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山楂,我們就能夠想到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它可謂是地道的小吃之一,深受大家的喜愛。並且,山楂在我國的歷史已經非常悠久了,到現在甚至是可以超過了2000多年,絲毫不會影響大家對山楂的熱愛,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很誘人。山楂作為藥食兩用的傳統食物,對消化系統的藥用價值廣為人知,但是,你知道嗎?山楂的藥用價值可沒那麼簡單!傳統中醫認為山楂可以讓人體氣血並走,化瘀而不傷新血,行滯氣而不傷正氣,應用於肉食積滯證、瀉痢腹痛、疝氣痛、瘀滯腹痛胸痛、惡露不盡、痛經、吐血、便血等。我們臨床應用山楂,治病甚多,療效可靠,值得大家重視。
●一則,山楂皮色紅,紅則入心入血,為養血化瘀之要藥。現代研究發現: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擴張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臟活力、興奮中樞神經系統、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及利尿和鎮靜作用;山楂所含的山楂酸還有強心作用,對老年性心臟病有益處。我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若見有血瘀者,常在方中加生山楂15~30克,以山楂為嚮導,以引入血分。
●二則,山楂味酸甘,性溫,擅治痢疾。近代大醫張錫純認為,山楂「其化瘀之力,更能蠲除腸中瘀滯,下痢膿血,且兼入氣分以開氣鬱痰結,療心腹疼痛。若以甘藥佐之(甘草、蔗糖之類,酸甘相合,有甲己化土之義),化瘀血而不傷新血,開鬱氣而不傷正氣,其性尤和平也。」張氏更提供了一個治療痢疾的藥方。「痢疾初得者,用山楂一兩,紅白蔗糖各五錢,好毛尖茶葉錢半,將山楂煎湯,衝糖與茶葉在蓋碗中,浸片時,飲之即愈。」《本草綱目》山楂後載有治腸風下血方:「若用涼藥、熱藥、補脾藥俱不效者,獨用幹山楂為末,艾葉煎湯調下,應手即愈。」
●三則,山楂化瘀,善治婦科病,能通暢月經。張錫純言:「女子至期,月信不來,用山楂兩許煎湯,衝化紅蔗糖七八錢,服之即通,此方屢試屢效。若月信數月不通者,多服幾次亦通下。」現代研究亦發現,山楂對子宮有收縮作用,在孕婦臨產時有催生之效,並能促進產後子宮復原。臨床用山楂,亦有化癥瘕積聚之功。用於治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婦科下腹部積滯腫塊,有不錯效果。
●四則,山楂能消食,尤其能消肉積。山楂能補助胃中酸汁,故能消化飲食積聚。逢年過節,大魚大肉吃的比較多,腸胃容易產生肉積,用山楂即能化之。事實上,很多助消化的藥中都採用了山楂。每每吃太多肉食,即可用生山楂兩三百克,略烘乾,研極細末,每次6~20克,日兩次,溫水衝服。山楂不但化積,兼可理氣消脹,還有減肥之功。治療小兒食積甚是方便。若圖方便,吃山楂片亦好。只是山楂片裡含有添加劑,我認為還是吃自然的更好。減肥消脂的小偏方:生山楂15克,荷葉12克,加水300毫升,煎汁代茶飲,可排毒消脂。
●五則,抗衰老,預防消化道腫瘤。今時有人用三七、丹參與山楂各等量,共研極細末,常服以抗衰老。現代研究發現,山楂所含的黃酮類和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物質能阻斷並減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可以預防消化道腫瘤的發生。
☞注意:山楂消導積滯的同時,亦傷脾胃。故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者當慎用。表現為大便稀薄,面色蒼白,四肢瘦弱等。再者,久病虛弱亦當忌食。另外,山楂有化瘀之功,故孕婦不宜服用,以防流產。臨床常見有些消化不良的患者為了增強腸胃的消化能力,食用大量山楂,這種方法並不可取,山楂雖然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但是通常一次食用不要超過7個,過多食用山楂會耗氣,反倒容易出現難以消化的症狀。如果長期消化不良的患者,不要一昧堅持食用山楂食療。另外長時間食用山楂對於牙齒的生長非常的不利,還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或貧血,對於牙齒的生長非常的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