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絕妙的般若波羅蜜多咒

2021-01-18 梅山易學

佛祖因為悲憫眾生流浪生死之苦而廣開方便法門,為一切有情眾生演說般若波羅蜜多的絕妙修行之道,使眾生能夠依照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而滅除一切苦,使眾生都能夠通過修行而獲得究竟圓滿的智慧,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聖果。

為了因應眾生根器的不同,而廣演眾法,使大眾能夠獲得與自己相適應的法門,而《心經》,就是為最上乘者所說的究竟圓滿的智慧,其文最後之密咒,即般若波羅蜜多咒,更是絕妙無窮,因為沒有這咒,則無法成就涅槃聖果。

網圖菩薩

根據不同的需要,佛所說的咒語各有不同,其數量也是極為龐大,而《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多咒,則為眾咒之王,因為它總持般若妙義,顯示般若妙用,成就般若妙行,證得般若妙果,是佛祖說法以密咒加持的典範。

如果說《心經》是《般若經》的心臟、精華,那般若波羅蜜多咒同樣可以說是《心經》的心臟、精華,是對般若智慧的作用功能所作的高度概括。

網圖

佛祖為什麼要在明說法門之後,再另外以密咒加持呢?因為有些言語難以達到的智慧和思想,以及一些具有秘密加持力的密語密意,所以才以密咒的方式,藉助密咒的力量來幫助修行之人加深自己修行般若智慧的信心,使修行之人不至於半途而廢,最終修行圓滿。

在《心經》中,前面一直是以顯化的方式來給大家介紹般若波羅蜜多智慧的義理,使人們可以通過修行所得的智慧,去分別什麼是苦與樂,什麼是聖與凡,什麼是正途與岐路。

網圖

直至最後,才為大家宣講了密咒——秘密的咒,即般若波羅蜜多咒,使人們可以持咒而生定,獲得圓滿的福德,使人們最終都能通過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修行而獲得成就。

那麼般若波羅蜜多咒是些什麼內容呢?「故說波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幾句梵文咒語,本來是譯經五不翻中的秘密不翻,因為其中有特殊的含義,是秘密傳承的,所以自古至今,不但不翻譯,甚至也不進行解讀。

菩薩網圖

作為咒中之王,被認為只需一念至誠的念誦,那麼就可以達成念誦之人的任何心願,所以我們大家對這般若波羅蜜多咒,只需大體了解其基本意思即可,無需深究,但念誦時必須要一念至誠,一心一意。

那麼其基本意思是什麼呢?「揭諦揭諦」,是修行般若智慧,可以自度度他,度脫生死苦海,是聲聞緣覺之行果,「波羅揭諦」,是離苦得樂、度到彼岸的意思,是大乘菩薩之行果。

「波羅僧揭諦」,是大眾都要修行般若法門,從而可以到達永恆的彼岸,是佛祖境界之行果,「菩提薩婆訶」,是說不論你是什麼修行之人(大、小乘),都可能因為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而迅速成就,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涅槃聖果。

菩薩網圖

般若波羅蜜多咒,是《心經》所說的智慧之精要所在,說是般若的心臟,一點也不為過,想要在佛法上有所成就的人,就必須要至心懇切的努力修行念誦,理解其背後所隱藏著的秘密智慧,如果對其理解不透或信任不足,從而產生了退轉,那將是如入寶山——空手而歸,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相關焦點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讀誦
    《心經》全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心經回向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收藏級)
    翻譯 | 玄奘  誦者 | 讀一無二  視頻 | 國粹天地來源 | 竺子(ID: zentzu)《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 【經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六期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上卷》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經文講解
    大唐三藏 玄奘法師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藏文版)
    《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藏文版)
  • 吉祥用品: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bō )若(rě)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直譯白話(附英文版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直譯白話)觀自在菩薩 (般若智慧已經達到自在境界的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當他修行般若智慧達到波羅蜜多覺悟境界的時候) 照見五蘊皆空 (洞見色、受、想、行、識五蘊乃是人類虛空的妄想) 度一切苦厄 (所以菩薩要為眾生解脫一切執著於生死煩惱的苦厄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到底厲害在哪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心經》說什麼?有四項內容:一、大智慧。《心經》就是講的大智慧。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到底厲害在哪裡?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心經》說什麼?《心經》說什麼?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解
    任何一種有系統、有義理的文字,都是由外舉決定內涵的,經典也不例外。  般若的基本含義是「智慧」,其所以不翻譯,是因為它雖然可以翻為智慧,但跟我們通常所謂的智慧,在程度上是有差距的。我們說某人很有智慧,那僅只是指他那「六塵」所積的表層意識。這裡的「般若」並不僅只是指表層意識,而是指心的原態與共相。既然找不到適當的中國文字來表達,乾脆就不翻譯了。  一般法會中,大多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何《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加上「摩訶」兩個字?
  • 花生學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諸法緣由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精品推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紫檀木筆筒
    小葉紫檀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邁索爾邦地區、緬甸地區所出產的紫檀最優。小葉紫檀質地堅硬,盤玩後色澤從橘紅色到紫黑色,變幻多樣,紋理細密。紫檀有許多種類,紫檀生長速度緩慢,5年才一年輪,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為木材之首,系稱「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什麼?
    姚秦鳩摩羅什譯出《心經》,全名為《摩訶般若蜜大明咒經》,第一句即譯為「觀世音菩薩……」。而據《大唐西域記》記載,玄奘在西行取經途中,偶然經過一寺院,在此見到了一尊佛像,此佛像為「Avalokite vara 」,音譯為「阿縛盧枳伊溼伐羅」菩薩。玄奘在此說明:「阿縛盧枳多,譯曰觀;伊溼伐羅,譯曰自在。舊譯為光世音,或雲觀世音,或觀世自在,皆訛謬也。」
  • 《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什麼意思?真懂的人並不多
    《心經》雖然只有260個字,但卻是大乘佛法當中,最重要的一部佛教典籍,《心經》的譯本很多,但流傳最廣的,還是玄奘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現存的《心經》譯本:第一、法月所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二、般若、利言等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三、智慧輪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四、法成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五、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六、宋代施護所譯的《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解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 金剛般若波羅蜜心經
  • 《金剛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纙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