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包子「狗不理」進化成了「人不理」,看了價格直呼:活該退市

2020-12-18 沁流史

包子可以說是早餐店裡最常見的食物,一般也就十塊錢左右一籠,超過二三十塊錢的,人們都會嫌貴。"天津狗不理"包子在中國也是出了名的,但它能把一籠包子的價格抬到"120塊錢"一籠,一籠也就十個左右,這樣算,一個小籠包值十塊錢一個!這種包子一般人吃不起,"狗不理"也因此造成了"人不理"。

(一)"狗不理"包子的由來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個出了名的小吃,這個包子創建於公元1858年,是當時的清朝鹹豐時期,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創始人就處在這個時期,他的名字叫高貴友,與狗不理包子相呼應的是,這個人的小名叫狗子。名字也都是父母隨便給起的,當時在那個清朝時期,內製十分腐朽,再加上經常受到外強壓迫,能過上個安穩日子就算不錯的了,老百姓也是不堪重負,最後再加上中國的醫學不發達,醫療設施不齊全,百姓的生命健康也沒有任何的保障,所以在當時每個人的壽命平均都不及現在人的一半。意思也就是人到中年就相當於已經到末年了。

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經濟不景氣,醫學條件設施又不完善,一個家庭的生活想要正常維持下去,可以說是十分艱難地,養活個孩子也更是不容易,高貴友就是生活在這樣水深火熱的年代裡,父母給他命名為狗子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他能夠在這樣的年代裡能夠像狗一樣活下來,活下來對於當時來說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古人也常說賤名好養活,所以在後來這個名字也十分容易被別人記住,久而久之,人們都忘了他的原名叫高貴友,都戲稱他為狗子。

一直到高貴友14歲時,他在一家包子鋪當夥計,年紀雖小的他幹起活來十分賣力,心靈手巧,起初他只負責在包子鋪打雜,幹的是下層的工作,到後來,包子鋪師傅看他精明能幹,勤學又好問,於是就決定將他做包子的手藝傳授給高貴友,高貴友也是十分感激他的師傅。

往後的日子裡,高貴友勤學苦練,不辭辛苦,最後在師傅的引導下,高貴友也是精益求精,最終勞有所獲,不負眾望。

在師傅的三年指導下,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把僅有的一筆積蓄投入到一家包子鋪,他也想自己當老闆,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鋪,最後他把開的這個包子鋪命名為"德聚號"。也因為高貴友精湛的手藝,在包子味道這方面拿得很穩,在他手下做出來的包子,色香味俱全,開店沒多久,來這裡買包子的顧客就絡繹不絕,因為高貴友在店鋪裡整天忙裡忙外,從早忙到晚,晚上又不停歇的準備第二天早上的食材,根本沒時間和別人閒聊,來往的顧客也都是不怎麼理會,招呼生意也就是問顧客要幾個包子,其他都不會多問一句話。

因為高貴友長期不理人,又加上別人知道他的小名叫狗子,後來買包子的顧客就會經常說:狗子只顧著賣他的包子,連人都不會理一下。之後買家時間長了就順口直接說出了高貴友不理人就是狗子不理人,所以後來他蒸出來的包子就被稱作為"狗不理包子"

(二)天津狗不理包子變得"不香了"

因為在那個時代的民間這個包子有著極高的知名度,皇室的貴族也對它情有獨鍾,後來的慈禧太后都為他代言。正宗的狗不理包子,皮薄餡多,包子裡面灌滿了湯汁,做法十分講究。也在後來這種包子被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如今的狗不理卻一落千丈,跌下神壇。

今天的狗不理可謂是走上了"貴族路線",一個便宜的狗不理包子五六塊,貴的能達到二三十,一個小小的小籠包有著天價,這樣的價格讓來往的顧客都望而卻步。

狗不理包子能夠在國內馳名,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味道,如今的味道大不如以前,商家偷工減料,而且服務差、衛生也差,也有著造假的現象,被網友也評為"世界上最黑的包子"。衛生得不到保證,人們怎敢下口?曾經傳聞說在吃狗不理包子時能夠吃出來一條蟲子,而且包子又鹹又膩,像是速凍食品一樣,完全沒有一點新鮮感。

而且現在的加盟店都是實行鬆弛化管理,各地的狗不理包子千差萬別,全國的加盟店也是良莠不齊,舉著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幌子,賣者昧良心的包子。也正是這樣疏散的管理制度,才導致企業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三)因循守舊,弄虛作假,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退市也是理所當然。

曾經的狗不理包子有著嚴格的規定:一拱肥半發麵,十八個褶子。這些規定也就註定著包子的品質,在天津,那裡的人會告訴你,包包子更像是在做人,每一個步驟,每一個食材都像是一個人的內在品質,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包好包子

狗不理包子也想走更高端的路線,他們以為掛個招牌,立個慈禧的雕塑,再把裝修整的高檔點就沒啥問題了,但是消費者更多追求的是品質,是消費的體驗,大眾化的包子才是消費者能接受的,整得再多的花裡胡哨,就等於是在市場界的邊緣上一步步作死。

市場是千變萬化的,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消費也在逐漸升級,人們的消費觀念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物美廉價,現在大多數消費者更加注重的是消費的體驗感,並不是單單指產品的外觀和氛圍的營造,交流互動,貼近大眾才是消費者最需要的。

(四)總結

與其說是消費者拋棄了老字號,不如說是老字號忽略了現代大眾化的消費需求。不僅僅指像狗不理包子這樣的老字號,像它這樣的還有很多,而這些店的核心問題就是在於品牌的老齡化。那麼要想重新奪回消費者熱愛的心,就一定抓住消費者的心,多樣化去發展老字號,不要因循守舊,故步自封。

消費者是愛上這個包子才愛上這座城的,所以也都不會希望老字號就這樣退出江湖,能夠挽回消費者的只有保持初心、保持服務質量、重視食品安全衛生、不斷的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向多元化發展。更加貼近群眾、貼近大眾化,這些可能是老字號餐飲行業接下來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慈禧代言的包子店,百年歷史如今慘澹退市,網友:活該
    還是天津狗不理?前幾天狗不理一直上榜熱搜,想必大家應該猜到了吧。對,就是那個包子界的大哥大「狗不理」,如今正式宣布退市,退出歷史舞臺的名列。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活招牌,很多人去天津旅遊都會特意去品嘗一下。畢竟它一直以來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皮薄餡大口感好,而且很多次春晚,都有被演員提到,億萬觀眾都被包子所吸引,這無疑是最大的廣告。
  • 包子界的LV宣布退市,狗不理真的變成了「狗也不理」
    狗不理近日宣布從新三板市場裡「退市」,百年包子店的輝煌戛然而止,狗不理包子到底做錯了什麼?或是錯過了什麼?01百年老店退市要說包子界誰的名聲最大,毫無疑問是「狗不理包子」,當之無愧的包子界一哥,盛名在外。
  • 火了100年的狗不理包子退市了,為啥慈禧太后代言的包子不香了?
    關於退市原因,狗不理在4月10日的公告中提到,「業務發展及長期戰略發展規劃的需求,結合自身業務發展需要以及當前實際經營狀況,申請終止掛牌。」其實,狗不理包子退市的原因,無非就是不再受大眾歡迎了。同樣是老子號的傳統品牌,同仁堂、全聚德、茅臺酒都在股市裡翻雲覆雨,天津狗不理包子卻退市了……究其原因,大眾化的產品卻走了小眾化的價格路線,定位錯了。
  • 狗不理退市 包子界愛馬仕終止股票掛牌
    早餐的各種包子不少人都是經常吃了,其中狗不理包子對於眾多消費者來說,沒有吃過也是聽說過的,因為這狗不理被稱為包子界愛馬仕。近日就有消息稱狗不理退市了,終止上市的原因是什麼呢?狗不理主動退市 狗不理包子一道由麵粉、豬肉等材料製作而成的小吃,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製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當然價格上相對普通的包子會貴一些
  • 慈禧太后代言過的狗不理包子,如今卻要退市,問題出在哪裡
    「狗不理」這個名號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或者吃過,這個著名的上市老字號,這可是慈禧太后代言過的包子,名噪多年的狗不理現在卻要退市了,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先來說一說狗不理的歷史,狗不理包子起源於清鹹豐年間,當時是位於河北武清的一家包子店,叫聚德號,因為包子色香味俱全,所以受到當地老百姓的喜愛,由於老闆高貴友經常因為生意太好而忙得沒時間搭理人,因此被眾人口口相傳,把他連包子帶店鋪一起暱稱為「狗不理包子」。
  • 慈禧太后帶的貨,狗不理宣布退市,35元的包子輸給了時代
    在新三板上市近5年的狗不理,於5月正式退市。狗不理退市的原因是什麼?折射出老字號哪些經營沉痾?其餘一些知名包子品牌在資本市場表現如何?
  • "狗不理"包子退市:服務差、價格貴,慈禧也難救
    "狗不理"包子退市:服務差、價格貴,慈禧也難救 2020-08-10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狗不理退市:慈禧帶貨、頂流種草的包子不香了?
    吃包子的人一多,做包師傅狗不理變小有了名氣,久而久之人們便喊順了嘴。此間亦有說法,少年郎整日沉迷包子、無暇理人,因而得名「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不管史實如何,最終「狗不理」三個字演變成了包子鋪的IP,原先的德聚號早已被人們所淡忘。
  • 狗不理包子退市了!掌握這3要素,在家也能包出美味狗不理包子
    這些天,到處充斥著有關「狗不理包子退市」的新聞,人們褒貶感婉、紛紛揚揚。功過是非,先姑且不議,單純從美食藝術角度來聊一聊有關「狗不理包子」的那些事。02狗不理包子之歷史關於狗不理包子有趣名字的由來,還要從其創始人說起。
  • 一籠包子120,一碟花生58,162歲的「狗不理」,為何成了人不理?
    不僅是中國人,柬埔寨前國王西哈努克前往到訪天津,還特意邀請狗不理包子鋪的廚師給他「下廚」,美國前總統布希也曾慕名到天津品嘗狗不理包子。2000年春晚,天津出生的笑星馮鞏搭檔郭冬臨,表演相聲《舊曲新歌》,「這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呢,它皮薄大陷十八個褶,就像一朵花」等臺詞,讓狗不理包子知名度暴漲。
  • 狗不理,終於成了真的狗不理
    原本狗不理的由來是因為生意太好,店員忙著做包子、剁餡兒,而來不及理客人,加上店主叫「狗子」,時間久了就被人喚作「狗不理」。而現如今,價格貴、服務差、難吃,狗不理如今終於成了真正的「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有多貴呢?
  • 又一百年老店宣布退市,慈禧帶貨的包子也不香了?
    1992年,天津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公司正式組建。2000年春晚上,馮鞏和郭冬臨的相聲曾讓狗不理的名氣大增:「這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呢,它薄皮大餡十八個褶,就像一朵花」以及「竹板這麼一打,雪片大如花,我仔細一看天上下的是狗不理包子。」
  • 狗不理退市,為什麼天津人一點都不心疼?
    阿舒說:在新三板上市近5年的狗不理,於5月11日正式退市了。這條本應該是財經記者關注的內容,卻成為了福桃編輯部討論的話題。因為編輯部每個人,都對狗不理包子記憶猶新。對於我個人而言,去狗不理包子鋪是一次特別……的經歷。印象最為深刻的不是包子,而是門口的雕塑,一男一女,清朝人打扮。
  • 162歲的「狗不理包子」咋啦?
    狗不理的包子,不僅「狗不理」,還脾氣大,不讓說,不讓評。9月8日,微博大V @谷嶽 發布一則視頻顯示,其在大眾點評上找到北京王府井/東四地區評分最低的餐廳——評分2.8的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用體驗的方式實拍這家餐廳,並給出「包子不好吃,價格貴」等評價。
  • 狗不理包子與武清的淵源
    關注武清文旅,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天津名吃「狗不理包子」為什麼叫狗不理呢?讀表面意思,似乎是連狗都不理的包子,還那麼出名。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它有它的來歷!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風味名點。
  • 「狗不理」遭博主差評之後 一起危機公關的失敗案例
    而這個時候,距離狗不理從新三板退市,剛過去4個多月。記者發現,作為「天津三絕」之首的狗不理包子,其最賺錢的產品已經變為了速凍包子。從「包子之王」淪落到速凍產品,狗不理包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但記者瀏覽多家狗不理包子店在大眾點評的評價發現,「(工作人員)態度惡劣」、「貴」、「難吃」成了網友評論中提及頻率最多的字詞。從網友的評論來看,狗不理門店多是借品牌知名度吸引外地遊客消費,但客戶粘性難以增加,回頭客少;同時,包子是家常小吃,但狗不理的價格讓部分人望而卻步。
  • 那個賣35元一個,擁有162年歷史的「最黑最貴包子」,終於退市了
    那個賣35元一個,擁有162年歷史的「狗不理」包子,終於退市了!近日,「狗不理」正式宣布主動從新三板退市,結束了5年掛牌生涯。作為,包子界的第一網紅,天津招牌小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狗不理」自打出生開始就被賦予眾多榮耀光環,其品牌價值近8億元。
  • 品研社議:百年傳統名吃狗不理,竟因「難吃」登上頭條
    品質下降,口碑崩盤狗不理包子難吃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因為最近幾年旅遊業的高速發展,讓狗不理漸漸成為了一個「遊客專用店」,而非百年傳統小吃,在市場化運作下,狗不理雖然越來越難吃,但銷量卻連年上漲。高漲的營業額,也助長了「狗不理們」的囂張氣焰,全然不顧日益高漲的惡評。狗不理之所以可以如此肆無忌憚,無非就是覺得我泱泱大國,就不缺人,反正還有下一批待宰的小綿羊(遊客)。
  • 賣35元的狗不理被罵到關店:用高價打敗自己
    近日,賣35塊一個包子的狗不理先是退市,後王府井店因「差評報警事件」被顧客「罵」到關門,162歲的狗不理,如今變成「人不理」。同為百年老字號155歲的「全聚德」日子也不好過,今年第一季度更是虧損了8850萬,虧掉了去年淨利潤差不多兩倍,得靠政府補貼為自己「輸血」。
  • 天津狗不理包子做法配方
    天津狗不理包子 它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鹹豐年間,乳名叫「狗子」的高貴友經營著一家名叫「德聚號」的包子鋪,他家賣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使其生意越來越紅火,根本忙得顧不上和顧客說話。於是吃包子的人便戲稱為「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這狗不理的簡名便逐漸取代了包子鋪的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