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直都是我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宗教,佛教的文化也深受我國國人信奉,因其廣大的受眾,所以追隨佛教的信徒也就日益增多。而在平時,每逢民俗節日,例如春節、元宵節每月的一些祭供、佛教文化也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而既然提到了祭供,貢品的選擇等問題往往也頗具學問。那麼對於這類的問題,都有什麼小細節呢?
或許經常去過寺廟的朋友們都知道,去寺廟時的一個必須過程即是給廟佛上香擺供,並祈禱風調雨順平安喜樂。但是有沒有朋友發現,我們在廟佛前擺的各種燈油、水果、齋食的意義是幹什麼呢?我想,或許很多朋友會說這些是供給佛祖「食用」的,而擺一些齋食也顯得我們內心的誠意,進而祈求心中的願望。那小編想,這道理不差啊。
所以總而言之,擺供的意義呢即是培養大眾的一個布施心,修心養性,乾淨虔誠。進而也達到了佛學的所崇尚的理念。但關於那關於擺供的那些小細節,你都清楚嗎?像這三個禁忌可千萬不能犯!
「腐爛之果」上不了廳堂!
關於擺供的供果一說,有這麼些說法,在佛前所供上的花果,即代表「因果」的含義,花即因果即果,花開結果,善因善果。佛祖即敬告眾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所以,關於供果的質量一定不能存有腐爛之品,否則皆為虔誠未到。以壞果敬佛也是對佛的不尊敬,容易敗壞功德。
另外,供果的選擇中,果品圓滿也是好的寓意,圓滿的供果即也有圓滿之意,對於潛心修行的人們來說,圓圓滿滿也就頗為滿足了。
」精挑細選」很有必要!
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也要留意一下供果的性質,例如不要選擇氣味過大的水果,例如「榴槤」或許有的朋友會說我買「貴」的顯得我誠心更大,而其實大可不必,榴槤對於一般大眾而言並不實惠也難以擺供,建議使用的供果簡單清新即可,蘋果、香蕉、橘子便也足矣,即平價也顯得素德虔誠。而也有些朋友會問,梨子可不可以?梨子好像帶有分離之意?而其實,梨子在佛門裡還是「離苦得樂」寓意,因此也可放心上供。
供果前需要「虔誠的洗淨」噢
這一點相信有很多都會粗心大意,對於水果表面不清潔,泥垢過多便拿去上供,實際上是不好的舉動,不洗淨即表明難得清靜,既然一心虔誠布施,如若心不清淨,下再多的功夫都是無意義的,佛門淨地佛門淨地,善心修行,清靜自然,把供果洗乾淨在上供,也是自己內心潔淨的一種體現,佛主也樂善好施。
我佛慈悲,其實上供最重要的是內心的虔誠與想法,俗話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佛即施善,自己也要通過努力奮鬥,才能獲得想要的生活。
——
【參考文獻:《佛經》】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