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唐山|「限塑令」,給「我行我塑」提個醒

2020-12-21 環渤海新聞網

「限塑令」,給「我行我塑」提個醒

韓城集市上,一名經營者「豪邁」地將不可降解的塑膠袋綁在腰間,方便自己隨時取用。

商品不多,塑料製品汙染不小。 

絢爛的橘色與田裡白色垃圾耀眼「同框」。

幾名消費者滿載而歸。塑料購物袋看似方便,卻時時刻刻危害著人類生存環境。

  位於新安路西側的韓城大集上,一名蔬菜攤主將塑料購物袋綁在腰間,「光彩奪目」;緊鄰一側的水果商販正在清點香蕉,白茫茫的塑料包裝袋散落一旁,「面目猙獰」。與集市近在咫尺的農田裡,丟棄的「白色汙染」隨風飄舞,似抗爭、似掙扎——這些本是造福人類的塑料製品卻在人們或任意、或肆意的不經意間成為汙染耕地、破壞生存環境的塑料垃圾、塑料汙染。

  據了解,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驚人。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

超市內,兩名市民自覺棄用塑料購物袋,使用自己縫製的環保購物袋。

超市收銀臺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擺放在顯眼位置。針對「限塑令」,眾多超市和商場紛紛行動,自覺將環保的可降解購物袋納入銷售環節。

  針對塑料汙染環境情況,今年年初,國家發布「升級版限塑令」。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為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11月11日,唐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到2022年底,唐山市城市建成區和重點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有效推廣,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顯著提高。到2025年,全市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處置等環節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全民參與的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培育和推廣一批塑料汙染防治典型模式,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進一步減少,塑料垃圾基本實現零填埋,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記者 鄭勇 攝

相關焦點

  • 限塑行動起來|現狀:農貿市場、外賣仍我行我「塑」
    全國「限塑令」實施至今已有12年之久,超市等場所有償使用塑膠袋制度倒逼部分消費者減少了塑膠袋的使用,公眾環保意識有所提高,部分企業也掀起了一波「環保風潮」,紙吸管、紙袋成餐飲店「新寵」。但在農貿市場、外賣、生鮮電商等領域,「限塑」效果並不佳,塑料製品使用依舊我行我「塑」。
  • 廈門:「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
    不再為堂食提供塑料吸管「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麥當勞和肯德基門店已行動廈門晚報訊(記者 張海軍)細心的市民可能已經發現,在麥當勞、肯德基的廈門餐廳,店方已經不再提供吸管了。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
  • 史上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你準備好了嗎?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對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按照不同時間段、不同城市,不同領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規定。2020年底是限塑令實施的重要時間節點,零售、餐飲、外賣企業作為限塑令的監管對象,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相關產品的調整和替換。
  • 「限塑令」出臺兩個多月:一些餐飲店仍未「禁塑」 市民呼籲加強執法
    圖說:一些商家仍在提供塑料吸管 新民晚報記者 夏韻 攝今年10月1日起,《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正式實施,其中明確:「到2020年底,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於今年10月聯合印發《青島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讓青島版「限塑令」落了地。 如今,「限塑令」將至,青島商超、市場、餐飲等用「塑」大戶準備好了嗎?市民的使用習慣是否有所改變?日後打散啤、喝冷飲要用什麼塑膠袋與吸管?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調查。
  • 從「限塑」到「禁塑」必須打好「組合拳」
    (12月18日 四川在線)<br/><br/>  成都市的這一《方案》出臺後,是繼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後的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所謂「最強」,是從要求、力度多方面來說的。但凡「最強」,自然更容易引起大眾的關注。
  • 推行近兩月,新版「限塑令」仍遇難題 商家:替代品難尋
    推行近兩月,新版「限塑令」仍遇難題長沙多部門現場走訪核查,有商家反映替代品難尋 反饋:將舉行「減塑禁塑供需見面會」▲12月22日,長沙某網紅餐飲店,打包紙袋準備充足。■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和婷婷 實習生 彭叢梅背景各省市加快推進「限塑令」長沙要求今年11月1日起實行早在今年年初,「限塑令
  • 線上購物白色垃圾成限塑令監管痛點: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
    線上購物帶來的「白色垃圾」已成為「限塑令」監管的痛點。「限塑令」落實難在哪兒?中國青年報官微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9.7%的受訪者首選「改變公眾習慣」,16.8%的受訪者認為「新材料研發推廣難」,12.7%的受訪者選擇「購物成本提高」,10.7%的受訪者表示「新領域難監管」。
  • 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發布
    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限塑令」實施7年 有超市靠賣塑膠袋年賺千萬
    據報導,節假日期間是塑膠袋使用的高峰期,而「限塑令
  • 北京發布「限塑令」徵求意見稿!限塑之後,有哪些...
    以塑料購物袋這項禁塑令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據統計,中國快遞塑料包裝每年消耗量約為180萬噸,外賣塑料包裝為50多萬噸。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 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
  • 南寧升級版"限塑令"來了!
    圖為南寧市望州路沃爾瑪超市的自助收銀處,放置了環保購物袋。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李婷 攝史上最嚴 「限塑令」升級落地「限塑令」大家並不陌生,國務院辦公廳早在2008年就發布過,規定當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時隔12年,「限塑令」再度升級。
  • 南寧升級版「限塑令」來了!
    2021年1月1日,升級版「限塑令」正式實施,記者走訪發現,南寧不少商超塑料購物袋、飲品店吸管已「換新裝」。圖為南寧市望州路沃爾瑪超市的自助收銀處,放置了環保購物袋。廣西新聞網實習生李婷 攝圖為南寧市望州路沃爾瑪超市的收銀臺粘貼了「減塑」環保提示。
  • 新版限塑令來了:外賣快遞超市將限用塑膠袋
    2008年,我國就曾出臺過限塑令,但效果並不理想。環保人士呼籲,國家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和細化相應標準,讓新版限塑令更有可操作性,更見實效。大型超市塑膠袋使用率下降昨日,記者在徐東一家大型超市看到,收銀臺排隊結帳的顧客中,大部分老年人會自帶購物袋。「我們年紀大了,在超市採購米麵糧油拎不動。」
  • 「限塑中國,塑戰塑決」——青島農業大學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海洋微...
    為調查青島市公眾對海洋塑料垃圾與微塑料的了解情況,青島農業大學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組建「限塑中國,塑戰塑決」社會實踐調研隊,通過實地調查、問卷調查、採訪、科普宣講等形式,開展海洋塑料垃圾與微塑料相關調研與宣傳活動
  • 肯德基劣質木勺引吐槽,別讓不便阻礙限塑令推行
    進入2021年,新一輪「限塑令」的風颳來,企業們紛紛響應,肯德基也不例外,但卻引發了吐槽。肯德基塑料勺改木勺為了響應限塑令,肯德基近日將塑料湯勺換成了木勺,這本是響應環保號召的好事,卻引來了無數消費者吐槽,怎麼回事呢?
  • 「史上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市場將增長?
    另外,《意見》要求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推廣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新版限塑令於2020年公布,對限塑範圍、分階段目標、可替代產品選擇等各個方面做出全面規定。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不用塑膠袋怎麼辦?
    鼓勵探索 「公眾限塑積分獎勵」「商超限塑價格調節」等模式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限塑令何時會變成「禁塑令」?
    有網友表示,其實正是因為塑膠袋太廉價了,才不懂得再次利用,最多當成垃圾袋就算是二次利用了,收費價格需要更高才行。 我國一向高度重視塑料垃圾的環境影響,針對「白色汙染」,我國從2008年6月就開始施行「限塑令」。國家發改委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塑膠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目前的3%以內,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膠袋使用量年均減少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