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狂是一種心理疾病 歐洲推出首個「工作狂評判標準」

2021-01-09 網易手機

新聞來源:新民晚報

工作狂也稱「工作上癮」,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挪威和英國研究人員基於毒癮、酒癮等多種上癮診斷標準的核心元素,推出一套評判工作狂的標準。據稱,這是世界上首套工作狂評判標準。你是工作狂嗎?不妨自我測一下。

工作狂也稱「工作上癮」,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挪威和英國研究人員基於毒癮、酒癮等多種上癮診斷標準的核心元素,推出一套評判工作狂的標準。據稱,這是世界上首套工作狂評判標準。 

  曾研究萬多名僱員

  這套標準名為「卑爾根工作上癮標尺」,由挪威卑爾根大學和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心理學家研究了挪威25個行業的12135名僱員後制定;情緒調節、故態復萌、突出性、容忍度和退縮等,是診斷是否上癮的核心元素。

  標尺包括7項內容:你想著如何空出更多時間來工作;你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超過最初打算;你工作是為了減輕罪惡、焦慮、無助和抑鬱感;他人曾勸你減少工作時間,你沒有聽從;如果被禁止工作,你會感到緊張;你的興趣愛好、休閒活動和體育鍛鍊排在工作之後;工作如此繁重,已經影響你的健康。

  回答可以是「從不」、「很少」、「有時候」、「經常」和「總是」。如果你在至少4項內容中程度為「經常」或「總是」,那麼你稱得上是一名「工作狂」。

  工作上癮有礙健康

  美國紅色軌道新聞網站24日援引研究負責人、卑爾根大學心理學院塞西莉·斯科·安德烈亞森的話報導,「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工作上癮與失眠症、健康問題、疲憊不堪和壓力等存在關聯,也會引起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的衝突,」安德烈亞森說,「用這項標準測試,人們可以了解自己工作上癮的程度:是『不上癮』、還是『輕度上癮』或『工作狂』。」

  對於工作狂,專家支招助你減輕工作負荷。

  改變工作上癮狀態的第一步是要承認自己是「工作狂」,牢記這種生活方式會給個人生活帶來麻煩。第二,採取一些小措施改變自己的做事方式,譬如,時間安排上首先考慮最重要的事。最後,組建後援小組,讓親友和同事幫助自己消除工作癮,回歸正常生活軌跡。

本文來源:cnbeta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工作狂是種心理變態?
    華龍網2017年7月5日10時訊 工作狂一般很難從工作中得到快樂,而只是拼命地工作以求某種「心理解脫」,此外他們在工作中還常常強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現問題或差錯便羞愧難當、焦 慮萬分,卻又將他人的援助拒之門外。
  • 專家稱長期加班是種病 研究人員推出工作狂測試
    (重慶晨網記者 羅清藝 報導)一周五天工作日,你有四天都在8點以後才下班;本來節假日該休息,你卻還在不停地給客戶打電話;家人叫你別24小時保持緊繃的工作狀態,你從來不聽……同事或許常常贊你是勤勞的工作狂,不過,最近有挪威和英國的研究人員指出,工作狂也稱「工作上癮」,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
  • 心理諮詢:你成為了「工作狂」了嗎?
    摘要:如果你是一個工作狂,則很容易因為工作而對自身、對家庭造成消極的影響。在人們看來,「工作狂」的忘我工作能夠為企業或單位帶來巨大的效益,而且為同事樹立了模範的榜樣。所以,「工作狂」,很多時候都被列為褒義詞。
  • 工作狂?你以為的熱愛工作,其實是一種成癮
    Oates在文章《我為工作狂》(On Being a Workaholic)中以「工作狂」(workaholic)自稱,承認自己對於工作的狂熱出現了一種與物質濫用類似的成癮症狀。 幾十年來,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定義了工作狂,包括認為工作狂是一種對於工作強迫性的想法和行為(Feldman, 2007)、是缺乏時間管理或習慣性拖延的結果(Weissmann, 2013)並且導致了人們在工作與生活上的極不平衡(Sugar, 2015)。
  • 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
    今天是2020年12月23日,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叫《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工作狂們視工作為生命,每天都早到晚退、一直待在工位上辛勤工作。但本書的作者們卻告訴我們,真正聰明的工作狂,是在工作間隙也能「偷懶」鬆弛的。書中以每天的工作時間為序,為我們推薦了身體、大腦及聲音的三類訓練,不僅消除疲勞,還能提高思維能力,提升工作效率。
  • 工作狂是怎樣形成的?你是工作狂嗎?工作狂到底好不好呢?
    可能不少人(其中多數是企業老闆、單位領導)會覺得,"工作狂"的"忘我工作"就是為了給本企業或本單位帶來了巨大的效益,而且還為同事們樹立了模範的榜樣。故很多的"工作狂"還往往被評為"先進典型",成了"骨幹"或"紅人"。"工作狂"屬心理變態,在各單位的低、中級管理人員中尤為常見。
  • 揭秘工作狂15種生活的真相
    工作狂是對工作上癮的人。他們很少享受生活的快樂,並且傾向於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工作狂很難從他們的狂熱狀態中解脫出來,也無法認識到真正的問題。這些問題背後往往有深刻而複雜的原因。人們通常認為工作狂是一種在工作中更有優勢的人,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過度沉迷於工作會阻止這些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獲得真正的成功。
  • 書評: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
    那要如何做,才能讓你在工作、生活和學習中忙而不累,隨時隨地找回工作能量呢?《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這本書會為你帶來答案。《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人人都學得會的職場自我修復指南,本書作者有三位,分別是莉娜·維特本、 凱特琳·伍爾夫 、西娜·莫西尼克,她們三位分別是記憶訓練師、瑜伽老師和聲樂教練。
  • 《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996打工人如何保持精力,迎接每一天?
    針對這個情況,三位來自德國的「休息訓練師」通力合作,在《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人人學得會的職場自我修復指南》這本書中,提供了一份實用的參考意見。記憶訓練師莉娜、聲樂教練凱特琳和瑜伽教練西娜一致認為:人是由大腦、身體和聲音協同運作組成的整體性藝術品。
  • 哎呀,我的媽呀,太累了,此時你需要《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
    於是長嘆一聲,天哪怎麼才能夠工作生活兩不誤?!也許是上天聽到了我的呼救,於是這本書就來到了我身邊,《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其實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工作狂這個名字,因為我內心深處不想做工作狂,繼續深挖就會發現,那是因為我對工作狂的定義就是忙的飛起,顧不了家,各種不平衡,而我個人是喜歡那種輕輕鬆鬆的一些搞定的人,哪怕只是幻想。好吧,雖然工作狂不是我喜歡的字眼,但是休息是我需要的。
  • 時尚心理病青睞工作狂
    白領人士由於社會競爭加劇,工作節奏快,以及自身期望值過高,導致整天像機器人那樣拼命。如果心理素質較差或不善於自我疏解則更易罹患心理疾病。     【處方】   要忙裡偷閒,暫時丟掉一切工作和困擾,徹底放鬆身心,讓精力得到恢復。此外,要保持正常的感情生活。事實表明,家人之間、朋友之間的相互關心和愛護,對於人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 偏執狂是精神病嗎 精神病有這些症狀
    很多人都會對精神疾病較為關注,巨大的生活壓力,忙碌的生活,都會讓人的精神產生壓力。其實,社會上的精神病患者也有很多,那麼請問偏執狂是精神病嗎?精神病的症狀是什麼?治療精神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偏執狂是精神病嗎偏執狂是一種罕見的精神病,以逐漸發展的按邏輯構築的系統化妄想為特徵。病程長,預後不良。
  • 機智的工作狂生活:最會休息的人,才最能幹
    競爭激烈的現代,先有一技之長,再有一兩個可以抵禦變化的愛好副業,成為一個π型人,已經不是一種高階能力,而是一種生存必須。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成就很多事?為什麼有些人面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也能從容不迫,另一些人卻忙到發瘋?
  • 女人別讓自己成為「工作狂」,別讓工作成為老公的情敵
    女人別讓自己成為「工作狂」,別讓工作成為老公的情敵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女性比較獨立,能夠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但是工作壓力的加大也讓許多的女性朋友成為「工作狂」,在傳統觀念中,「工作狂」是一個褒義的,是對一個人工作態度積極的肯定,許多企業的老闆也認為「工作狂」的工作態度為企業能夠帶來積極的影響
  • 《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上班族的自我修復指南,讓你忙而不累
    用文字記錄點滴,在書寫中自我成長start我不是一個工作狂,平日裡也從不加班,但是我身邊卻不乏喜歡工作的「工作狂」,她們總是充滿了鬥志與激情,對工作又愛又恨,一方面抱怨時間太少,休息太少,一方面又無法抗拒接踵而來的一項項工作。
  • 工作狂不是英雄
    一直不喜歡「工作狂」這個詞。工作狂總帶有一些功利的意思在。想不通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經常自豪的以自己是「工作狂」驕傲自居,搞得自己像個為公司獻身的大英雄。如果我熱愛一件事情、一項工作,廢寢忘食,那可能是階段性的忙碌,為了某一項目或者作品的更好呈現。
  • 【歐洲工作】比利時工作及移民的那些事
    目前的籤證政策每個月大概需要有642歐的經濟保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詢一下,總之,整體而言,留學的成本比較低,而比利時的魯汶大學,根特大學及VUB整體在歐洲都有較高的聲譽,畢業留下找個工作還是非常有可能的,工作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留學的成本。
  • 十二星座中真正的工作狂排名
    有很多人寧願躺在床上等著掉餡餅也不願意去努力工作,有壞就有好,當然也有一部分人骨子裡就有工作狂的傾向,似乎工作才是人生的全部,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才可以體現出活著的價值。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哪個星座是工作狂。工作狂的星座:摩羯座第一名:這個選舉結果肯定天下人都點頭稱是!
  • 《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不想上班累成狗,休息訓練師為你支招
    一來是放假讓身心處於一种放松的狀態,回來上班又要處於一種不適應的狀態。而是想到上班的壓力太大,所以一點也不想上班。尤其是一線城市,很多人工作節奏強。上班就忙成上班狗,像螺絲一樣連軸轉。還真有人專門為上班族寫了一本怎樣休息的書《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寫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特別的組合,一位是記憶訓練師和系統教練莉娜.維特本,一位是聲樂教練凱特琳.伍爾夫,一位是健身指導和瑜伽教練西那.莫西尼克。
  • 為工作放棄一切 外媒深刻分析:「工作狂」該如何自救?
    「生產力」是個帶有正面色彩的詞彙。但如果過於極端地追求生產力,事情又會演變成什麼模樣呢?加弗裡從一年級起就是個「工作狂」。每次布置了家庭作業,他放學後都會一頭扎進圖書館,完成作業後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