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足的六大目標
1、力爭參加FIFA U-20世界盃(暨亞青賽前四)
結果:亞青賽小組出局
2、力爭參加FIFA U-17世界盃(暨亞少賽前四)
結果:未通過亞少賽預賽
3、U23亞錦賽八強
結果:小組出局
4、亞洲杯4強
結果:亞洲杯8強
5、力爭奧運會參賽資格
結果:奧預賽小組賽出局
6、FIFA排名進入前70
結果:FIFA排名第75。
隨著國足FIFA排名第75,國足的六大目標全部落空。嫦娥五號都完成任務圓滿歸來了,國足還是老樣子,結論中國踢好足球比登天還難。
為什麼要發展足球?
有人說就算中國足球世界第一,拿世界盃冠軍又能怎樣?
在和平年代,體育競技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什麼進一個球能有幾萬人吶喊,這就是競技體育帶來的魅力。
一個國家並不會因為體育項目而變強,但是競技體育項目帶來的凝聚力、帶來的競技精神是值得宣揚的,就像中國女排精神那樣。
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是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精神需求。足球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精神寄託,一個足球體育項目就可以帶動多個相關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一個國家體育能力的表現,也是這個國家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方面。
制定的計劃為什麼落空了?
國足需要的不是制定這樣那樣的計劃,像xx年進入xx名,而是需要培養足球文化氛圍,拯救青訓體系。
南美為什麼足球這麼厲害,那是因為工業化失敗好多人沒有工作崗位閒的,國家也樂意見到踢足球,正好把情緒發洩了,省得鬧亂子。歐洲足球為啥這麼厲害,那是因為經濟底子好,可以把興趣當作職業發展,福利好閒的踢足球。
在中國一個比較平穩的向上奮鬥的路徑就是,好好學習考個好的大學,然後找個好的工作,所以中國的足球註冊球員也比較少。踢足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容錯率太低了,哪有那麼多球星可以當。職業化的足球遠動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穩定性太高,整體足球文化氛圍不夠濃厚,所以中國的足球發展一直沒有太大進步。
2020年12月14日,足協頒布一些列新政策,其中以限薪令為主,足協的意思限薪令可以有利於本土球員的成長,避免過度依賴外援。
結語
中國足球的發展斷然不是幾個計劃就能解決的,雖然早已預料到目標會落空,但是當真正看到目標落空的時候,還是有點遺憾。足球的發展需要健全青訓體系、發展足球文化氛圍,而不是做出哪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