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狂是種心理變態?

2021-01-09 華龍網

    華龍網2017年7月5日10時訊 工作狂一般很難從工作中得到快樂,而只是拼命地工作以求某種「心理解脫」,此外他們在工作中還常常強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現問題或差錯便羞愧難當、焦 慮萬分,卻又將他人的援助拒之門外。

    工作狂與對工作有熱情有本質區別,前者往往並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一般很難從工作中得到快樂,而後者則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從工作中能獲得巨大樂趣,出現失誤時既不會怨天尤人。

    工作狂是種心理變態?

    以前,在日本、中國等許多國家的詞典中,「工作狂」均被列為褒義詞,或至少不算是貶義詞。不少人(其中多數是企業老闆、單位領導)還覺得,「工作狂」的「忘我工作」為本企業或本單位帶來了巨大的效益,而且為同事們樹立了模範的榜樣,故多數「工作狂」往往被評為「先進典型」,成了「骨幹」或「紅 人」。

    工作狂一般很難從工作中得到快樂,而只是拼命地工作以求某種「心理解脫」,此外他們在工作中還常常強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現問題或差錯便羞愧難當、焦 慮萬分,卻又將他人的援助拒之門外。

    專家們建議:要是發現自己出現「工作狂」的某些典型症候,那麼首先須有意識地減輕工作壓力並強迫自己減少工作量。具體做法是:不妨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先將自己現時的所有工作項目和工作時間一一寫明,然後考慮哪些可以完全放棄,或至少暫時放棄,哪些可交由他人或與他人合作完成,同時注重提高工作效率。

    最後訂出新的工作日程表,並請家人或同事予以監督。此外,不妨培養一些與工作不搭界的業餘嗜好,豐富業餘生活,如能接受心理醫生的科學治療,情況會更好些。專家們的另一新發現是,「工作狂」的「生成」還可能與其童年時代接受的教育息息相關。

    實際上在「工作狂」中,有佔8~9成的人在孩提時代受到來自望子成龍的父母親的過分嚴厲的教育。在這樣的家庭裡,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往往過高甚至高得「離譜」,可憐的孩子一旦稍有閃失便會遭到批評乃至重罰,最後孩子心理上可能出現障礙,長此下去,孩子長大了極可能成為「工作狂」。

    郭建說自己有一張典型的「電腦臉」,除了眉頭緊皺可以說毫無表情,當手指習慣性地不停敲擊桌面,說明他在思考問題。每天清晨8:50打卡上班,每天晚上21:00之前打卡下班。

    白天被上司開會,給下屬開會,從傍晚開始,產品當天在全國的銷售狀況會陸續反饋回來,在頻頻響起的電話鈴中,他常常忘了吃晚飯。等披星戴月回到家,孩子已經睡著,35歲之前他會倒頭就睡,35歲之後,他常常失眠。

    一周六天如此循環,周日休息。但郭建並不喜歡周末,孩子的吵鬧,妻子的嘮叨讓他寧可躲在辦公室裡看一下午球賽。他也討厭吃喝應酬,辦公室讓他覺得自在而安全。

    每個季度幾千萬的銷售任務讓他在公司永遠像一根上滿了弦的發條,清晨醒來時身上日漸明顯的酸痛只有他自己知道。高速運轉的工作是快樂多一些還是痛苦多一 些,他已經不想分辨。工作規定了他的生物鐘和心理慣性,哪一天忽然間給他一份閒差,他猜自己的身體會馬上垮掉。有一個同事曾經創下下午結婚,上午還在上班的"工作狂"紀錄,他經常以此安慰自己:誰說我是工作狂。

    每天給自己半個小時作為一個假期,在這個半小時裡做簡單的體操,或者只是深呼吸。這是照顧自己所必需的一段時間,一定不能因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一定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把任何的煩惱帶到睡眠中都很傻。

    如果出現體力上的透支,可以補充一些維B,鎂和鈣,或者泡個澡,在水裡滴一點檸檬或者薄菏,都可以緩解疲憊。要規劃好自己的習慣,把手頭上的事分成四類:馬上要做的事情就快做,不著急去解決的事情就緩幾天,根本用不著你去動手的事情就放給別人,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一定要學會放棄。

    華龍網綜合

相關焦點

  • 大力女都奉順變態殺人狂是誰 變態殺人狂真實身份
    大力女都奉順變態殺人狂是誰,變態殺人狂真實身份揭曉,大家覺得這劇如何呢?變態殺人狂的身份還沒有揭曉,看看廣大網友對於此人的身份如何猜測的。大力女都奉順變態殺人狂是誰  由樸寶英、樸炯植、金志洙等主演的電視劇《大力女都奉順》播出後備受關注,都奉順是一個碰什麼弄壞什麼、天生力大無比的女子,對她來說《X戰警》的主人公與她有著同病相憐的命運。都奉順從小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獲得暗戀對象印國鬥的青睞。
  • 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
    今天是2020年12月23日,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叫《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工作狂們視工作為生命,每天都早到晚退、一直待在工位上辛勤工作。但本書的作者們卻告訴我們,真正聰明的工作狂,是在工作間隙也能「偷懶」鬆弛的。書中以每天的工作時間為序,為我們推薦了身體、大腦及聲音的三類訓練,不僅消除疲勞,還能提高思維能力,提升工作效率。
  • 《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996打工人如何保持精力,迎接每一天?
    針對這個情況,三位來自德國的「休息訓練師」通力合作,在《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人人學得會的職場自我修復指南》這本書中,提供了一份實用的參考意見。記憶訓練師莉娜、聲樂教練凱特琳和瑜伽教練西娜一致認為:人是由大腦、身體和聲音協同運作組成的整體性藝術品。
  • 這六種癖好,是可怕的心理變態,第六種較多人擁有
    我們對於一些病態的心理,往往疏於防範,尤其是下面這六種癖好,是可怕的心理變態,而我們還全然無知,尤其是第六種,有這種變態心理的人很多。【1】嗜疼——喜歡用疼痛來刺激自己的興奮。不知道你是不是留意自己身邊的人,經常身上會青一塊紫一塊的,尤其是自己的胳膊,這就是典型的嗜疼症,很多人用這種方法緩解自己的壓力,這種心理變態,如果再持續嚴重的話,就會變成一個暴力的傾向者,如果有這種苗頭,及時的進行糾偏和找心理醫生諮詢。【2】嗜氣——對某種大家比較討厭的味道特別鍾愛。
  • 書評: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
    那要如何做,才能讓你在工作、生活和學習中忙而不累,隨時隨地找回工作能量呢?《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這本書會為你帶來答案。《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人人都學得會的職場自我修復指南,本書作者有三位,分別是莉娜·維特本、 凱特琳·伍爾夫 、西娜·莫西尼克,她們三位分別是記憶訓練師、瑜伽老師和聲樂教練。
  • 有些心理變態非常危險,怎麼辨別並遠離心理變態的人?
    網友1:變態心理亦稱異常心理或病理心理,它是指人們的心理活動,包括思想、情感、行為、態度、個性心理特徵等方面產生變態或接近變態,從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活動異常(精神活動異常)。現在認為,心理病理或心理變態是因為沒有能力按社會認為適宜的方式行動,以至其行為後果對本人或社會是不適應的。
  • 偏執狂是精神病嗎 精神病有這些症狀
    其實,社會上的精神病患者也有很多,那麼請問偏執狂是精神病嗎?精神病的症狀是什麼?治療精神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偏執狂是精神病嗎偏執狂是一種罕見的精神病,以逐漸發展的按邏輯構築的系統化妄想為特徵。病程長,預後不良。最常見的是誇大、被害或有關軀體異常的妄想,不伴有幻覺或分裂症樣的思維紊亂。
  • 心理學:出現這些跡象,說明你正在和潛在心理變態交往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健康人格成為判定一個人是否正常的標準,而心理變態變成了邪惡的代言詞。心理變態又稱「心理異常」,是指人的知覺、思維、情感、智力、意念及人格等心理因素的異常表現。根據心理變態的定義來看,其表現形式有11種,分別是:感覺障礙、知覺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意志障礙、行為障礙、意識障礙、智力障礙、人格障礙。在11種表現形式中,人格障礙是最可怕的表現形式,因為人格障礙具有明顯偏離正常的行為方式,自身遭受痛苦,也會使他人遭受痛苦,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 精神變態的心理諮詢師,你見過嗎
    寫自己的優勢呢,總覺得有種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但同時呢,又覺得自己勉強算是一個有文化、有素質、有理想、有抱負、有道德的社會主義好青年,在某些方面我還是有兩把刷子,可以攬些瓷器活的。看,就是這麼欲說還羞的糾結,這算是基因自帶的,但不能算優勢。只能算是普羅大眾都有的心態。
  • 心理變態的人有哪些表現?
    2、操縱心 心理變態者能知道問題的關鍵和解決問題的要害,使用詭計誤導欺騙他人,獲取別人的信任,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 3、不負責任 衝動和不負責任的行為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一個心理變態者從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只要有人指責他們任何事情,他們就會反咬對方,以至指控他們的人會懷疑自己,甚至有負罪感。
  • 和藹,善良,寬容,他其實是個心理變態
    在羅比特.D.黑爾博士所著的《黑爾變態心理學》中詳細剖析了這個案例:大學時期的心理學課程培養了泰德·邦迪(Ted Bundy)的敏銳的觀察力,在心理危機熱線上給同齡人做諮詢的工作經歷,使他豐富了自己對人類困擾和弱點的認識和經驗。
  • 工作狂是怎樣形成的?你是工作狂嗎?工作狂到底好不好呢?
    可能不少人(其中多數是企業老闆、單位領導)會覺得,"工作狂"的"忘我工作"就是為了給本企業或本單位帶來了巨大的效益,而且還為同事們樹立了模範的榜樣。故很多的"工作狂"還往往被評為"先進典型",成了"骨幹"或"紅人"。"工作狂"屬心理變態,在各單位的低、中級管理人員中尤為常見。
  • 他專門研究心理變態,最後發現他自己才是犯罪家族的天生變態!
    從1995年開始,他通過對大量心理變態者大腦掃描結果的研究,發現了心理變態者和常人大腦的顯著區別:正常人的大腦中某些高亮(活躍)的區域,在心理變態者(psychopath)大腦中卻是黑暗的。這種現象被Fallon總結為「額眶部皮質功能低下」,被懷疑是導致人缺乏同情心、與常人思維方式不同、造成心理變態的一種大腦特徵。
  • 我們有些人,天生就是心理變態?書籍推薦《天生變態狂》
    本書的內容就是講作者在發現這個事實之後,他是如何去搜尋以往的記憶,徹底了解、剖析自己,尋找他這種類似心理變態的大腦,究竟給他生活造成了哪些影響,並探索為何最終他沒變成那些殺人犯的原因,從而為我們展示心理變態究竟是怎樣的一類人群。個人認為本書對以下三種人群會有不同的收穫大部分人應該會對作者的個人經歷和心理科學知識感興趣。
  • 變態心理學是研究「變態」的嗎?別逗了
    心理學領域將研究心理的不正常狀態的學科命名為變態心理學,所以變態心理學研究的是心理與行為的異常表現,而非人們自定義的「變態」。 那麼心理學上是如何定義「心理異常」的呢?又是如何對「不正常」的人做出診斷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 心理諮詢:你成為了「工作狂」了嗎?
    然而,很多「工作狂」卻面臨著一些心理上的困擾,他們之中的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工作狂」,但由於對工作的過度投入而忽視了家庭、戀愛交往以及一般的人際關係。你是「工作狂」嗎?心理諮詢專家提醒,下面兩位職場男士的情況,可以幫助我們分辨,我們到底是不是「工作狂」。
  • 工作狂是一種心理疾病 歐洲推出首個「工作狂評判標準」
    工作上癮」,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據稱,這是世界上首套工作狂評判標準。你是工作狂嗎?不妨自我測一下。 工作狂也稱「工作上癮」,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挪威和英國研究人員基於毒癮、酒癮等多種上癮診斷標準的核心元素,推出一套評判工作狂的標準。據稱,這是世界上首套工作狂評判標準。
  • 【心理】了解這些,遠離傷害,什麼是性變態?
    概述  性變態舊稱性倒錯泛指性愛異常的一種性心理障礙的類別。性變態的行為不以生殖為目的,是性變態的行為往往使生殖作用成為不可能,這足以說明性變態行為顯然有別於正常人。  [病因]  由於成因複雜,現僅就主要是心理一社會因素方面,由實際病(案)例出發概括較多見因素如下:  1.戀愛失敗。  (l )較多見的是遭受戀愛挫折,如失戀、單戀、在交朋友時痛遭或屢遭失敗、挫折。
  • 面對心理變態者,我們能做些什麼?
    黑爾在自己的著作《黑爾變態心理學》中給出了答案。當然,黑爾同時指出,儘管相關臨床研究和推測已經存在了一個多世紀,科學研究也進行了幾十年,然而心理變態問題仍然是迷霧重重。比起其他主要的臨床疾病,對心理變態的系統研究尚不多見,儘管它給社會帶來的痛苦和破壞要比其他所有心理疾病的總和還要多。
  • |一個心理變態者的自白
    被《華爾街日報》評為十年來成就最大的神經科學家詹姆斯•法隆沉迷於研究心理變態者的腦部結構。諷刺的是,就當他以為自己找到了破解變態心理的鑰匙時,他意外地發現,自己的腦部結構跟心理變態罪犯的一模一樣。2005年12月,在家庭聚會上,母親悄悄塞給他一本書說「這本書,或許可以讓你好過一些。是關於你父親家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