完美,繼而不斷地偽裝自己,哪怕非常疲憊和不悅。
正如臺灣著名的作家、詩人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提到的,「每個人都是被劈開成兩半的一個不完整個體,終其一生在尋找另一半,卻不一定能找到,因為被劈開的人太多了。」於是,很多人覺得不快樂,活得很累。
而武志紅的這本《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一書正是戳中了人們這個要害,讓人們學習真正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不完美,繼而接納真我,享受快樂。
整本書沒有心理學教材的枯燥和拗口,都是以生動鮮活的例子感染讀者,繼而達到心靈治癒的效果。
作者武志紅是當代我國資深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他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師從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
2001年武志紅獲得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並在2009年成立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已幫助成千上萬的人收穫幸福。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首次出版是在2008年初,而當時的武志紅做心理諮詢的時間並不長,所以很多文章都是在做諮詢前完成得。
其中最重要的體驗,就是來自於他自己讀研究生時的抑鬱症的自愈,這讓武志紅明白深入地碰觸自己內心的黑暗,而不是逃避黑暗去追求快樂乃至一個外在的好形象而已。
敢於擁抱真實的痛苦,接受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才是治癒心理問題和獲得成長的秘鑰。這一點,也是作者通過這本書想告訴人們的心裡話。
接下來的一周,領讀達人徐小2將通過以下十個部分帶領大家共讀這本《感謝自己的不完美》:
1、和壞習慣say hello
(第1-30頁)
2、痛苦,是我們自作自受嗎?
(第31-84頁)
3、不生氣,你以為我是病貓嗎?
(第85-101頁)
4、壓抑憤怒,也是一種病
(第 102-111頁)
5、一味地付出,就等著被甩吧!
( 第115-127頁)
6、假惺惺地做好人,真的有意思嗎?
(第128-145頁)
7、無所畏懼?那準是騙人的!
(第147-167頁)
8、人首先要學會善待自己
(第167-186頁)
9、原來,我們自己才是那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189-222頁)
10、擁抱不完美的自己,等待收穫快樂
(第223-262頁)
也許有不少書友會覺得《感謝自己的不完美》這本書書名有些拗口,事實上,這是作者故意而為之,這一點在讀完整本書後感受會更深刻。
既然,我們的不完美已然是事實,而要想獲得真正的快樂,正確的順序就是首先要接受不完美,然後才能真正地接受自己。
雖然,這本書是武志紅早期的作品,但可以看得出作者的誠意和用心,堪稱佳作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