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存在於世,要面對三大人生課題

2020-12-26 零零心理空間

人不可能擺脫所有的人獨自活著,只有在社會性的環境下才能成為「個人」。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生的重要目標是個人可以自立,並且能與社會和諧相處。而要實現這些目標,必須克服工作、交友和愛三大人生課題。1、工作課題我們長大後,不能繼續依賴著父母過活,要實現社會意義上的自立,就必須從事某些工作,當然不是指在企事業單位上班這樣狹義的工作。而無論什麼種類的工作,都不是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即使寫作這樣孤獨的工作,也需要編輯、營銷和後臺管理人員。工作上的人際關係因為有著簡單的成果目標,即使有些不投緣也可以合作,或者必須合作,但因工作結成的關係,在下班後或者轉行後又可以變回他人關係。

從人際關係的距離和深度來看,工作上的人際關係是最遠、最淺的。2、交友課題這是指脫離了工作的、更廣泛意義上的朋友關係。因為沒有了因工作強制聯結起來的關係,也就更加難以開始和發展。在學校或職場這樣的場合,比較容易構建關係,但也只是限於那種場合下的表層關係。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很難在學校和職場之外的地方交到朋友,當年歲日增,朋友的範圍很難擴展。有人說,朋友多了好走路,果真如此嗎?朋友或熟人的數量沒有任何價值,應該考慮的是朋友的質量,也就是關係的距離和深度。

3、愛的課題在三大課題中,愛的課題是最難、段位最高的課題。包括兩個階段:一個是戀愛關係,另一個就是與家人的關係,特別是親子關係。阿德勒心理學認為,如果對方過得幸福,能夠真誠地去祝福,這就是愛,相互束縛的關係很快就會破裂。當一個人能感覺到與對方在一起可以無拘無束的時候,才能夠體會到愛。在對方面前,既沒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優越性,能夠保持平靜、自然的狀態,展現真實的自己。真正的愛就應該是這樣的。

阿德勒說:「如果想要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須把對方當成平等的人。」與家人的關係、親子關係的難點在於這種因血緣聯結起來的關係,用堅固的鎖鏈把你們連在一起,你無法掙脫,也無法逃避,不能像戀愛婚姻一樣選擇分手。無論多麼困難的關係都不可以選擇逃避,而必須勇敢地面對。最不可取的做法就是在現有的狀態中掙扎浮沉、止步不前。

--END--

零零 喜歡閱讀、旅行的心理諮詢師,裝著一顆對世界的好奇心,身體和靈魂總想著出去旅行,深深地去愛,真實地去活。

相關焦點

  • 人生三大核心課題:工作、交友、愛
    區分清楚這兩點,對你的人生發展非常重要。接下來是這本書的另一半內容,關於人生的三大課題:工作、交友、愛。阿德勒認為「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人根本不可能一個人活著,只有社會性的環境下才能成為「個人」,阿德勒心理學把作為個人的「自立」和社會中的「和諧」作為重大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工作、交友和愛是我們必須直面的三大人生課題,這也是我們人生的三大羈絆。無論什麼種類的工作,都沒有任何人可以獨立完成。
  • 死亡突如其來,面對死亡、度過悲傷,是每個人要解決的人生課題
    了解死亡、學會如何面對死亡和它的衍生物——悲痛,是每個人都該要面對的人生課題。讀到《死亡課》這本書,用故事和詩作切入點,讓我們更加了解死亡和它背後的文化。帶領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死亡。也讓我們更加了解悲痛、學會在生活中應對悲痛的實際方法,甚至涉及到如何關懷和傾聽。
  • 【奧斯塔羅】你的人生課題及挑戰是什麼?
    生於世 人生的課題形形色色 要面對的挑戰也是如此 但你知道 你主要的人生課題及挑戰是什麼嗎?
  • 《被討厭的勇氣》:拆解人生課題,誠然面對未來
    如果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習的時候父母要隨時準備給予幫助,但絕不對孩子的課題妄加幹涉。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這和心理諮詢一樣,案主只能靠自己的刻意練習走出困境,諮詢師只是點撥而已。(四)過分幹涉甚至擔負起別人的課題,這會讓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
  • 大贏家:結合阿德勒心理學,談嚴謹直面三大人生課題的智慧
    用黑色幽默來諷刺當今職場形式主義的風氣,有引發人深思的內核,笑著看完之後仍有主題升華的收穫。電影《大贏家》講述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 銀行職員嚴謹接到了扮演「劫匪」搶銀行的演習任務,面對所有人想敷衍了事的態度,嚴謹卻堅持認真地完成整場演習。而他的認真堅持也最終打動了所有人,最後大家一起認真配合完成了這場演習。
  • 心理學家:真正厲害的人,早就做好了三個「人生課題」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說:要想消除煩惱,只有一個人在宇宙中生存。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一個人只要是活在這世上,就不可能擺脫人際關係的束縛。而一個人最大的煩惱來源,也正是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所以處理好人際關係,被阿德勒成為「完成人生課題」。
  • 阿德勒: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
    這三大問題構成了人生和現實生活的全部內容,它們一再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面對困擾,人們必須面對它們,給出回應。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將找到自己對人生意義的解讀。第一大問題,就是我們人類必須在這個小小星球上生老病死,除此之外別無他途。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地藉助地球的資源,受制於周圍的環境。我們必須強健體魄、發展心智,堅強地活下去,以延續我們的文明。
  • 《被討厭的勇氣》:我們都躲不開的三大人生課題
    首先說說被討厭,相信每一個人都不願意自己被其他人討厭,但事實確實如此,我們做不到八面玲瓏,做不到完美無瑕,加之其他人的評價和想法也都千差萬別,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維和生活環境,正如哲人說的被討厭不是我們自己的課題,而是他人的課題,所以大可不必糾結自己,拿別人來煩惱自己。
  • 光良間接坦承認老 新專輯面對生命課題
    「絕類」光從字面上直譯是「絕種的人類」,但講述的是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唯有接受自己真實的獨特性,才能面對生命所有課題。乍聽之下這次新專輯其實正是光良出道20 多年來對生命的反思。光良自認在生命課題上「修」得最好的是親情,這幾年對於維是家人感情這一塊不遺餘力,他表示:「因為家人分散在馬來西亞怡保、吉隆坡、紐西蘭、臺北,以往家人的凝聚力並不是很強,這十幾年我體悟到隨著年歲的更迭,加上父母親都八十多歲,年齡體力不若以往,我就扮演主動凝聚家人情感的橋梁,一有時間就陪伴他們,像是今年農曆年我就提早一個禮拜回大馬怡保,希望待久一點能好好跟爸媽、親戚聊天
  • 大千世界,經濟只是人生中一個很小的課題
    但不是每件事情都要馬上經濟的,甚至很多事情根本就永遠不會經濟。大千世界,經濟只不過是人生中一個很小的課題。那有人就要跳起來了,經濟怎麼就是一個很小的課題了?哪一件事情能離得開經濟?就算那些在終南山中躲起來的修道者,他們離得開經濟的社會表現,但能離得開經濟概念的大範疇嗎?誠然,沒有一件事離得開經濟,但正因為如此,經濟才是人生中一個很小的課題。
  • 如何面對不同的人生課題?10位專家的腦力激蕩,帶你直面人生困局
    最後因為前面的人,進去很久,不願再等待,默默地退號取消。人先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去找醫生諮詢,會更明確一些。不然,只是聽自己的描述,醫生或許聽到的是偏離方向的信息。這和平常,我們去醫院掛號一樣,如果能有正確的預判,去醫院掛正確的科室,才不會看完,才知道自己掛錯了科室。
  • 喜愛與憎惡雙重夾擊下,肖戰面對的人生課題,該如何去做?
    錄製央視的文藝節目經典詠流傳時,肖戰一身灰白條紋西裝出場,帶著金邊眼鏡他看起來文質彬彬,謙遜有禮,一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可以概括,集許多優良品質於一身,路人感很好。不過我依然記得當時的感受:過於趁熱打鐵對他來說也許並不是好事,有人可能會說馬後炮,但這的確是我當時的看法!。
  • 內在功課|人生課題の修行、業、潛意識
    而之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命運是註定的,是因為,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很難改變自己「玩牌」的習慣,我們總是按差不多的套路出牌。在面對同樣的事件,同樣的情況時,我們總是習慣做出與過去同樣的選擇。這種習慣,其實就是一種「業」,這種「業」局限了我們所能看到,所能思考和判斷的。
  • 被討厭的勇氣|活出自己的人生,從課題分離開始!
    當然,這並不是提倡大家做個「任性自私」的人,旁若無人地任意橫行。而是尋求一種有邊界感的生活,清楚不要幹涉別人的事,也不要讓別人幹涉自己。換句話說,我們要學會「課題分離」。所以,學習本身是孩子的課題,而「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才是父母的課題。 作為父母,需要區分清楚的是,究竟是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支配慾和虛榮」才告誡孩子要好好學習? 阿德勒說,面對孩子自己的學習課題,並不是要父母放任不管。
  • 每個人都有既定階段的人生課題
    按照正常學業軌跡來說,中國現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即便是貧困人口也可以上完初中,高中是否能讀,一個是你自己的主觀因素,一個是客觀因素決定的;我們在這兒不討論學業一定要達到什麼程度;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一樣,但人生的大方向每個人都一樣。
  • 女人從容自在的關鍵:學會尊重人生的三大法則,你才會越活越輕鬆
    而女人如果想要真正變得幸福,最重要是縷清人生的責任,懂得尊重人生三大法則,做好自己應該做得,你才會完全幸福與從容自在。我們需要明白,學會對自己負責,你的人生才不會無怨無悔。每個人人生都會有自己路要走,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在陪伴與成長的時候,給予精神力量的支撐,幫助他人養成良好的習慣,而其他的我們是無法做任何代勞的。而我們人生最重要是需要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去深度思考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自己想要實現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 解讀《了不起的我》5、從青春到暮年,不同的人生課題
    如果不能做到接納,我們就會感到人生苦短,對自己的人生不滿意,但也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了。人生必然是有遺憾的,我們一定會錯過一些東西,自我發展的可能性與生命有限之間存在著永恆的張力,我們必須要通過選擇,讓一些東西成為現實,同時必然也有另一些東西與我們漸行漸遠。選擇讓我們書寫了只屬於我自己的獨特人生故事。
  • 人生就是暫時停留!看《德魯納酒店》等韓劇,學習人生的告別課題
    原本以為死亡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直到我們熟悉的人永遠離開,才能慢慢明白死亡的課題一直都是我們人生必修的學分。其實,在許多的韓劇作品中,曾經探討生命的意義和生死的課題,其中《機智醫生生活》與生命拼死奮鬥、《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
  • 研究目的≠研究目標,課題申報時,研究目標怎樣寫?
    一線教師初次申報課題時,總會被申報書中的一些概念搞暈。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一線教師主業是教育教學,而非科學研究。有些概念把握不準,實在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在此,筆者拿出「研究目的」和「研究目標」這兩個易混概念,和一線教師一起辨析一下,為教師填寫課題申報書提供一些參考。
  • 人生的三大制約
    多數人都不想自尋煩惱,更不願探求問題的本源。 客觀地說,只有在人們遇到某種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才會問諸如此類的問題。相反,那些人生之路平坦順暢、幾乎沒有遇到過困難的人,大多不會產生這個念頭。 但是,這些問題在我們的人生經歷中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也必然直面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