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是需要延續和傳承的,隨著我們對科學和宇宙的不斷深入,人類掌握了分辨事物的學習能力。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我們便對地球和宇宙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太陽系曾經有九大行星。從2006年以後,冥王星從其中除名。有人說這是因為冥王星實在太恐怖了,與8大行星格格不入,這是為什麼呢?
冥王星的命名
我們單從冥王星的命名來看,就感覺這個名字籠罩了一層詭異的色彩,根據西方國家的命名習慣,它的名稱來源於冥界之神,它也叫做閻王星。與其他8大行星的名字不同,它的命名帶有了恐怖的色彩,讓人不寒而慄。很多人在聽到冥王星的第一刻起,就覺得這是與眾不同的行星。
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都要圍繞太陽運動,太陽有著強大的引力,正是有了太陽的存在,我們才能安然無恙的在地球生存,這也說明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是比較合適的。而冥王星距離太陽實在太過遙遠了,它與太陽的距離抵得上我們到太陽的39倍了,在運轉過程中,冥王星距離太陽最遠的時候,甚至達到了74億公裡,這也意味著它得不到太陽的光熱,是一顆非常寒冷的行星。
冥王星的溫度
根據科學家的數據來看,它的地表溫度達到了零下23攝氏度,這是什麼概念呢?地球的平均溫度是15攝氏度,而它的溫度遠遠低於地球。南極可以說得上是地球最寒冷的地方了,即使是最低氣溫也不過才零下94攝氏度。它的平均溫度比南極的最低氣溫還要低,足以說明,它的寒冷是無法適合生命生存的,如果人類到達了冥王星,在片刻之間便會凍成一個雕塑。
冥王星的位置
這句話其實並不誇張。冥王星的位置比較特殊,它位於太陽系的黑暗地帶,即使是炎熱的中午也比不上黃昏的地球溫暖,所以說寒冷是它的代名詞之一了,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場景,在一顆未知的星球上,天空一片昏暗,沒有任何光亮,周圍全是異常的低溫,沒有一絲生命的痕跡,這是該多麼的令人膽戰心驚。
冥王星的發現
在科技水平還不發達的過去,科學家對冥王星的發現還是有所局限的。由於那時的觀測水平還比較受限,科學家對其質量進行了錯誤的分析,因此它才成功進入九大行星行列,後來科技水平不斷發達,科學家才發現它的實際質量還是比較小的,連一顆行星也算不上。那個時候它是否是一顆恆星成為了困擾科學界的一大問題,直到2006年,國際上才把冥王星從九大行星中除名,降級成為了矮行星。
行星的判定條件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科學家對行星的判定製定了三個條件,如果能符合這三個條件,那麼就可以判斷這顆星體是否為行星了。行星必須是圍繞著恆星運轉的,質量必須足夠大,在它的公轉軌道內,不能出現比他還大的星體,只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就可以判定為一顆行星,也正是因為這三個條件,冥王星才順理成章的退出了這個行列。
科學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的,即使先輩科學家提出了很多先進的概念,為現在的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但科學並非一成不變,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便會推翻從前的理論,得出新的見解,這也是科學的一大進步。
如今冥王星已經成為了一顆孤單的行星,雖然它已經不屬於8大行星了,但人們也不會忘記它的存在,更不會忘記科學家所做的貢獻,大家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