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強迫症強迫自己別那麼強迫:「我在努力讓自己不去想啊」

2020-12-14 騰訊網

為何壓抑強迫衝動總是徒勞無功?

作者 | 唐蘇勤 簡單心理·成熟諮詢師

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喜歡的事物時,我們總會有一個很常見的反應:首先討厭它,然後希望避開它,再然後採取「避開」的實際行動。

比如:

不想經過一段很臭很髒的小路,寧願多繞一公裡也沒關係;

衣服髒了,就把衣服丟到沙發或其他角落裡,眼不見為淨;

有一群蚊子在面前飛來飛去,就快速繞開它們,連大氣都不喘。

人類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喜歡什麼,就看看如何避免,接著採取行動」。

這就是行動模式。在面對現實中的問題時,這種模式有利於人類的生存,更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適應生活。

可一旦我們用同樣的方式來處理自己心裡的問題,可能卻總會適得其反——

比如,當你產生了一些自己不喜歡的想法,你盡力告訴自己別想了、別想了......拼命壓抑這個想法。

可結果,它反而越來越頻繁地出現。

就像你晚上不想睡覺,心裡一直告訴自己別熬夜了別熬夜了。結果呢,越想越睡不著,越想熬的越歡。

白熊效應

早在幾十年前,心理學家就做過這樣一個研究:

請一組參與者在5分鐘內盡最大努力不要去想「白熊」。如果不小心想到白熊,就通過口頭報告或敲鈴鐺的方式記錄下來。

再接下來5分鐘,讓參與者們自由聯想。如果在聯想過程中想到了白熊,也像剛才一樣通過口頭報告或敲鈴鐺的方式記錄下來。

而另一組參與者則在前5分鐘內儘量去想「白熊」,接下來5分鐘同樣進行自由聯想。

結果發現:前一組參與者雖然被要求「不要想白熊」,但在前5分鐘報告的次數與另一組相差很少。但在自由聯想階段,前一組想到白熊的次數明顯比另一組參與者多。

也就是說,被要求「不要想白熊」的人們,反而更容易、更頻繁地想到白熊。

心理學家通過這樣一個巧妙的研究告訴我們:

當試圖壓制某些想法時,這些想法可能會暫時消失,但很快就會再次出現,且頻率更高。結果,這想法就在你的思維中變得更重要了,甚至還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

為什麼強迫衝動越壓抑越活躍

當我們不願意想起某件事時,常常會對自己說這樣一句話:

「別再想X了!

這就有問題。

首先,這句話裡包含X,就有可能在你腦子裡激活X。

而提到這個X,焦慮的想法會隨之增加。

人類的言語規則就是如此奇妙,刻意地忘記就是提醒。

許多受困於強迫衝動的朋友對這一點一定深有體會:看到廚房裡的尖刀,就幻想自己會拿著尖刀割傷自己、或者走出廚房割傷家人、甚至連割傷手臂流血的畫面都在腦海裡浮現了。

這種場景出現在腦海裡實在太可怕了,所以你可能會對自己說:「不要再想像這些傷害別人的場景了。」

「如果再想像傷害別人的畫面,我可能真的會控制不住傷人的。」

結果呢,「傷人」這個詞就會在你的腦子裡出現一次、兩次甚至是根據你排斥它的程度出現好多次,這個時候,傷人反而被激活了。

再結合你更多的人生經歷與見聞,「傷人」開始令你聯想到越來越多的東西——事態似乎越來越嚴重,腦海裡的畫面越來越栩栩如生。各種想法開始爆棚,焦慮陡增、痛苦不已。

哪兒還容得我們自己控制?

你看,在控制強迫衝動上,你花的力氣越多,最終得到的痛苦也就越多。

屢次費盡心力想要消除自己不喜歡的念頭,結果又屢次發現,都是徒勞無功。

我該如何對待強迫衝動?

其實,每天我們都會產生很多奇怪的強迫性想法:項目怎麼就不能像預想那樣正常推進、同事發微信為什麼不加標點、伴侶怎麼又沒有秒回信息......

這些想法的產生,本身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不希望被這些強迫性的想法所影響,不妨把自己想像成一輛公交車,而那些想法就是公交車上的乘客。

這位女乘客長得真矮、那位男乘客身上味兒真難聞;

這小孩過於頑皮了、那老太太咋那麼嘮叨呢;

......

公交車上就是這樣百態俱全。

但我們沒有辦法不讓某位乘客上車,也沒有必要讓某位乘客在某一站必須下車。

即便有一位乘客行為舉止怪異,我們要做的也只是沿著人生目標這條特定的路線向前行駛。

在他招手的時候停下來、打開前門;在他要下車的時候,停下來、打開後門。

我們不必喜愛他,也無需討厭他。

如果我們用盡各種辦法趕他下車,甚至為了讓他下車而熄火、停滯不前,忘記了公交車原本的使命,這是本末倒置。

如此,我們也沒有權利、沒有必要驅趕那些「不願意想起」的念頭和衝動。

接受它們的存在,並且讓它們以本來的面目存在:「噢,我知道它在那兒。

這也許就是與衝動意向和焦慮情緒相處的最佳選擇。

相關焦點

  • 不要沒事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越想擺脫越痛苦
    常見強迫行為可以分為:清潔行為(cleaning/washing compulsions):這類強迫症會反覆洗手或洗澡,而且就算洗乾淨也不行,最誇張的可以洗手或洗澡把自己的皮洗掉一層。檢查行為(checking compulsions):比如一個人出門之後總是擔心自己沒關門,甚至有時候已經離家走了很遠,但耐不住糾結的痛苦又返回去檢查,並且重複多次。
  • 別把強迫傾向當成強迫症
    你做事喜歡按規劃來,洗澡時要刷牙、固定一個星期整理一次房間、既定的工作計劃沒完成加班也要做完,別人說「你有強迫症吧?」,你心裡不免委屈「喜歡整潔有序完美主義,我就強迫症了?」。生活中不少人或多或少自認為或者被別人認為是「強迫症」,真的有那麼多強迫症嗎?那你可想太多了,真正強迫症的人才沒那麼舒坦,患有強迫症的人往往很煎熬。怎樣才算強迫症呢?
  • 強迫症啊!
    我大大低估了病人的數量,強迫症晚期患你們辛苦了!看回復到這裡我覺得自己簡直太正常啊,你們都有病啊!看病啊!
  • 六個月走出強迫症的我,強迫症患者應該看看!
    因為我上網去查,很多人說,強迫症是神經症的癌症,連心理醫生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強迫症是最難治癒的神經症。這把我嚇尿了有木有?雖然也有人說已經怎麼治好的,但好像花了好幾十年,我聽了一樣嚇尿了有沒有?尼瑪說好的共享青春年華呢?而且我覺得我這懷疑精神力量還是很強的,心想你說治好就治好了?你能保證不復發?總之,有段時間,包括走出強迫症之後一段時間,我還是挺鬱悶的。
  • 潔癖強迫症、愛情強迫症、完美強迫症…原來強迫症分還分那麼多種
    潔癖有輕重之分,較輕的潔癖僅僅是一種不良習慣,較嚴重的潔癖屬於心理疾病,是強迫症的一種,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和社會交際,應該求助於心理醫生
  • 強迫症測試:你的強迫症是多少級?
    在留言區留言你想點的歌曲,以及你想對自己或者朋友說的話,小閱第二天會把祝福發出來哦!趕快來給遠方的朋友送出你想說的話吧~例如:小閱,我想點《朋友》,送給我遠方他鄉獨自奮鬥的閨蜜。你不孤單,還要遠方的朋友陪著你。我想點一首天使的翅膀送給一個叫夢婷的人,我不是她人生裡的天使,也沒有可能守護她,但希望她身邊一直有一個守護著她的天使。
  • 強迫症
    文 | 姿十四郎和朋友吃飯,每次點餐人家都會嘗試不同的東西,而我,從第一次到這間餐廳吃飯到現在,點的東西一成不變,總是「牙車快沙拉」、「特別湯河粉」。但每一次面臨到做選擇時,卻又都不由自主地毫不猶豫選回一直用的。而過後,又忍不住自嘲:又是這樣。對這樣的自己有輕微的厭惡感,但又無可奈何。我曾以為這叫做長情,但原來,這是強迫症。一種心理病症。
  • 什麼是真正的強迫症?強迫症的痛苦如何來形容
    為了回答你的問題, 我會解釋 」真的強迫症」是什麼, 「假的強迫症」是什麼, 最後希望你能自己領悟「真的強迫症」究竟痛苦不痛苦!於是,每次他一看到自己殺了大家的畫面, 他就會跑去廁所裡死命刷馬桶!刷啊刷啊他就感覺自己能夠控制自己一些了! 可是現在問題來了, 畫面侵入太頻繁了, 他一天需要花超過2個小時刷馬桶!刷得他人也累了手也算了皮也破了, 而且工作一半就跑去刷馬桶, 上司開始呱呱叫,同事開始斜眼看他。小明知道自己的想法不正常。 他根本就不會殺人嘛! 可是他沒辦法控制!
  • 強迫症:三年的強迫症突然就好了
    我有一個朋友,強迫症有三年了,大腦就像是和自己作對一樣,越是不去想越想的多,越是不想做,手腳就控制不了的去做。她經常和我哭訴,也說嘗試過很多方法,但是最近我看她到時很少提這事,我出於好奇心就問了問她,原來她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戰勝了強迫症,下面是她的心得方法:1.順其自然,隨心隨欲把事情想開,有些事該怎樣就是怎樣,自己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如果做這件事你能開心就做,如果大腦想讓你做,就做,不要去為什麼事擔心,更不要害怕自己,其實很簡單的一件事,不要想太多就好了
  • 強迫症是一種思維束縛!成都治療強迫症專科醫院!
    核心提示:說起強迫症,身邊很多朋友都說自己有強迫症,其實身邊朋友的那種「強迫症」嚴格意義來說不算是真正的強迫症,只算是一種強迫行為。而真正的強迫症是一種精神疾病!   說起強迫症,身邊很多朋友都說自己有強迫症,其實身邊朋友的那種「強迫症」嚴格意義來說不算是真正的強迫症,只算是一種強迫行為。而真正的強迫症是一種精神疾病!   「我必須停止一切強迫症的念頭,否則我將永遠被強迫症的問題所困擾和控制!」
  • 想逼死強迫症,沒門!| Lifestyle
    作為強迫症癌晚期患者自然不能忍……所以這裡我就不舉例放那些圖了,你們都懂的,要命的勒!FASHION  |  BEAUTY  |  TRAVEL  |  LIFESTYLE對咯,誰要是手欠,一會看完這篇誰敢給我回復幾個逼死強迫症的圖,小心我拉黑你!都是仙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不?!今我就是來拯救普照你們的!
  • 「強迫傾向」與「強迫症」原來是兩碼事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常常會把自己的行為歸咎於「強迫症」,聲稱自己總是控制不住地必須完成某些事情。
  • 如何區分「強迫傾向」和「強迫症」
    看到APP上更新的小紅點,就控制不住想更新到最新版本。收集資料總想要全套,不能有缺,不這麼做就感到不舒服。如果你有的話,可能一定懷疑過自己是強迫症,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處女座,估計你會心安理得一些。其實,這是對強迫症很深的誤解。1、什麼是強迫傾向和強迫症?
  •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才能克服強迫症?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才能克服強迫症?   眾所周知,強迫症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疾病,病人對其強迫想法成年累月地進行著艱苦的自查搏鬥,他們力圖克制卻無法擺脫,對自己反覆出現的、明知不對的行為覺得不能控制,常誤認為或怕別人認為是精神病,內心痛苦到了極限。由於強迫症病人的自相搏鬥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強迫症狀越演越烈,病人的信心不斷降低。所以,強迫症病人常會問醫生:強迫症是精神病嗎?
  • 治療強迫症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強迫症患者通常對自己要求嚴格,追求做事結果的完美性,害怕因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事物出現漏洞。嚴得的強迫症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嚴重的危害,那麼怎樣治療強迫症呢?下面專家對強迫症的治療問題進行了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強迫症的原因
    管不住自己的信念就會丟失自己的方向自己的一切都會被別人牽著走wenda20120624B
  • 口水強迫症案例
    並開始認為是由於自己的吞口水的聲音引起了別人的不適。此後,她就不敢在人群中吞口水,以免別人受到影響。而這種情況一持續就是十年多。這是很典型的口水強迫症。她的口水強迫症是從自己的生活中突發的事件以及對事件的錯誤評價所導致的。我們可以想像如果當時的她能夠及時去找心理醫生,扭轉自己關於「我吞口水會讓別人不舒服」,這樣一種錯誤的觀念,想必強迫症是不會真的持續到如今的。
  • 強迫症測試:你的強迫症到了那種程度了?
    其實與後天的習慣關聯更大,比如你對一件事非常的緊張,你就會反覆的確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強迫症。強迫症的心理表徵是強迫性完美,你只有在心理上打破這種強迫性完美,才會改掉強迫症習慣。測試開始去服裝批發市場買 →2分d. 去大商場買 →3分4、一定會點開手機上app的消息提醒紅點?a. 有空才點開看 →2分b. 懶得看 →1分c. 受不了,看見了一定要點開 →4分d. 看不到小紅點才不舒服 →3分5、走路時不自覺的踩地上的方格磚?a. 總是會 →4分b.
  • 強迫症的症狀
    強迫思維又可以被細分分成三種,強迫觀念和強迫情緒以及強迫意向。具體的表現多種多樣,比如說自己出門以後會擔心門窗有沒有關好,一定要回去看看才可以放下心。或者是碰到不乾淨的東西以後,心裡很擔心。會不會生病,有時候站在陽臺上會有往下跳的傾向。而強迫性行為則是因為想要減輕強迫思維給大腦產生的焦慮,不得不採取的行為。
  • 也許你沒有強迫症,但這些強迫傾向一定有!
    有一天,我們的對話如下:——夫人:小沈,內個~你別撕嘴皮了,都流血了誒!——小沈:哦~天哪,又流血了,不好意思,我愛撕嘴皮,習慣了。——夫人:你是不是有強迫症?——小沈:你怎麼知道?其實,只是有點強迫傾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