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凱因科技」)科創板IPO日前已提交註冊。海通證券為其保薦機構。凱因科技成立於2008年8月,是一家以生物技術為平臺,專注於病毒性疾病領域,致力於提供治療解決方案的生物醫藥公司。此次凱因科技IPO擬募資10.92億元,用於新藥研發、營銷網絡擴建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擁有多款成熟商業化品種
凱因科技以現有病毒病領域治療藥物的生產及銷售為基礎,同時積極開展創新藥的研發。公司是國內首家成功開發出C肝高治癒率泛基因型全口服藥物組合的醫藥企業,打破了國外醫藥企業對國內C肝治療藥物的壟斷局面,從而實現進口替代,將惠及千萬患者,助力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為公共衛生威脅」目標。
公司現有多款成熟的商業化品種,主要包括重組人幹擾素α2b和複方甘草酸苷藥物兩大類,重組人幹擾素α2b包括凱因益生(重組人幹擾素α2b注射液)、金舒喜(重組人幹擾素α2b陰道泡騰片)、複方甘草酸苷藥物包括凱因甘樂(複方甘草酸苷膠囊)和甘毓(複方甘草酸苷片、複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其中,凱因益生是一種適合皮下注射的小容量預充式注射劑,為公司獨家。2017年至2019年,我國有10家企業生產重組人幹擾素α2b注射劑型,市場競爭較為充分。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廠商佔行業總體的72.96%、80.60%和93.56%。其中,公司市場份額分別為31.49%、33.92%和39.93%,位居行業第一名。
公司複方甘草酸苷產品擁有膠囊劑、片劑和注射劑三種劑型,可滿足不同應用場景患者的治療需求。2017年至2019年,公司產品在複方甘草酸苷市場份額為15.86%、16.16%和15.44%,位居行業第二名,國產企業第一名。
另外,公司重點開發的凱力唯(鹽酸可洛派韋膠囊)與賽波唯(索磷布韋片)聯用的C肝泛基因型全口服藥物組合(凱因方案)和派益生(培集成幹擾素α-2注射液)、安博司(吡非尼酮片)等市場前景廣闊的藥物品種已於近期獲批上市。
公司自成立以來致力於產品的商業化運作,核心管理團隊有15年以上的營銷及產品商業化經驗。經過對市場的多年深耕,公司與國藥控股、上海醫藥、華潤醫藥、九州通、華東醫藥、瑞康醫藥等全國及區域性大型醫藥商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經銷網絡遍布全國,覆蓋等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所等各類終端,其中二級及以上的公立醫院覆蓋超過4000家。公司已商業化產品包括凱因益生、凱因甘樂、甘毓、金舒喜等品種,在各自細分市場的市場份額位居前列。
在凱因益生、金舒喜、凱因甘樂、甘毓等多個已商業化產品基礎上,公司已打造出一個全產業鏈的抗病毒藥物開發平臺,成功開發了即將商業化產品凱力唯、賽波唯、派益生、安博司。公司擁有7個GMP生產車間,具備豐富的藥品劑型生產線:生物製品生產線包含小容量注射劑(非最終滅菌)、凍乾粉針劑和泡騰片3個劑型;化學藥品生產線包含小容量注射劑(最終滅菌和非最終滅菌)、凍乾粉針劑、片劑、膠囊劑4個劑型。其中,化學藥品最終滅菌注射劑生產線通過烏克蘭國際GMP認證(PIC/S標準)。
研發投入佔比較高
報告期內(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8462.92萬元、8298.02萬元、6291.02萬元、3534.09萬元,分別佔營收17.25%、11.76%、7.63%以及11.27%。
公司構建了以蛋白質藥物精準單點修飾長效技術、中和抗體發現技術、重組蛋白和抗體產業化技術、抗病毒小分子創新藥物設計技術等為核心的生物醫藥技術平臺,開啟了一系列創新性藥物的研究開發工作。公司近期獲得了兩個創新藥註冊批件(培集成幹擾素α-2注射液「派益生」和鹽酸可洛派韋膠囊「凱力唯」)、兩個創新藥臨床批件,並擁有10個以創新藥為核心的在研項目。此外,公司承擔了7項「十二五」「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愛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
凱因科技稱,公司是國內首家成功開發出C肝高治癒率泛基因型全口服藥物組合的醫藥企業,打破了國外醫藥企業對國內C肝治療藥物的壟斷局面,並將構建以泛基因型全口服藥物組合為核心的系統解決方案。未來,公司將重點聚焦慢性B型肝炎和流感等病毒性疾病領域的研發,持續開發提高臨床治癒率的藥物組合。同時,公司積極開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等新發病毒性傳染病治療藥物,為全球重大傳染病的防控提供有力支撐。
具體來看,公司將通過唾液試紙條對患者進行快速初篩,可攜式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即時檢驗)定量檢測儀快速確診,建立涵蓋地市專家及縣域市場「基層全科+病毒病專科」的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網絡。公司將基於慢性C型肝炎治療領域的樣板經驗,逐步構建針對慢性B型肝炎、流感等領域的治療方案。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將圍繞B肝治療策略,關注直接抗病毒、降低HBsAg、免疫重建、降低cccDNA等方面具有潛力的新靶點、臨床新發現等前沿研究趨勢,基於自身核心技術,通過以自主研發為核心的藥物開發模式,開發能夠明顯提高臨床治癒率的創新藥物或創新藥物組合。公司還將持續開發幹擾素霧化和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項目等針對新發病毒性疾病的藥物,為預防和治療新發病毒性疾病持續提供科技支持。
主營業務突出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83億元、6.9億元、7.99億元和2.97億元,分別佔營業收入98.43%、97.73%、96.89%和94.63%。其中,重組人幹擾素α2b所佔比重相對較高,銷售收入分別為2.49億元、3.46億元、4.57億元、1.7億元,所佔比重分別為51.67%、50.13%、57.19%、57.31%。公司稱,隨著未來四款新藥商業化的逐步實現,將會進一步推動收入的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84.53%、87.39%、88.80%、88.73%。公司稱,在未來經營中,受中標價格、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影響,可能出現公司產品毛利率下降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率維持在55.05%至61.83%之間,由於公司產品專業性較強,目前部分產品尚未納入醫保目錄,且隨著「兩票制」改革深入,市場推廣服務職能逐漸由專業學術推廣服務商承擔,因此銷售用費率較高。未來,隨著公司產品品牌的樹立,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銷售費用率將逐步下降。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的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8355.62萬元、1.47億元、1.88億元和1.45億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的應收帳款餘額較2018年年末增加4038.42萬元,增幅為27.40%。截至2020年6月末,應收帳款餘額較2019年末有所下降。公司也提示風險稱,未來,如果市場環境發生惡化或部分主要經銷商出現經營風險,公司的應收帳款可能會產生回收風險,進而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