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ista.不裝逼的社區咖啡館

2021-12-22 碼語者和傑妮

自從迷上了咖啡後,每到一個地方必定要轉咖啡館,來了北京也不例外。還真有一家很特別的咖啡店,不裝逼還生意火一塌糊塗。

話說不裝逼為毛要去咖啡館(完全木有貶義,裝逼是人類的正常需要)?畢竟咱們有喝咖啡習慣的不多(不包括有海外生活經歷的人),飲食文化裡面沒有咖啡這個東西。這和歐美不一樣,他們從小就喝,和吃飯差不多,一天不喝就難受。但咱們不一樣,幾千年不喝咖啡活的好好的。


直到我遇到了barista,北京五道營胡同一家只有15平米的咖啡店,貌似在北京算是最小的吧。生意好到只能坐在外面臺階上喝,裡面別說座位了,站都站滿了。這是什麼節奏啊?生意好到爆。大冬天的,外面多冷啊。裡面倒暖和,問題一手抱著衣服,一手拿著杯子,都騰不出手拍照刷圈。我點了一杯拿鐵,咋說呢,如果滿分10分的,這杯拿鐵能8分,算不上頂級的一杯咖啡(當然穩定出品8分也是相當很不錯的)。再看看咖啡店的機子,真心不是牛逼機子,兩三萬的咖啡機,開店的話只能算一般。


所以我很好奇,不裝逼,不小資,沒有牛逼機子,咖啡本身也算不上頂級,一家刷不了圈的咖啡店為毛這麼火?

後來了解了之後,決定寫這篇文章,因為發現這家咖啡店有獨到的地方:氛圍(寫到這,忽然想起老羅的錘子手機,賣的是情懷,羅粉不要拍我啊)。

想想我們之前去的咖啡店,比如星巴克,你會和店員聊天嗎?不會。點了咖啡後,自己找個位置,該幹嘛幹嘛。店員在櫃檯裡面忙活,離你的位置八丈遠,大聲喊未必能聽到,還聊天呢,不給你白眼就不錯了。你會和旁邊的客人聊天嗎?應該也不會,大家一般也是各忙各的,除非有事,比如挪個凳子啥的,否則和陌生人說話有點怪。


來到barista,完全顛覆了曾經咖啡館的概念。首先從裝修上看,只有吧檯的六個座位,其他沒地做(當然15平米實在也沒地了)。這樣的座位設計,客人就可以面對咖啡師,方便聊天。而且和鄰桌也很近(簡直就是挨著),這得感謝地方小。誰說話都容易插一嘴,時髦的說法是:存在感比較強。咖啡師校長說如果咖啡館面積大了,座位就會鬆散,氛圍就沒有了。靠,原來15平米的咖啡館是故意啊。。。

感覺這裡吧,不像是一個咖啡店,更像一個社交場合,很容易交到朋友。我第一次來這裡,覺得受到兩位咖啡師溫暖的接待。請注意溫暖兩個字,不卑不亢,平等友好,親切但又不是過分熱情。不覺得咖啡師是在做生意,而是在和我交朋友。


店裡有兩個咖啡師(也是咖啡店老闆之一,老闆比較多),校長和彬彬。校長是悶騷,彬彬是話嘮。校長負責裝酷,彬彬則是誰都可以打成一片。咖啡店生意火爆,這兩位功不可沒。

其實和人聊天這事,是我的強項,不然也不會寫了這麼多文章。所以我問了咖啡師很多問題,他也做了友好的解答,這事並不奇怪。但是和周圍客人友好的氛圍,這是我沒有想到(大城市的人比較冷漠,你懂的)。比如我在詢問北京有哪些咖啡館,旁邊立刻就有人過來說哪家比較好,如數家珍和我介紹。那感覺有點像在青年旅舍。大家消除了戒心,有個共同愛好,沒有利益關係,人和人之間信任忽然重生了。。。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感覺,也是只有旅行途中才有的感覺,居然在一家咖啡館也存在著。這也是以後去了多次的原因。


我一直想弄明白為毛他們店會有這樣的氛圍。於是我和校長探討起咖啡經營的問題,校長有翻話很打動我。他說:咖啡不是個高大上的東西,說白了就個餐飲業,不用把自己整的那麼高端。而且我們就是個社區咖啡店,附近住的上班的,來了就是為了聊個天,誰還圖你這杯咖啡啊。所以我們在挑咖啡師時候,注重的是咖啡以外的東西,做咖啡這事很容易,可以教。但咖啡以為的東西是自身的,教不會的。

這話我回味了很久,然後腦海中浮現了各種咖啡館,不愧外號校長啊,給我上了一課。還真沒有這家咖啡這麼經營的,不信,你想想你去過的咖啡館,這種類型的,還真找不著。社區咖啡館,本身提供不錯的咖啡,同時也是附近居民的社交場所。從營業面積到裝修到咖啡到咖啡師,全部都是同一個理念。忽然有種社會在進步的感覺,畢竟多了一種咖啡館形式,作為消費者多了一個選擇。據說是他們的澳洲老闆提出社區咖啡的觀念,好吧,也算是引進外援的收穫了。


本身我們的需要就是多方面的,比如有喝咖啡習慣就需要一杯好咖啡;也有需要刷圈的,必須要環境好拉花好;也有需要社區氛圍的,來聊天的。不是說哪種最好,只是說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相信這種社區咖啡以後會越來越多,大家也看到了barista的成功。我們需要星巴克,需要小清新,也是需要社區咖啡館。如果你來北京旅行,建議你去五道營看看,本身也是新興的小資一條街,個人覺得比南鑼鼓巷逼格高。當然必須去brista ,新型的社區咖啡館,相信你會受到溫暖的接待,也相信你會喜歡他。


原創旅行文章、照片,所有留言、提問人肉回復。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帳號:

碼語者和傑妮 (長按可複製)

相關焦點

  • Barista(咖啡師)的世界,你一定不了解
    這些咖啡館在菜單和設計上大膽創新,與經典的巴黎咖啡館相比更接近布魯克林、墨爾本甚至斯德哥爾摩咖啡館的風格。這種設計風格不僅反映了外來的影響,還同時向潛在客戶傳達信息,告訴他們這些咖啡店並不是提供傳統小杯苦味黑咖啡的經典巴黎咖啡館,而是能夠體會到創新和前衛的地方。如今,在巴黎的街頭,你可以發現傳統和新式的咖啡館和諧共存,以滿足客人的挑剔口味。在法國的城市裡,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咖啡館。
  • BARISTA HONOR | 「 為成為一名咖啡師而感到自豪 」
    你會用什麼詞去形容自己喜歡的咖啡館?
  • BARISTA TATTOO 比賽 | 網絡第一彈
    ●咖 啡 師是一個結合了技術含量文化底蘊於一身的職業普遍國人還認為咖啡師不過是服務員畢竟barista報名方式以發郵件形式報名郵件名稱:姓名+手機號碼+咖啡館名稱為了杜絕惡意打廣告的潛在可能這裡就不寫句子規格例子了如果郵箱信息不全將被自動忽略
  • Barista是我的生活不是職業
    ▲ 能夠賦予咖啡靈魂的咖啡師,要學會感受咖啡生豆的品質;是日曬的還是水洗的;瑕疵豆多不多;咖啡豆的失水率多少;烘焙到什麼程度;如何穩定控制每次烘焙的品質;能否體現不同咖啡的不同風味。縱觀現在杭州的咖啡市場,能夠長此以往客源不斷的咖啡店,咖啡師往往都是核心,咖啡師會在你進門是和你微笑,甚至在他臉上看不出有一絲對於生活的不滿,這樣的狀態才是一個成熟合格的咖啡師應該具備的。▲ 簡單來講,咖啡館就是一個個不同的社交圈子,吸引顧客的除了咖啡、酒、美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barista,即我們咖啡師。
  • 如何優雅的在咖啡館裝逼?
    >
  • 重慶南岸這個社區自助圖書館像家咖啡館
    ▲復古風格,外形似咖啡館溫馨一角▲有聲閱讀聽這裡▲居民手作在這裡展示近日,記者在南岸區花園路街道南湖社區走訪時,聽聞該社區有一處深受社區居民喜歡的自助圖書館,同時也是一處社區公益體驗館。這裡不僅開放給熱愛閱讀的讀者,還把社區居民自製的手工藝品進行公益展銷。美化社區的同時,也美化了這個城市一角。好似咖啡館這處社區圖書館不難找,就在南岸區花園七村牌坊旁,人流量較大,正門面向熙熙攘攘的街道。這裡給人的第一感覺,好似社區咖啡館,上下兩層,樓上設有遮陽傘。
  • 尋找內心的默契感,文藝又好喝的成都咖啡館
    醒食在九眼橋社區形成了一個聚合力量。雖然是一家小小的咖啡館,但是自從開業後,醒食成為了周圍居民的日常選擇,大家可以去買新鮮麵包,喝咖啡,聊天。小而美的咖啡館在成都社區從此風行開來。咖啡館社區化帶來了選擇的多樣化,弊端和好處都清晰可見。好處有很多,例如你可以嘗試更多新選擇,碰撞更多新奇想法,於美食寫作來說,也會有更多內容填充;而最大的弊端在於,當你選擇過多,你便很難再找到一間可以安靜工作,或者純粹放空不被打擾的小店。
  • Barista ,所有咖啡師的名字
    光﹂咖啡店:BARISTA COFFEE ROASTERS(網秦店) 時間:2015年初冬地點:東城區 和平裡東街11號院航星園4號樓東側出品:意式咖啡、單品咖啡(常年4個產地);烘焙豆;部分咖啡器具特點:「以咖啡師為主題的第三波精品咖啡館
  • 去咖啡館點咖啡必會英文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在星巴克或其他咖啡館點咖啡要用到的英語走進咖啡館後:
  • 不裝逼不足以藝術:藝術圈裝逼速成指南!
    不信咱們列舉一二:夸父閒的蛋疼去追太陽被活活乾死裝逼;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裝逼;姜太公釣魚用直鉤裝逼;伯夷叔齊不食周粟活活餓死裝逼;周公吃著飯吐出來出去見人,裝逼;三個猛男為搶兩個桃子都死了裝逼;整部《二十四孝》就是二十四種押韻的裝逼路數——賣身葬父、埋了兒子伺候娘、冬天脫光衣服躺在冰上撈魚給娘吃,爹生病了嘗嘗爹的屎
  • 上海小店故事|最酷社區咖啡館
    夏天來了,菜單上又添了新品:「猛中帶萌啤卡啾啾啾的MOJITO」和 「長大也忘不了的綠豆棒冰耶」,是看可愛的名字絕對不知道是什麼,看了配方又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的新飲料。從紋身到咖啡雖然開著咖啡館,但老闆娘並不是咖啡師出身,甚至,這是她第一次幹餐飲。店溡三裡有一間小小的房間,是紋身室。
  • Reaching Success丨是什麼「嚇走」了咖啡館的客人?
    不鄙視帶餐的咖啡館,反而很喜歡有精緻小食餐點的咖啡館。 個人喜歡寬敞明亮(不是金碧輝煌那種),雖然很多小咖啡館達不到寬敞,但是暗戳戳的真的不利於身心健康,我還不如去酒吧?關於座位設置,完全因店內格局而議。但隱私度很差的或座椅質量很差的基本就不太想去第二次。
  • 走,帶你去見8家最有格調的社區咖啡館
    還有的店「用心險惡」,直接把好豆子放在讓人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這能忍住不喝?近來福州新開的咖啡館,大多以中小型社區店為主。這次我們花了一個月多的時間,重新喝了一圈。確認過眼神,以下這8家,是我們覺得zui喜歡,也zui有溫度的社區咖啡館~001甜豆咖啡倉山區復園裡1號-樓下小屋下午營業,晚上隨緣收甜豆咖啡的水洗埃塞豆,大愛無疑~尤其是老闆娘衝水洗豆,相當好喝!
  • 社區、報刊亭、菜市場、走咖……杭州的咖啡館真的越發有意思了!
    也絲毫不影響他的獨一無二Coffee Pro獨特的「易拉罐」包裝不僅方便攜帶鋁製包裝也能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冰飲的口感地址:武林街道中山北路145號在西湖區華星路小編發現了一家社區咖啡這家咖啡店開在某酒店的側門像是保安亭改造的咖啡館由兩位小姐姐打理
  • 廈門特色咖啡館地圖,美好生活從一家小資咖啡館開始!
    對於咖啡館,有的人喜歡它的氣息,有的人迷戀它的氛圍。而有些人卻鍾情於遊歷世界各地的咖啡館,去感受咖啡館更深層的滋味。聽說廈門大大小小有幾千家咖啡館,作為咖啡館粉絲的我,怎能不去廈門一探咖啡店?  這次到了廈門,我一天去了六、七家咖啡館,好像回到了過去幾年在美國探店的感覺,有些激動,更有著內心深處的觸動,感覺到廈門這座可以算中國最小資的城市的咖啡文化, 和西方真是不相上下。
  • 藝術界裝逼速成指南 裝逼但不作死才是高手!
    俗話說,不裝逼不足以藝術。想進藝術圈,不裝逼怎麼能得三味,所以今天咱就白話如何在藝術圈裝逼。藝術圈裝逼路數不一,總的說來有幾類:裝學術逼,裝傳統逼,裝政治逼,裝文藝逼。裝逼經驗少者,不推薦德國哲學家, 而更推薦法國哲學家——法國哲學家大多帶有文藝抒情範,沒那麼晦澀,裝起來比較容易上手,比如羅蘭巴特,福柯,德希達、薩特,其主要句式為:存在主義者薩特說,「人像一粒種子偶然地飄落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本質可言,只有存在」;注意要找些生僻一點的,可上百度或者維基百科尋找,不要說大家都知道的比如 「他人即地獄」。
  • 明星咖啡館
    當時的明星咖啡館1949年新中國成立那年,幾個俄羅斯皇室和簡錦錐先生合夥開了這家咖啡館,因為地道的俄式糕點,吸引了蔣介石一家,尤其是他的兒媳蔣方良來此常駐;後來詩人周夢蝶以高山之姿坐在樓下販賣書籍,終日默坐繁華街頭
  • 再問長沙有什麼好咖啡館,你甩這條給ta
    本文題目叫咖啡小館,所以星巴克、漫咖啡之類的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了。並不是不喜歡這種大體量的咖啡館,只是覺得小咖啡館更加需要我們互相分享。
  • 日本當紅咖啡館,顏值太高,進來不知道是先喝咖啡還是先拍照
    進店後,不知道該先拍照還是先喝咖啡。今天和岙廬小Z一起逛逛,有日本拉花冠軍坐鎮的「% Arabica」吧。四大亮點看過來,在這裡你會看到未來咖啡館的趨勢嗎?與傳統咖啡館不同的是,這裡「只賣咖啡和基礎軟飲料」,不提供甜點或其它餐點服務。點單全部通過ipad下單完成。
  • 如果我不是在裝逼,就是在去往裝逼的路上,人活著若是不裝逼,和鹹魚又有什麼區別呢? | 都市最強裝逼系統
    不服你也裝逼啊?只不過別裝逼不成反被草!特種兵葉秋重生之後,獲得裝逼系統,入職娛樂公司當美女大明星的貼身保安。我一天不裝逼就渾身不舒服,各種姿勢裝逼通通都來。打電話給我沒接,對不起我肯定正在裝逼。如果我不是在裝逼,就是在去往裝逼的路上,人活著若是不裝逼,和鹹魚又有什麼區別呢?第1章 裝逼系統?我喜歡!   星美娛樂公司,保安部訓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