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五一勞動節」了,在這裡,我先祝大家:
「五一快樂!」
「無論是出門遊玩,還是宅家娛樂,都注意安全!」
「特別是外出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勤洗手,戴好口罩!」
接下裡,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了——
被需要,其實是一種幸福!
只有被需要的人,才會明白自己真正的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定位。
因為被需要,所以一切才有了價值!
有人說,「被需要」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只要不斷地滿足對方被需要的感覺,彼此的關係才能更和諧,更長久。
也有人說,「被需要」是一種自卑的軟弱,強烈地渴望被別人需要,是內心缺乏自信,甚至沒有安全感的變現。
我想,這兩者的說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局限性也極其明顯。
因為,「被需要」是一個人自我價值的客觀表現!
被需要,也絕非是單方面的付出。
老實說,我並沒有學過系統的心理學知識,只是原來看過幾本《方與圓》,稍微知道一些人心罷了。
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看,「被需要」是屬於人類需求層次金字塔的上三層,是區別於「基本發展」生存需求的「高層次發展」——社會交際需求。
當然,我這裡也不是要跟大夥討論什麼管理學之類的,有些東西越說越亂,我只是想從自己的角度來理解「人們被需要的心理」。
人之所以渴望被需要,是出於想要在社交(團體)活動中表現自我價值,獲取話語權的心理,也是為了能更好地在社會上生存。
在我看來,「被需要」是貫穿整個「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的核心思想!
金字塔上三層的「高層次發展」就不用說了,照搬願意就有點水字數的嫌疑了。
而下兩層的「基本發展」,也離不開「被需要」的這一概念!
說直白點,就算你宅家不出門,吃飯上網睡覺的費用,不還是要花錢?
而錢的來源,就是你的勞動成果「被別人需要」,有市場需求,才會達成交易!
就算你生活在野外,吃喝睡全靠大自然,但你的誕生,也是出於父母的「需要」,他們需要一個孩子,所以被需要的你,才會來到這個世界,並且被養育成人。
所以呢,就不要再說什麼「我不需要『被需要』,一個人過」之類的傻話了。
每一個降臨到這個世界的生命,都是被需要的!
不然,你以為養孩子的花費比打胎的花費低嗎?
所以呢,渴望被需要,不是一種自卑的表現,而是一種肯定自我價值的幸福!
世界上最可悲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失敗的人,而是自以為不需要「被需要」,然後就真的不被需要,失去價值的人!
越被需要的人,他的自我價值就越高,人生也就越精彩!
大致如此!
……
以上言論,皆屬於我閒某人的一己之見,你們看看就行了。
當然,如果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發,那是最好不過了。
五一將至,勞動光榮,假期快樂!
最後,願大家今後的日子裡,每一分耕耘的努力,都會開花結果,得到自己想要的收穫……
加油!
(本文由閒聊一二三原創,歡迎關注點讚評論分享,傳播歡笑散播愛!)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