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個月,有一個孩子經常會在我們的頭條文章下留言,告訴我們她的煩惱:
看到她傾訴的這些,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
我小時候特別怕黑,尤其是晚上關燈睡覺之後怕鬼。所以只要燈一關我立馬就用被子蓋住頭,整個人蜷縮在被窩裡,動也不動,大氣都不敢出,有時實在憋得受不了了,就用手指拉開一點點被縫透透氣。
後來,我和奶奶,妹妹幾個人一起睡,也是這樣的情況。長期的這種恐懼壓力,讓我的睡眠質量特別差,每天都無精打採的,但是那時候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硬撐。
隨著慢慢長大,心智變得成熟了,再加上到學校住宿,十幾個人一間房,我才擺脫了那種狀態。
現在我自己的孩子,也是每次走到黑的地方,他就會問我:媽媽,你怕鬼嗎?」,媽媽,有沒有鬼?」
…….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怕鬼的問題呢?我們該怎麼辦呢?
孩子怕鬼的原因
1.怕鬼是一種本能
怕黑或者怕鬼,其實都是人對未知事物一種本能的恐懼,是人類遺傳進化的結果。人類在原始時期,對世界的認識還比較陌生,處於自我保護的機制。
所以,傾向於產生這種恐懼的情感。恐懼可以讓人們規避很多危險。
另外,由於兒童的心智發展還不成熟,很多孩子不能區分什麼物體是有生命的,什麼物體是沒有生命的。
所以會把自己的意識推向所有的物體,會認為,所有物體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有意識的。所以,天黑之後,關燈之後,看到很多東西就會覺得它們是鬼。
2.受恐怖故事,恐怖書籍和節目的影響
孩子年齡比較小,心智發展還不成熟,很難分清現實與虛構,對恐怖的畫面或者內容沒有分析能力,以為故事裡或者節目裡那些恐怖的畫面在現實中真的就有。
比如,孩子晚上想出去玩,大人不想讓孩子出去,就會告訴孩子,外面有鬼,會抓人,或者外面有老虎,出去就會被吃掉。孩子受到這樣的刺激,就會產生恐懼心理。
3.孩子希望引起父母的關注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孩子陪伴的較少,關注的較少。因此,孩子可能會通過怕鬼的方式,希望能得到父母的關注和陪伴。
因為孩子說出怕鬼,父母可能就會多陪在他身邊,這樣會讓孩子特別開心,原來這麼說就可以讓爸媽多陪陪我。
那當孩子出現天黑怕鬼的問題之後,我們要怎麼辦呢?
我們該怎麼辦?
1. 做到理解和共情
怕黑,怕鬼是個很正常的事情,不僅小孩會有,很多成年人都有這樣的情緒。
所以,當孩子出現這種問題時,不要嘲笑,也不要試圖馬上講道理告訴他「世界上沒有鬼」。而是要接納他的這種恐怖情緒,理解他,這是父母對孩子的共情,這樣父母才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
然後給孩子擁抱,多陪伴他,並且告訴他,其實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恐懼心理,爸爸媽媽像他這麼小的時候有時也會這樣。
接納孩子的這種情緒之後,就要重視孩子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
2. 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陪伴
找到原因之後,對孩子慢慢進行疏導,比如告訴他不要看去看恐怖的書籍和節目,父母自己也不要用恐怖的故事嚇唬孩子。
然後,要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陪伴,孩子的內心會變得更加強大,更有安全感,擁有更多克服恐懼的勇氣。
最後,希望我們的孩子當遇到問題時,內心鬱悶恐懼時,一定不要獨自吞下,記得向家人求救!
當你有煩惱、擔憂時,也可以在象爸象媽留言跟我們吐槽和傾訴~
往期文章:
為什麼很多孩子不願聽父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