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000億到5000億市值美的集團用了兩年多,從5000億到6000億用了3個月,2021年1月4日,美的集團股價破百、市值站上7000億,距離跨越千億美金市值只有兩個月。馬太效應、資金抱團之外,龍頭本輪市值飛升是否有深層邏輯支撐?
美的集團用升級戰略主軸、更新業務架構給出了回答。2020年底,美的集團公布新的四大主軸「科技領先、用戶直達、數智驅動、全球突破」,同時將原有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創新業務」四大業務板塊更新為五大業務板塊,即智能家居事業群、機電事業群、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數位化創新業務。
美的集團在事業部基礎上成立了事業群,通過共享渠道和客戶資源提高效率,以機制化、組織化推動事業部之間的協同。智能家居事業群集合了美的旗下全部To C業務,包括空冰洗三大白電、廚電和水家電、小家電、微蒸烤、吸塵器以及IoT事業部,這部分營收佔到公司營收70%以上,是美的的基本盤,也是新一輪轉型的關鍵。
藉助資本優勢,美的集團正積極培育企業級市場作為公司第二條增長曲線。2019年私有化小天鵝完成後,公司收購均集中於To B業務,相繼收購了合康新能、菱王電梯和泰國日立壓縮機。新成立的機電事業群包括GMCC美芝、威靈、合康新能、高創、美仁等元器件公司,中央空調事業部和菱王電梯組成了暖通與樓宇事業部,庫卡和安得智聯組成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數位化創新業務包括即將上市的美智光電、工業網際網路公司美雲智數、無人零售公司美智科技等,該板塊也是美的集團孵化新上市公司的搖籃。
如果說沿用十年的「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是美的在工業時代的取勝之道,那麼新的四大主軸就是美的集團面向物聯網和後疫情時代的路徑指引。美的要成為橫跨消費級和企業級服務兩大市場,以數位化、智能化連接用戶的科技集團,開啟下一個十年新的增長。
數位化連接用戶
美的決心從家電製造商轉型為「科技集團」,並為此持續大手筆投入。2021年1月,美的集團位於上海的全球創新園區開工建設,投資超過50億元的創新園區計劃吸納8000到1萬名研發人才,覆蓋智能家居、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供應鏈三大方向。2020年12月美的集團在北京、杭州、武漢新建三大基地,與「大廠」爭奪計算機、人工智慧和新零售人才。
怎樣才算是科技集團?百億研發投入、行業第一的專利和博士數量之外,美的正在以機制變革推動業務模式變革,從經營產品轉向經營用戶。在公司內部以品類劃分經營體,縮短業務流程、快速響應需求,同時孵化獨立的小微公司切入高速成長的新品類,如個人護理公司美西科技、掃地機器人公司美智縱橫等。2020年12月,美的集團成立了全新的母嬰和寵物產品公司,高度細分的用戶群和場景取代了品類劃分。
美的集團希望以更靈活的機制、更寬鬆的環境提高效率,激發員工創造力。2020年底,美的集團在各事業部全面推廣雙休制度,在加班成為「政治正確」、家電企業普遍執行「大小禮拜」的當下,美的集團這一變革有利於吸引人才,留住年輕人。
憑藉規模優勢、價格攻勢和降本增效,龍頭得以在存量市場中持續提升份額。2020年美的空調幾乎追上了格力,但卻錯失了口紅效應下的小家電風口,這對美的來說是個危險的信號。渠道的去中心化正在產品端複製,用戶需求快速變化且高度碎片化,受益於供應鏈和渠道優勢的大白電也不能一勞永逸,強者恆強的前提是貼近用戶、持續創新。
美的集團新的戰略主軸中首次出現了「用戶直達」,不只要「以用戶為中心」,還要連接、觸達和運營用戶。「全面數位化、全面智能化」升級為「數智驅動」,用軟體為硬體賦能,將家電變為連接用戶的入口。
新冠疫情讓數位化生存在全世界成為現實,通過數位化賦能差異化,中國家電企業有機會完成品牌升級,在出口訂單暴漲之後實現從大到強的跨越。美的集團出口規模、經營效率已經是行業第一,旗下擁有美的、東芝、Clivet等多個品牌,以自主品牌實現「全球突破」是市場對美的的期待。
智能化重塑To C業務
在「全面數位化、全面智能化」轉型推進一年多之後,美的旗下大部分產品實現了聯網、可通過美居APP操控,推出智能音箱作為入口級產品,並與華為、OPPO達成深度合作。但智能化場景建設落後,各事業部之間缺乏聯動,沒有統一的平臺「直達用戶」。
美的集團旗下事業部體量都超過200億,進一步整合可能性很小,智能家居事業群在集團和事業部之間搭建起新的平臺,彌補了事業部各自為政、協同不足的短板。以廚房為例,這是目前智能化最成熟、應用最豐富的場景,美的擁有廚熱、冰箱、生活、微清四個事業部可以形成合力,提供完整的智能家居體驗。事業群還可以將散落在各處的用戶數據收集起來分析,指導運營用戶。
2021年,所有家電企業都在以智能為招牌推動結構升級、品類延伸。海爾智家推出場景品牌三翼鳥,001體驗店在全國到處開花,品類協同讓海爾在高端市場的優勢從冰洗向空調和廚電延伸,小米和華為同時佔據小屏和大屏,以此為基礎加速向家電進軍。智能場景背後是生活方式的改變,而生活方式能容納的不只是家電,一切消費品都可以從這裡進入。流量已經是稀缺資源,家電龐大的銷量、高頻的交互是巨大的流量池,圍繞場景正在形成新的生態圈。
按照德魯克的說法,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商業模式的競爭,而商業模式的本質是利益的交換和分配。物聯網時代,共享數據、利益共贏構成了生態圈的基礎,一家獨大的平臺式思維成為過去式,唯一有權用腳投票的是用戶。美的新一輪轉型成功與否的評價標準不是股價,而是用戶體驗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