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蜂鳥了!就在中山公園!」
■「請問這是哪種蜂鳥?正在採蜜……」
這幾天,微信群裡不斷有人提到它——模樣很像蜂鳥的小精靈,在花朵前懸停,用長長的嘴巴伸進花心吸取花蜜。
然而,蜂鳥只分布在美洲熱帶地區,中國並沒有蜂鳥。這些「蜂鳥」其實是一些身體強壯、色彩豔麗、飛行靈活、長著長長喙管的大型鱗翅目蛾類昆蟲:「長喙天蛾」。
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
乍看上去,長喙天蛾只比蜂鳥多出了一對觸角,而體型大小和飛行特徵都與蜂鳥相仿。在昆蟲世界裡,長喙天蛾長得似乎有點「不著調」。
蛾類多數在夜間活動,而長喙天蛾卻在白天歡實。觸角尖端膨大是蝴蝶與蛾類的重要區別之一,而長喙天蛾的觸角長得很像蝶。它們又像蜂類,振翅飛行時也有蜂類發出的「嗡嗡」聲。曾有報導說某市「發現產於美國的稀有昆蟲長喙天蛾,在我國實屬罕見,估計和進口花卉有關係」,其實中國有很多種長喙天蛾,而且並不罕見。
中國的長喙天蛾並不少
在中國很多城市裡見到長喙天蛾的機率其實並不低。長喙天蛾屬的小豆長喙天蛾、黑長喙天蛾、青背長喙天蛾等便是常見的幾種。
小豆長喙天蛾翅展45—50mm,下唇須及胸部腹面白色,兩側有黑白色斑,前翅橙紅色,後翅橙黃色,刷狀尾毛棕色。從每年4月開始,就可以見到它們「尋花問柳」。青背長喙天蛾分布也很廣,一些城市還能見到九節木長喙天蛾、斑腹長喙天蛾、福建長喙天蛾、滇長喙天蛾等。還有一種透翅天蛾屬的咖啡透翅天蛾,它們的雙翅是透明的,在花叢中飛行的姿態和長喙天蛾相似,也常被人誤認為蜂鳥。
為什麼它們此時集中出現
近日,長喙天蛾在市區的目擊率非常高,除了它們習性的原因,還因為入秋後自然生長的草木開始凋零,而人工種植的花卉在公園裡開得正盛。綠化帶、廣場上的花卉集中擺放區是長喙天蛾天蛾經常光顧的地方。花卉區常見的花卉品種矮牽牛盛開著管狀花,這是典型的蟲媒花,吸引長喙天蛾來發揮它管狀長喙的特殊功能。
你還可以在茜草科植物身邊發現它們的身影。茜草科植物的花很多是管狀或小漏鬥狀,不僅可以為長喙天蛾提供食物能量,更是它們產卵的場地。
長喙天蛾Q&A:
Q:「長喙」好理解,為什麼叫「天蛾」?
A:天蛾科的名字早在1819年就使用了,這個名字暗示了它們的強大。天蛾的希臘語原意是「人面獸身的怪物」,是指天蛾幼蟲身上長著警戒斑紋,受驚擾時會擺動頭胸,做出令人畏懼的動作。
Q:都說昆蟲豔麗有毒,長喙天蛾呢?
A:成蟲無毒,有些天蛾的蛹還是地方美食,做法以油炸居多。這其實也不奇怪,《本草綱目》早有記載。
Q:天冷了,長喙天蛾怎麼辦呢?
A:有的長喙天蛾以蛹的形式越冬,很多則以成蟲的方式越冬,如小豆長喙天蛾的成蟲就在建築物或山林間的洞穴縫隙中越冬,第二年4月飛出去尋找鮮花和愛情。
(註: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關於我們:
科普遊子自然教育平臺由5位來自中國科學院系統的年輕人創辦,在全國率先提倡「一起玩科學」的理念,讓孩子們在山野、溼地、高原、森林等自然環境中認識植物、鳥類、走獸、昆蟲、魚類及兩棲爬行動物,讓孩子們學會用專業科學考察方法了解自然、愛上自然,重建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科普遊子擁有中科青少年自然科普基地等多處場地,自2014年8月11日至今已經成功舉辦140多期自然科普教育活動。其中中科安利隆青少年科普基地為北京最大的青少年戶外科普基地,中科白洋澱溼地科普基地是在國家級溼地核心區中創建的罕有的精品科普活動場所,深受青少年和家長的讚譽。
聯繫我們:
微信公號:科普遊子
新浪微博:科普遊子
qq群號:41327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