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癌症50年,88歲老中醫直言:用黃芪救治了無數腫瘤患者

2020-12-13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中醫甄醫生。

今年來,我國癌症的發病率正在逐漸呈上升趨勢,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的患者人數就達到了420萬人左右,並且因為癌症而死的患者高達200萬人。處於癌症排行榜上前幾名的除了肝癌、肺癌、還有胃癌。

家住天津的曹先生,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十年前的一天早上,曹先生刷牙的時候發現有血痰,他急忙去醫院掛了呼吸科,胸片報告中顯示有一個影子,經過確認為肺癌。醫生表示曹先生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病史,不建議進行化療,因為手術的風險比較大,保守治療比較適合他。於是,曹先生就開啟了他近乎十年的抗癌之旅。

轉眼十年過去了,曹先生看起來精神很好。他的家裡擺滿了各種健身器材,他的書房裡擺滿了各種中醫研究、保健飲食等。完全不可能判斷出他是肺癌患者。曹先生說,他年輕時菸癮很大。當他生病時,他戒了煙,學會了健康的生活。在採訪中,他還分享了自己健康生活的三個習慣,這三個習慣對他的康復貢獻最大。

三個習慣,是對抗癌症最大的「功臣」

1、保持好心情

長時間心情不好,會引起癌症,抑鬱,焦慮,抑鬱和其他負面情緒,同時可以使免疫系統的功能下降和無法抵禦癌細胞,所以容易發生癌症,劉先生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每天都在生活中保持身體和精神放鬆。此外,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做有意義的事情,將有助於處理不良情緒。

2、中醫調理

曹先生並沒有就此放棄希望,而是不斷地尋求一切有可能的機會,後來在當地一位朋友告訴她可以嘗試一下中醫調理,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當地一位有名的賀中醫,研究癌症50年,88歲老中醫直言:我用黃芪救治了無數腫瘤患者,賀中醫在詳細了解了曹先生的情況之後。

寫出一組方劑:同百參3克,黃芪2克,枸杞12粒,一日一劑,用水煮或用熱水悶泡10-15分鐘,直至無色無味後方可食用。

現代研究表明:同百參含有豐富的皂苷、多糖、有機酸、微量元素等,能夠抑制腫瘤的生長,尤其是多糖、有機酸這兩種物質,對於腫瘤的抑制率高達91.6%和89.5%。黃芪中所含有的黃芪皂苷、多糖以及黃酮類活性成分,對修復受損肝細胞、增強免疫力和抑制癌細胞復發皆有很好幫助。

曹先生服用兩個月後,身體狀況明顯好轉了很多,連續服用一年後癌細胞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至今未復發。

3、運動很重要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每天保持適當的運動,不僅能有效地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癌細胞的進一步復發,這主要是因為,癌細胞屬於一種厭氧細胞,也就是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癌細胞是很難生存和復發的。

相關焦點

  • 癌症腫瘤患者只能選擇化療嗎?老中醫現場講解一劑藥方,好使!
    癌症腫瘤患者只能選擇化療嗎?老中醫現場講解一劑藥方,好使!12-09 14:23 來源:天空的雲彩 原標題:癌症腫瘤患者只能選擇化療嗎
  • 常年和「癌症之王」做鬥爭,黃芪加它煮水,癌細胞慢慢離去
    胰腺癌號稱癌症之王,發病隱匿,進展迅速,五年生存率只有約1%-3%,預後很差。 胰頭癌是胰腺癌最常見的部位,約佔胰腺癌的70%-80%。90%的胰腺癌為導管細胞腺癌。1.肥胖有研究發現,體質指數( BMI )≥ 35kg/m 2 (BMI:體重/身高2,正常18-24kg/m 2 )時,胰腺癌患病風險增加50%。蔣大伯在是2010年因突發黃疸去醫院檢查並被確診為中期胰腺癌,有醫學知識的蔣老沒有選擇保守治療,他選擇了切除胰腺、大部分胃、膽囊。之後又做了三次化療才回家休養。
  • 用好「心藥」,癌症治癒率提高50%(患者篇)
    二、「心病」不是「病」,卻真能要人命「心病」也是通俗說法,於腫瘤患者而言,就是消極心理。《大眾衛生報》曾報導這樣一則消息,湖南某地一位年僅49歲的陳先生,在陪朋友道醫院體檢時,順便給自已作了個腹部B超,結果發現肝部有腫塊。他懷疑B超有誤,第二天再次到醫院複查,經一系列檢查,最後被確診為肝癌中晚期。
  • 蘇州御生堂首席老中醫許其興:中醫治療腫瘤,重燃生命之火
    患者對它也是讚賞有佳,患者的口碑更好的回答了「蘇州御生堂中醫治腫瘤靠譜嗎?」的問題。看病的患者為何如此多,有什麼獨特的地方?讓我們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百年品牌 醫保定點機構  御生堂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至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
  • 癌症患者可以吃蛋白粉、黃芪、西洋參嗎?聽聽腫瘤營養專家的介紹
    有許多患者諮詢問可以吃蛋白粉、黃芪、西洋參等,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蛋白質是構成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機體從生長發育到組織修復都離不開蛋白質,很多癌症患者和家屬認為患了癌症,體重變弱,蛋白質流失快,就想用蛋白粉增強體質,但是蛋白粉主要目的是糾正機體蛋白質營養不良,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適合補充蛋白粉。
  • 癌症死穴就在飲食裡!腫瘤專家自用5年抗癌食譜,就ー味藥!
    現在癌症發病率逐年攀升,徹底治癒癌症的特效藥卻遲遲沒有研發,我們普通人要如何抗擊癌症?儘可能的避免癌症的威脅? 杭州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腫瘤科副主任,全國第二批名老中醫、楊少山學術繼承人張志娣教授今天為大家分享她的抗癌、防癌經——純食療,無藥物,日常防癌簡單有效!
  • 救治專家:他們均已出院!產婦 3個月寶寶 88歲高齡患者!
    截至目前,大連中心累計收治患者82名(確診患者51名、無症狀感染者31名),其中,60歲及以上16例,35至59歲42例,18至34歲15例,4-17歲7例,3歲及以下2例;感染者年齡範圍為3個月至88歲。
  • 腫瘤患者「八年抗戰」,三次絕處逢生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劉恆恆 陳惠婷)「在貴院腫瘤中心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我的女兒由一個活不到一個月的晚期癌症病人,奇蹟般地活過了七年,邁入了第八年,生活能自理。」11月30日,一位80歲的患者家屬在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一科的感謝信中寫到。
  • 程先生患癌3年,因為老中醫的這個方法,成功擺脫腫瘤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 - 39 歲年齡組的腫瘤發病率在 2000 年是 39.22 / 10 萬,到 2013 年增至 70.01 / 10 萬,這也意味著,13 年的時間裡,年輕人癌症病發率增長了將近 80%,按照 2013 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進行計算
  • 癌症患者的食療粥,可以這麼做!
    在臨床治療腫瘤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 「調理脾胃為先」 。不管是手術、放化療期間,還是康復期間,經常食粥是保養脾胃,增加營養,提高免疫功能的重要舉措,臨床療效也甚好。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款食療粥,可以對症辯證食用。芋頭、粳米各100克,共煮成粥。
  • 癌症患者養成2個好習慣,成功摘掉癌症「帽子」,值得收藏
    大家好,我是中醫苗大夫,很高興和大家分享中醫知識近年來很多人得癌症,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癌症主要與不良習慣有關,經常接觸有害物質也會增加,癌症的發病機率容易導致細胞和組織發生惡性病變,環境汙染或者經常接觸電磁輻射,容易導致器官和組織病變。
  • 「腫瘤-高血壓」新概念:高血壓患者癌症風險高,抗癌治療引起高血壓...
    高血壓和腫瘤的內在關係引出了「腫瘤-高血壓」這一概念,這一亞專科主要側重於高血壓和腫瘤的複雜病理生理學。作者指出,多學科合作更有利於去改善腫瘤-高血壓。 這篇文章闡述了幾個問題:高血壓的發生是否先於腫瘤;抗癌治療是如何影響患者血壓水平的;對於這類患者何謂適宜控制血壓。
  • 中醫談癌症,黃芪加「它」煮水喝,癌細胞「有去無回」
    面對癌症,相信很多人都會和該男子一樣,表現出絕望和膽怯,在很多人眼中,一個人一旦被癌症給盯上,想要成功走過5年已屬不易,更談不上帶癌生存了,那麼癌症真的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嗎?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癌症這件事!癌症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 腫瘤防治宣傳周 | 李進:提高腫瘤防治意識,攻克癌症不再是幻想
    昔日的絕症,已經逐漸轉變成了慢性疾病,越來越多的腫瘤患者生存得到延長,生活質量得到改善。時值腫瘤防治宣傳周,由中國癌症基金會和「醫學界」主辦的「2020癌症防治在行動」大型公益活動上,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基金會理事長、亞洲腫瘤聯盟主席、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的李進教授在腫瘤的預防和診治方面為我們做出了精彩的講解。
  • 李姝糖 用「老春」創造祖國醫學奇蹟的名老中醫
    ——————李姝糖訪重慶李姝糖腫瘤門診特色專家李姝糖老中醫 記者李健/文近日,記者在工作中陸陸續續接到一些群眾電話,講的是重慶億百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李姝糖腫瘤門診特色中醫專家李姝糖老先生用中藥治療腫瘤很有特色而且有效。
  • 腫瘤患者能吃保健品嗎?濫用當心癌症復發!
    核心提示:如今,癌症依然是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一旦患上癌症,人們往往會比較絕望。即使有時候患者的癌症達到了臨床治癒效果,他們依然會將希望寄託於保健品身上,祈求保健品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讓癌症徹底消退。   如今,癌症依然是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一旦患上癌症,人們往往會比較絕望。
  •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20年全球新增1930萬癌症患者
    圖片來源: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社交媒體截圖據介紹,該項數據共涉及全球185個國家和36種不同的癌症種類。總部位於法國裡昂的癌症研究機構表示,目前,全球每5人中就有1人會在一生之中罹患癌症,每8名男性和每11名女性之中,就有一人會因癌症去世,確診罹患癌症後5年內仍然健在的人數為5060萬。
  • 癌症患者的疾痛,為什麼值得記錄?
    我想你們可以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做訪談,藉此表達你們真的關心被訪者,而不僅將之當做一個觀察對象。」四年後的 2020 年 5 月,塗炯所著《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基於一所腫瘤醫院的現象學研究》一書(以下簡稱《癌》)出版。
  • 癌症患者需要忌口嗎?癌細胞能不能餓死?腫瘤患者營養有什麼認知誤區
    我國腫瘤患者營養認知誤區比較多,最為主要的 4 個誤區是忌口、偏食、餓死腫瘤、營養促進腫瘤生長。 美國癌症協會及ESPEN推薦參照人體每日攝取推薦量向腫瘤患者提供微量營養素,此劑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亦適用於正接受化療和放療的腫瘤患者,並可以提高治療耐受性;應注意避免使用大劑量的微量營養素。
  • 名院周報 | 北醫三院:喬傑團隊發表孕產婦新冠肺炎患者最新研究
    該研究回顧性分析了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3月20日,武漢地區50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治定點醫院孕產婦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實驗室及影像學特點、治療和預後等數據,是目前國內最大樣本量的COVID-19孕產婦描述性研究。該研究為了解妊娠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妊娠結局和新生兒結局提供了重要線索,對指導圍產期保健及制定相應預防和診療措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