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家中突然發生中風偏癱該怎麼辦?

2020-12-14 騰訊網

中風,是一個中醫學名詞,偏癱是中風的最常見的表現之一,能夠引起中風的常見原因也就是引起中風偏癱的常見原因。中風偏癱是最常見的中風後遺症。它是指一側肢體肌力減退、活動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動。偏癱病人常伴有同側肢體的感覺障礙如冷熱不知、疼痛不覺等。有時還可伴有同側的視野缺損,表現為平視前方時看不到癱瘓側的物品或來人,一定要將頭轉向癱瘓側才能看到。

病例

楊某本身就有高血壓,而且有長期的抽菸、酗酒等不良習慣。兒女經常勸他要注意身體,可是他一直沒怎麼在意。2018年年夏天有段時間,經常有頭暈、視力模糊、走路不穩等症狀,當時就覺得不大對,全家人都勸他去醫院檢查檢查,但是他說沒事,也有可能是高血壓又犯了就沒當回事。突然有一天,楊某中風暈倒了,經過了一整晚的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雖然逃過一難,但是卻因此造成了一側肢體的偏癱,也就是半身不遂。左側身體包括胳膊、手、腿都活動不了,半邊臉也很僵硬,話都說不清楚,還會流口水。

在醫學上對中風偏癱患者,我們必須爭取早期康復治療,尤其在發病後的前三個月內的康復治療是獲得理想功能恢復的最佳的時機,但是對病程長者,它潛在功能恢復力也不容忽視,我們應當繼續進行相應的康復治療,也可達到改善功能的效果。中風偏癱屬難治病症,接下來給您分享一些主要有效康復措施。

01中藥康復治療

對半身不遂者,在軟癱期多使用有益氣活血通絡作用的補陽還五湯加減;在硬癱期多用有養血平肝熄風活絡作用的四物湯合天麻勾藤飲加減。對語言障礙者,常用有祛風化痰作用的解語丹加減;腎虛者合用左歸飲加減。

02針灸康復法

除用常法取穴外,我們多採用針刺某些特效穴確能提高療效,如下肢癱軟針隱白、肩關節不能活動者針對側「中平負」,腿不能提起者刺「提腿負」、頸部無力者針「筋縮」等。在針刺手法上,要求每針都能出現酸痛脹或定向走竄的感覺,對有些穴位,如軟癱針隱血時應讓患肢出現抽動抬腿動作則療效會明顯迅速。若配合靈龜八法按時取穴法往往會出現奇效。由於採用了不同於傳統取穴的特效穴法和特殊的針刺手法,使殘肢功能的恢復上了新臺階,甚至使原來都認為不可能站起來的癱瘓患者上下樓梯、出入家門。

03科學的運動功能訓練

包括肢體的被動運動、主動運動和抗阻運動,以及「作為康復治療法」等。這套現代康復醫學運動功能訓練方法,應當在康復技師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病情採用不同方法進行。

04天然生物調理療法

提取自藥食同源的生物活性成分的多肽地龍蛋白配方,區別人工化學合成成分,生物提取活性物有一特點,不是單一的物質成分,包含有多種活性因子,相互協同作用使得效果更顯著。經特殊工藝保存其活性,作用於人體。順應機體的自然規律,通過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達到清除血液垃圾,保健養生的功效。恢復人體自愈功能才是最好的治病養生方法,這就是微絡康始終堅持的健康理念,也是無任何毒副作用的生物療法的優勢所在。

小知識點

中風偏癱可以發生在任何場所,但在家中發生的較為多見,如果在家中突然發生中風偏癱該怎麼辦?

無論發生什麼形式的中風,家屬都不要驚慌,要認識到在家中的緊急搶救,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處理得是否及時和得當,關係到以後病情的發展,所以掌握一些初級的家庭急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一旦家中有人發生了中風偏癱,要設法把病人抬到床上,不要把病人扶起,正確的搬運是:2~3個人同時抬,一人託住病人的頭部和肩部,保持頭部不受震動,另一個人託住病人的背部和臀部,還有一個人託住病人的臀部和腿腳部,讓病人安靜躺下頭部略高並稍向後仰,如果有嘔吐,則頭部應偏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內,然後解開病人的衣領,如有假牙應取出,如有打鼾,可用手託起病人的下頜,用紗布或手帕將病人的舌頭包住拉向前方,讓病人的通氣道保持良好的通氣狀態。

此時可以請醫生前來急救,也可以待病情稍見穩定後送醫院及時搶救。應把病人送到一家最近的醫院,避免長途顛簸引起病情加重。從樓上向下搬運病人時必須保持頭在上方,腳在下方,以減少腦部的充血。最好用擔架讓病人平躺著搬運,切記搬運動作要輕柔,還要儘可能的減少不必要搬運。

相關焦點

  • 【全國殘疾預防日】中風偏癱後,康復至關重要
    何先生平常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因為沒有嚴格按醫生要求吃藥,有一天突然出現了右半身偏癱、口舌歪斜、講話不清等症狀。原來他得了中風病。中風也叫做腦血管意外、腦卒中,是由於腦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風)或者破裂(出血性中風)引起的腦組織供血障礙的病變。
  • 竹藤棒調理 中風偏癱 案例分享
    視頻中鋤地的老人,男,80歲,在十幾年前因中風引起偏癱,當時老人的狀況:嘴有點歪,口齒不清
  • 中風偏癱、失語、吞咽困難、認知障礙,腹針治療選七穴
    中風是中醫學對腦血管疾病的統稱。 中風的發生,主要因素在於患者平素氣血虧虛,與心、肝、腎三髒陰陽失調,加之憂思惱怒,或飲酒飽食,或房事勞累,或外邪侵襲等誘因,以致氣血運行受阻,肌膚筋脈失於濡養;或陰虧於下,肝陽暴漲,陽化風動,血隨氣逆,挾痰挾火,橫竄經髓,蒙蔽清竅,而形成上實下虛,陰陽互不維繫的危急症候。
  • 中風為何容易在冬季高發?中老年人又該如何預防?這些細節別大意
    什麼是中風?中風在醫學上又被稱為腦卒中,是指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堵塞導致血液不能順利流入大腦,而引發的腦組織損傷性疾病。中風發生前,會有哪些徵兆?言語異常中風發作前患者會有舌頭麻木、說話不利索、吐字不清的情況出現,甚至還會有舌頭無法伸直、口角歪斜的現象,可能是由於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相應的血管出現痙攣,從而導致該部位腦供血障礙影響到了言語功能。
  • 中風偏癱後,若想身體變好,跟著這2步,做好康復訓練
    中風是一種中老年人中比較常見的疾病,現在中風的患者不斷增多,很多人因為自身患有心腦血管上的疾病,所以會出現中風,也有些人是突然受到了刺激導致的。總之不管是哪種原因導致的中風,都應該注意,每天要做康復訓練,避免出現意外影響生命。
  • 不要等到偏癱才後悔莫及!中老年人中風預防保命手冊奉上
    話說多年前做學生的時候,我就認識一位闊太太,先生是中風後偏癱的,一直坐在輪椅上,什麼都要人跟著屁股伺候。就比如,控制說話部分的腦子如果中招,那麼人就不會說話了,如果是控制走路的部分壞掉,那人就不能走路。這種缺血型中風佔中風總數的比例有87%,是大頭。第二種,就是腦血管破裂。
  • 中風偏癱後,日常康復鍛鍊出現肢體水腫是什麼原因,該如何康復
    大家好,我是一名康復師,今天我給大家聊一聊,我們的偏癱患者在訓練過後,我們的患側肢體為什麼會出現腫脹的一個問題?以及後期我們該如何進行預防?其實對於我們偏癱患者,在日常康復訓練中,我們的肢體多多少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一個腫脹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腦中風後肢體癱瘓,失去神經的支配,血液淋巴液的一個循環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一個減慢或者喪失,所以當我們在進行訓練過後,特別是運動訓練過多,由於肢體末端血管的擴張,導致組織液滲出增多,但是靜脈回流這個時候又不好,就會出現末端肢體的一個腫脹的一個問題。
  • 中風偏癱的中醫治療大法!值得一看
    一、疏散風寒法        適應證:年高氣衰,冬季感受風寒後(多在由暖處猝至冷處或汗出受風寒時發生),猝然偏癱,舌苔薄白,脈浮緊者。雪夜披衣開門時,突然左側偏癱摔倒在地,前醫以補陽還五湯治療10日無效。邀家兄前往。審其脈浮緊,舌苔薄白,神識清楚。診為風寒客於半身之腧。以續命湯加減1劑證減,10劑諸證消失而愈。        二、益氣活絡法        適應證:氣血俱虛,絡脈瘀滯,偏癱不用,脈患側弦大,健側弦緩或沉弦。
  • 【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篇】——康復中風偏癱,並非難於登天
    如果癱瘓肢體不能活動,則取仰臥位,用健手拿起癱瘓的上肢,緩慢地伸展和屈曲肘關節、腕關節、指關節,每次被動運動5分鐘,上、下午各一次;如果癱瘓的肢體已恢復活動,但運動仍不靈活時,健手可幫助癱瘓的肢體活動,如幫助屈伸關節等。健側的肢體也應經常活動,這種活動有助於患側肢體的被動運動。
  • 82歲老太中風倒地 醫生從她腦中抽出5釐米長血栓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顏閩悅 記者 高達)日前,蘇州一 82 歲老人突然倒地,左側身體失去知覺,送醫治療後被診斷為腦梗塞,也就是常說的卒中或中風。由於離發病已過去了四小時,無法通過靜脈溶栓。醫院只得採取手術取栓的方式,從老人的病變部位抽吸到了大量的血栓,其中最長的一根竟然達到 5 釐米。
  • 女子按摩後突然中風,半身不遂!這地方別隨便按
    近日,她在按摩後不久右側肢體突然不能動了,話也說不清楚,送醫後才知自己中風了。醫生告訴她,這是因頸部按摩不當導致頸動脈夾層,使得頸內動脈狹窄閉塞導致。按摩後,她突然不能動了家住武漢後湖的28歲女白領餘女士,由於長期伏案工作,又喜歡看手機追劇,她的頸部常感到酸痛。
  • 冬季腦卒中高發,「中風120」識別口訣要牢記
    近日,筆者來到衡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中心發現,連日來,該科腦卒中的患者明顯增多。  該中心主任胡新平提醒,本身有卒中史、基礎疾病多、情緒不穩定的老年人是腦卒中的高發人群,這類人請要注意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態,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預防腦卒中的發生。此外,這類人的家人要牢記「中風120」識別口訣,快速識別腦卒中,及時送院治療,切勿錯過「黃金搶救期」。
  • 老人突然嘴歪、手麻,是中風了嗎?中風的其他症狀是怎樣的?
    很多老人會出現嘴歪流口水左手麻,那這是中風的前兆嗎?跟中風有關係嗎?首先了解下什麼是中風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因發病急驟,症見多端,病情變化迅速,與風之善行數變特點相似,故名中風、卒中。
  • 身體總「跑偏」,中風將來襲
    王先生這種情況是腦梗的典型症狀,如果大家生活中突然出現身體向一側跑偏、有不對稱現象,一定要引起重視。腦梗又稱缺血性腦卒中,俗稱中風,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出現障礙所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45~70歲的中老年人是中風高發人群,近年來發病呈年輕化趨勢。流學病學調查顯示,45歲以下青年卒中佔所有卒中患者的10%~15%,而且他們發病更兇猛,後果更危險。
  • 10年裡3次腦梗2次腦出血,右側偏癱、失語一年半,靠胃管進食 如今...
    之後再隨院士石學敏教授,研習「醒腦開竅針刺法」,並將這些方法結合到劉氏中醫心法中,進行中風偏癱的治療。在河南行醫幾十年,2017年,劉永輝來到杭州。10年裡3次腦梗2次腦出血65歲範叔叔右側偏癱失語一年半範叔叔65歲,有高血壓史,卻不肯吃藥,生活習慣也不好。
  • 治偏癱這事兒,我幹了一輩子
    針灸的優勢在於調氣治神,神經解剖學認為大腦是人體的神經中樞,作為神經科大夫的他在臨床上遇到大量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於是他將大腦功能分區與針刺療法結合起來,嘗試治療一些神經系統疾病。很快,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有一位偏癱患者在接受頭針療法之後,竟然立馬就站了起來,他激動不已的心情簡直無法言喻,情不自禁地高喊「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
  • 關於中風康復『動』or『靜』,康復不僅僅是運動
    許多患者,尤其是高齡老人發生中風後,很可能會留下後遺症,輕者可能只是行動不便,重者則臥床不能起身,大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縮短患者的預期壽命。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患者可能會出現語言障礙、感覺障礙、肢體癱瘓等情況。
  • 冬季中風高發:中醫對中風的辨證
    至明代王履,綜合前人之說,復為中風正名,指出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溼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由此相沿又有真中、類中之分。關於卒中、偏枯以及風痱、風懿等名稱,實則是本證各個階段的不同表現。明·樓英曾明確指出:中風世俗之稱也。..然名各不同,其猝然僕倒者,《經》稱為擊僕,世又稱為卒中,乃初中風時如此也。
  • 【消栓通絡片】秋風起,防範中風需上心
    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 「中風發生的基本病機是瘀血痰濁,痺阻腦脈,導致經絡不通,清竅蒙閉。
  • 35歲男子臉部受傷沒在意,20多天後突然中風險喪命
    年僅35歲的何先生沒有高血壓高血脂,也沒有抽菸喝酒的不良生活習慣,可最近突然偏癱中風了。經醫生檢查,罪魁禍首竟是之前搬運樹幹時被砸到臉,外傷造成頸動脈夾層,血栓脫落堵塞腦血管引起的嚴重中風,甚至出現了生命危險。 何先生家住武漢市黃陂區,平時身體強壯,各項健康指標都正常。20多天前,他去親戚家幫忙蓋房子。在搬運樹幹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小意外,樹幹突然彈起,重重地砸在他的左臉上。他覺得只是個小傷,自己敷了點消腫的藥,就沒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