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清代宮廷頭飾
無論是《甄嬛傳》的熱播還是「清穿劇」的流行,使華麗的清代宮廷頭飾再一次走近我們的視野。在眼花繚亂的奢華和張冠李戴的混搭背後,清代頭飾有哪些基本的元素呢,以下的關鍵詞,你不可不知。
簪釵
清代宮廷后妃們的首飾由廣儲司和造辦處的撒花作、累絲作、玉作、牙作、鑲嵌作、琺瑯作等處承做。這些宮廷首飾造型高貴典雅,做工細緻入微,所用金銀珠寶的數量之巨難以數計。同樣,這些首飾中間也體現了嚴格的等級制度。
后妃們的首飾按習慣分成頭飾、頸飾、手飾、佩飾等幾大類。后妃戴簪有季節性,冬春兩季戴金簪,到立夏這天換下金簪戴玉簪。直到立冬又換上食簪。這些精美絕倫的飾品,以金銀、翠玉、珍珠及各種質地的寶石來製作,精雕細琢,在製作工藝上採用了累絲、鑲嵌等手法,再加上清代特有的掐金絲和點翠等工藝,使清代的宮廷女子們顯得更加高貴典雅,美麗動人,也體現了匠師們高超的工藝水平。
金鑲珠石點翠簪
有玉、翠、瑪瑙、金、銀的,各種材質取決於佩戴者的身份和等級。一種名為「東珠」、產於東北的珍珠,只有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同時材質也跟時節有關係,一般冬春兩季戴金簪,到立夏換戴玉簪。裝飾主題豐富至極,寓意也很講究,即「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如蝙蝠之上有銅錢的「福在眼前」、喜鵲登梅的「喜上眉梢」、桃子佛手石榴組成的「福壽三多」等等。
簪子的簪頭覆蓋面積增大,就演變成了頭花。簪子的簪尾由一根分叉為兩根或多根,就成了釵。簪、釵、頭花可單獨使用也可組合佩戴,佩戴時可以居中、可以斜插、可以在前、可以藏後。戴在滿族婦女兩把頭正中的頭花稱為頭正,分插兩把頭的兩端的則稱稱壓鬢花。清代流行繁縟的裝飾風格,講究以多為美,頭上遍布簪釵的現象很是常見。
金鑲寶石蜻蜓簪
金鑲珠寶松鼠簪
金鏨連環花簪
銀點翠嵌藍寶石簪
銀鍍金嵌珠寶蝴蝶簪
流蘇
流蘇本指用五彩絲線做成的穗子,在清代宮廷頭飾中,流蘇是滿族婦女十分喜愛的首飾,其造型近似簪頭,但在簪頭的頂端垂下幾排珠穗飾物,隨人行動,搖曳不停,與古代八大類首飾中的步搖極為相像——隨著佩戴者行動,走一步搖一下,充滿了動感。
銀鍍金點翠串珠流蘇
鈿子
鈿讀音diàn,義為用金嵌成花狀的美飾。其制以黑絨及緞條製成內胎,以銀絲或銅絲之外,綴點翠,或穿珠之飾。唐代風靡一時的花鈿就是將各種材質修剪成花朵的造型貼在額頭上。傳統的鑲螺鈿工藝也是用螺螄殼或貝殼鑲嵌在漆器、硬木家具或雕鏤器物的表面。清代貴族所用的鈿子也是鑲嵌複雜、繁花似錦。這種頭飾實際上是皇后、妃、嬪們在穿吉服時所戴的便帽,一般用藤絲或細鐵絲編成帽架,上面纏繞黑色絲線,再用各種寶石、珠翠嵌於帽架上。組成各種吉祥圖案。
鈿子有鳳鈿、滿鈿、半鈿三種。鳳鈿從前看,很像鳳冠,而後面覆加一箕狀平面,造型很有特色。鈿子前口沿還裝飾鈿口、上配鈿花、後垂鈿尾。后妃多用鳳紋鈿口,有九鳳、七鳳、五鳳等。九鳳鈿口為皇太后、皇后所戴用。
點翠鈿子
點翠嵌珠寶五鳳鈿
點翠嵌珠寶五鳳鈿
銅鍍金累絲點翠嵌珠石鳳鈿
扁方
滿族婦女頗具特色的髮式為兩把頭和大拉翅,梳這兩種髮式的時候要用一種橫簪來貫連固定,即為扁方。與其說是簪子,扁方更像一把尺子,造型扁而長,一端捲起另一端呈半圓形。宮廷中所用扁方多為玉制,也有珊瑚、翡翠、金鑲玉和玉嵌寶石等製品。
清宮的翡翠扁方有的碧綠如水,有的則在翡翠上鑲嵌金銀、碧空壽字、團花、蝙蝠等吉祥圖案。這種珍貴的翡翠製作的扁方,戴時貫穿橫扁簪的髮簪中,那翠綠色的玉色與漆黑的頭髮,強烈的對比色調造成特殊美的效果。
王室貴族婦女用的扁方從質地到樣式製作都堪稱精美絕倫,在扁方僅一尺長的窄面上,透雕出的花草蟲鳥、瓜果文字、亭臺樓閣等圖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王妃貴婦們戴著扁方故意把兩端的花紋露出,以引人注意。在扁方上綴掛的絲線纓穗,據說是與腳上穿的花盆底鞋遙相呼應,使之行動有節,增添女人端莊秀美的儀態。每逢喜慶吉日或接待貴客等滿族婦女便要戴上扁方了。戴上這種寬長的扁方,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之身體挺直,再加上長長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們走起路來顯得分外穩重、文雅。
白玉嵌蓮荷紋扁方
金鏤空蝠壽扁方
金鏤空嵌珠石扁方
金約
金約是清代后妃穿朝服時佩戴的頭飾之一,在戴朝冠時需先戴金約,用以束髮,看起來很像「緊箍咒」。金約為后妃及女貴族穿朝服時佩戴在朝冠下簷的飾品,形似圓形發卡。金約以其上鏤雕的金雲紋和鑲飾的珠寶數目以及腦後所垂貫珠的形制區別等級。金約由金箍和後部垂綴的串珠兩部分組成,金箍的節數和串珠的行數多少,反映了后妃等級地位的高低。
皇太后、皇后的金約後垂珍珠5串,以青金石等玉石作為分節點,將珍珠分為上下兩段,謂之五行二就。此外,皇貴妃、貴妃為三行三就,妃為三行三就,嬪為三行三就,依次遞減。
金鑲青金石領約
點翠
與以上不同的是點翠點翠不是一種頭飾形制,而是一種裝飾技藝,是中國一項傳統的金銀首飾製作工藝。它是首飾製作中的一個輔助工種,起著點綴美化金銀首飾的作用。
所謂的翠即是翠鳥的羽毛。點翠工藝十分複雜,先以金屬製成底託,將銀子拉成銀絲,用銀絲捻成繩紋花絲,勾勒出圖案紋樣,經過鎏金處理後,將翠鳥的羽毛修剪成相吻合的外形,粘貼在線條間的凹陷處。
點翠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其特殊的光澤,這種光澤是大自然神奇造物的最直接體現。翠羽的藍隨著光線的變化呈現出夢幻的光澤,而且經久不退色。據科學分析,這是一種結構色,是翠羽的微觀結構反射光線形成的,不含色素,所以不怕風吹日曬。但是怕擠壓,如果外力改變其結構的話,那這種結構色也隨著消失,藍色立即黯然無光。
翠鳥非常稀有,體型又嬌小,再加上皇家所用的點翠僅用翠鳥頭上最亮最閃的那個部分,所以制一朵小小的頭花需要許多隻翠鳥。據史料記載,翠羽必須由活的翠鳥身上拔取,才可保證顏色的鮮豔華美,這種美麗多少帶著悽慘與殘暴。翠色打底,金絲勾線,非常華麗,鎏金的處理往往是防止氧化引起的翠羽脫落。
翠首飾發展到清代,可謂運用廣泛。皇宮后妃們幾乎所有的首飾都用點翠工藝作為裝飾,從鈿子、簪釵、頭花、耳環,甚至到團扇、插屏、盆景等其他生活用品,處處翠色,成為風尚。
銅鍍金點翠鑲料石子孫萬代頭花
銀鍍金點翠鑲料石松鼠葡萄雙喜頭花
純元皇后
碧璽珠翠手串
皇貴妃
翠嵌珠寶蜂紋耳環
翠鑲金裡扳指
皇后
金嵌珠寶圓花
金鑲九龍戲珠手鐲
沈貴人
銀鎏金累絲嵌珠石指甲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