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你成為了「工作狂」了嗎?

2021-01-09 李建學心理諮詢

摘要:如果你是一個工作狂,則很容易因為工作而對自身、對家庭造成消極的影響。

在人們看來,「工作狂」的忘我工作能夠為企業或單位帶來巨大的效益,而且為同事樹立了模範的榜樣。所以,「工作狂」,很多時候都被列為褒義詞。然而,很多「工作狂」卻面臨著一些心理上的困擾,他們之中的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工作狂」,但由於對工作的過度投入而忽視了家庭、戀愛交往以及一般的人際關係。你是「工作狂」嗎?

心理諮詢專家提醒,下面兩位職場男士的情況,可以幫助我們分辨,我們到底是不是「工作狂」。

一、忙碌&羞愧

陳皓是一個典型的「工作狂」,大學畢業後他在一家外企工作,為了能夠獲得自己晉升,在喜歡的職位上任職,他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上司非常欣賞他的努力,想將幾個大的項目都交給他去做,他心裡不太願意,因為這些項目都不是他喜歡的。接手這些項目後,陳皓更忙碌了,和女朋友的約會取消了,朋友相邀去party也拒絕了,家人見他一個電話也沒有打回家,都很擔心他。陳皓越來越焦慮,對女友、朋友、家人的忽略,他感到很羞愧,但是讓他更加焦慮萬分、羞愧難當的是,上司交給他的項目,他都做得都不完美,在他的努力過程中,他感覺壓力很大,遇到的困難也很多。作為一個自尊心很強的男人,他也不懂得向人求助。

二、業務精英&好男人

黎輝是一個銷售經理,他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他享受與人交流、交往的樂趣,在銷售的過程中,他總是能夠超額地完成目標。即使有時候業績並不突出,他也不氣餒,向有前輩學習、交流,吸取經驗。所以他很快就能調整自己,聰明地改正方法。值得一提的是,黎輝不僅人際關係良好,而且妻子對他也是讚不絕口,因為雖然黎輝工作很忙,但他會儘量擠出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把時間留給家庭,該回家陪老婆,他就回家陪老婆;家庭聚會的時候,他也從來不缺席。

心理專家解析:

陳皓和黎輝都是對工作非常關注的人,但是兩人的工作狀態和生活狀態截然不同。陳皓,是一個真正的「工作狂」。他的生活是完全以工作為中心的。可以發現,陳皓並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也並沒有從工作中得到快樂,但他卻拼命地工作,強迫自己做到「完美」。然而,人無完人,在工作中總會有一些差池和失誤。當他發現自己的錯誤,他就會產生許多負面的情緒。陳皓為了工作,完全忽略了對身邊的人的關心,生活狀態很糟糕。

而黎輝是一個真正熱愛自己工作的人,他能從工作中獲得巨大的樂趣。他也會出現失誤,也出現沒有達到目標的情況,但他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懊悔不已,而是積極向上司、同事求助,因而不僅工作質量也很高,人際關係融洽,而且把家庭也經營得很好。

一般來說,在研究部門、教育部門和那些所謂的白領,以及剛工作不久的大學生等,都是工作狂的高發人群。工作狂是價值取向發生了偏差,他們往往把工作看成是生命的全部,過分強調工作而忽略了其他,最終其他方面的問題又反過來影響到工作。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急於表現自己的才華、能力,會導致自己的心理壓力過大,工作狀態不佳,這一點,剛畢業的大學生表現得尤其明顯,他們有熱情、有拼勁,但是我那個網對自己的能力評價不夠客觀。還有一部分人,過分害怕失去好的工作,於是拼命地給自己加壓,造成病態反映。

如果你是一個工作狂,則很容易因為工作而對自身、對家庭造成消極的影響。很多人會因為工作壓力而導致身體的不適,嚴重的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等。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困擾,建議你尋找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進行心理疏導,掃清認識的障礙,正確對待工作,達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情感心理諮詢三連問答|帶你了解心理健康諮詢
    心理諮詢師,指具備專業心理諮詢知識,受過專業訓練,具備相應職業資格的人群。其工作形式一般為通過談話形式,協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困擾。來訪者,指在生活、工作、婚姻、學習等方面存在心理困擾的正常人群,此困擾一般已明顯影響到了其工作和生活,來訪者無力自行解決,從而主動求助。二、看心理諮詢的人都有病嗎?
  • 工作狂是怎樣形成的?你是工作狂嗎?工作狂到底好不好呢?
    可能不少人(其中多數是企業老闆、單位領導)會覺得,"工作狂"的"忘我工作"就是為了給本企業或本單位帶來了巨大的效益,而且還為同事們樹立了模範的榜樣。故很多的"工作狂"還往往被評為"先進典型",成了"骨幹"或"紅人"。"工作狂"屬心理變態,在各單位的低、中級管理人員中尤為常見。
  • 女人別讓自己成為「工作狂」,別讓工作成為老公的情敵
    女人別讓自己成為「工作狂」,別讓工作成為老公的情敵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女性比較獨立,能夠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但是工作壓力的加大也讓許多的女性朋友成為「工作狂」,在傳統觀念中,「工作狂」是一個褒義的,是對一個人工作態度積極的肯定,許多企業的老闆也認為「工作狂」的工作態度為企業能夠帶來積極的影響
  • 工作狂是一種心理疾病 歐洲推出首個「工作狂評判標準」
    工作上癮」,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據稱,這是世界上首套工作狂評判標準。你是工作狂嗎?不妨自我測一下。 工作狂也稱「工作上癮」,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挪威和英國研究人員基於毒癮、酒癮等多種上癮診斷標準的核心元素,推出一套評判工作狂的標準。據稱,這是世界上首套工作狂評判標準。
  • 【奮進的腳步⑤】婦女個案工作怎麼做?它跟心理諮詢是一個意思嗎...
    【奮進的腳步⑤】婦女個案工作怎麼做?它跟心理諮詢是一個意思嗎?第二講第一課,一起了解!什麼是婦女個案工作?它的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有哪些?它與心理諮詢有哪些區別?
  • 新手零基礎入門心理諮詢行業常見問題解答,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心理...
    從2014年轉行開始學習心理諮詢開始,已經過去了6個年頭,說說零基礎的新手要怎麼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吧。下面是一些常見的困擾。 1:我沒有心理學基礎可以學心理諮詢嗎? 回答:當然可以。
  • 心理諮詢到底是怎麼回事?心理諮詢有用嗎?
    這時,一個有經驗的諮詢師可以認真地聽完當事人的敘述和抱怨,之後以真切的態度反饋:「我聽到了你的苦惱,媽媽的嘮叨不僅對你沒有幫助,反而增添了你的煩惱。從中我感覺到,你特別希望得到一份寬厚、理解的母愛,是這樣嗎?」 當事人往往會回答「是」,因為這正是他內心呼喚與渴求的,也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
  • 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心理諮詢管用嗎?」
    文:心理小廚來源:心理小廚(ID:tianjinpsy)其實我挺怕來訪者(或者準來訪者)問我,心理諮詢有用嗎?也就是那種「我不說你也知道我怎麼想」的奇幻感受。可惜,做不到。不同的諮詢師會對心理諮詢產生不同的詮釋,也就用不同的方法來闡述心理諮詢是如何管用的。不過無論哪種取向,套路這個東西是不會用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太大了,適合A的話,對於B可能沒有意義。灌雞湯也不是心理諮詢的表現形式。
  • 市看守所強化心理諮詢與疏導工作
    不久前,王某因涉嫌受賄罪被羈押後,不願與人交流,患上心理疾病,經常在監室尖叫,甚至因情緒激動導致渾身抽筋。對此,管教民警把他帶到監區內的心理諮詢室,多次對其進行心理治療,他們藉助沙盤遊戲,幫其宣洩情感,最終王某走出陰霾,變得開朗、樂觀了。跟王某一樣,重獲「心」生的還有不少在押人員。
  • 「心」未來|心理諮詢
    提到心理諮詢,你的腦海裡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相信對很多人而言,這個行業都略顯神秘而有吸引力。甚至有人認為,只要掌握了心理學的知識,人人都能進行心理疏導。可是,心理諮詢這一行真的這樣簡單嗎?究竟擁有怎樣身份和頭銜的心理工作者才有這方面的資格?要準備些什麼、如何準備才能取得相應的心理諮詢師資質呢?
  • 諮詢需求量在增加,心理諮詢師工作卻依舊難找
    心理諮詢平臺壹點靈曾針對疫情專門發起「微光行動」,截至4月6日,累計援助45509人,服務時長達14270小時。同時,通過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現,京東、柯萊德等許多公司正在招聘大量全職或兼職心理諮詢師及心理諮詢志願者,以應對人們出現的多種心理問題。
  • 10年心理諮詢經驗的我,建議你不要隨便找心理諮詢師
    孩子30多歲了,不結婚不工作每天宅在家裡,吃了睡睡了吃,該怎麼辦啊?親友家的孩子不上學了,有心理問題了,該怎麼辦呢?等等。接下來就是問我的工作室在什麼地方,想要馬上帶著孩子來見我。我會耐心的聽他們講完電話的內容,然後問,孩子或者當事人願意接受心理諮詢嗎?關於諮詢的費用,是怎樣考慮的呢?很多時候會聽到很有趣的回答:哇,我還沒跟孩子商量過呢。他不願意去的。
  • 你是那個名副其實的「工作狂」嗎?做女人本就難,不要太難為自己
    工作狂一般很難從工作中得到快樂,而只是拼命地工作以求某種「心理解脫」,此外他們在工作中還常常強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現問題或差錯便羞愧難當、焦 慮萬分,卻又將他人的援助拒之門外。選擇D的你工作狂指數★★★☆☆現實生活中的你是一個各方面能力都很強的人,而相對於那些所謂的工作狂來說,很多時候的你都是一個能將自己的生活與事業都一碗水端平的人,實際上這樣的你並算不上是一個合格的工作狂。
  • 關於心理諮詢師的收入/心理諮詢的費用
    可是你們這些心理諮詢師,動輒一小時數百上千的收入,既能滿足自己齷齪的金錢欲,也能滿足自己高尚的靈魂部分。Perfect!這不是我第一次收到這樣的郵件。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說想要辭掉自己手上的工作,轉行來做心理諮詢師。每次收到這樣的郵件,我都去翻翻我自己的小腰包。有好幾次我甚至都懷疑,是不是我的腰包自己長了一張嘴,趁我不注意的時候,它把我的錢錢都給吞了。
  •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及心理諮詢工作的建設和發展歷程
    早在2002年教育部辦公廳就印發了關於《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的通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宣傳普及心理科學基礎知識,宣傳普及心理科學基礎知識, 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 根據大學生活不同階段以及各層次、各學科門類學生、
  • 光談話能有效果嗎?10個心理諮詢的知識誤區,你一定中招過!
    心理諮詢並不能取代友情——但同樣,友情也無法達到心理諮詢的效果。一段治療性的關係提供的會多於一段友情:你的諮詢師不僅會對你提供支持,TA還會挑戰你、幫助你獲得對自己寶貴的洞察。諮詢師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傾聽者,可以幫助你找到問題背後的原因,即使這個原因是你的想法、你的家庭或你自己。但你的朋友不會每周都坐下來跟你談論只與你有關的事情,對嗎?
  • 沒用過「心理諮詢」?心理學:「心理諮詢」能解決你的困擾!
    其他「個體心理類」的「心理諮詢服務」與此類似,比如恐高、無自信、缺安全感……等都可以通過「心理諮詢服務」得到改善。困擾你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問題,在心理諮詢師眼裡,也許就像「小兒科」一樣簡單!困擾你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問題,也許在心理諮詢師眼裡,就是「小兒科」!無疑——即便僅僅只使用了一次的「心理諮詢服務」,小剛同學的人生就已經變得更加開闊了!
  • 心理諮詢是中產智商稅嗎|大象公會
    當你做心理諮詢和治療的時候,如何確定自己真在接受專業服務,而不是找了個「高級陪聊」?文|徐子明最近十年,早先更多出現在電影裡的心理諮詢,越來越進入普通中國人的生活視野。而且我們還有一門獨特的科學:出於種種現實原因,心理治療有效和「你去心理治療,有效」,未必是一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能在歐美國家廣泛流行,與宗教的衰落和傳統價值觀的崩解不無關係。
  • 心理諮詢和聊天的區別在哪兒?
    確切的說,心理諮詢的主要工作形式是談話,而正念冥想、舞動、催眠、藝術表達、暴露等方法,並不是談話——至少不是對話,可它們也會心理諮詢的表現形式。那麼,以對話為主的心理諮詢工作,跟聊天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以精神動力學療法和認知療法兩個較為常見的對話模型中,來看看心理諮詢和對話的區別。1.聊天和心理諮詢分別關注什麼?
  • 心理諮詢≠有病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心理諮詢?
    而「心理諮詢」也逐漸映入了人們的視野內。「有病才去找心理諮詢。」「去做心理諮詢?讓人知道了多丟臉。」「去一次能解決得了我的問題嗎?」由於心理諮詢在內地的接受度與認知度尚在起步階段,人們對於這四個字的了解以及產生的一系列疑問仍然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