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腿4個男博士、逼碩導自殺...學術妲己被送的5篇SCI竟然價值百萬!

2021-02-08 你別生氣

昨天下午,豆瓣鵝組爆出了一個驚天學術大瓜!

復旦一女博士同時劈腿4個男博士,其中一個還是碩導。(碩導是碩士生導師,一般在高校或者科研單位一邊教書,一邊帶碩士生搞科研)

這位碩導是最慘的,已經有了家室,為愛拋妻棄子,把女主當小三,結果發現自己是女主的小四。悲傷欲絕,發了朋友圈後自殺,還好救回來了。

(為什麼你頭像非要用謝霆鋒呢?)

這位女主李敏究竟是什麼狠角色,能同時迷惑這麼多博士???網友扒出她是92年的,照片長這樣。

外貌我就不評價了。92年出生的話,現在應該是普博二年級或三年級,還有一兩年畢業。醫學學制不同的話我就不清楚了。

那她現在身在何處呢?我在復旦大學研究生院2019年3月的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名單公示中找到了她。

看來是走了國家留學基金委(簡稱CSC)的項目去美國當聯合培養博士生又有網友爆料說在和一個院長的兒子談戀愛,正在考慮在美國買房。


註:給大家科普一下「聯合培養博士生」政策,它指的是一個人本來在國內讀博,讀到一半去國外的大學讀半年~兩年鍍金,再回國把博士讀完。因為有出國經歷比較爽,所以聯培在國內博士圈裡蠻受歡迎。

總之,普通的出身和外貌,一路過來把4個男博士安排得明明白白,這心理素質實在是天賦異丙醇。

目前瓜裡的4位男博分別是:博士院長的學生、副院長的學生、一個路人,還有就是我們的男主碩導陸炎

男主已婚已育,31歲當上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研究員,看履歷非常年輕有為。(在科研圈裡,研究員和正教授是一個級別的)

男主給女學生送房、送車、送SCI,卻只換了女學生一句不愛了,一副為情所傷玉石俱焚的樣子。

不過所有吃瓜群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送SCI」上,以至於壓根沒有人care送房送車。畢竟這是啥高端操作以前沒見過啊!

WOC!!!一出手就是5篇SCI!!!

其中一篇還是Nature Communications!

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是啥概念,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這有多麼牛逼!

學術圈的人每天要搞研究、做實驗,但最終都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學術雜誌上。SCI就是那些國際公認的高水平學術雜誌。


一個博士只有在SCI雜誌上發了論文,才說明他有學術圈認可的研究成果,是個科研人才。

當年翟天臨不知道「知網」遭到群嘲,但其實博士生是很鄙視知網的。如果哪個理工醫類的博士在知網能查到文章,那大概率是篇垃圾水文,沒能力發SCI才發的。

就好比大家評價一個演員,會看他演過多少片子,有多少是好片、多少是爛片,得沒得過奧斯卡或者金雞百花。發SCI就類似於演員得了奧斯卡。(發知網就類似於李易峰和AB得金雞百花,也是個獎,但很水)

在我國,博士碩士畢業基本就看你發了幾篇SCI論文。碩士讀3年,一般要發1-2篇SCI才能畢業。博士讀3-5年,一般要發3-4篇SCI才能畢業。

現在男主給女主送了5篇SCI足以讓一個博士無腦輕鬆畢業!夠一個碩士畢業三五回!

這就好比一個土豪大佬直接讓一個女生當了五部輪播上星電視劇的女主,景甜的資源都沒她牛逼!

要知道,我國目前博士的非正常畢業率已經超過了60%,每天都有無數博士焦慮抑鬱。試問,這個世界上誰不想做一個躺拿5篇SCI的科研妖姬呢!


圖片來源:網易數讀

那為什麼那篇Nature Communications要被單獨拿出來說呢?因為在5篇SCI中,這篇尤其牛逼啊!!!

被收錄進SCI的期刊有將近4000種,也分好壞。就像你在人民日報上發了一篇文章和在你們小區的報紙上發了一個失物招領的水平是不一樣的。

比如《Science》、《Nature》是世界頂級的刊物,能發一篇都是中國人的驕傲。但比如我國的中文SCI《紅外與毫米波學報》一聽就很辣雞,一般實在走投無路畢不了業了,才會把論文發在這種SCI上灌水。

《Nature Communications》正是《Nature》旗下的子刊,學術圈簡稱NC。

評價SCI水平用「影響因子」。NC的影響因子有12,是大部分博士生壓根不敢想的高水平雜誌。一般人發一篇影響因子6-8的就已經做夢能笑醒了。

我查到了這篇NC,男女主的名字都在作者欄裡。

為了讓大家能吃懂學術圈的瓜,我給大家普及一下科研論文的「第一作者」。

一篇論文通常由一個人主導完成,所以發論文的時候他名字寫在最前面,叫「第一作者」,簡稱「一作」。而他導師的名字寫在最後,叫「通訊作者」

如果論文由幾個人共同完成,他們也可以當「共同一作」。共同一作更容易有黑幕。比如我做了全部的工作,你屁都沒幹,但是導師喜歡你,要求把你的名字強行掛在我的論文裡當共一作,那我也沒脾氣。

像上面這篇NC,女主就是三個「共同一作」之一,也是讓人很羨慕的。

他送的另外4篇論文如下:

這篇男主是三位共同通訊作者之一,女主是第四作者。雖然影響因子有7,但送一篇四作真的不算什麼啦。

這篇一共就三個作者,女主一作,男主通訊,影響因子3.8,含金量實打實的。

這篇女主是共一,男主也就是個普通作者,影響因子3.6。

這篇女主一作,男主四作,影響因子2.4。

總結一下,5篇送的SCI中,女主有兩個一作,兩個共一,一個四作,真是學術大豐收啊!

打開女主的Researchgate,在右下角的「Top co-authors」中也能看到合作最多的人正是男主。

但既然男主是碩導,女主是博士,男主應該不是女主的導師。但這關係不是導師勝似導師啊!

我國有一些代發SCI的地下黑產。在黑市上的價格,影響因子在1分的垃圾SCI都能報價3萬,3分以上的報價超過10萬,NC這種Nature家族的得幾十萬到百萬(數據來自知乎用戶@雞糟的黃醫桑)。所以粗略估算一下,這5篇SCI加起來大概價值在百萬左右。


我人生也是第一次知道SCI文章還能作為學術圈的硬通貨。現在再看男主的告別朋友圈裡說「你的SCI文章,全是我一字一字碼了出來的」,真是悲涼……

最讓我震驚的是,這五篇SCI全是2018-2019年發表的!

這就非常牛逼了!發一篇論文的背後要經歷讀文獻、想方向、做實驗、寫論文、投稿修改等複雜的流程,一般人一年能發一篇就不錯了。

男主2年送了別人5篇,自己肯定也得搞自己的科研啊!我查到男主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青,應該是科研能力真的非常強悍了。


可能科研界最浪漫的事,就是我幫你寫SCI,我幫你做實驗,我給你做PPT,最後把你的名字寫在我的前面。

然而智商再高也沒用。當他發現女主有這麼多男友之後,心態崩潰,服了30粒安定自殺了。而此時女主也早已遠走高飛。

整個瓜大概就是這樣。反正現在各路網友都在跪求女主出教程,畢竟能在學術圈如此遊刃有餘、空手套SCI,還是非常傳奇的,人送外號學術妲己。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學術圈爆出這種醜聞了。

交大錢璐璐通過和學術大牛winfree結婚搖身變教授,科大黃秋原甩了自己男友戀上UF教授吳大鵬...大家可以去搜這些事,而這只是被捅到檯面上的。

在見不得光的背後,師生戀、出軌、離婚、被小三比比皆是。很多人覺得學術界是高端神聖的,但其實學術圈和娛樂圈都一樣,唯一的區別是主角會寫論文。

許多人同情男主,說他是感情中的受害者。

但說實在話,男主「送論文」是嚴重的學術不端,有家室還出軌是道德敗壞。5篇SCI中的其他作者、男主的老婆孩子才是真正受害者啊!

之所以整個科研界大瓜遍地,究其原因,大概有這麼幾條

一是環境單一。科研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圈子都是固定的。一個組就那麼幾個人,每天都是同樣的男男女女、在同樣的實驗室呆著,久而久之就容易上演《浪漫滿實驗室》。

二是生活枯燥。做科研的過程是非常單一枯燥的,每天就是宿舍實驗室兩點一線,洗燒杯、過柱子、洗燒杯、過柱子...這種情況下,只要有一點異性的火苗,就容易枯木逢春,乾柴烈火。

三是學術崇拜一個組裡老闆往往擁有絕對的學術地位和權利碾壓,但沒有了青春。而20出頭的學生學識不夠,只有青春。這是絕對的高危組合。在主客觀環境的加持下,實驗室就變成了罪惡愛情的滋生地。

然而上面所有的原因,都不應該成為不道德的遮羞布、出軌的擋箭牌。

放眼學術圈的每個人,哪個不是成績優異?哪個不被寄予厚望?哪個不是家庭、學校、國家投入了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培養的天之驕子、人中龍鳳?如果讀了這麼多年書,卻忘了最基本的仁義禮智信,就太可惜了。

既然選擇了科研這條道阻且長的路,就應該承擔這條路上的孤獨。何況做科研也不是禁止人談戀愛。

學術界作為社會知識水平的金字塔,每個身在其中的科研人,都應該有著自己的清高和堅守,有義務自覺維護這個圈子的名譽和未來。

畢竟小時候一旦被問到長大想幹什麼

我們都說要當科學家。

歡迎掃碼關注「你別生氣」

給你講講世間百態

相關焦點

  • 北大核心、南大核心、SCI三者的區別及怎樣發表北大核心
    比如工商管理應該要發ssci,如果你要是發sci,可以結合工程方面等等,不過其學術價格可以會打折扣。sci分為一區、二區、三區、四區。一區和四區的差距是很大的,而且不是說量的積累可以改變分區和質量的。比如:如果50個4區和一個nature,大家一定要選擇後者。前面無論是你發表多少篇,也不如一篇優質的期刊文章能讓你在大學及學術界立足。所以sci是要看看具體的if和分區情況。
  •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sci期刊讓潤色,說明論文寫作不達標,尚未達到錄用的標準。論文潤色後,解決了語言問題,不代表其他方面也達到了錄用的標準。即sci期刊讓潤色不一定還會退稿,但有退稿的風險。當sci期刊讓潤色只是小修的程度,代表該篇論文基本上過關,只是語言上還存在小問題,需要進行潤色修改。作者應該根據審稿人的意見進行潤色修改,及時地提交潤色後的稿件。sci期刊編輯審核後,還會退稿的機率就會很低,基本上會被直接錄用。當sci期刊讓潤色是大修的程度,代表該篇論文語言上存在很大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得重新。
  • 送你一個碩導(小說)
    她要是個下崗賣菜的、長得跟醜八怪似的,你能這樣沒完沒了?」「姓金的,你還迷著她哪!你……」老婆騰地從沙發上蹦起來,金一夫這才意識到說走了嘴。「看你,氣性忒大,我這不是打個比方嘛。其實你嚷嚷半天我看就有一句話對,綿綿還真沒啥了不起的,是你把她看得太重了。這回評碩導,她就沒過去。」「哼!活該!現世報!」老婆的臉色有些緩和了。
  • 兩個博士相親,男博士私下查了女博士的論文後,說他不配
    ,男博士說他不配。男博士經師兄介紹認識一個師姐,回來後私下搜索師姐的論文。有4篇SCI,兩篇是第一作者,兩篇是導師為第一作者,還獲得國家獎學金。了解SCI的人都知道,這份成績太優秀。怪不得男博士說他不配,自愧不如。
  • sci文章online什麼意思
    那麼,sci文章online什麼意思?是指sci論文在線發表,在線閱讀的意思。sci文章有online(電子版)和print(紙質版)兩版,兩者都會被sci收錄,沒什麼差別。sci文章online什麼意思sci文章發表過程中,相對於國內學術論文發表來說,會多個online環節。sci論文一般是先online,而後才會見刊,中間的時間長短要看期刊的具體安排。
  • 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
    sci論文發表有失敗和成功之別,拒稿是失敗,那成功呢?發表sci論文過程中要經過多個步驟,什麼狀態下才算是sci論文發表成功了,我們要學會識別標誌。那麼,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卷號和頁碼。卷號和頁碼,是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
  • 關於scihub,一文就夠了
    Sci-Hub是居家旅行學術必備的神器,畢竟窮人比較多,而出版社太黑心。
  • sci論文怎麼算送審
    送審是sci論文發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那麼,sci論文怎麼算送審?發表後的sci論文會經過很多種狀態,當我們看到論文是處在under review狀態時,說明已送審。sci論文發表要符合sci期刊的要求,投稿的論文是否符合要求,要經過審核來確認。不過投稿的論文,不是一開始就會直接送審,而是先由編輯初審。在初審階段,會有不少的論文被直接拒稿,而通過初審的論文,會被編輯推送至審稿人審核,而這一過程被稱之為送審。即sci論文送審的意思,就是投稿的論文通過了初審,提交給了審稿人。
  • 王者榮耀 妲己篇
    「妲己一直愛主人,因為被設定成這樣」妲己的經典登場語錄。妲己是經典的中路英雄,這篇講妲己主要是因為妲己作為「草叢三表」之一的操作簡單,而且新手很容易上手。也是大部分偏愛法師的召喚師上分的不二選擇,基本星耀下用妲己的勝率都挺高的。
  • 復旦女博士同時劈腿4人、不惜出賣身體:「為了錢,我可以不要臉!」
    那你想過有一天「復旦女博士,成為學術界妲己」嗎? 女博士李敏腳踏4條船,同時和4個男博士交往,為了爭名逐利不惜出賣身體,轟動了整個學術界,也震碎了三觀。 原來,學術頂尖人才和風流韻事摻雜在一起,狗血程度竟然不亞於娛樂圈。
  • 吵了個架,這個妹子一怒之下把博士男友的論文全刪了……
    按筆者的意思,也不是不能挽回,寫兩篇論文,一作給男友,刪一還二,可能就能挽回這段感情了。上述的案例無疑也給廣大科研狗提了個醒,對象真生起氣來,可比導師狠多了!當然,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學術不端,一次自爆,兩人哀傷2019 年,復旦一位 33 歲的碩導、研究員急診就醫,主訴服用 30 粒安定,原因竟然是自己所謂的「對象」居然還有三個男朋友。
  • sci期刊投稿為什麼難
    發表sci期刊論文,要向sci期刊投稿,目的是把自己寫的文章提交到期刊編輯手裡,才有可能安排發表。但實際上,很多作者困在了sci期刊投稿上,導致不少文章無法發表。那麼,sci期刊投稿為什麼難?難點一:sci期刊不同,收稿方向有差異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所屬領域和側重方向,即一篇文章可投稿的sci期刊有多本,但不是所有。作者在投稿前,需要根據文章的內容選對sci期刊的方向,否則投稿是無意義的,因為sci期刊不可能錄用與本刊方向不符的文章,「拒稿」的結果已經註定。
  • sci期刊版面費上萬嗎
    sci期刊分為oa期刊和非oa期刊,只有發表oa期刊才會向作者收取發表論文的版面費。版面費的收費標準,會因sci期刊不同而異,導致sci期刊的版面費有高低之分。那麼,sci期刊版面費上萬嗎?發表sci論文,作者選擇的是收取版面費的期刊,就要支付相應的版面費。版面費一般都上萬,有的可能十幾萬以上。不過具體收費多少還是要看目標期刊收費標準,不是所有sci期刊的版面費都上萬。
  • 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
    向sci期刊投稿論文發表,就必須寫Cover Letter。作為作者不明白Cover Letter代表的含義,就不能準確入手,正確撰寫。那麼,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首先,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Cover Letter, 即投稿信,是論文投遞時,與論文一起發送給編輯的信件,其目的是讓編輯在閱讀你的論文之前,簡單了解你文章的基本情況。
  • 明星自曝學籍造假:有遠見的父母,不會讓孩子走這4種捷徑
    若想孩子未來可期,就要逼他靠自己努力到無能為力。 想靠門路鑽營,終將毀於門路 去年,復旦女博士李敏劈腿4個男博士一事,在網上引起了極大熱議。
  • 兩個博士相親,男博士私下一查發現對方多篇 SCI 在手,瞬間覺得自己不配......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們,為研究生發聲~近期,一段短視頻在網上流傳,描述了一位男博士在面對一位多篇沒有幾篇SCI找不到對象,網友怎麼說?說件真事,一博士後追求我同學,同學查了對方有3篇頂級期刊論文,還有待發的。也覺得人還不錯,後來就談起來。後來博士後32歲回國教授,她也同一個學校做了講師。我老公的博士同學,在我老公介紹我給他們認識後,轉天告訴我老公說,這個女生不錯的,我上知網查過她發的文章了,是個認真的人。
  • Sci-Hub 最近更新了一個非常魔性的「功能」......
    不知道在家學習的朋友們,在 sci-hub 下載文獻時是否發現了網頁左下角的彩蛋,創始人 Alexandra Elbakyan 身著印有「Send」字樣的 T 恤在和大家招手,仿佛在給大家發來一篇篇免費的論文
  • 讓學生喊「爸爸」的碩導王攀復出,武漢理工如此抓師德?
    事件回顧2018年3月26日清晨,碩士畢業在即的陶崇園在武漢理工大學校內跳樓自殺,年僅26歲。3月29日,陶崇園姐姐通過網絡發文稱,弟弟陶崇園讀研期間,長期遭受導師壓迫,最終「實在受不了了」,才選擇自殺。
  • 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
    發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大多數sci期刊的語言要求是英文,這讓英文不行的作者很是困惱,擔心自己寫作的sci論文會因自己的英文不行而無法發表。那麼,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對我國作者來說,英文不行是發sci論文路上的絆腳石,解決不了英文語言問題,就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成功發表就變得非常渺茫。而解決英文不行的方法,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來不及;二是找英文好的人來翻譯潤色,比如有過發表sci論文經驗且英文水平高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自己英文不行,找英文行的人來做。
  • sci作者右上角數字是什麼意思
    sci作者右上角數字是什麼意思?發表sci論文時,可以有多個作者,且不同的作者可能來自不同的單位,為了區分作者排名或者作者單位,往往會用作者右上角數字來表示。不管是作者,還是期刊都會重視sci署名的。署名規則是什麼,也會有相應的條文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