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颱風揭開韓戰前夕南韓當局的罪惡,別不信,美國都承認!

2020-12-21 歷史魏來

韓戰全面爆發之前的半島。到底曾經發生過什麼?是我們很多人感興趣的事,然而我們關注韓戰多些,對這些我們知之甚少,不過2002年的一場颱風卻給我們揭示了答案。

2002年,一場颱風席捲韓國。颱風過後,人們驚奇地發現,一個墓葬坑赫然暴露在人們的眼前。颱風將墓葬坑揭開,露出的的景象讓人們更加吃驚:墓葬坑中有無數的白骨。這到底是什麼人的遺骸?韓戰陣亡人員的遺骸嗎?經過數年的調查,人們發現這並不是戰爭陣亡人員的遺骸。

他們的身份另有其人,原來他們是韓戰全面爆發前夕,南韓當局屠殺的進步人士和民眾。

這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經過多年的考察和論證,證實了兩個最主要的處決場,分別是韓國中部的清原和東南海岸的蔚山。這些處決場掩埋的骸骨,頭骨上的彈孔清晰可見,手腕上還綁著鏽跡斑斑的鐵絲,很明顯,他們是被捆綁後槍決的。

在韓戰全面爆發前,南韓當局控制的南部朝鮮,境內有很多的遊擊隊和左翼人士,這些人成為首批被屠殺的對象。而和遊擊隊有聯繫的村莊的居民也成為被屠殺對象。《韓戰:俄國檔案文件》中,記載:「在奉化郡肅青面奔清裡,僅僅是因為遊擊隊曾經過該村,就有20多人被同時槍殺,在永東郡的許古屯,因為村民有民主主義情緒,村中200家人中就有200多人被槍殺。」

韓戰全面爆發後,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攻入漢城。此時,成為南韓當局進行第二次屠殺的一個高峰。南韓當局當時的兩個藉口就是:一是北朝鮮人民軍混雜在難民之中,潛入南韓搞破壞;二是北朝鮮人民軍攻入漢城後釋放了大量的罪犯加入人民軍的序列。南韓當局堅稱殺的不是普通民眾,而是北朝鮮軍隊。

本文是歷史魏來獨家原創,抄襲必究!

甚至南韓當局的盟友美國也承認曾經發生過大屠殺事件,美國的一份官方檔案材料向我們揭示了一場人間慘劇。

1950年7月,漢城南部90英裡的一處山谷成了人間地獄。部分美國軍官也觀看了這一幕,成批的進步人士從大田監獄被卡車拉到這裡,他們身穿白衣,被反綁雙手,由南韓當局軍隊和警察押送到土溝邊。南韓當局軍警朝他們的後腦勺開槍,這些被捕的人士中槍後跌落在旁邊的土溝裡。

根據資料顯示,單單在這一處被屠殺的人員就達3000人以上,最多可能有7000人。屍體摞著屍體,延伸了一英裡,堆滿了六條溝。有的警察在執行時,手都在顫抖,以至於第一次射擊沒有將人打死,進行第二輪射擊才完成任務。

而且,這只是大屠殺事件的冰山一角。根據後來的後續調查,南韓當局執行的大屠殺,屠殺的進步人士和普通民眾高達10萬。

美國對這些事情也是承認的,李奇微的回憶錄中和曾任空軍情報員的唐納德·尼克爾斯的書籍中都曾提到過。

這是一個駭人聽聞的過程,在後世和現在的各種報導和書籍中,很少或者從來沒有提及。甚至讓很多年輕人誤以為當時的南韓政府很民主文明,更有少數別有用心的人鼓吹說什麼南韓在當時才是進步,蘇中支持的北朝鮮人民政權是落後和獨裁。

歷史為鏡,當以為鑑,連美國都承認的事實,我想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當時的南韓政府是什麼樣的面目。當時的朝鮮人民在北朝鮮人民政權的領導下進行了一次追求解放的鬥爭,是一場正義的鬥爭,這是無可置疑的。

相關焦點

  • 韓戰爆發後,看似強大的南韓軍隊,怎麼就不堪一擊呢?
    日本戰敗後,朝鮮並沒有迎來新生,而是由日本一個主人,換成了蘇聯和美國兩個新主人,雖然名義叫"託管"比較高大上。在南北兩個大佬的幫助下,南韓和朝鮮分別建立了。兩國的野心都非常大,一心要徵服對方,統一半島。可是誰也不服誰,雙方持續爆發了無數次的武裝衝突。
  • 韓戰:有多少韓國平民遭美國大兵屠殺,這就是美國自詡的民主
    1950年7月,韓戰爆發初期,美軍王牌部隊美國陸軍第25輕步兵師,製造了駭人聽聞的「老根裡慘案」。1950年7月26日,第25師與友鄰的美國第1騎兵師藉口「朝鮮軍人可能混入難民隊伍滲透南方」,用機關槍掃射了一群正在韓國忠清北道永同郡老根裡村,老根裡鐵路橋下躲避戰火的韓國平民,當場300多人罹難。
  • 徹底改變中國的一場戰爭,韓戰的真實目的被爆出
    戰爭,從來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戰爭中免不了勞民傷財損失人口,不過有時候當戰爭無法避免的時候,只能選擇主動出擊!當一個國家的脊梁被打彎的時候,就需要一場戰爭來重新挺起腰杆!
  • 韓戰給美國人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戰爭電影從來不敢涉足朝鮮
    但是在美國的導演和編劇眼中,對有一場戰爭大多諱莫如深,是電影界的禁忌,這就是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打垮了美帝國主義的威風的韓戰。不光是美國的電影界,在美國的文藝界、歷史界、政治界從來沒有人敢主動將韓戰這個話題擺到桌面上。
  • 朝鮮人民的痛苦,一場南方和北方戰爭,結果成為了殺戮戰爭
    朝鮮人民因為當年那場戰爭,雖然是三個大國的博弈,但事實上,這些神仙打架卻每一刀都砍在了朝鮮人民的身上。很多的時候,我們更多的只關注於各大國之間的關係,卻忽略了朝鮮人民的情況。其實仔細想想也的確是如此,韓戰原本是朝鮮人民自己的戰爭,是對是錯,是輸是贏,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 當年美國進犯朝鮮,新中國舉國支援朝鮮,蘇聯為什麼不敢出頭?
    抗美援朝戰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參與的國際戰爭,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一舉奠定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為什麼會有韓戰這場戰爭的開端,是因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作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在美國、英國和蘇聯的協定下分裂成兩個國家:大韓民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同樣都是被美國入侵,為何越南半島與朝鮮半島歷史結局完全不同?
    今年是越南戰爭結束45周年,也是韓戰爆發70周年,兩場戰爭對亞洲局勢不可取代的影響。從歷史的角度出發,這兩場戰爭都是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與中國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局部對抗,是美國防止「紅色政權」在亞洲進一步擴張的政策。
  • 韓戰中,南朝鮮軍隊戰鬥力如何?前後對比反差很大
    當韓戰開打之時,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信息,三大強國力量入主之前,僅憑朝鮮雙方的力量對待,北朝鮮似乎實力要強很多。正如史書所載,北朝鮮發動進攻,南朝鮮頃刻之間居然連首都都沒有了。若非美國以及聯合國軍的及時介入,恐怕南朝鮮就不在了。
  • 韓戰結束,彭老總籤署停戰協定時很是感嘆:有些可惜了!
    彭德懷在朝鮮半島籤署停戰協議時,想必也是這種心情。當時我軍剛取得了金城大捷,殲敵近8萬人,而彭總在籤完字後則感慨道:"沒能通過這場勝利對敵人造成更大的打擊,這實在有些可惜。其實也能看出來美國還是有頭腦的,不然就要被我們趕到海裡餵魚去了"對於停戰協議的籤訂,美國其實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在把麥克阿瑟撤職時就已經考慮過和中朝方籤署停戰。
  • 美為何沒對志願軍動用原子彈結束韓戰?這些忌憚足以掀翻美國
    當今社會因為核武器的誕生,世界格局進入了恐怖的平衡,大國之間對於戰爭都保持著克制,這個平衡的要素就是兩個國家都有核武器,然而在韓戰的時候,這種平衡是不存在的,美國的實力對於當時剛成立的新中國可以說是單方面壓倒性的實力,既沒有先進的飛機大炮,更沒有毀天滅的的原子彈,那麼為啥抗美援朝期間,美國為何沒有對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動用原子彈呢
  • 韓戰期間的大屠殺
    這種方法讓相關各方都說話,達成社會的或「對話」的真相,這是療愈或復原的真相,是以和解而非報復或自我辯解為出發點,分配正義,評估懲處。南非於1995年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進行公開討論,真相依此程序確立,官方調查採用公正程序,證詞來自謀劃者、施暴者和受害人,而且公開所有事實、承認共謀的人獲得赦免。
  • 韓戰初期,朝鮮究竟有多少兵力,為何能將韓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撤退時,南韓高層在驚慌失措之餘毅然下令將漢江大橋炸毀,此舉雖給他們贏得了撤離的時間,但卻將大批軍隊拱手讓給了朝鮮,如此一來,則更快瓦解了南韓軍隊的抵禦能力。 總的來說,在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一路摧枯拉朽,將南韓軍隊打得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 英國為何響應美國參與韓戰,最後為何與美國分道揚鑣
    然而歷經一、二次世界大戰的風雨滄桑,為了籌集戰爭軍費,英國變賣了四分之一海外投資,外債高達37億英鎊,大量殖民地獨立,曾經的榮光已經不復存在。在這養精蓄銳,修復戰爭創傷關鍵時間段,英國卻協同美國參與了韓戰。朝鮮半島對英國可沒有半點,直接的經濟利益以及戰略價值,為何英國不僅派兵僅次於美國,甚至大張旗鼓拉了幾個盟友,究竟意圖是什麼?最後為何要與美國分道揚鑣?
  • 麥克阿瑟認為韓戰若實施我的戰略計劃,美國必勝!真是這樣嗎
    這是一句中國的諺語,但用來形容,世界現代軍事史上極富爭議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也是相當的貼切。這位麥克阿瑟有著相當厚重的軍事資歷,他曾參加過一戰和二戰,後來還在韓戰中擔任美軍遠東軍司令,指揮和協調聯合國軍兵進朝鮮。他更是美國著名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在美國他有著無上的功勳,在美國人民的心中,對他的支持率一度比起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還要高。
  • 韓戰對美國人的影響有多大?直到現在都尊重中國軍人
    在韓戰前,美國享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紅利,大發戰爭財,本土還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是當時絕對的超級大國。當時美國人驕傲得很,這一點從麥克阿瑟不可一世的態度就可看出來。圖|麥克阿瑟當時杜魯門問麥克阿瑟,中國是否會出兵,麥克阿瑟說:「中國人不會出兵,中國歷史上一場仗都沒打勝,出什麼兵啊?他們把兵力放在這兒嚇唬我們。」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美國介入韓戰時曾對中國參戰的可能性進行過評估,然而當時美國國內的主流觀點傾向於認為中國不會介入,退一步講即使中國介入也不可能改變戰局,然而當美軍在朝鮮戰場與中國人民志願軍交上手之後就開始在戰略上對中國進行了重新認識和定位。韓戰消耗了美國大量精力,從而使其與蘇聯在歐洲等地的戰略博弈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與此同時美國國內要求停戰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 看明白這四個原因,就知道韓戰的爆發是歷史必然
    二戰後,蘇聯和美國在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界,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1948年,朝鮮和韓國相繼建立政權,南北正式分裂。此時,朝鮮和韓國都想用武力統一對方,都想從名義上「解放祖國」,當時金日成的軍事實力比李承晚強大而已。
  •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是什麼樣的?
    01 被淡忘的韓戰對於美國,韓戰是一場令人困惑的的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看似永無希望,永無止境。而箇中原因,除了那些在前線奮力廝殺的美軍將士外,大多數美國人都寧願不求甚解,不想去關注。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場戰爭仍然停留在美國的文化意識之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韓戰似乎已經被美國歷史所淡忘。可能是美軍在這場戰爭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最後也沒有從中受益。他們寧可認為這場戰爭從來沒有發生過。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李承晚,這個雖然很早就參加過愛國活動如今已是七十多歲的但是又差不多一輩子一事無成的人陰差陽錯的進入了美國人的眼中。 關於李承晚為什麼會被美國人相中,他還真得感謝中國那位有名的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因為他兩不但都是基督徒,而且都十分堅決的反對共產主義!
  • 是誰點燃了韓戰火藥桶?南韓北朝各自充當了美蘇爭霸的急先鋒
    在這塊半島上,中朝聯軍和美國等16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共打了三年,雙方一共傷亡200多萬軍人,每一寸土地都可以說浸滿了士兵們的鮮血,不可謂不激烈,不可謂不殘酷。而這次戰爭的引發者就是「偉大英明,蓋世無雙,宛如太陽」的金日成將軍,加上他的對手「脾氣暴躁,腐化舞弊」的李承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