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隻能住在旅館當中,和孤燈為伴,一首唐詩有說不盡的孤獨

2020-12-22 老張侃詩詞

中國人最喜歡請客吃飯,中國人也最喜歡過年。歲末年初是總結的時候,也是全家團圓的時候,也是一年當中人們最盼望的時刻。

回家過年是每一個在外漂泊的人最大心願,但是廣袤的國土卻讓我們回家過年也變得不再平凡。今天的我們擁有如此便利的交通和通訊條件,尚且還有春運這樣概念的產生,更不必說在交通和通訊都極不發達的古代了。

很多的人在除夕之夜是回不了家的,只能寄住在旅社之中。看著自己孤獨和悽涼,想到別人溫暖的年夜飯,心中止不住的的傷悲。而這種悲情,更是和心頭的憂鬱凝結在一起,流露出筆下點滴悲苦的文字。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這首古詩就是唐代詩人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石頭驛在今天的江西省新建縣的贛江西岸,而詩人戴叔倫則是一個江蘇人。江蘇距離江西路途非常遙遠,更何況在那個時候並沒有便捷的交通,詩人只能把這種對家團圓的思念融入在詩歌當中。

詩歌的一開始就是一句,「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表露出了詩人的孤獨。在這寂寞的旅店當中,有誰來能夠看望和慰問?只有那一盞孤燈。過年就是全家團圓的好日子。但是詩人卻只能在這裡孤零零地和一盞孤燈相伴,一個「」更是表露出了這份寂寞和孤獨。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如此悽涼的場景,自然要詩人抒發出這份孤獨之情。回想這一年的經歷,今天是最後一個夜晚。本應該是團家相聚共同守歲,但此時詩人卻在萬裡之外漂泊,回不了家。

本來應該回家的時候自己回不了家就已經讓人很是傷感,其實還有更讓詩人感覺到悲哀的,那就是「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回首自己在外的這麼多年一事無成,更讓人悲苦不已。而孤獨的自己,只能苦笑這一生就像是被上天捉弄一般。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以往這麼多年,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來了,到明年又會是什麼樣呢?「明日又逢春」,顯然詩人對明年也並沒有抱有多大樂觀的希望,說不好明年可能還會在漂泊之中度過。

年少時或許覺得,這只不過是一種矯情。但這種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真的懂得了生活的苦辣酸甜,或許才會真正明白,詩人心底是有多麼的苦澀。

相關焦點

  • 唐詩裡很孤獨的一首詩,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描寫的入木三分
    唐詩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成為中國文學的高峰,除了它的文學性和思想性之外,那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描寫的足夠深情,也足夠深刻,也正是這種細緻入微,入木三分的描寫,從而也令唐詩顯得別具一格,使得人們在讀了這樣的作品之後,立馬是會被作品中的那一份真實的情感所感動,這也就是為什麼唐詩能夠在這一千多年來
  • 幽幽唐詩伴我眠
    種竹、栽花、養魚、彈琴是我的喜好,但卻沒有福氣擁有充足的時間,只能忙裡偷閒,案前枕邊備一本喜歡的書,供休閒時品讀。而這本書,非《唐詩三百首》莫屬。  唐詩惜字如金,意韻悠長,極盡琢磨、推敲之能事,是國人文學和精神的瑰寶。 唐詩意趣高雅,氣勢恢宏,比起古聖所作《詩經》,似乎更加光華萬丈,映襯了《詩經》的古樸、渾厚,兩者一唱一和,相應互補,讓後來的宋詞、元曲相形見絀,只能是「淺斟低唱」。
  • 唐代無名詩人在除夕夜,寫下一首高水平的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望家思獻壽,算甲恨長年……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唐詩三百首》裡的一首詩,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這首詩名為《巴山道中除夜抒懷》。崔塗雖然也漫遊天下,也寫詩歌,但是他的詩歌卻常常是充滿了羈旅的惆悵,這首《巴山道中除夜抒懷》便是他最出名的一首作品,入選《唐詩三百首》,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迢遞三巴路,羈危萬裡身」,首聯點明了地點,道盡了旅途的艱辛。
  • 宋朝有一首古詩,男子必須順著讀,而女子卻只能倒著讀,聽著熟悉
    在先秦時期,詩、歌、樂都是一體的,詩即是歌詞,在實際表演當中,詩配合著音樂、舞蹈,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收錄的就是先秦民歌,它也被歸納為詩,在逐漸發展當中,詩、歌、舞逐漸分開。宋人王灼在《碧雞漫志》卷一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唐朝有人寫詞,但詩還是主流,就像是宋朝有人寫詩,同樣也是名不見經傳,作為歷史上國粹,唐詩、宋詞也是並列。
  • 唐詩閒讀:「多少關心事,書灰到夜深」
    Landor)有一首詩叫《生與死》,楊絳先生翻譯的有一個版本,印在《我們仨》扉頁上:全詩是這樣的:「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其次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這是看透生與死的詩,這裡面沒有區別心,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大家都一樣,這是一種文人的情懷。
  • 高蟾很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把孤獨描寫得深入骨髓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尼採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我們生來孤獨,靈魂深處中也只有孤獨。或許很多人對於孤獨的理解是錯誤的,認為孤獨是一種折磨,其實對於優秀的人而言,真正的孤獨是一種享受,只有當你孤獨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這樣你的人生才會顯得與眾不同。
  • 晚唐最失意的一首唐詩,讀來都是傷悲,最後7個字卻驚豔千年
    伴隨著唐王朝的逐漸衰落,唐詩也逐漸告別歷史舞臺。尤其是在晚唐時期,很多詩人都在用心血抒發唐王朝日薄西山的無奈,其中也產生了很多經典的詩句。今天談到的這首古詩就是如此。全文很短,只有28個字,但可以說是晚唐最失意的一首唐詩。
  • 杜甫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古詩中僅有一首五言絕句
    唐朝時期唐詩繁榮發展,在唐朝也出現了很多的有名的詩人,而且他們的詩詞也是都保留至今。但是提起唐朝的詩人你最先想起來的會是誰呢?或許好多人會說最先想起來的是李白。李白是唐朝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但是還有一個人呢是和李白齊名合稱「大李杜」。
  • 鍾南山父親說鍾南山:「35歲了,真可怕」,一首唐詩也有類似表達
    古人說三十而立,一般來說到了30多歲,早就應該成家立業、婚姻事業兩把抓了。但是10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很多人卻面臨著已經超過了30歲,但是婚姻和事業都還沒什麼眉目這樣的境地。 其實對比古代詩詞當中的那些士大夫,我們其實今天幸運很多。因為今天社會發展足夠充分,賦予了我們更多成功的機遇。
  • 夕陽下倦鳥歸巢,詩人長途跋涉抒發思鄉之情,一首唐詩回味無窮
    因為那是一片讓自己成長起來的熱土,因為那裡最早接納了自己,因為那裡最早哺育了自己,早就已經在身體和心靈上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古典詩詞當中,有很多反映思鄉的詩詞。因為這表達的是普通人最普通的情感,尤其是那些古代遊子,他們和今天的我們一樣,為了學業為了前途而選擇背井離鄉長途跋涉。不過對比今天便利的交通和通訊方式,他們當年只能把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都傾注在詩詞當中。
  • 回首浮生堪寂寞,一杯濁酒伴孤燈;六首深情傷感詞,弦斷有誰聽?
    回首浮生堪寂寞,一杯濁酒伴孤燈。有些悲傷之所以刻骨銘心,只因為它的真實。沒有過去,沒有淡忘。眼淚的經歷和背後的人或事,就像一個永不癒合的傷口,永遠刻在心裡。流金歲月,似水年華,伴隨著離去,葬送了我的歲月年華。誰能懂?誰是紅顏,弦斷有誰聽?
  • 年底通樂緊縮,讓我們走進唐詩中的21種孤獨丨Weekly
    唐詩中的21種孤獨 張愛玲的散文《天才夢》中寫道:我三歲時能背誦唐詩,還記得搖搖擺擺地立在一個滿清的遺老遺少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孤獨是唐詩中常見的意象,但又不盡相同。李白的孤獨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杜甫的孤獨是「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劉禹錫的孤獨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李商隱的孤獨是「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白居易的三首冬至詩,滿滿的孤獨寂寞冷
    所不同的是,我們過冬至,都是一派歡樂祥和,吃餃子吃湯圓,而我們的詩人老白,卻是滿滿的孤獨寂寞冷,一點都不開心。先看這一首《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唐宋時期,冬至跟過年一樣重要,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 》中記載:「十一月冬至。
  • 唐人來北固山成就精彩唐詩,宋人來到北固亭,一首豪放詞更顯悲壯
    不過在文學史上,這個地名因為一首唐詩,還有一首宋詞,體現出它卓爾不凡的氣度來。盛唐開元初年,一個北方詩人來到了北固山下,被這裡的景色深深迷住。寫下了一首唐詩,非常精彩,在當時就有很高的名氣。這首唐詩當中的精彩詩句,更是被當時的宰相做成對聯,掛到了政事堂上。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孤獨的最高境界
    作為一種群居性的動物,孤獨的時間長了,或許就再也沒有辦法回到人群中了。 可是,人生匆匆幾十年,有些事情,只能一個人去做;有些關口,只能一個人去闖;有些不平坦的路,只能一個人去走 。當孤獨來臨時,真正令人痛苦的不是選擇孤獨,而是逃避孤獨。因為一旦逃避,孤獨就會像黑夜一樣,慢慢吞噬你。而主動選擇孤獨,你就會成為自己的太陽,照亮黑暗。
  • 古詩詞中最孤獨的7首詩,每一首都無比悽涼,將孤獨寫到了極致!
    點評:蘇軾的這首詞突出了一個「涼」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涼風、明月和孤燈等意象,營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意境。詞人借節氣之「涼」,抒寫人生之「悲涼」,在中秋節這個合家團圓的日子,他只能孤獨的舉著酒杯向著遠方的故鄉悽然而望。
  • 唐詩三百首中最瀟灑的一首詩,第三聯詩句中的境界我輩只能仰望
    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不少是寫到關於人生態度的詩歌。這樣的詩歌代表的詩人的思想境界,對於我們養成豁達的人生態度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張九齡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就寫出了作者那種超然脫俗的人生態度。不過要說到唐詩300首當中最瀟灑的一首詩,還應該是下面的這首古詩。
  • 堪稱「史上最孤獨的詩」,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唐詩宋詞是我們中華文化裡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說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一首孤獨的詩。從詩人的心境來說,詩人所描述的是一個寒冬,」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情此景是暗合了柳宗元自我內心的孤獨,不過,我們今天帶給大家的,是另外一首最孤獨的詩,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 這可能是史上最孤獨的一首唐詩,只有20個字,卻響徹千古
    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永州在今湖南,此地多蛇,柳宗元曾寫下《捕蛇者說》諷喻朝廷苛政。三十歲的柳宗元,政治生命走到了盡頭,猶如萬箭穿心。妻子去世,沒有子嗣,成為柳宗元最擔憂的事,要知道,柳宗元出身河東柳氏,那也妥妥的是名門大家,曾經有過許多輝煌的時刻,可是,沒有子嗣延續,都不好意思去地下見祖宗。自古,忠孝難兩全,對於柳宗元來說,忠和孝,竟無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