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說:要想消除煩惱,只有一個人在宇宙中生存。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一個人只要是活在這世上,就不可能擺脫人際關係的束縛。
而一個人最大的煩惱來源,也正是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所以處理好人際關係,被阿德勒成為「完成人生課題」。
也許很多人會疑惑,我活在在世上,就總會有和我合不來的人,看彼此不順眼的人。討厭也不可以嗎?
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儘量和諧相處。俗話說: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
你永遠不知道人生路上,誰會成為你的絆腳石。
而阿德勒也說,一個人存活在世上,最重要的能力也只有兩種。一種是「自立」的能力,一種是「與社會和諧相處」的能力。
總的來說,人生總共有三大課題:
1. 工作課題
在工作中,人際關係通常是門檻最低,交情也最淺的。即使彼此之前並不認識,也能形成合作關係,朝夕相處。
而在職場中屢屢失敗的人,並非能力卻潛力出現問題,而是在迴避職場的人際關係。
他們害怕被否定,被拒絕,被孤立。本質上還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我們會發現,在職場中,一個專業能力再強大的人,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往往也沒辦法很成功。
所以想做好工作課題,最重要的也許不是提升你的能力,而是想辦法尋找自己在人際關係上出了什麼問題,然後勇敢面對和改變自己。
2. 友情課題
小時候我們對友情往往很執著,總是希望能跟一群小夥伴在一起。害怕別人討厭自己,被說不合群。
就算是自己不喜歡的人,也要硬著頭皮相處,即使是朋友提出了很過分的要求,我們往往也不得不答應。
畢竟,我們太害怕孤孤單單的了。
但友情的真相也許並不是如此。
在心理學家看來,真正的友情是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是好朋友的人,即使再久沒有見面,距離有多遠,一通電話、一個簡訊,總是能立刻熱絡起來。
需要幫忙,也能隨時出現。
那些讓你不舒服的所謂「友情」,不過是利益的交易,如果不是必要,還是不要來往了吧!
即使非來往不可,也不要對對方投入過多金錢和時間,更不需對對方期待太高,利益互換是對等的即可。
3. 愛的課題
愛的課題,則包含愛情和親情。
感情是和距離以及深度相關的。距離越近,感情越深。
但生活中的愛情和親情,也因為感情太深的緣故,出現各種讓人不舒服的情況。
從朋友到愛人,就會發現很多事不能再做了。比如和異性來往,甚至穿衣吃飯喜好,可能都要根據對方去改變。
而親子關係中,更是常見控制與反抗,仇恨與冷暴力等種種互相傷害的狀況。
這都是對深度感情的不正確理解導致的。
真正的愛情,是不束縛對方,自由自在才是最好的狀態。因為只有讓彼此都感覺到放鬆,才能感受到愛的存在。
那麼他如果有外遇,離開我了呢?
很多女孩也許都會問這個問題。心理學家則認為,這是人的自由選擇。你愛他並不意味著他必須也愛你。
愛是單向,並且不計回報的。在愛情裡最好的狀態,就是給予但是從不過分期待。
而親情則需要不同的勇氣。親情也會出問題,更多人的方法是逆來順受或逃避。
這當然無法解決問題。想要渡過難關,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勇敢面對。面對問題,了解問題的真相,才能解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