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喜歡請客吃飯,中國人也最喜歡過年。歲末年初是總結的時候,也是全家團圓的時候,也是一年當中人們最盼望的時刻。
回家過年是每一個在外漂泊的人最大心願,但是廣袤的國土卻讓我們回家過年也變得不再平凡。今天的我們擁有如此便利的交通和通訊條件,尚且還有春運這樣概念的產生,更不必說在交通和通訊都極不發達的古代了。
很多的人在除夕之夜是回不了家的,只能寄住在旅社之中。看著自己孤獨和悽涼,想到別人溫暖的年夜飯,心中止不住的的傷悲。而這種悲情,更是和心頭的憂鬱凝結在一起,流露出筆下點滴悲苦的文字。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這首古詩就是唐代詩人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石頭驛在今天的江西省新建縣的贛江西岸,而詩人戴叔倫則是一個江蘇人。江蘇距離江西路途非常遙遠,更何況在那個時候並沒有便捷的交通,詩人只能把這種對家團圓的思念融入在詩歌當中。
詩歌的一開始就是一句,「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表露出了詩人的孤獨。在這寂寞的旅店當中,有誰來能夠看望和慰問?只有那一盞孤燈。過年就是全家團圓的好日子。但是詩人卻只能在這裡孤零零地和一盞孤燈相伴,一個「親」更是表露出了這份寂寞和孤獨。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如此悽涼的場景,自然要詩人抒發出這份孤獨之情。回想這一年的經歷,今天是最後一個夜晚。本應該是團家相聚共同守歲,但此時詩人卻在萬裡之外漂泊,回不了家。
本來應該回家的時候自己回不了家就已經讓人很是傷感,其實還有更讓詩人感覺到悲哀的,那就是「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回首自己在外的這麼多年一事無成,更讓人悲苦不已。而孤獨的自己,只能苦笑這一生就像是被上天捉弄一般。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以往這麼多年,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來了,到明年又會是什麼樣呢?「明日又逢春」,顯然詩人對明年也並沒有抱有多大樂觀的希望,說不好明年可能還會在漂泊之中度過。
年少時或許覺得,這只不過是一種矯情。但這種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真的懂得了生活的苦辣酸甜,或許才會真正明白,詩人心底是有多麼的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