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幻想世界的維度

2021-02-28 瘦夢齋

《星際穿越》:幻想世界的維度

文/老庚

天上一日地上千年的神話小時候便聽老娘講過:說某個端午節的清晨,兩小兒進山挖草藥,偶遇松下對弈的老者,便圍觀棋局,並含食了老者吐出的桃核兒(大概是傳說中的仙桃)。待兩小兒欲返之時,卻見手提器具已化作灰燼,而人間已有幾世歷過,於是便陰差陽錯地做了神仙。這樣的故事在一個小孩子的心中留下的不僅僅是奇異怪誕的情節,更埋下了一顆幻想世界的種子。高中時最喜歡的刊物是《飛碟探索》,幾乎期期不落地購讀。現在想來,它只是一本搜集目前科學尚不能解釋的奇異現象的雜誌,當然也不乏一些包括黑洞、星雲、空間彎曲等在內的宇宙知識的介紹和包括時光隧道、穿越時空等在內的科幻故事。那本在成年人眼中荒誕離奇不著邊際的雜誌曾令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興趣盎然、欲罷不能,並對這個世界浮想聯翩、幻想不斷。觀看《星際穿越》時,感覺就像自己曾經的幻想變成了現實一般,在近170分鐘的超脫、空靈、燒腦、緊張之後,重回到這個無奈而又沉重的現實世界時,仍然意猶未盡,也便決意藉此機會重溫一下幻想世界的快感。

以人類現有的認知程度,我們大都接受四維世界的概念:三維的空間加上一維的時間。可事實上,世界也可以是多維的。這個憑我們普通人的小腦袋瓜也是可以簡單地想像一下的。先說空間。我們可以將三維的空間理解為x、y、z三個坐標軸,這是上學時學的。這個三維的模型當然是建立在三條直線之上的。這意味著我們所處的宇宙是平直的、均勻分布的。可事實上卻並不一定如此,僅僅是高質量天體周圍的空間彎曲現象就可以推翻宇宙是平直的假設。也就是說,如果x、y、z三個坐標軸分別或同時彎曲了,你該如何理解空間的概念呢?再就是宇宙的密度問題同樣值得考慮。我們了解和測量一件物體時,不僅要知道其長、寬、高,還要知道它的密度。若想更深地了解宇宙,同樣要知道它的「密度」。也就是說,宇宙的密度是不是也可以構成空間的一維呢?

再說時間。我們可以拿對空間的理解來想像時間的維度。以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程度,時間是一維的,就是一個x軸、一條持續向前的直線。每個人都是這條直線上的一個點,我們只能看見和觸摸到眼前和當下,回不到從前也看不到未來。當時間上升到二維的時候,就多了一個垂直於x軸的y軸,此時的時間不再局限於一條線,而是變成了一個平面。在理論上你可以到達這個平面上的任意一點。當然,這需要你從原點一時一刻地過(當然是指過日子的「過」)。因為所處位置的改變,此時x軸上的每一個點都可以盡收眼底,於是你就有了預測自己未來的本事。當時間上升到三維的時候,你就具備了立體的時間感。此時的你不僅能夠看到自己的未來,還能看見自己每一個決定所衍生出來的結果,也就是與你相關的所有人的未來。你甚至可以從第三維時間世界回到二維的過去去改變自己或是影響他人的選擇,從而改變當下和未來。此時的你就具備了穿越的本領了。

以上是關於空間和時間緯度的解析,但所有的說辭都沒有徹底脫離現有的科學常識和常人固有的思維模式。事實上,我們所處世界只是人類精神印象中的世界。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認為,我思故我在;馬赫說,物是感覺的複合;還有那老誰家的小誰說,閉上眼睛就是天黑。這些言論都被認定為是純粹的唯心主義,並被唯物主義者所批判。其實,若把眼量放到更遠,世界的真相誰都無法說清楚,所以誰也沒有資格批評誰。當唯物的理論無法解釋世界的時候,不妨借用一些唯心的理論。正如影片中所說的,人類的愛也可能是構成世界的一維。從人認識世界的過程看,無論是幾維的世界,也不論是空間還是時間,都離不開人類精神世界的感知。因此,人類的精神完全有資格構成世界的維度。人類的思維方式、人類的心理活動、人類的意識流向、人類的情感厚薄都有可能構成世界的一維。

我們不妨以解析時間緯度的模式來對精神世界的維度作一個分析。假定當前我們大多數人所處的精神世界是一維的,那對一維精神世界的描述大抵如下:我們的思想和情感產生是隨機的、零散的,我們只能清楚自己局部的、一時的思想,我們的情感並不是十分可控的。若上升到二維精神世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是有準備的、系統的,我們則可以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情感。等到了三維精神世界,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和掌控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還可以了解他人乃至周圍一切事物包括一棵樹、一塊石頭的精神世界,甚至可以做到意念驅動。

在高緯度的世界裡,精神、時間、空間已經融為一體,相互制約又相互聯動。影片中那個時間表現為絲狀固體的世界,無論是看上去還是聽上去都令人有玄而又玄之感,但它卻開拓了觀眾的思路和視野。可以將那個場景理解為處在三維時間世界的庫珀試圖改變處在一維時間世界裡從前的自己的選擇。以當下人類的認知程度,只有時間變成了可視或可捕獲的有形體,人們才可以重返過去或是預知未來,所以影片將高緯度的時間世界表現為固體,而主人公可以隨意查看某一個時間節點。按照這樣的節奏,也不就不難在我們的頭腦裡繪就一幅高緯度之下固體精神世界的圖景了。聽著鄧麗君那甜美的歌聲——「濃情千萬縷,絲絲為了你」,你絕對可以大膽地想像,人的情感真的可以化成千萬縷細絲,從一個人的「腦海」或是「心田」中飛出,以超出光的速度跨過千山萬水或是千秋萬代,一直飛向他(她)思念或心儀的那個人。

由於認知和技術的局限,人類無法實現在星際空間和時間中的快速穿越,只能在有限的空間裡活動,在正向的時間裡走過一段短短的人生旅程。但人的精神、思想乃至情感卻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行走乃至穿越。那些飛越千裡、跨越生死的精神傳承、思想交流、情感傳遞無時無刻不在人類的精神世界裡上演。因此,如果將精神作為世界的緯度,那目前人類所面臨的大多數難題都可以輕鬆解決。因為,精神可以不受時空的局限。在低維度精神世界裡,我們可以回到過去與已故的人會面,可以飛越千裡和相思的人約會。由此,也就不難想像在高緯度的世界裡,我們所能具備的能力: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凝結在人的意念之中,甚至包括宇宙的規則和宇宙本身。彼時的你比宋代思想家陸九淵更有資格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如此一說,也便不難理解老子所謂的能夠生出一從而生出萬物的「道」了。

現代自然科學告訴人們,宇宙是無限的、沒有邊際的。但由於人類目力所及的現實世界都是有邊際的,所以人類無法理解這個所謂沒有邊界的宇宙。反過來,若說宇宙是有邊界的,同樣令人費解:邊界之外又是什麼呢?一想到這裡便意識到,在物質世界裡,有和無、有限和無限、有界和無界永遠都是一對難以調和的悖論。這大抵就反映了以客觀世界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自然科學的局限性。把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本身就反映了人類視野的局限性、思想的局限性、認識問題的局限性和認知方式的局限性。破解這個悖論,只能靠人類的精神世界。因此,若想合理的解釋世界,必須將精神納入世界的維度。

用精神來解釋世界、改造自我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佛學便是先例。從佛法的角度看,人人皆可以通過修煉而成佛。佛是什麼呢?按照佛學的說法,佛是全智、全悲和大能的人。全智是遍知一切法相,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智慧;全悲是視一切有情如自己,無差別、無掩卷的平等大悲;大能是擁有不是萬能但卻無限的能力。照這樣的解釋,一個真正成佛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處在二維或是更高維度精神世界的人。而若想成佛,就必須拋除人類累積性、有限性、執實性、矛盾性的思想方式,通過禪定來逐漸去除精神世界中的妄念,從而進入修定的狀態。此時,也許就可以進入了二維甚至高維的精神世界了。其實,人類無時無刻不生活在時間、空間和自我精神相交的世界裡。所謂的空間、時間從來都是人類自己創造的概念,它與人的主觀感覺息息相關。可惜的是,當我們面對浩瀚宇宙、世間萬物而試圖探其機理、究其窮盡的時候,卻常常忽略了人類精神的能動性,常常忘了對自身的思索與探求,也常常忘了內心的禪定與修悟。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身陷困境。個體如此,整個人類也是一樣。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發明了相對論,但卻把人類的飛行速度限定在了光速以內。2013年9月,在茫茫太空之中孤獨地飛行了36年之後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代表人類第一次衝出太陽系,成為人類歷史上的又一個「壯舉」。然而,對於動輒數億光年的星際空間,人類這一點小小的進步簡直不值一提,永遠被囚禁在銀河系甚至太陽系之中直到地球毀滅的那一天似乎成了人類的宿命。

好在人類從來都不是輕易認命的。他總是在幻想,總是在探求,無論那些幻想是否合情合理,也不論那些探求是否成功,但卻帶給人以希望。《星級穿越》便是人類幻想的傑作、探求的又一次開始。忽然意識到,困住人類的不是浩渺無垠的宇宙,不是數億光年的距離,也不是人類落後的技術手段,而是人類的認知方式與水平。說白了,是我們的內心困住了自己,是人類的思想禁錮了自己。也忽然意識到,人心和這無垠的宇宙一樣,是寬廣而無際的。只要擁有一個足夠廣博的內心和一顆樂於幻想的靈魂,你就可以在宇宙間無往而不至。

(截稿於2014年11月23日)

月斜西窗,竹影東抻。竹爐湯沸,黃卷青燈。酒溫待客,墨香隨風。枕邊夢瘦,琴上弦松。讀書問世,論道尋心。記述當下,品悟全程。瘦夢齋主人老庚以文尋心清心、識友交友、坐期同道、靜候知音。感謝關注,歡迎分享。關注後可以與瘦夢齋直接交流。期待您的意見、建議與批評。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的結局到底意味著什麼?
    撇開一些小的問題不談,《星際穿越》無疑是擁有好萊塢頂級預算且像偶像希區柯克一樣具有個人號召力的獨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又一部經典電影。這部宏大的科幻史詩融合了瘋狂的科幻情節和宏偉的構想,在維度和構想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規模,這樣的題材在主流電影中並不多見(難怪許多人將其對比《2001太空漫遊》),所以成為了影迷必看的經典科幻電影之一。
  • 《星際穿越》最有趣的是哪個?
    之前發表評論說《信條》走下坡路,從觀影的角度感覺《星際穿越》才是諾蘭導演的巔峰,《星際穿越》實在是呈現了不一樣的科幻片,大大超越了之前的科幻片的束縛!筆者也確實二刷了《星際穿越》,重溫觀感最有趣的有哪些呢?
  • 《星際穿越》回來了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又回來了,將於8月2日登陸大銀幕。《星際穿越》是一部諾蘭風格非常濃鬱的科幻電影,融合了時空、燒腦、懸疑等多種類型元素於一身,豆瓣斬獲9.3分超高評價,與《盜夢空間》並列位居諾蘭作品豆瓣評分第一位。硬科幻的設定處處彰顯了諾蘭的嚴謹精神,也造就了最適合大銀幕觀賞的、近乎完美的壯麗太空。
  • 獵奇:星際穿越能否成為現實?想完成星際穿越,先要克服三個難題
    其實早就有許多人幻想著某一天也可以坐上宇宙飛船在太空中漫遊,到各個星際間去探索。其實科學家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了,諸如星際穿越,黑洞,蟲洞,時空扭曲,翹曲空間,太空引擎等這些科學名詞概念他們早已爛熟於心。許多科學幻想都是要通過科學家的實驗觀察,來證明這些幻想假設的真實性。星際旅行或者更高層次的星際穿越,要想變成為現實,首先要突破幾個難題。
  • 諾蘭《星際穿越》曝「太空羈旅」預告
    諾蘭《星際穿越》曝「太空羈旅」預告 1905電影網訊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國內重映定檔8月2日,7月29日曝光了「太空羈旅」版預告片及海報。
  • 《星際穿越》曝「太空羈旅」預告及海報 重溫嘆為觀止的星際之旅
    電影《星際穿越》「太空羈旅」版預告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國內重映定檔8月2日,今日曝光了「太空羈旅」版預告片及海報。迷人的太空奇觀驚豔再現,眾實力派演員上演感人群像,帶領觀眾回歸最初的驚奇與震撼。作為諾蘭風格的集大成者,《星際穿越》將再度為國內觀眾帶來最深入人心的大銀幕觀影體驗。
  • 《星際穿越》影院重映:一部科幻電影,為何會讓你淚流滿面?
    今天我們將探討的是上映於2014年的諾蘭導演電影《星際穿越》,一部太空科幻題材電影。本片豆瓣9.3分,是諾蘭排名在豆瓣排名第二的電影,第一是《盜夢空間》。我們甚至可以說,諾蘭的《星際穿越》是過去十年最好的科幻片,沒有之一。情感才是真正內核《星際穿越》講述了一個地球遇到生態危機,人類面臨即將走向滅亡的命運,選擇飛向太空,前往宇宙另一端探尋宜居之所,試圖拯救人類的故事。
  • 《星際穿越》在大銀幕首現蟲洞與黑洞震撼畫面
    電影《星際穿越》劇照由好萊塢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國內重映定檔8月2日,今日曝光了「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及海報。記者獲悉,此次發布的「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講述了《星際穿越》中令人嘆為觀止的蟲洞及黑洞奇觀,從構思到最終展現的整個過程。諾蘭自述,整個影片的最初想法來自於對世界運行機制的一種思考,想要以一種真實而科學的方式將萬有引力、光與「透鏡效應」所造就的宇宙景象在大銀幕上完整呈現。
  • 《星際穿越》:愛是一種力量,能超越時空的維度來感知它的存在
    上一次看挺平靜的,這次怎麼這麼容易熱淚盈眶呀,難不成是年紀大了…據說,這是一部當了父親後,會更有感觸的作品:《星際穿越》未來,地球快要完蛋了。為了孩子後半生的幸福,他忍痛告別了一雙兒女,踏上未知的旅途…《星際穿越》2014年上映,今年8月2日重映。重映首日,票房就高達1920萬,成為了中國內地影市全面復工以來,首部單日票房突破千萬的重映片。
  • 「青年影評」《星際穿越》:以一個獨特的視角,去看待「愛」這個...
    這個看起來荒誕無邊的幻想,卻是《星際穿越》中貫穿始終的故事設定。7月20日,因疫情歇業6個月的電影院全國範圍內復工,大批經典影片定檔重映。《星際穿越》作為其中之一,重映12天後,於8月14日突破億元票房,不輸同檔新片。不得不承認,這部商業與藝術屬性俱佳的科幻片,即使在6年後重映,也依然具有不容小覷的觀眾群體擁躉。同時,對於影片結局的爭議也重新被談及。
  • 重看《星際穿越》,依舊是不可超越的神作!
    而這一切成功的元素,都曾在《星際穿越》中體現。時隔6年,當《星際穿越》再次在大銀幕與觀眾見面時,仍然能讀出那份仰望星空的浪漫與詩意。同時,經歷了6年的世事變遷與風霜,觀眾們再看此片,也會多一層理解與反思。來自科學的極致浪漫當2014年《星際穿越》公映時,幾乎全世界的影迷都被電影中光怪陸離的宇宙震撼。
  • 有人說《星際穿越》是抄襲《超時空接觸》,真的是這樣嗎?
    《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麥可·凱恩主演。該片是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 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加入人物和相關情節改編而成。
  • 《星際穿越》推薦
    今天我們來說說諾蘭的科幻巨製《星際穿越》。講星際穿越之前首先得知道諾蘭是誰:克里斯多福·諾蘭,英國人,好萊塢十大導演之一,從不生產爛片的電影巨匠,大家熟知的《蝙蝠俠:黑暗騎士》,《致命魔術》,《記憶碎片》,《盜夢空間》等都出自諾蘭之手。
  • 細說《星際穿越》:為什麼說這是諾蘭最好的電影
    《星際穿越》結合了它的長處與不足,優秀的電影敘事和大膽的奇思妙想將你推入其宏大且可信的架構中,在講述了對宇宙思索的同時,也在探索人類之間親密感情,所以這稱得上是諾蘭一部現象級的神作。今天,我們就從《星際穿越》的人物塑造、電影的聲效和營造的真實質感等方面來分析,為什麼《星際穿越》5年後,依舊是最好的科幻電影。
  • 《星際穿越》:愛是一切,可以讓我跨越星際來到你的身邊
    相較於《信條》,以及諾蘭其他的科幻類型片比如《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無疑都是他所有科幻片裡最深情的一部,甚至我都願意說這就是一部披著科幻外殼的親情片,哈哈哈。就在大家都以為男主一命嗚呼之際,一股神秘的力量將他帶到一個時空交錯、不同維度的世界,他萬萬沒想到,日思夜念的女兒,與當下的他,竟然只有一個書架的間隔。他透過書架的縫隙向外看,竟然看到了,他在地球上的女兒。可這時他看到的女兒竟然還是他離開地球之前時候的年紀。
  • 看完《星際穿越(Interstellar​)》,你可能感興趣的那些書
  • 《星際穿越》的科學與哲學,文科生看臺詞,理科生補知識
    電影《星際穿越》講述的是對新世界和人類命運的探索,聽起來像是部科幻片,磅礴大氣的音樂,震撼的低音,超科學的細節,超想像的情節表現,最後加上動人的親情和愛情,都成就了這一部經典。但這部電影最大的功臣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他不僅有名的天體物理學家,還擔任了《星際穿越》的執行製片,不僅僅是導演、編劇,甚至連視覺特效都要求助於這位科學家。
  • 《星際穿越》重映,二刷前快get這10個重點!
    天體物理學家護航諾蘭把自己對於電影工業乃至於科幻世界的勃勃野心,全部裝進了《星際穿越》之中。提到電影中科幻世界的架構,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正是他構建起了《星際穿越》的整個故事基礎。
  • 細說《星際穿越》:不要被它的名字騙了,科幻只是它的外衣
    所以,《星際穿越》的成功,不僅僅只是因為它是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更因為它還是一部充滿人性感悟的劇情片。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星際穿越》,除了它堅硬的科幻外殼,它還有哪些柔軟的內核。
  • 宇宙從未有過仁慈——《星際穿越》影評
    《星際穿越》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和麥可·凱恩主演的科幻電影,根據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對人物和相關情節進行了合理的改編。《Time Out》雜誌評論說,《星際穿越》是一次充滿超現實主義和幻想的太空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