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可以說是早餐店裡最常見的食物,一般也就十塊錢左右一籠,超過二三十塊錢的,人們都會嫌貴。"天津狗不理"包子在中國也是出了名的,但它能把一籠包子的價格抬到"120塊錢"一籠,一籠也就十個左右,這樣算,一個小籠包值十塊錢一個!這種包子一般人吃不起,"狗不理"也因此造成了"人不理"。
(一)"狗不理"包子的由來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個出了名的小吃,這個包子創建於公元1858年,是當時的清朝鹹豐時期,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創始人就處在這個時期,他的名字叫高貴友,與狗不理包子相呼應的是,這個人的小名叫狗子。名字也都是父母隨便給起的,當時在那個清朝時期,內製十分腐朽,再加上經常受到外強壓迫,能過上個安穩日子就算不錯的了,老百姓也是不堪重負,最後再加上中國的醫學不發達,醫療設施不齊全,百姓的生命健康也沒有任何的保障,所以在當時每個人的壽命平均都不及現在人的一半。意思也就是人到中年就相當於已經到末年了。
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經濟不景氣,醫學條件設施又不完善,一個家庭的生活想要正常維持下去,可以說是十分艱難地,養活個孩子也更是不容易,高貴友就是生活在這樣水深火熱的年代裡,父母給他命名為狗子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他能夠在這樣的年代裡能夠像狗一樣活下來,活下來對於當時來說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古人也常說賤名好養活,所以在後來這個名字也十分容易被別人記住,久而久之,人們都忘了他的原名叫高貴友,都戲稱他為狗子。
一直到高貴友14歲時,他在一家包子鋪當夥計,年紀雖小的他幹起活來十分賣力,心靈手巧,起初他只負責在包子鋪打雜,幹的是下層的工作,到後來,包子鋪師傅看他精明能幹,勤學又好問,於是就決定將他做包子的手藝傳授給高貴友,高貴友也是十分感激他的師傅。
往後的日子裡,高貴友勤學苦練,不辭辛苦,最後在師傅的引導下,高貴友也是精益求精,最終勞有所獲,不負眾望。
在師傅的三年指導下,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把僅有的一筆積蓄投入到一家包子鋪,他也想自己當老闆,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鋪,最後他把開的這個包子鋪命名為"德聚號"。也因為高貴友精湛的手藝,在包子味道這方面拿得很穩,在他手下做出來的包子,色香味俱全,開店沒多久,來這裡買包子的顧客就絡繹不絕,因為高貴友在店鋪裡整天忙裡忙外,從早忙到晚,晚上又不停歇的準備第二天早上的食材,根本沒時間和別人閒聊,來往的顧客也都是不怎麼理會,招呼生意也就是問顧客要幾個包子,其他都不會多問一句話。
因為高貴友長期不理人,又加上別人知道他的小名叫狗子,後來買包子的顧客就會經常說:狗子只顧著賣他的包子,連人都不會理一下。之後買家時間長了就順口直接說出了高貴友不理人就是狗子不理人,所以後來他蒸出來的包子就被稱作為"狗不理包子"。
(二)天津狗不理包子變得"不香了"
因為在那個時代的民間這個包子有著極高的知名度,皇室的貴族也對它情有獨鍾,後來的慈禧太后都為他代言。正宗的狗不理包子,皮薄餡多,包子裡面灌滿了湯汁,做法十分講究。也在後來這種包子被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如今的狗不理卻一落千丈,跌下神壇。
今天的狗不理可謂是走上了"貴族路線",一個便宜的狗不理包子五六塊,貴的能達到二三十,一個小小的小籠包有著天價,這樣的價格讓來往的顧客都望而卻步。
狗不理包子能夠在國內馳名,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味道,如今的味道大不如以前,商家偷工減料,而且服務差、衛生也差,也有著造假的現象,被網友也評為"世界上最黑的包子"。衛生得不到保證,人們怎敢下口?曾經傳聞說在吃狗不理包子時能夠吃出來一條蟲子,而且包子又鹹又膩,像是速凍食品一樣,完全沒有一點新鮮感。
而且現在的加盟店都是實行鬆弛化管理,各地的狗不理包子千差萬別,全國的加盟店也是良莠不齊,舉著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幌子,賣者昧良心的包子。也正是這樣疏散的管理制度,才導致企業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三)因循守舊,弄虛作假,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退市也是理所當然。
曾經的狗不理包子有著嚴格的規定:一拱肥半發麵,十八個褶子。這些規定也就註定著包子的品質,在天津,那裡的人會告訴你,包包子更像是在做人,每一個步驟,每一個食材都像是一個人的內在品質,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包好包子。
狗不理包子也想走更高端的路線,他們以為掛個招牌,立個慈禧的雕塑,再把裝修整的高檔點就沒啥問題了,但是消費者更多追求的是品質,是消費的體驗,大眾化的包子才是消費者能接受的,整得再多的花裡胡哨,就等於是在市場界的邊緣上一步步作死。
市場是千變萬化的,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消費也在逐漸升級,人們的消費觀念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物美廉價,現在大多數消費者更加注重的是消費的體驗感,並不是單單指產品的外觀和氛圍的營造,交流互動,貼近大眾才是消費者最需要的。
(四)總結
與其說是消費者拋棄了老字號,不如說是老字號忽略了現代大眾化的消費需求。不僅僅指像狗不理包子這樣的老字號,像它這樣的還有很多,而這些店的核心問題就是在於品牌的老齡化。那麼要想重新奪回消費者熱愛的心,就一定抓住消費者的心,多樣化去發展老字號,不要因循守舊,故步自封。
消費者是愛上這個包子才愛上這座城的,所以也都不會希望老字號就這樣退出江湖,能夠挽回消費者的只有保持初心、保持服務質量、重視食品安全衛生、不斷的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向多元化發展。更加貼近群眾、貼近大眾化,這些可能是老字號餐飲行業接下來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