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家玩直播要當心!翻唱歌曲、播放音樂可能構成侵權

2020-12-16 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孫滿桃)疫情期間,通過手機端或電腦端觀看直播成為居家隔離不可或缺的娛樂方式。各大網絡直播平臺提供了諸如遊戲,在線聊天,個人演唱等多種直播內容。

  但在觀看直播之餘,網絡直播平臺中的版權問題,也越來越多的爆發出來。網絡主播對直播是否享有著作權?網絡直播中播放音樂是否侵權?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法官侯榮昌認為,有些網絡直播的內容是與粉絲進行聊天互動、直播日常生活等,這種直播不具有獨創性,不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有些網絡主播可能會表演自己編寫的歌曲、舞蹈、視頻等內容,這種直播內容體現了作者的獨創性的勞動,可以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那麼,對於網絡主播翻唱歌曲、播放音樂是否侵犯著作權,以及侵犯著作權中哪項權利,目前還存在較大的爭議。

  候榮昌說,有部分觀點認為,網絡主播在直播中播放音樂應該屬於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行為。如果主播事先沒有經過音樂作品詞曲作者許可,就對相關音樂進行演唱或者播放,並且其行為不構成著作權法中的合理使用、法定許可等免責事由,就可能侵犯著作權人的表演權,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網絡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如果需要使用他人音樂,應儘量事先取得版權人的許可,避免法律風險。

  另外,網絡直播平臺存儲的直播視頻可能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

  侯榮昌認為,直播平臺可以為主播提供視頻存儲功能,某些熱門主播會將其直播內容存儲於直播平臺,方便在下播期間用戶進行瀏覽。如果這些存儲的視頻中使用了沒有獲得授權的音樂作品,就可能侵害著作權人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例如: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審理的音著協訴鬥魚公司的案件中某熱門主播在直播過程中未經許可使用背景音樂進行直播並製作成視頻,法院最終認定鬥魚平臺構成侵權。

  侯榮昌認為,直播平臺監管不當也可能構成侵權。他說,網絡直播平臺不能簡單用 「避風港規則」免除自己的侵權責任,與一般網絡服務提供者相比,多數的網絡直播平臺對主播具有較強的控制。網絡主播在直播中通常會開通打賞功能,多數平臺通常會與主播分享這部分打賞收入。此外,網絡直播平臺通常會在協議中規定,網絡主播直播產生的視頻的智慧財產權歸網絡直播公司所有。

  由此可見,網絡直播平臺大多與主播之間存在利益的關聯,應該對主播的直播行為具有更高的監管義務,網絡直播平臺不能一方面依據「通知-刪除」規則免除自己的義務,另一方面與網絡主播分享網絡直播收入,這違背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規則。

  法官提示,網絡直播的用戶基數較大,網絡平臺中的著作權侵權行為會對公民產生不良示範。網絡直播平臺應加強監管,從源頭上防治侵權行為的發生。另外,網絡直播平臺可以充分徵求主播意見,通過批量與版權方籤訂許可合同的方式購買音樂作品供主播進行使用。

[ 責編:王宏澤 ]

相關焦點

  • 涉嫌侵權!直播中翻唱歌曲或播放他人音樂
    原標題:直播「想唱就唱」,版權規範何時等來最佳答案在不少人的觀念裡,直播中翻唱歌曲或者播放他人背景音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已然涉嫌侵權。據報導,此前已有多家網絡平臺和主播,因未經許可播放或演唱歌曲被判賠。然而在各大平臺,未得授權「想唱就唱」的情況仍層出不窮。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歌曲等音樂作品享有著作權,受法律保護。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他人複製、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彙編、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均屬於侵權行為。
  • 主播不能隨便唱歌了,播放或翻唱沒版權歌曲,將被起訴侵權賠償
    近日,關於《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侵害智慧財產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件確定損害賠償的指導意見及法定賠償的裁判標準》正式發布,其中明確指出網絡主播未經許可播放或演唱歌曲構成侵權,並且還有相應的賠償標準。在《指導意見》第三章中,有關於音樂作品法定賠償的裁判標準,其中3.7條有專門對於直播的基本賠償標準。
  • 法官提示:直播中播放音樂可能會侵權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法官侯榮昌解釋了網絡直播中可能涉及的版權問題。直播中大多數都會引用音樂,這是否侵犯著作權?侯榮昌表示,對於網絡主播翻唱歌曲、播放音樂是否侵犯著作權,以及侵犯著作權中哪項權利,目前還存在較大的爭議,有部分觀點認為,網絡主播在直播中播放音樂應該屬於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行為。
  • 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平臺是否需要像KTV一樣購買版權?
    不過,隨著主播數量的急速增長,網絡直播平臺中的音樂版權問題,也隨之爆發。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直播中翻唱歌曲或者播放背景音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已經涉嫌侵權。警惕: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此前,因為鬥魚主播馮提莫在直播中播放了歌曲《戀人心》1分10秒(歌曲全長3分28秒),該場直播視頻還被鬥魚平臺保存上傳,用戶可隨時回看、分享。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認為鬥魚平臺侵害了其對歌曲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將鬥魚訴至法院。最終鬥魚敗訴。
  • 直播中播放或演唱他人歌曲,侵權嗎?
    作者:史季群 來源:盈科知產二部疫情期間,小律無法去KTV唱歌,就在某音樂平臺以暱稱用戶飆歌、自娛自樂;偶爾也去若干主播間溜達溜達,發現許多主播隨時就演唱他人的整首或部分歌曲,並接受網友打賞。那主播未經許可,演唱他人歌曲,並接受網友打賞,侵權嗎?今天,小律就結合北京高院2020年4月印發的《關於侵害智慧財產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件確定損害賠償的指導意見及法定賠償的裁判標準》中關於「直播的基本賠償標準」的規定,來梳理解析一下。
  • 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平臺是否需要像KTV一樣購買版權?-虎嗅網
    不過,隨著主播數量的急速增長,網絡直播平臺中的音樂版權問題,也隨之爆發。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直播中翻唱歌曲或者播放背景音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已經涉嫌侵權。警惕: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此前,因為鬥魚主播馮提莫在直播中播放了歌曲《戀人心》1分10秒,該場直播視頻還被鬥魚平臺保存上傳,用戶可隨時回看、分享。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認為鬥魚平臺侵害了其對歌曲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將鬥魚訴至法院。最終鬥魚敗訴。
  • 法治課|直播中未獲授權能不能播放或演唱他人歌曲?或侵權
    上述文件明確,主播人員未經許可在網絡直播中播放或演唱涉案音樂作品,根據主播人員的知名度、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直播間點讚及打賞量、平臺知名度等因素,比照在線播放、現場表演的基本賠償標準,酌情確定賠償數額。此前公開報導顯示,已有多家網絡平臺和主播,因為未經許可播放或演唱歌曲,被法院判賠。
  • 當心!你在視頻裡引用的素材,可能侵權了!
    、John Lennon等人,控告視頻網站YouTube侵犯其音樂播放版權。控告要求YouTube必須下架大概2萬首歌曲的在線播放視頻,如果YouTube不刪除所有侵權視頻,律師團將會正式提起訴訟,並索要高達10億美元的侵權費。Facebook也面臨過此類問題。
  • 直播隱憂:主播放音樂唱別人的歌或涉嫌侵犯著作權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宅家當主播,自嗨但別侵權韓軒疫情期間「宅經濟」發展迅速,大大刺激了直播行業的發展。不止歌手藝人們開始「雲演出」,不少普通人也拿起手機當上主播,發一段自己表演才藝的視頻,把直播間當個人演唱會現場。可有一個問題主播們是否想過:在直播中唱別人的歌,很可能構成侵權?演出行業是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大小劇場的演出或取消或延期,但公眾依舊有欣賞和娛樂的需求,表演者也有表演的意願,直播自然成為優選。
  • 法學苑丨網絡直播易侵權?法官解讀:直播不能亂配樂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法官助理侯榮昌認為,主播在網絡直播中播放音樂時可能侵犯音樂著作權人的表演權,直播平臺也應盡到監管義務。網絡主播對直播享有著作權嗎?侯榮昌認為,對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權,需要看直播內容是否具有獨創性。
  • 網文抄襲將追溯到影視改編,主播未經許可播放歌曲屬於侵權
    網絡主播未經許可播放或演唱歌曲,構成侵權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直播中翻唱歌曲或者播放背景音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已經涉嫌侵權。《指導意見》明確規定,主播人員未經許可在網絡直播中播放或演唱涉案音樂作品,根據主播人員的知名度、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直播間點讚及打賞量、平臺知名度等因素,酌情確定賠償數額。此前,因為鬥魚主播馮提莫在直播中播放了歌曲《戀人心》1分10秒(歌曲全長3分28秒),該場直播視頻還被鬥魚平臺保存上傳,用戶可隨時回看、分享。
  • 音樂版權鎖死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在聽翻唱歌曲
    想要聽這位歌手去這個平臺,那個歌手在那家平臺,沒有一個平臺可以包攬所有的內容。所以用戶一會兒在這兒充個會員,一會兒在那兒充個會員,APP也下載得越來越多。而你是會員也只能在會員期間享受這個平臺的音樂,一旦失效,你又沒有權利了。除非是付費音樂,你額外花錢買下這首歌或這張專輯,就像當年買CD或磁帶一樣。
  • 主播侵權翻唱如何裁定?音著協多次狀告鬥魚勝訴單首獲賠兩千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主播侵權翻唱如何裁定?音著協多次狀告鬥魚勝訴單首獲賠兩千 網絡主播未經許可在直播中演唱他人音樂作品,司法如何判賠?其中明確,主播人員未經許可在網絡直播中播放或演唱涉案音樂作品,根據主播人員的知名度、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直播間點讚及打賞量、平臺知名度等因素,酌情確定賠償數額。澎湃新聞觀察到,北京法院在多起涉網絡主播侵權案中,均支持了著作權方的維權行為,判定直播平臺應承擔相應經濟損失,單首歌曲判賠額多為2000元。
  • 未經許可直播歌曲侵權,邁出規範音樂版權第一步
    上述文件明確,主播人員未經許可在網絡直播中播放或演唱涉案音樂作品,根據主播人員的知名度、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直播間點讚及打賞量、平臺知名度等因素,比照在線播放、現場表演的基本賠償標準,酌情確定賠償數額。(4月23日澎湃新聞)不可否認,這次北京法院發文明確,未經許可播放或演唱歌曲,網絡主播、平臺因涉嫌侵權將被判賠。
  • 解鎖最潮「宅家娛樂」,QQ音樂眾星直播陪你暢玩在線臥室音樂節
    以音樂記錄生活,用直播傳遞溫情。自2月14日情人節起,QQ音樂將攜手眾多知名音樂人開啟「音樂「家」年華,和你「宅」一起」直播活動,連續七天在QQ音樂平臺進行線上live直播,讓廣大樂迷足不出戶也能「零距離」感受獨特的音樂魅力。
  • 1分鐘也侵權!「鬥魚一姐」播放他人音樂被判賠
    被網友稱為「鬥魚一姐」的馮提莫在一次直播互動中播放了歌曲《戀人心》的片段。隨後,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以下簡稱「音著協」)以武漢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鬥魚公司」)侵害其對詞曲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將鬥魚公司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要求其賠償涉案歌曲的著作權使用費等共計4萬餘元。
  • 未經許可播放或演唱歌曲 網絡主播、平臺侵權被判賠
    上述文件明確,主播人員未經許可在網絡直播中播放或演唱涉案音樂作品,根據主播人員的知名度、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直播間點讚及打賞量、平臺知名度等因素,比照在線播放、現場表演的基本賠償標準,酌情確定賠償數額。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此前已有網絡平臺和主播,因為未經許可播放或演唱歌曲,被法院判賠。
  • 未經許可播放或演唱歌曲,已有主播、平臺侵權被判賠
    上述文件明確,主播人員未經許可在網絡直播中播放或演唱涉案音樂作品,根據主播人員的知名度、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直播間點讚及打賞量、平臺知名度等因素,比照在線播放、現場表演的基本賠償標準,酌情確定賠償數額。澎湃新聞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此前已有網絡平臺和主播,因為未經許可播放或演唱歌曲,被法院判賠。
  • 宅家報告:80後運動 90後蹦迪 00後考證
    雲吃飯、雲運動、雲旅遊、雲蹦迪等,構成了網友宅生活主要內容。其中,80後熱衷於把自家客廳變成運動場,並跟隨奧運冠軍直播體育課一起燃燒卡路裡;90後玩起了雲蹦迪,00後則忙著考證;不過,「三好學生」獎狀應該授予10後小學生,語文、數學課他們都決不含糊。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已經開始憧憬疫情結束後的生活。
  • 宅家上網追劇、玩遊戲總停不下來?當心宅家成癮「壞習慣」偷襲你的健康
    疫情期間,宅家無事,上網追劇、玩遊戲總是停不下來?久不出門,悶在家裡煩躁不安,為緩解焦慮、失眠,忍不住悶頭抽菸、咪口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