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除名?

2020-12-22 科學探索菌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

關於冥王星

冥王星由克萊德·威廉·湯博發現於1930年,位於海王星(太陽系最外側的一顆行星)之外。起初人類對冥王星所知甚少,在2006年以前冥王星一直被認為是一顆行星。進入21世紀,新的天文觀測技術使人類了解到更多太陽系內的小天體。特別是鬩的發現,使國際天文學界普遍認為應該重新定義行星。此後隨著新的行星定義起用,冥王星被正式除名,並冠名為矮行星,九大行星也就變成八大行星了。

冥王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同時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其中質量第一大的是鬩神星。柯伊伯帶是外海王星天體聚集區,這兒的天體主要由冰和巖石構成。

冥王星很小,體積僅相當於月球的1/3,質量僅相當於月球的1/6。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需要8分多鐘,而陽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冥王星大約需要5.5小時。與太陽系中的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冥王星的軌道很扁,也就是軌道離心率高、近日點和遠日點的距離差值較大,並且軌道傾角(基於地球的公轉軌道平面,或者說黃道面)很高。由於軌道較扁,冥王星會周期性地進入海王星軌道內側。不過兩者因為軌道共振,並不會發生碰撞。

上圖為冥王星運行軌道示意圖。

冥王星雖然是矮行星,但是它也有衛星,目前已知冥王星有5顆衛星。

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的原因

行星本身不發光,是直接環繞恆星運轉的一類天體。除了這個最基礎的傳統定義,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還對行星附加了另外兩條定義。首先,該行星的質量必須要足夠大,這樣才有足夠強大的引力使其自身保持流體靜力學平衡狀態,即天體的形狀趨於球形;其次,它必須有能力清除公轉軌道附近區域的其它天體。

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以小行星帶為界,裡邊四顆是類似地球的巖石行星,外邊四顆是類似木星的氣態巨行星。

簡單來說,圍繞恆星公轉的天體,必須要足夠大,才能算得上是一顆行星。因為只有足夠大,才有足夠強的引力清除軌道附近的其它天體,冥王星就是因為不滿足這個條件才被降級為矮行星。

矮行星就是不夠格成為行星的天體,大小基本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矮行星同樣圍繞太陽公轉,外形趨於球形,但是由於比較小,沒有能力清除軌道附近的其它天體。而像冥王星這樣有比較穩定公轉軌道的矮行星又叫做類冥天體,柯伊伯帶天體中已知有近四分之一是類冥天體。

不管是行星、矮行星、衛星,還是小行星、彗星,它們都是由太陽誕生之後餘下的邊角料形成的。

萌萌噠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冰冷的心

冥王星距離地球十分遙遠,冥王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是日地平均距離的33倍。在剛發現冥王星的幾十年間,人類對它知之甚少,顯得十分神秘。

目前人類關於冥王星最新最全的資料來源於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於2015年成功飛掠冥王星,並對其進行了探測。科學家在冥王星表面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心形區域,這其實是一個橫跨上千公裡的冰原,被稱作冥王星之心。

如上圖所示,冥天星亮白色區域酷似心形,看起來很萌。圖片來自NASA。

冥王星表面的平均溫度大約為零下223攝氏度,在這樣的環境下,大部分物質都凝固了下來。根據探測數據,冥王星大約由7分巖石、三分水冰組成,而表面則覆蓋著一些固態的氮、一氧化碳和甲烷。當冥王星靠近近日點時,表面的這些物質會升華,暫時構成冥王星稀薄的大氣。

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表面十分寒冷荒涼,好似神話世界中的幽冥之地。這樣的地方幾乎不會存在生命,對人類而言十分可怕。冥王星的公轉軌道也與其它八大行星迥然不同,要是沒有海王星,冥王星的運轉軌道會更混亂。此外,冥王星的自轉方向與金星相同,從地球公轉平面的北極來看,它們都是自東向西順時針旋轉,你在該星體上將會看到太陽每天西升東落。

不過,放眼全宇宙,冥王星上的環境就顯得溫柔得多。冥王星表面是固態的,探測器好歹可以登陸,未來也可以充當人類探索宇宙的中轉站。若是木星這種氣態行星,或者金星這種布滿有毒氣體和熔巖的高溫行星,那才叫真的可怕。而與地球環境相近的火星,則顯得更溫柔些。

熱愛科學的朋友,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冥王星被除名九大行星,開始聚攏人馬單幹
    冥王星被除名九大行星,命名為矮行星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在天文學上有什麼意義嗎?為什麼要這麼歸類?在上學的時候一直是背誦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但在2006年冥王星被天文學家們投票,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
  • 冥王星有多可怕?它為何從「九大行星」除名?科學家發現了什麼?
    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我們便對地球和宇宙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太陽系曾經有九大行星。從2006年以後,冥王星從其中除名。有人說這是因為冥王星實在太恐怖了,與8大行星格格不入,這是為什麼呢?
  • 冥王星有多可怕?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這一原因是關鍵!
    為何把冥王星從九大行星除名?它有多可怕?科學家說出原因!起初太陽系內並不是八大星而是九大行星,說起第九大行星,很多小夥伴們都能脫口而出冥王星,由於和其他行星不同,在2006年將冥王星在太陽系內除名,其實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個冥王星,古代的羅馬神話中,它有一個非常恐怖的名字叫「閻王星」,閻王星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們有一種恐怖感覺,我們只聽它的名字,能夠感覺它不是一個好惹的角色,冥王星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恐怖。
  • 冥王星是意外發現的,體積只有月球的1/5,被除名太陽系大行星行列
    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上,經常能夠看到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可是如今太陽系只剩了八大行星,還有一個行星到底去了哪裡?這個行星到底是如何發現並命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冥王星。冥王星的發現是一個意外的收穫1930年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在研究天王星與海王星的時候,一次意外的錯誤測算,錯誤的認為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附近還有另外一個衛星伴隨,基於這個錯誤的測算,科學家們順藤摸瓜,深入對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周邊進行觀測,不查不要緊,這一查竟然發現了一個行星的存在。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簡直就是生命的禁區,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
    1930年3月13日,冥王星作為第九大行星被發現的消息曾轟動全世界,但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的一次會議中,又被除名踢出九大行星,這其中發什麼了什麼?難道是冥王星有什麼可怕之處嗎?其實,在冥王星被發現之時,距離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已經過去了84年,而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的發現之路,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從1906年開始,天文學家們就開始對第九大行星進行了搜索,之後有天文學家提出該天體可能處於天球坐標,但一直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25年之後著名天文學家湯博通過一張質量極為模糊的照片確認了該天體的運動,隨後在天文臺進一步拍攝驗證,最終在1930
  • 冥王星天蠍座守護星,曾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一員,又為何被踢出局?
    ——袁元今天咱們來說一說曾經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也叫閻王星、冥神星。冥王星是天蠍座的守護星,主宰人的爆發力與洞察力,對事物有抽絲剝繭的能力,負面影響是嫉惡如仇,陰險。值得注意的是,冥王星上還發現覆蓋著皚皚「白雪」的「雪山」,當然這個雪是加引號的,這些冰雪的主要成分是冥王星大氣中的甲烷,冷凝後降到山頂上的。冥王星也是繞太陽轉的,公轉一圈約247.68個地球年,冥王星自轉周期是6天9小時17分36秒。冥王星曾經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一員,後來又為何被踢出局呢?下面咱們來聊一聊,冥王星自1930年被發現以來,長期被列入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
  • [常識積累]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也就是說冥王星被降級,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一時之間,爭論四起,很多人認為這對於冥王星而言並不公平,也有人認為這是冥王星本身特性的必然。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它的環境究竟有多可怕?
    根據最初的估計,冥王星的大小接近於地球,所以在當時它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第九大行星。 ,億萬年來一直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就像太陽這個母親帶著八顆「小蝌蚪」在宇宙流浪一樣,可是在之前,太陽其實是帶著九顆「小蝌蚪」飛行的,也就是太陽此前其實是擁有九顆行星的,這第九顆恆星就是冥王星,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冥王星在2006年由國際天文組投票織決定把它剔除出太陽系行星行列,太陽系最終只剩下八顆行星,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冥王星被剔除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呢?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有多可怕?又有多奇葩?
    如今一說起pluto,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顆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pluto)。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為何會被冠以死神之名?為什麼最後被拉下神壇?這其實是一個「誤會」。    圖:黃色為冥王星的軌跡,軌道與黃道平面夾角達到了17度  其次,冥王星軌道傾角大。  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水星也只有7度,排第二的是金星3.4度。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看完顛覆認知,難怪被踢出行星行列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它們一起圍繞著太陽公轉,形成了宇宙中一個普通的星系,其實在1930年到2006年之間,科學家認為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最後一個行星是冥王星,只是沒想到它在九大行星的「寶座」上待了76年,就被「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因為科學家發現它還不夠資格,也太特別了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咋了?它長這樣,有點「可怕」!
    眾所周知太陽系上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過在很早以前,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這第九大行星就是冥王星,只是它在後來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於是太陽系從此只有八大行星。
  • 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可一點也不冤
    1930年,科學家萊德·湯博發現了冥王星。從那之後,冥王星就被視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樣的看法一直持續到了2006年,冥王星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排除在了行星行列之外,而被劃為了矮行星。冥王星被無情踢出行星行列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4年,依然還有許多的人無法接受這個現實。那冥王星被除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 【常識】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是指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多可怕?
    冥王星,2006年以前它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以人類之名)。冥王之名源於古羅馬神話,陰間之神,布魯託,猶如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閻王,掌管著黃泉之畔。冥王星就像幽冥一樣荒蕪、冰冷與寂靜,然而最終卻被推下神壇,這一開始就是個誤會。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自從冥王星在2006年被天文學會貶為矮行星以後,叫了幾十年的太陽系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一時間很多人還不適應。但這也沒辦法,誰讓冥王星的個頭太小,而且軌道異常,最主要的是它沒有清除自身軌道周圍的其他小型天體。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冥王星怎麼了?它是為什麼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在太陽系裡冥王星是體積最大的矮行星,也是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冥王星繞著太陽公轉一個周期大約240年左右,它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在太陽系的柯伊伯帶的區域,離太陽最近時候大約44億公裡,離太陽最遠時候大約要73億公裡。
  • 《我的世界》玩家在生存模式中打造了「八大行星」雕塑,引起熱議
    這個雕像的名稱為「創世神與八大行星」,地圖中間有一個巨大的人形雕像,他攤開雙手,有著結實的肌肉,仿佛一位神邸。而在創世神的周圍有八個星球漂浮著,我們可以看到這明顯就是八大行星,地球的外觀還是很好辨認的!
  •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做錯了什麼?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做錯了什麼?而對於這3條定義來說,冥王星還是符合前面兩條的,但是卻並不符合第三條,因為冥王星的運行軌道和其他的8大行星完全不同,甚至還會周期性地進入海王星的軌道之內,而且在距離冥王星不遠的地方,還有一顆名叫鬩神星的天體,這個天體的質量居然要大於冥王星,所以冥王星也就無法被稱之為行星了。
  •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在太陽系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帶叫做小行星帶,這裡有著數不勝數的小行星,它們的體型非常小,受到太陽系中行星引力的影響,還停留在這裡。如果想要真正地走出太陽系,對行星有初步的了解,就首先要對太陽系有足夠的了解,現在都已經2020年了,科學家卻發現在太陽系內極有可能會存在第九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