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張偉麗在UFC大戰中衛冕冠軍的熱度,我們好好科普一下有關格鬥的知識。
現代的格鬥系統複雜的讓人眼花繚亂,今天還看到有人問,張偉麗的這個綜合格鬥和鄒市明的拳擊是一回事嗎?老實說,我們普通人對於武術、格鬥的認知,可能還停留在少林寺和葉問、李小龍的層面上,還有偶爾曝在新聞上的太極拳、八卦掌什麼的。在我看來,拳擊、散打、泰拳、空手道、柔道、桑搏……都屬於武術,只是競技規則不同罷了。
今天我們一起認真的屢一屢各種格鬥術。
No.1 Boxing/拳擊
一項只允許使用拳頭的競技體育運動,比賽雙方各自帶上拳套,將對方的頭部與軀幹作為打擊目標而展開較量。拳擊臺是一個正方形的用繩子圍起來的臺子。
最早也叫西洋拳,起源於英式格鬥,為了體現文明,相繼將踢擊、摔法、反關節技術都取消掉了,只有最基本、並且也是殺傷力最小的拳法被保留下來,被認為是最「文明」的格鬥形式,它開展得最為普及,還順利地進入了奧運會,相對發展水平最高。不過你千萬不要以為這個殺傷力最小的拳法真的有多安全,其實能照樣打的你滿地找牙。
鄒市明,就是這個項目的世界奧運冠軍;還有大名如雷貫耳的拳王泰森,當然他們不是同一時期,重量級別也不同。
No.2 Sambo/桑搏
桑搏是近代發源於俄羅斯的一門武術,俄羅斯的國術,混合了降伏技術與摔跤技術;是一項很全面的運動,包括站立技、地面技、投技、鎖技等等,可以對標中國的散打,實用性非常強,號稱「世界上最好的防身術」、「世上最兇狠的格鬥術」。
戰鬥民族的國術桑搏,其實國際影響力不小,出過菲多、小鷹這種高手,還有著名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是一個桑搏高手。但這個項目在中國的推廣並不廣泛,桑搏的路子非常之野,很可能打一場比賽回來就變成了豬頭臉,很多人玩不起的。
No.3 Brazilian Jiu Jitsu/巴西柔術
起源於柔道、發源於巴西,目前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纏鬥技術之一;巴西柔術歷史悠久,以精妙的地面關節技、絞技等聞名於世,是MMA選手的必修課。
巴西柔術經常練習的技術有:摔投技術、上位壓制技術、背部控制技術、基於各種優勢位置下的降服技術、處於不利位置時的逃脫技術、以及處於下位的防守姿勢(guard)。其中,「防守姿勢」是區別於其他纏頭武術的最大特徵,就是自己倒地時用腿去控制住對方身體並開展反擊的各種姿勢。
「以柔克剛」、「以弱勝強」是巴西柔術的指導性戰略方針,可以說是小個子的福音,將強大的對手拖向地面,在地面搞定他。代表人物當之無愧的要數格雷西家族,卡洛斯·格雷西、艾裡奧·格雷西兩兄弟讓這項技術享譽全球、風靡武林。
中國人可以從《激戰》這部電影了解一二,當中出現了大量巴西柔術的動作。
No.4 Freestyle Wrestling/自由式摔跤
奧林匹克摔跤兩大項目之一,被稱為「想抓哪就抓哪」的運動,可以手足並用,可以抱頭、頸、軀幹、上下肢、纏腿、勾足、挑腿等,但不許抓衣服,不許使用反關節和窒息動作。將對手摔倒後使其雙肩觸及墊子者為勝,如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出現這種情況,則按兩個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No.5 Greco-Roman Wrestling/古典摔跤
和上面的自由式摔跤,並稱為奧林匹克摔跤兩大項目。禁止對腰部以下的動作,只許用手臂和上身攻擊或摟抱對方身體的上半部分。
和自由式摔跤的區別在於,古典摔跤是「上半身的運動」,而自由式摔跤則是全身想抓哪抓哪。
No.6 Jeet Kune Do/截拳道
截拳道,就是截擊對手來拳之道。李小龍所創立的融合世界各國拳術以詠春拳、拳擊、擊劍作為體系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最大優勢是以最短的出拳距離和最快的時間進行防守反擊、直接反擊、防禦和攻截的拳道實戰與搏擊技術。
截拳道除了融合各種拳法、棍法等精要技術,還有強大的道家精神支撐,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但無人能真正傳承和發揚一代宗師的衣缽是不要避免的悲哀。
No.7 Judo/柔道
纏鬥武術中的一種,在19世紀由日本人嘉納治五郎所創,目前是奧林匹克項目之一;柔道強調投技,同時允許地戰與降伏。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而贏得比賽,是奧運會中唯一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手的項目。
柔道是近身戰的王道,是一種利用對手的力量和重量將對方摔倒的搏擊技巧,是投摔技的代表。柔道的攻防技術分為立技(站立技術),寢技(倒在地上的翻滾角鬥技術),以及防身自衛擊打對方的當身技,比賽中不準使用當身技。
中國柔道健將有莊曉巖,冼東妹,佟文,楊秀麗,孫福明。
No.8 Karate/空手道
打擊技術中的一大流派,根源於中國,發源於日本衝繩,包含踢、打、摔、拿、投、鎖、絞、逆技、點穴等多種技術。有著許多變化和分支,多到我無法描述。
技術很全面,該有的不該有的都有,體系、技術極其規範,所以傳播性、競技性很不錯,便於練習,實戰性相對而言可能會差點意思。
No.9 Muay Thai/泰拳
站立打擊技術中的一種,泰國國技,講究對拳、腿、肘、膝的全面運用。殺傷力大,是一項以力量與敏捷著稱的運動。主要運用人體的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四肢八體作為八種武器進行攻擊,出拳發腿、使膝用肘發力流暢順達,力量展現極為充沛,攻擊力猛銳,素有立技最強搏擊術之稱。
No.10 Sanda/散打
又稱散手,廣泛普及於中國的一門現代站立武術運動。散打在拳腿對抗的基礎上加入了摔法,還引入了現代擂臺的賽事制度。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並運用傳統武術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對方的、徒手對抗的格鬥項目。散打沒有套路,只有單招和組合,見招拆招,不講究花法只講究打贏實用。散打沒有地面技,也沒有膝肘技,可能中國武術覺得地面技上不得臺面,而膝肘技勝之不武。
No.11 Tae Kwon Do/跆拳道
來自韓國的打擊型武術,強調整體的柔韌、靈活及腿法,傾向於下肢,擁有所有格鬥體系裡最高難度的腿法,想像一下「空中五連踢」;也可以用拳,但只能用規範的直拳,還打擊限定嚴格。規則限制特別多,不許纏抱、不許膝肘、不許碰撞、不許踢擊膝蓋以下的位置,比賽中常常是站的遠遠的對踢,常見高鞭腿、闢腿這類高位打擊。
老實說,跆拳道練習強身健體很不錯,動作觀賞性也很強。但就防身來說,實用性真的很一般不是嗎?不理解為什麼現在很多幼兒園小朋友都學這個,難道不是散打更實用?!
以上盤點的這些格鬥術,都是競技運動,並不是真實的打鬥,盤它是為了便於我們在觀賞各種格鬥比賽時能夠更好的欣賞其中的門道。而真實的打鬥,是沒有任何規則的,不會限制手段,就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用最有效的方式制服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