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出臺三年行動計劃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2021-01-13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建設國家公衛 防控救治高地

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國公共衛生及醫療服務體系經受住了考驗,但也暴露出在傳染病防治能力上的短板。補齊公共衛生短板,成為2020年的熱詞。近日,廣東出臺《廣東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公共衛生防控救治高地,構建廣東省強大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翻閱文件,不難看出,「疾控體系改革與傳染病救治能力」是關鍵詞。至此,廣東公共衛生體系改革的輪廓逐步清晰。

提升檢測能力

實現傳染病快速排查「一錘定音」

本次改革提出要疾控中心修煉好「內功」,提升疫情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能力。《三年行動計劃》對不同層級的疾控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

廣東省疾控中心是「老大哥」,需要有精深的技術——使用宏基因組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發現和鑑定新病原的能力,實現精準溯源。

地市級疾控中心要「快速成長」,建成加強型生物安全二級防護水平實驗室,具備高通量核酸檢測能力。

縣級疾控中心要「補齊短板」:加快推進101家縣(市、區)級疾控中心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已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縣(市、區)疾控中心重點加強質量控制和生物安全檢測管理工作。

《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省疾控中心通過推進省級高水平疾控中心綜合建設項目和突發急性傳染病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實驗室平臺項目,實現具備傳染病快速排查和檢測「一錘定音」能力。

加強救治能力

可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三年行動計劃》從縣(區)、城市、省的視角切入,提出加強傳染病救治能力,最終達到具備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所需的救治能力。

依託21個地市現有的傳染病醫院和傳染病定點收治醫院,擴大25家城市傳染病醫院或綜合醫院傳染病區的集中收治容量,已達到傳染病醫療救治條件的地區,不再建設。

縣級醫院要通過縣域醫共體帶動全縣醫療服務能力整體提升,築牢防疫第一道關口。下一步,廣東將推進57個縣的77家公立醫院規範化可轉換傳染病區建設,疫情時可開放不少於5623張可轉換傳染病床,1653張可轉換ICU病床。還將選取1家高水平婦女兒童綜合醫院作為孕產婦和嬰幼兒傳染病患者救治基地。

組建專業隊伍

形成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合力

站在全省維度,有兩件事情需關注。

第一是廣東省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廣東省傳染病醫院)建設項目。這將是廣東重大傳染病綜合救治中心、熱帶病和地方病綜合診療中心,也是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儲備平臺,要求有2000張病床。

第二是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設項目,瞄準的是科研攻關與重症救治方面能力的提升,目前我省有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3所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組建高水平重大疫情救治專業技術隊伍(含中醫應急醫療隊伍),承擔省內重大疫情救治和培訓任務,形成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合力。

《三年行動計劃》還要求各市、縣(市、區)要全面梳理轄區內體育場館或展覽館(會展中心)等公共設施情況,摸清可轉化為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方艙醫院的具體情況,掌握改造所需條件,發揮「平戰結合」的作用。(記者/黃錦輝)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加強服務能力建設 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廣西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要用3年左右時間,集中財力物力,加強廣西公共衛生和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全區疾病預防控制、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和醫療服務水平。
  • 後疫情時代 需補足補齊醫療與公共衛生短板
    後疫情時代將補足補齊醫療與公共衛生短板,提升現有醫療公共衛生信息化、數位化能力,實現疾病預防與診療智能化。一、疫情下醫療與公共衛生短板凸顯國家醫療衛生支出佔GDP比例用于衡量國家或地區的衛生醫療服務所消耗的公共資源與社會經濟產出間的關係,我國當前醫療衛生支出佔GDP比例雖緩慢上升但國際排名依舊靠後。
  • 五部門:啟動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計劃
    民政部網站5月13日消息,當日,民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在京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2020年的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工作。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高曉兵同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
  • 湖北省鹹寧市城市補短板強功能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湖北省鹹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鹹寧市城市補短板強功能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根據方案,到2020年底,全市縣以上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廠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汙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100%。到2020年底,市城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 新基建「三年計劃」下發!配置DR、彩超大批醫療設備!(附目錄)
    8月24日,西安市最新召開了衛生健康大會,會議上,西安市政府最新發布了《西安市衛生健康事業重點項目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西安市從行動目標、主要任務以及保障措施3個方面對未來2020-2022年三年內西安市的衛生健康建設工作做出了指示。
  • 廣東公布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行動計劃
    9月2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解讀《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及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行動計劃有關情況。2020年5月18日,廣東省政府出臺《意見》。
  • 補齊公共衛生醫師短板,河南衛健委:醫生薪酬制度、醫療服務價格將...
    會上,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闞全程就如何加快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加快推動健康中原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進行了相關闡述。近年來,河南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全省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5歲,嬰兒死亡率降至3.59%,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至4.81%,全民健康素養達到19.11%,均優於全國平均水平,而這些成績無不凝聚著廣大醫務人員的智慧和汗水。
  • 幼兒體育教育亟須補齊短板
    專業場地不足、教師人才缺乏、體育活動課程設置不合理等短板如何彌補?近日,健康中國與幼兒體育發展高峰論壇在長沙師範學院舉行。就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出席論壇的有關專家學者。幼兒體質健康狀況的惡化是一個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
  • 爭當排頭兵 江陰啟動「六攻堅六突破」三年行動
    26日,江陰舉行2019年度綜合考核總結表彰暨「六攻堅六突破」三年行動誓師大會。無錫市副市長、江陰市委書記王進健提出,啟動「六攻堅六突破」三年行動,當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爭做現代化建設先行軍。  2019年,江陰地區生產總值歷史性地邁上4000億元臺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超過250億元。
  • 滄州出臺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
    滄州出臺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確保到2022年完成地下水壓採任務近年來,東光縣不斷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下大氣力增強觀州湖水庫的建設與使用,通訊員朱林林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戴紹志)為治理地下水超採,確保2022年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地下水位止降回升,日前,滄州市出臺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通過強化節水、增加引水、調整結構、生態補水、增加蓄水、嚴格管控等綜合措施,進一步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確保到2022年全部完成剩餘的2.34億立方米地下水壓採任務。
  • 隆陽勐林村:助推產業增收 補齊發展短板
    自2019年隆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選派政治過硬、業務能力強的實職副科幹部出任勐林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以來,工作隊協助鄉黨委政府和村「兩委」通過做強安居保障、助推產業增收、補齊發展短板,推動掛包村精準扶貧工作取得豐碩成果,全村脫貧退出人口人均純收入達3500元以上,整體達到脫貧退出標準。
  • 西寧市城中區:補齊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短板
    12月11日,筆者從西寧市城中區委組織部了解到,今年以來,城中區聚焦補齊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短板弱項工作,持續鞏固提升整頓實效,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深入推進「黨支部書記能力提升工程」和「農村黨務工作者能力素質提升」培訓,逐步拓寬班子成員思路,提高帶動發展能力,補齊綜合素質不強短板。結合2021年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前期準備工作,完善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幹部儲備庫,對標村(社區)「兩委」選任用人標準,擇優儲備6名後備幹部。組織開展3次「以評促建」黨建工作考核,促進基層黨組織黨務工作水平再提升。
  • 全國空氣品質改善成效明顯 生態環境部擬出臺升級版行動計劃
    全國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明顯成效擬制定出臺升級版行動計劃  將藍天保衛戰進行到底  ●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近兩年,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生態環境部在完善藍天保衛戰專項督察機制的同時,將制定出臺升級版的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  ● 更加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引領,這是未來五年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重點  本報記者 郄建榮  藍天保衛戰是我國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為此,國務院專門發布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正視短板不足 堅持以人為本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近日,安徽省宣城市政協召開「加快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專題協商會,助力全面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 補齊短板更好發展,棠下虎嶺市場動工背後的民生加減法
    補齊短板更好發展,棠下虎嶺市場動工背後的民生加減法 2020-09-16 2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莞出臺「一號文」 惠及教育交通兩大民生福祉
    經過近半年的反覆提煉修改,出臺了《關于堅持和完善民生保障機制建設高水平小康社會的實施意見》,並形成了行動計劃,為東莞市民生工作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實施路徑。在此基礎上,針對民生工作中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教育和交通兩個領域,專門成立了工作專班,統籌開展教育擴容提質和品質交通兩項千日攻堅行動。
  • 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築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
    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政治大局穩定。我們要看到中國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在疫情應對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不妄自菲薄;也要正視暴露出來的一些短板和不足,不妄自尊大,加大改革力度,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回放中國抗疫的時間進度條,不難發現,對於一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黨和政府來說,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一直都是核心議題之一。
  • 10個醫療衛生事業項目集中開竣工,計劃總投資5.27億元
    10個醫療衛生事業項目集中開竣工,計劃總投資5.27億元 2020-12-20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在公共衛生領域建立一所新的「國字號」大學?教育部這樣回應
    」收悉,現就涉及教育部業務部分答覆如下:建立健全公共衛生防疫體系意義重大。目前,全國共有155所高校設置公共衛生教育教學或科研組織機構,其中88所高校設置了公共衛生學院,全國本科及以上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專業年招生1.64萬人,為國家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一、關於優化基礎人才培養的建議。一是提高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