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截止去年年底,國內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總市值為17.8萬億元。榜單前十強分別是騰訊、阿里、美團、拼多多、京東、百度、貝殼、網易、京東健康、東方財富。從數字上分析,中國企業市值的增長背後預示著實力的增強,從知名度看,上述幾家企業在世界範圍中都具備不小的知名度。
但另一項數據的出現,卻讓人有些擔心。中國上市網際網路企業有178家,但僅這10家企業,在四季度末佔全行業比重達到80.9%。換句話說,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有些頭重腳輕,頭部企業和腰部企業之間出現了「斷層」。其實在單個企業的市值就能看得出差距,往往阿里騰訊市值破5萬億的時候,第三家企業的市值才過萬億,同時還逃不出二者的投資範圍。
坦率地講,騰訊阿里這類網際網路企業的崛起,對於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聲望有幫助,但與此同時,不均衡的發展也給埋下隱患,社區團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夜之間,幾大頭部網際網路企業,開始搶佔千家萬戶的菜籃子。而翻開社區團購的成長史,也是今年下半年開始的,滴滴、美團、拼多多先後進入,而騰訊阿里則以投資的方式殺入賽道。
細心的網友應該已經發現,如果這個賽道中就只有這些玩家,那勝利者一定是騰訊,畢竟前5大網際網路企業中,有四家都是具備騰訊系的資本,此刻的阿里無疑落了下風。但就在最近,據媒體報導,阿里已確認將親自下場進入社區團購賽道,而且還帶上了自己的「親兒子」盒馬優選。
公開資料顯示,盒馬優選相比於其他巨頭而言,誕生時間要晚一些,去年九月才上線,甚至在一個月之前才改名為「盒馬集市」。但有消息指出,盒馬作為阿里社區團購的重要棋子,將承載阿里的布局重任。更有傳聞稱,盒馬將得到阿里40億美金支持。如果傳聞屬實,那麼攜「親兒子」入局社區團購的阿里,將使得社區團購這條賽道再起爭端。
當然,阿里的此次入局已經顯得比較遲鈍,這就意味著阿里想要獲得下沉空間,所付出的成本要更大。我們都知道,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想通過社區團購撈一筆的各家團長自然也懂這個道理,所以爭取到成熟的團長便能讓阿里下沉事半功倍。要說阿里這一次也費了心思,對於拓展團長和市場,還配備了專業的話術。
從目前曝光出的話術來看,拓展商戶時,盒馬集市的每個推廣人員都有所謂的開場白,一看就是經過系統培訓的。而且為了能最大限度地爭取團長進入盒馬,對於潛在的用戶牴觸和反問,盒馬的話術也有應對。
比如遇到已經身兼多職的商家,就借用阿里的招牌來吸引團長加入盒馬。對於不願意做的商家則有針對性的對比,給團長解釋錯失盒馬面臨的收入損失,分析利益關聯,功課做得相當足。由此可見,盒馬進入社區團購,將會讓行業的競爭格局進一步加劇。
其實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到網際網路巨頭搶著賣菜,心裡挺難受。要知道馬斯克成為世界首富時,特意置頂一條消息說要將自己的一半財富用在火星中。反觀現有的幾大網際網路公司,似乎還沒有意識到,科技強國的比拼到最後,拼的不是利潤,而是肩上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做事情的眼光。
不得不說,放棄以後的星辰大海來賣菜,真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