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工商時報記者劉潔)黑龍江凱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田立坤常常感到壓力的存在。
作為一家主營業務包括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及應用、通用航空電子航圖技術的研發及應用、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的高科技公司,讓他感到壓力的不是主營業務領域,而是他有一個項目決策:公司養殖「三花豬」項目。
讓田立坤有壓力的,不是公司在這個項目中受益,而是這個項目的真正受益人——黑龍江巴彥縣德祥鄉太平村的貧困戶們能否如期受益。
如今,由凱納科技力主推動的太平村特色「三花豬」福利養殖項目,成了當地一個產業扶貧項目,這個由現行精準扶貧工作機制項下的「幫扶」方與「包扶」方密切合作,以「1+1>2」的合作扶貧新模式,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2016年,哈爾濱市統一戰線「百企幫百村助力精準扶貧」行動中,凱納科技董事長田立坤被選聘為巴彥縣德祥鄉太平村「名譽村委會主任」。
雖然是名譽村主任,但是田立坤還是把太平村的脫貧當做了公司發展戰略的一部分。他在公司黨支部會議上明確,要建立長期穩定幫扶體系的基礎上,按照扶貧工作因人施策、重在精準的原則,不斷總結經驗,研究解決辦法,對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的方式方法進行了積極探索,逐步從公益幫扶重點向引導民營企業通過投資興辦企業,開發結對村的資源,提高生產力、提升附加值,帶動貧困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互惠互利,實現雙贏方面轉變。
2017年年初,公司扶貧工作團隊依據「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基本要求為主要途徑,通過多次走訪和實地踏查,詳細了解了太平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對貧困人數、危房數、貧困家庭基本收入、貧困原因等進行了數據分析,徵求到貧困戶在養殖、種植領域的產業脫貧意願,並形成了可行性調研報告。
據了解,「三花豬」品種系東北農業大學校長包軍團隊近20年的科學研發而成,在黑龍江省內具有科研、技術排頭的優勢。「該技術優勢將獲得優質的市場地位和發展前景。」田立坤說,黑龍江省東農三花豬畜牧食品有限公司擁有的「三花豬」品牌,是黑龍江省地產和自主品牌。
田立坤決定,作為產業扶貧項目,依託黑龍江省東農三花豬畜牧食品有限公司資源在太平村進行特色「三花豬」福利養殖。
田立坤認為,作為「幫扶」方,黑龍江凱納科技公司具有市場運營的經驗和能力,而作為「包扶」方,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有著良好的科研人脈,雙方確定了項目之後,發揮凱納科技的經營優勢,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巴彥縣三花農蓄養殖有限公司。
「在未來幾年,我們將生產的有機肥自產自銷,用於太平村的農田改造,發展和扶持綠色種植業,打造生態農業,提高農作物生產的數量和質量,發揮造血功能,為農民提供豐厚而持久的經濟收入。」田立坤說。
據介紹,巴彥縣德祥鄉太平村共有16個自然屯,1310戶5460人。經與黑龍江省東農三花豬畜牧食品有限公司反覆商洽並最終籤署了三花豬養殖項目合同。
日前,太平村「三花豬」養殖一期項目工程因為這種「幫扶」+「包扶」共同推動產業扶貧的工作模式而受到肯定。
田立坤認為,公司從科技企業延伸到農業養殖領域,扶植三花豬養殖業,就是以產業為突破口,築巢引鳳,與市場上的先進企業聯姻,實現共贏。就此增加村集體收入,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真正實現用產業脫貧。
據介紹,在特色生豬養殖產業項目一期基本建成的基礎上,該項目2018年完成項目二期建設,實現540頭母豬、10頭公豬進場飼養和繁育規模。今年年初,受到疫情意外打擊,但仍然有望實現項目相關50人就業脫貧的目標,同時帶動鄉村養殖產業的發展。根據初步計算,全產業帶來的收入,有望達到1500萬元。
田立坤表示,這個項目基於循環經濟和種養結合理念,他們還準備建立有機肥加工廠,促進鄉、村糞肥集中回收,既實現村容村貌、飲水空氣的改善,也實現肥料的統一生產和還田。「我們有信心,2020年內,通過養殖業合作社和種植業合作社建設,把該村建設成為循環經濟生態村。」
(責任編輯 鮑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