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餘萬元刺梨收購款陸續發放 水城勺米鎮刺梨種植戶笑開顏

2020-12-23 貴陽網

拿到錢的村民喜上眉梢

近日,勺米鎮通過「一折通」和現金發放兩種形式陸續向轄區內的刺梨種植戶發放2020年度的刺梨收購款90餘萬元。

收購款的發放,讓種植戶們吃了定心丸,也進一步提高了大家種植刺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2月1日一大早,在勺米鎮範家寨村刺梨收購款發放現場,前來領取刺梨款的村民們已有序排隊等候。現場的工作人員按照之前統計的刺梨收購表冊,現場清算每一戶的刺梨款數額,農戶籤字、按手印確認後便可領取刺梨款。整個發放現場氣氛活躍,拿到錢的村民個個喜上眉梢,紛紛表示黨的政策好,小小的刺梨也能帶來巨大的收入,今後一定要將自家的刺梨管護好,期待明年有更好的收成。

據了解,截至目前,勺米鎮共種植刺梨20787畝,覆蓋全鎮6個村居2156戶農戶,其中建檔立卡戶752戶。全鎮今年共收購刺梨150餘噸,發放刺梨收購款90餘萬元。目前,刺梨收購款正在陸續發放中,預計本周內全部發放結束。

編輯:宋德政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幹江沄

相關焦點

  • 貴州水城:深山刺梨成了生態果脫貧果
    貴州初好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創立於2018年,是一家以貴州當地特色水果刺梨為中心,集科研、種植、生產、營銷於一體的新農業科技公司。目前已取得了業內自主研發專利14項,其他專利20餘項,擁有初好吉梨到、冰點汽泡水、初好原漿、初好SOD、初好口服液等十五款產品。產品自2019年上市以來就獲得了市場的青睞,遠銷大連、青島、成都、重慶等地。
  • 貴州刺梨竟然還能做成面膜、精華、洗髮水?
    種植面積,已初具規模《報告》顯示,龍裡作為最早將刺梨規模化種植的縣,2000年以來,充分利用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石漠化綜合治理、財政扶貧資金、鄉村振興等項目,逐步將刺梨種植髮展成為其主導產業之一。各縣(市、區、特區)中,種植面積居前列的分別是盤州、水城、貴定、龍裡、七星關、黔西、六枝、平塘、大方、都勻,以上10個縣的刺梨種植面積總和在全省種植面積的80%以上。刺梨植株一般第3年進入初果期,第5年進入盛果期。現有種植面積中近一半已進入採摘期,其餘也將在近幾年集中進入採摘期。
  • 助農團團|刺梨產業巡禮①:刺梨原榨果汁,天然原味,你敢來喝嗎?
    「在所有的水果之中,刺梨維生素C含量是最高。」鍾南山院士在2020年貴州刺梨產業發展論壇談到。貴州是最早開展刺梨人工種植的省份,人工種植刺梨在貴州已有30多年歷史。2019年,全省刺梨種植面積176萬畝,其種植過程不施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保證了刺梨綠色健康,又因營養豐富,每100克鮮果中平均含量約2300毫克維生素C,被譽為「維C之王」。
  • 盤州市天富刺梨產業園區:小刺梨裡的大變革
    土地瘦弱,種不出好東西,那時的自己和很多村民一樣,一年到頭種植的苞谷洋芋只能勉強餬口。改變,是因為一個叫聶德友的同鄉人。  2013年,在外創業的煤老闆聶德友因一次偶然的出國遊知曉了國外市場對刺梨的需求,便回鄉帶領村民發展種植刺梨,牽頭成立了盤江天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標準化種植、精細化管理、規模化發展、一體化經營的思路,大力實施刺梨產業。
  • 「貴州刺梨」:公共品牌推動產業加快升級
    貴州刺梨又一次火了!8月22日,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在品牌強國貴州論壇宣布「要把貴州刺梨賣掉全國去」。目前,娃哈哈集團已研發出以貴州刺梨原液為原料的刺梨C壓片糖果,近期以貴州刺梨原液為原料的刺梨飲品也即將面世。
  • 金刺梨釀汁附加值大增,這家深加工企業帶動120餘戶村民致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時培磊8月29日,「山海同行·決勝今朝」東西部扶貧協作「6+1」省級媒體主題採訪活動山東採訪團走進安順普定春歸保健科技有限公司,探訪企業做精金刺梨深加工產業背後的故事。據介紹,安順金刺梨果肉金黃,果實內部無籽,果味清甜可口,入口化渣,是貴州省第一個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授權的水果,其富含豐富的營養,被譽為「人體的美容師」「血液清道夫」「腸胃清道夫」,自此就有了「北有紅枸杞,南有金刺梨」的傳頌。
  • 工業化引領貴州刺梨產業強勢崛起
    在一系列頂層政策和一項項規範標準的指導下,我省圍繞六盤水、黔南、安順、畢節4個刺梨產業經濟帶,盤州、龍裡、七星關等15個刺梨種植重點縣,全力推動刺梨連片種植區域打造刺梨種植示範化基地。盤州市以高標準推動刺梨基地建設,目前全市刺梨種植面積已達57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縣域刺梨種植基地;貴定縣按照「穩規模、提質量、強加工、擴市場、建標準、創品牌」思路推動刺梨產業發展,目前種植面積達18萬畝,掛果面積達4萬畝。
  • 「2020年六盤水市刺梨產業發展現場會」120.48萬畝!六盤水成為全國...
    9月4日,2020年六盤水市刺梨產業發展現場會在水城縣召開。據悉,截至目前,六盤水全市刺梨種植面積已達120.48萬畝,六盤水已成為全省、全國刺梨種植面積最大的市。截至目前,六盤水全市參與刺梨產業種植的企業有5個、加工企業有6個,參與刺梨產業發展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438個,共帶動農戶20.98萬戶68.97萬人參與,其中貧困戶39721戶137425人,戶均增收2093元,人均增收548元。 通過六盤水上下共同努力,2019年全市共收購刺梨鮮果1.26萬噸,綜合產值達6.1億元。
  • 貴州這家公司打造「刺梨產業」全...
    聶德友說,按照宏財公司培訓的種植標準,刺梨種植密度為111株/畝,採用長方形配置,挖溝規格、地膜規格、修枝培育皆有特定標準,近年來產量逐年增長。據悉,宏財盤江天富刺力產業園是宏財公司的刺梨基地之一,共種植有3.12萬畝刺梨,是盤州市刺梨基地的刺梨連片種植基地,也是目前貴州最大的刺梨種植基地。
  • 本期《貴商》雜誌⑨|尋找刺梨經濟新的增長極
    2008年,陳大興從西秀區林業局引進金刺梨(又稱「無籽刺梨」)進行規模化試種和試育苗,2011年就種植金刺梨500畝,核桃500畝,並成立了安順市大壩村延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彼時,95%以上的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將土地集中在一起種植金刺梨,建立了安順種植最早、規模最大的金刺梨種植基地。
  • 「廣州國資力量」廣藥幫扶貴州刺梨產業發展
    消費扶貧:刺檸吉間接帶動超2.8萬人脫貧增收在超市裡,越來越多地看到刺梨飲料刺檸吉的身影。原來,這是廣藥集團2018年11月16日接到幫扶貴州發展刺梨產業的任務後,在98天內推出的飲料。此後,廣藥又陸續推出了刺檸吉潤喉糖、刺梨龜苓膏、刺檸吉氣泡酒等產品。
  • 桐梓堯龍山500畝高山刺梨成熟了
    近日,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在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看到,初秋的大面坡村高山刺梨已經成熟,成為正在當地避暑的重慶遊客榨汁解暑的時令佳品。果農在基地採收刺梨據了解,當地海拔在1000米以上,土壤適宜刺梨生長。
  • 廣藥集團助力貴州刺梨全產業鏈發展
    「刺檸吉」是廣藥集團結合貴州刺梨產業優勢研發生產的一款新產品,它的誕生被傳為黔粵兩地深化產業合作的佳話。2018年,黔粵兩地在深化幫扶、加強特色資源開發、現代特色農業等領域的幫扶合作上達成共識,由廣藥集團幫扶貴州刺梨產業發展。
  • 刺梨園裡的大變革——看盤州市天富刺梨產業園區「三變」變出新生活
    位於盤州市盤關鎮賈西村的天富刺梨產業園區裡,仍是一片忙碌景象。在種滿刺梨的山坡上,村民們用力揮動著鋤頭,施肥、鋤草,為來年的刺梨豐收打下基礎。 「我們園區是『三變』改革示範區,去年整個園區生產刺梨800多噸,今年近2000噸,明年還能收穫更多。」天富刺梨產業園區賈西天富刺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聶德友笑著說,眼前的好光景,都得益於「三變」改革帶來的機遇。
  • 「我的扶貧/脫貧故事」息烽縣養龍司鎮高硐村村民鄔忠仁:種刺梨讓...
    很幸運,我趕上了新時代的好政策,通過種植刺梨,我於 2018 年底實現了脫貧。高硐村地處偏遠山區,曾經交通不便,加上土地貧瘠,村裡又沒有產業,好多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我因為年齡偏大,只好留在家鄉務農。2012 年,老伴患了腰椎骨結核病,為了幫她治病,我一下用光了家裡僅有的一點積蓄。
  • 黔南州召開刺梨產業提質增效現場推進會
    會上,黔南州林業局局長唐軍會上傳達了全省刺梨產業會議精神、總結了2020年全州刺梨產業發展情況,並對今冬明春的工作進行安排。會議指出,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把刺梨產業作為農村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和脫貧攻堅的重要載體,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部署、堅持高位推動,有力推動了全省刺梨產業向做大做強方向穩步邁進。
  • 你可知道放牛山常見的刺梨是貴州的一大寶
    許多人都知道火龍果的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貴州就是出產火龍果的大省,目前,貴州的火龍果種植面積為10萬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在中國水果界有這麼一句話「中國火龍果看貴州,貴州火龍果看羅甸」。羅甸縣是貴州著名的火龍果產區,這裡早已有了「中國火龍果之鄉」的名號。再來說說另外一種外來水果——藍莓。藍莓原產於北美洲,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的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 工業化引領貴州刺梨產業...
    在一系列頂層政策和一項項規範標準的指導下,我省圍繞六盤水、黔南、安順、畢節4個刺梨產業經濟帶,盤州、龍裡、七星關等15個刺梨種植重點縣,全力推動刺梨連片種植區域打造刺梨種植示範化基地。盤州市以高標準推動刺梨基地建設,目前全市刺梨種植面積已達57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縣域刺梨種植基地;貴定縣按照「穩規模、提質量、強加工、擴市場、建標準、創品牌」思路推動刺梨產業發展,目前種植面積達18萬畝,掛果面積達4萬畝。
  • 貴州刺梨變形記:從學者眼裡的「登義果」到風靡市場的刺檸吉
    龍裡縣谷腳鎮茶香村的刺梨種植戶文革學絲毫不敢怠慢,整個冬天他都會將主要精力放在疏剪刺梨枝條上。疏剪完家裡的40畝刺梨,他需要三個月。文革學是當地刺梨產業發展的受益者。原本因病致貧的他生活困難,成為了村裡幫扶對象。近年來,他在大家幫助下,種植了40餘畝刺梨,年收入達到五六萬元,前年已經脫貧,家中也蓋起新房。
  • 你不知道的刺梨那些事兒!
    刺梨是雲貴高原及四川西部高原特有的野生資源,其中貴州資源最為豐富。貴州是我國最早利用刺梨資源的省份,刺梨資源的利用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清康熙年間的《黔書》陳鼎《滇黔紀遊(黔遊記)》和《貴州通志》中就有對野生刺梨利用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