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偏癱後,日常康復鍛鍊出現肢體水腫是什麼原因,該如何康復

2021-01-18 我是康復治療師

大家好,我是一名康復師,今天我給大家聊一聊,我們的偏癱患者在訓練過後,我們的患側肢體為什麼會出現腫脹的一個問題?以及後期我們該如何進行預防?

其實對於我們偏癱患者,在日常康復訓練中,我們的肢體多多少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一個腫脹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腦中風後肢體癱瘓,失去神經的支配,血液淋巴液的一個循環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一個減慢或者喪失,所以當我們在進行訓練過後,特別是運動訓練過多,由於肢體末端血管的擴張,導致組織液滲出增多,但是靜脈回流這個時候又不好,就會出現末端肢體的一個腫脹的一個問題。

那麼當我們出現了訓練過後,肢體末端出現水腫的一個問題,以後我們該怎麼辦呢?

1、抬高患側肢體:就是我們在訓練過後,在休息的時候可以將我們的患側肢體稍微抬高,高於心臟,一般水腫第二天就得到消失。

2、熱水泡浴:就是我們在訓練過後,特別是晚上偏癱患者每天要堅持我們的泡手泡腳,這樣對患者水腫也是很有效果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在水中放一些鹽,來消除水腫的一個作用。

3、冷熱水交替泡浴法:就是大家準備兩個水盆,一個熱水,一個涼水,我們將手和腳交替的放進冷熱水中,然後交替的進行泡浴,每天多做幾次,每次堅持個20分鐘左右,這種方法能夠促進我們肢體末端,毛細血管的收縮與擴張也能夠起到消腫的一個作用。

4、堅持康復訓練:其實我們肢體之所以會水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由於我們的患側肢體功能太差了,導致的血液循環不好,只要我們堅持的訓練,我們患側肢體功能好了,以後我們的血液循環就好了,那麼後期,我們出現水腫的問題,就會慢慢得到解決。

好了,我是一名康復師,想了解更多康復相關的問題,可以點擊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全國殘疾預防日】中風偏癱後,康復至關重要
    何先生平常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因為沒有嚴格按醫生要求吃藥,有一天突然出現了右半身偏癱、口舌歪斜、講話不清等症狀。原來他得了中風病。中風也叫做腦血管意外、腦卒中,是由於腦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風)或者破裂(出血性中風)引起的腦組織供血障礙的病變。
  • 關於中風康復『動』or『靜』,康復不僅僅是運動
    就目前來說,中風的治療成效並不好,且其死亡率隨著年齡增長還在不斷地上升,並且後遺症也非常的厲害,很多中風患者在發病治療後出現生活無法自理的現象,更有很多患者在治療後只能癱瘓在床,因而要想遠離中風對人體的健康危害,提前做好預防是最為關鍵的。
  • 中風偏癱後,若想身體變好,跟著這2步,做好康復訓練
    中風是一種中老年人中比較常見的疾病,現在中風的患者不斷增多,很多人因為自身患有心腦血管上的疾病,所以會出現中風,也有些人是突然受到了刺激導致的。總之不管是哪種原因導致的中風,都應該注意,每天要做康復訓練,避免出現意外影響生命。
  • 如果在家中突然發生中風偏癱該怎麼辦?
    中風,是一個中醫學名詞,偏癱是中風的最常見的表現之一,能夠引起中風的常見原因也就是引起中風偏癱的常見原因。中風偏癱是最常見的中風後遺症。它是指一側肢體肌力減退、活動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動。偏癱病人常伴有同側肢體的感覺障礙如冷熱不知、疼痛不覺等。
  • 【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篇】——康復中風偏癱,並非難於登天
    這種外力既可藉助他人或自身健側肢體來實現,又可藉助康復器具。施行家庭康復鍛鍊,多數在親屬幫助下進行被動運動。  它可活躍肢體血液循環,牽伸縮短的肌鵬和韌帶,放鬆痙攣的肌肉,恢復關節的一定活動廢。  被動運動就是患者不動,將全身放鬆,特別是要將準備接受治療的部位放鬆。
  • 腦出血偏癱後遺症怎樣進行康復訓練
    常見症狀有:面部或肢體的單側或雙側肌肉無力、感覺障礙,吞咽障礙,語言和言語障礙,認知功能減退,視覺障礙,情緒異常,癲癇,意識障礙等,其中偏癱最最常見。 偏癱 對於這些症狀,如何恢復成為了人們一直關注的問題,其實本病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康復鍛鍊,下面顧連專家就為大家分享針對腦出血偏癱後遺症患者家屬最易操作的翻身訓練
  • 正確認識偏癱疾病的康復訓練
    偏癱患者在接受專業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一定的康復訓練可以提高康復效果,但很多患者認為康復訓練就是活動胳膊拉拉腿,或在不同時段進行肌力訓練等等,這其實是錯誤的。錯誤的康復訓練不但不能康復病情且會影響到康復進程,所以大家需要認識全面而且科學的偏癱康復訓練,欣奇蹟為大家來了解一下。 警惕!
  • 偏癱患者康復訓練大全
    腦卒中病人多數有肢體的癱瘓,保持全身關節正確的位置和對癱瘓肢體進行按摩、活動以及康復鍛鍊,對防止癱瘓肢體的攣縮變形、促進功能的恢復是非常重要的。欣奇蹟講解!
  • 針對偏癱6大康復訓練方法
    偏癱多是由於中樞神經部位功能受損導致,多見於腦梗塞,腦出血,腦炎感染等一些疾病的後遺症。首先要明確診斷評估.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後進行功能訓練.學會正確的使用肌肉力量,走路姿勢;在適合的年齡考慮進行手術,解決痙攣、徐動等問題。
  • 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康復治療
    什麼叫肌張力障礙? 腦卒中後,大約65%的病人出現痙攣,適度的痙攣是有益的,但過度的痙攣是有害的,痙攣可妨礙對病人的護理,使病人出現疼痛,影響運動功能的恢復及病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阻礙病人康復進程,導致病人康復時間延長。
  • 中風後該如何做針灸?頻率如何?過了黃金恢復期還有必要針灸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風病已經很常見了,中風後引起的一系列後遺症影響人們的生活。中風後的治療尤為關鍵,其中有很多治療方法,有物理治療、針灸推拿、功能訓練等等。其中,最關鍵的就少不了針灸治療。針灸是直接作用於人體經絡系統的治療方法,而中風偏癱主要症狀是經絡氣血不和,往往是氣虛血瘀證較多,這時候針灸治療就尤為關鍵,這也是得到大多數朋友認可的常識。那麼,有朋友就又有疑問了,針灸該如何治療?療程要多久?已經錯過了黃金恢復期還有必要繼續治療嗎?下面來一一解答。
  • 秦虹社區醫院 康復創奇蹟
    在醫院住了一個月後,出院後,老人來到了秦虹社區醫院康復中心進行康復鍛鍊。 「老人是坐著輪椅來的,左側肢體活動不利,無法提物,腿也拎不起來,只能平躺著。」康復醫學科副主任徐萍介紹,檢查發現,老人的肌力只有1級,正常人是5級。這意味著,老人的康復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 康復分享:腦出血後遺症患者的康復歷程
    3個月前,山東泰安的孫先生突然出現了頭痛眩暈、言語障礙、左側肢體軟癱、神志恍惚的情況,家人趕緊撥打了120送到了附近的醫院。經腦部CT檢查,提示腦出血,出血量約30毫升,在當地醫院住了大概一個月的院,病情穩定了,但是卻再也回不到之前的狀態了。
  • 「中風」越來越多,康復訓練別踩3個雷區,小心「手挎籃腳畫圈」
    中風的兩大類別中,中國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36 倍,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 倍。隨著「中風」越來越多,中風後的康復訓練也逐漸受到大眾的關注。中風後,部分患者會失去基本的步行能力。因此,恢復步行功能成為患者最迫切的願望。但是,如果不經過正規完整的康復訓練,患者走起路來常常是:病腿整體僵硬,站立不穩,走路畫圈,拖腿行走。
  • 運動康復中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的區別
    主動運動在康復中很有用,以發展神經通路並使其更易於控制動作。主動鍛鍊比被動鍛鍊提供更多的好處,並且在不受健康狀況或能力限制的情況下,在康復過程中更可取。 被動鍛鍊不需要人的主動鍛鍊,而是依靠助手或機器移動身體以鍛鍊肌肉。被動運動也稱為運動範圍運動或ROM鍛鍊。在康復計劃中,被動運動的目標是增加運動範圍和關節功能,同時防止肌肉僵硬和組織丟失。定期的被動運動還可以減輕某些神經系統損傷患者的肌肉痙攣。對於關節置換術後或中風或癱瘓中恢復的許多患者,被動鍛鍊是康復過程的一部分。
  • 霽達康復告訴你中風康復的重要性
    在今天,腦中風作為秋冬季的高發疾病之一,正是老年人健康的「大殺手」,而中風後及時的治療和中風康復治療則是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初級修煉,熟知中風前兆來自霽達康復的廖華醫生提醒大家,當以下五種情況出現時,我們需要提高警惕,因為它們有可能是中風的前兆!
  • 腦卒中後上肢該如何鍛鍊?作業治療幫助你
    原創 靳夢蝶、高璵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腦卒中後上肢該如何鍛鍊?作業治療幫助您腦卒中是由於腦血管發生阻塞或破裂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俗稱「中風」。
  • 作業療法:腦卒中偏癱患者手部抗痙攣的康復訓練技巧
    偏癱患者在康復訓練的過程中,一般大多數人都會出現手部痙攣的狀況,這時候患者一定要更加注意抗痙攣的康復措施和技巧。下面就給大家來說一下,手部抗痙攣的康復訓練技巧。
  • 「金靈紀實」腦梗偏癱康復的關鍵是什麼?記何伯伯腦梗十年的感悟
    金靈幸福隨筆 為了親人的康復,金靈學習了腦梗前的徵兆及預防,腦梗突發時黃金期的急救,腦梗突發後的康復調理等相關知識,並開始走近不同腦梗患者以及腦梗潛在高危人群
  • 【手功能】不可忽視的手功能康復!
    手功能是人類日常生活、工作、社會生活的重要運動功能,日常生活和職業動作中很多是手的精細動作,大部分偏癱、手部骨折、神經損傷患者在功能恢復過程中,都會出現不同程度手的功能障礙,這些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回歸社會的職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