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級心理學家 如何看待人生嗎(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篇)

2021-01-06 柳澤平

心理課第二講人物篇: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於1870年2月7日,逝於1937年5月28日)

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是創造性自我、生活風格、假想的目的論、追求優越、自卑感、補償和社會興趣。他繼承和發揚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其基本觀點與之大相逕庭。美國心理學家舒爾茨評價阿德勒經常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個最早帶有社會心理學烙印的人物,因為他在1911年就和弗洛伊德決裂了。他後來發展一種理論,在這種理論個社會興趣起著十要的作用。

人物生平

1896年的4月到9月,他應徵服役,在奧地利軍隊的一所醫院工作。

1899至1900年他與S·弗洛伊德在同一個城市裡行醫,結識後者並成為好友。不久,他又和威廉·斯特克爾一起《心理分析彙編》的編輯工作。

1902 年他參加弗洛伊德周三討論會,是當時精神分析學派的核心成員之一。

1910 年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

1911 年因突出強調社會因素的作用,公開反對弗洛伊德的泛性論而兩人關係破裂,阿德勒創立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

1914 年他創辦《國際個體心理學雜誌》。

1922 年至 1930 年期間,他主持召開了五次國際個體心理學會議。

1926 年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

1934 年定居紐約。

1937 年赴蘇格蘭亞伯丁做講演旅行時病逝。

創造自我

阿德勒認為自我可以按照自己獨特的生活風格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人是有意識的個體,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參與決定自己的命運。阿德勒反對弗洛伊德的宿命論觀點,他認為人從遺傳與早期經驗守獲得的只是一些「磚塊」。影響人的成長有三個要素,即遺傳、環境和創造能力。其中創造能力起重要作用.它與其他兩個要素結合起來,才可克服人生障得。它追求經驗,甚至創造經驗以幫助個人完成他獨特的生活作風。創造性自我使人格有一貫性、穩定性和個性。它是人類生活中活的因素。

重要著作:

《論神經症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理解人性》及重作《自卑與超越》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語錄

1.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遇到的困難最多,對別人傷害也最大。

2.應付生活中各種問題的勇氣,能說明一個人如何定義生活的意義。

3.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不是世界複雜,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

4.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

結語:下節課將介紹瑞克-弗洛姆----不成熟的愛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弗洛姆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美籍德國猶太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人精神處境,弗洛姆在此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

相關焦點

  • 這五位世界級的心理學家兼哲人是如何看待人生的?
    很多頂級的心理學家不僅在心理學領域取得了偉大的建樹和突破,他們在哲學領域也有其獨特的認識,對人生和生命更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有的甚至開創出了一種心理哲學或生命哲學,在心理和哲學之間架起了一道能夠雙向溝通的橋梁。今天,挑選了五位世界級的心理學家同時又是哲學巨人,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是如何對待外界及自我人生的。
  • 阿德勒心理學 || 如何看待過去決定著你的人生!
    現狀是出於自己內心的某個「目的」,而非無法改變的「過去」 將阿德勒的觀點應用到自我啟發上,就是讓每個人都理解到 現狀是出於自己內心的某個「目的」(目的論),而非無法改變的「過去」(決定論)。在日本大賣130萬本的《被討厭的勇氣》中,用一個故事說明「目的論」將改變我們如何詮釋自己的人生。
  • 心理學家阿德勒告訴我們,如何走出自卑的性格,走向卓越的人生?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開始分享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解生命》。在分享這本書之前,我們有必要介紹了一些,阿德勒這個人,在心理學領域,有三位大師,一位是弗洛伊德、一位是榮格,另外一位就是阿德勒,阿德勒1870年出生於奧地利,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他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 《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帶你重新審視人生
    12、人生沒有那麼多苦難,是你自己讓人生變得複雜了。其實,人生單純到令人難以置信。 13、如果沒有目標作為支撐,只是虛幻地想像著提升自己,那麼我們就像是在演戲一樣,會越發感覺不自在。 14、自卑感不是「我為什麼不如他」的人特有的東西,即使看起來非常優秀的人,心裡也會感到自卑。
  • 重磅新書 | 最權威、詳實、客觀的阿德勒傳記——《人生的動力》
    阿德勒開創的個體心理學相信,決定我們生活軌跡的主要不是弗洛伊德所稱的「力比多」,而是我們如何展示對掌控、能力和權力的內在追求。個體心理學是一種樂觀取向的心理學,它的自卑、補償、過度補償等概念,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它對家庭、婚姻、父母、老師、孩子、人際關係等等的觀點,在當代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證實,並被廣為接受。
  • 【聯合主辦】送書,一本關於阿德勒學說的暢銷書
    >《被討厭的勇氣》預告即將上市的新書——《幸福的勇氣》01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三大巨頭」的阿爾弗雷德?《幸福的勇氣》主要針對阿德勒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實踐進行詳細闡釋,它告訴我們如何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完善自我,用自己的手一步步獲得幸福。
  • 在全球掀起阿德勒心理學的第一人,他讓數百萬人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看完之後,你絕對可以為你無意義的人生增添美麗色彩的意義。好書!——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小心檢視,你的成功是否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討厭而換來的。若是如此,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為他人活了一輩子」。——陳文茜《被討厭的勇氣》在全球暢銷逾四百萬冊,岸見一郎則認為,對他來說重要的不是暢銷與否,而是當他知道這本書傳給需要的人,他便會具備貢獻感,感到開心。他說,我的人生觀就是去尋找我可以做出貢獻的事。」別人如何評價你,跟你個人的價值根本沒關係。」岸見一郎認為,受到別人的稱讚,你的價值不會變高,反之亦然。
  •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無論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課題分離最近一個17歲的孩子從橋上跳下去的視頻引人深思,在大人們眼中一切的行為舉動都是為了孩子好。
  • [社會]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近現代不論西方還是東方的偉大心理學家、哲學家,他們的工作對於拓展人類思想的邊界,或者對推進思想內涵進一步深化的奠基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他們的思想在現代文化全球化演進過程當中,漸漸成為所有人「日用而不知」的基礎理論或者基本原則。  阿德勒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醫學博士,但自小駝背、身體羸弱,這直接促成了他選擇心理學研究為天職的人生路徑。
  • 阿德勒勇氣之書《人,做得到任何事》出版
    推薦語個體心理學創始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十三堂生活自修課,《自卑與超越》姊妹篇,更適合普通人閱讀,更具指導意義。阿德勒勇氣之書,送給焦慮迷茫中對自己仍有期待的你。他的父親鼓勵他說,你必須不相信任何事。即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束縛了自己,不能相信當下的困境就是人的一生,而是要勇於突破,大膽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這種堅強的信念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成就。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作頗豐,主要著作有:《自卑與超越》《人類面臨的挑戰》《神經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神經症問題》《理解人性》等。
  • 心理學家阿德勒:因為每個人都會自卑,所以才要追求優越和完美
    這是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主要觀點,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心理學家和醫學博士,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代表作為《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與《理解人性》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是創造性自我、生活風格、假想的目的論、追求優越、自卑感、補償和社會興趣。阿德勒的自卑補償!
  • 每周一書推薦 (自卑與超越 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本書介紹:《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研究領域的權威代表作。書中作者他告訴我們,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而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則是與他對於過去經驗的認識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
  • 心理學巨頭阿德勒帶你輕鬆掌握幸福秘笈
    這是趙趙趙趙原創的第二篇文章。《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你幸福嗎?這是央視記者來自靈魂深處的質問。可能大家都還記得那位裹緊外套,一臉茫然回復我姓曾的電視採訪片段。在調侃過之後,我想每一個人對於這個問題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那麼你幸福嗎?如果你感覺你現在的生活非常幸福,工作愉快,身心健康。
  • 頂級心理學家阿德勒給家長的忠告:這才是突破自卑,實現超越的第一步
    阿德勒的研究表面,童年時期的經歷和個人後來職業的選擇有很大的關係,家庭和學校對兒童未來職業的影響也非常重要。阿德勒是較早提出了職業選擇對於人們生活有著重要影響理念的著名心理學家,同時也把這種職業選擇的理念應用到指導人們的實際中。因此,我們在學校和家庭中,一定要儘早重視孩子的職業教育。
  • 人生的50個真相:影響世界的6位心理學家,告訴你秘密
    這個世界、我們人生的真相,真是這樣嗎?來看看那些深刻影響了人類世界的心理學大家,看看他們發現的真相是什麼?阿德勒說: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 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榮格說:要對這殘缺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別高估自己的完美。
  • 心理學家:真正厲害的人,早就做好了三個「人生課題」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說:要想消除煩惱,只有一個人在宇宙中生存。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一個人只要是活在這世上,就不可能擺脫人際關係的束縛。而一個人最大的煩惱來源,也正是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所以處理好人際關係,被阿德勒成為「完成人生課題」。
  • 看完了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教你一個不發脾氣的簡單訣竅
    阿德勒用生活方式來代替性格,認為生活方式是人思考或行為的結果。什麼是生活方式?你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自身,都可以理解為生活方式。也就是細節決定我們的性格,態度決定命運。阿德勒心理學是一種關乎勇氣的心理學,想變成更好的自己,追求幸福的人生,我們需要付出勇氣。人際關係如何才能不發脾氣?首先你要理解我們發脾氣的根本原因。「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 《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中經典的10句話,有你喜歡的嗎?
    童年的阿德勒患過佝僂病,無法進行強烈的體育活動。上學時表現不佳,被老師評為頂多只能成為鞋匠。他的父親鼓勵他說,你必須不相信任何事。即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束縛了自己,不能相信當下的困境就是人的一生,而是要勇於突破,大膽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這種堅強的信念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成就。
  • 阿德勒心理學解析:一個人越自卑,尋求優越感的要求就越強烈
    這來自於精神分析學派中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他認為,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建立一種優越感來克服生活中的障礙,克服自卑感。他認為,只有一種動機推動著人們,他稱之為優越感。一個人越自卑,尋求優越感的要求就越強烈。
  •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卑感
    心理學讓生活更「安全」——自卑心理你自卑嗎?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卑感。你的自卑讓你在參加聚會時,看別人聊的熱火朝天,明明自己也想參與,卻總不知道如何開口,最後只能默默低頭吃完了全程;你的自卑讓你走在路上時,如果路過的人在竊竊私語,便總會覺得他們是在笑話自己,然後不斷懷疑自己哪裡出了問題;你的自卑讓你一遇到事情便總是先往壞處想;你的自卑讓你面對異性的表白,首先想到的是迴避,質疑為什麼會有人喜歡自己;你的自卑讓你不喜歡打扮自己,如果今天出門刻意打扮了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