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因為悲憫眾生流浪生死之苦而廣開方便法門,為一切有情眾生演說般若波羅蜜多的絕妙修行之道,使眾生能夠依照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而滅除一切苦,使眾生都能夠通過修行而獲得究竟圓滿的智慧,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聖果。
為了因應眾生根器的不同,而廣演眾法,使大眾能夠獲得與自己相適應的法門,而《心經》,就是為最上乘者所說的究竟圓滿的智慧,其文最後之密咒,即般若波羅蜜多咒,更是絕妙無窮,因為沒有這咒,則無法成就涅槃聖果。

根據不同的需要,佛所說的咒語各有不同,其數量也是極為龐大,而《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多咒,則為眾咒之王,因為它總持般若妙義,顯示般若妙用,成就般若妙行,證得般若妙果,是佛祖說法以密咒加持的典範。
如果說《心經》是《般若經》的心臟、精華,那般若波羅蜜多咒同樣可以說是《心經》的心臟、精華,是對般若智慧的作用功能所作的高度概括。

佛祖為什麼要在明說法門之後,再另外以密咒加持呢?因為有些言語難以達到的智慧和思想,以及一些具有秘密加持力的密語密意,所以才以密咒的方式,藉助密咒的力量來幫助修行之人加深自己修行般若智慧的信心,使修行之人不至於半途而廢,最終修行圓滿。
在《心經》中,前面一直是以顯化的方式來給大家介紹般若波羅蜜多智慧的義理,使人們可以通過修行所得的智慧,去分別什麼是苦與樂,什麼是聖與凡,什麼是正途與岐路。

直至最後,才為大家宣講了密咒——秘密的咒,即般若波羅蜜多咒,使人們可以持咒而生定,獲得圓滿的福德,使人們最終都能通過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修行而獲得成就。
那麼般若波羅蜜多咒是些什麼內容呢?「故說波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幾句梵文咒語,本來是譯經五不翻中的秘密不翻,因為其中有特殊的含義,是秘密傳承的,所以自古至今,不但不翻譯,甚至也不進行解讀。

作為咒中之王,被認為只需一念至誠的念誦,那麼就可以達成念誦之人的任何心願,所以我們大家對這般若波羅蜜多咒,只需大體了解其基本意思即可,無需深究,但念誦時必須要一念至誠,一心一意。
那麼其基本意思是什麼呢?「揭諦揭諦」,是修行般若智慧,可以自度度他,度脫生死苦海,是聲聞緣覺之行果,「波羅揭諦」,是離苦得樂、度到彼岸的意思,是大乘菩薩之行果。
「波羅僧揭諦」,是大眾都要修行般若法門,從而可以到達永恆的彼岸,是佛祖境界之行果,「菩提薩婆訶」,是說不論你是什麼修行之人(大、小乘),都可能因為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而迅速成就,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涅槃聖果。

般若波羅蜜多咒,是《心經》所說的智慧之精要所在,說是般若的心臟,一點也不為過,想要在佛法上有所成就的人,就必須要至心懇切的努力修行念誦,理解其背後所隱藏著的秘密智慧,如果對其理解不透或信任不足,從而產生了退轉,那將是如入寶山——空手而歸,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不知大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