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孩子吃飯不用操心,中國孩子吃飯要追著餵?食育課該上線了

2020-12-21 騰訊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許多媽媽都對這種情景見慣不慣了:每次喊孩子吃飯都要喊破喉嚨,又是哄的 又是罵的甚至是威脅孩子,最後孩子終於坐在餐桌前開始吃飯,但是吃沒幾口孩子卻放下勺子挑一下米飯,一會看看別的地方發發呆,自己碗裡的食物一動不動,甚至涼了也沒有吃上一口。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苦口婆心的去勸說孩子吃飯:「孩子你快點吃這個,這個好好吃啊!」「你還不好好吃飯我就把你飯拿去餵貓!」「你現在不吃晚點我就不給你吃了,晚上餓了也沒東西吃!」諸如此類。

到最後孩子終於吃完了飯,家長為了孩子好好吃飯可謂是操碎了心,但是孩子好像的如釋重負一樣吃完飯馬上就跑去玩了,好像吃飯是活受罪一樣。還想讓孩子收拾餐桌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有許多家長都覺得:孩子都是這樣的,長大之後就不會這樣了。提起孩子不愛吃飯的問題所有家長都會以為這是所有小孩子的通病。

孩子吃飯要追著餵真的是發生在全部的孩子身上嗎?在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博士後石嫣認為,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是需要追著餵才會吃飯的:"我之前在日本考察的時候,發現日本孩子吃飯完全不需要大人操心。"

中國孩子不好好吃飯,很大的原因是缺少了對孩子的食育

日本孩子吃飯不用操心,中國孩子吃飯要追著喂?日本的孩子會午餐吃得很乾淨,吃完後還會主動收拾餐桌打掃衛生,為。什麼日本孩子吃飯就這麼自覺聽話呢?而中國的孩子不好好吃飯老是讓人操心,其實主要原因是中國孩子缺少「食育」。

什麼是食育?於1986年的時候,「食育」由日本著名的養生學家石塚左玄提出的。他認為:「體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換句話說,食育是身體發展、智慧發展和德行發展的根本。通過從孩子小的時候起給孩子提供食物、還有一些與食品相關的知識,培養孩子的良好的飲食習慣。2005年日本頒布了「食育基本法」以執行對兒童的食育,也設立了食育月和食育日來擴大國民影響。

作為家長要給孩子帶去正確的食育課

1.作為家長要親自帶領孩子去接觸食材

作為家長有時候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接觸食材,去了解農作物是怎麼成長的,其實在家裡也能讓孩子知道他們日常所吃的食物是從哪裡來的、我們怎麼去烹飪食物、了解這些食物中有有著哪些成分、這些成分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好處呢還是壞處呢。

比如說在家裡,可以和孩子一起種一把豆芽,每天仔細去觀察豆芽的生長狀況、鼓勵孩子去接觸豆芽的形狀去問一下味道並且將豆芽的成長記錄下來。在豆芽成熟的時候可以鼓勵孩子一起料理飯菜,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去洗一下豆芽或者是切一下豆芽,與此同時也可以告訴孩子豆芽的不同做法。在最後裝盤的時候,鼓勵孩子將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擺成自己喜歡的造型,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對食物的熱愛。

有些家長不禁發出疑惑:「種一些菜就能改變孩子不愛吃飯的毛病了嗎?」石嫣老師曾在國內的學校菜園開展過食育課程,通過食育課程,許多小朋友改善了不愛吃飯、挑食的壞毛病。開展食育課程之前,存在著不少的小朋友不愛吃胡蘿蔔的問題,許多小朋友都覺得胡蘿蔔有著一股奇怪的味道。但是在食育的課程中許多小朋友親自種植了屬於自己的胡蘿蔔而且也了解胡蘿蔔的一些相關知識之後,這些不愛吃胡蘿蔔的小朋友們不再需要家長的苦口婆心的勸說也可以將以前很討厭的胡蘿蔔吃的乾乾淨淨了。

作為家長要讓孩子去接觸食材的怎麼成長的,去了解他們,知道一些相關知識,自然而然就不會對這種食物 有排斥之心了。

2.給孩子提供好食物後,讓孩子去決定吃什麼

在日本長大並現居紐約的森山說:「日本人吃飯和生活的方式給他們帶來了長壽和健康的優勢,日本人努力成為「權威」的父母,而不是那些禁止孩子吃糖或者冰淇淋的「專制」父母。」。

其實這也是告訴我們家長一個道理,我們家長給孩子準備了十分健康而且非常豐富的食品,但是孩子想要吃什麼食物,這得需要孩子自己去選擇,孩子有自己選擇吃什麼東西的權利。

有研究表明,家長去強迫孩子吃我們專門準備給孩子的食物設置是下命令一樣要求孩子必須吃光碗裡的食物往往都會適得其反,你越要求孩子吃掉孩子就會越抗拒,孩子會將吃飯當做一個「任務」來執行,這樣孩子吃東西就會提不起興趣。導致以後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吃飯。

我們作為家長都會知道,只有給孩子提供的食物越多樣化,對孩子們所需的營養越容易得到吸收,從而也能對孩子的身體條件才會越有好處。假如孩子面對的食物選擇的數量可供選擇的數量較少的時候,提不起孩子的興趣,就無法滿足孩子的身體中的營養需求。

不僅如此,有些心理學家認為:「當父母努力為孩子建立健康的習慣(以及其他好習慣)時,一種被稱為權威育兒的方法效果最好。」那麼什麼是權威育兒呢?這種方式是對飲食沒有任何禁止或限制的,換句話說也就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會給孩子提供給許許多多的種類較多的健康的食物,但孩子選擇吃什麼,吃多少,我們不會專門的去要求孩子甚至要求孩子吃光。在日本的文化中,父母都會鼓勵孩子去選擇,告訴孩子有選擇的權利,當孩子不想吃這個食物的時候,或者是喜歡別的食物,甚至是沒有將食物吃光的時候,日本的父母都不會反應過大,他們反而會給孩子適度的選擇範圍和選擇權利。

3.適當的戶外運動鍛鍊是必不可少的

在日本,許多小孩子從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體育活動了,體育運動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相當於是一種生活日常,據調查統計,擁有98.3%的兒童步行或騎車上下學,這有助於他們達到建議的每天60分鐘的中度到劇烈的體育活動。這種的做法也使得日本人養成了喜歡運動,終身鍛鍊的日常習慣。在日本,一般人都會選擇走路或騎車出行,很少有人選擇開車。這也是許多日本人不容易生病,身體比較健康的原因。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兒童的日常體力活動不僅使體重保持在健康值,而且還能支持強健骨骼和肌肉的發育,改善心血管系統,幫助提升記憶和注意力,增強應對恐懼、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的技能,使整個身體更健康。

鼓勵孩子去運動鍛鍊其實是利大於弊的,即使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步行去上學的,但是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在放學後在小區裡面跟小夥伴玩一會,平時課餘時間去打打球,玩玩遊戲,建立孩子的運動習慣對孩子的健康十分重要。作為家長要鼓勵孩子多點戶外運動鍛鍊,增強孩子的身體的素質,同時也可以釋放孩子的能量,孩子玩得累了就容易餓了,吃飯就會更香了。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獨立吃飯的黃金期,錯過了就等著追在屁股後面餵吧
    其實呀,娃不好好吃飯,很可能是餵出來的,不妨跟隨我的腳步,帶大家一探究竟!娃腸胃消化功能本來就比較薄弱,如果長期或是不按規律餵飯,很容易餵過量,導致娃腸胃生病,可以說是百害無一利!娃要是總被餵飯,吃飯可就缺了新鮮感,少了探索食物的過程,甚至還可能抗拒一些食物。要是娃到了五六歲還得餵飯,手嘴眼的協調能力怎麼得到鍛鍊?
  • 孩子吃飯總要人餵,如何讓娃獨立進食?
    橙子始終認為寶寶自己吃飯是個很自然的事情,能力到了,肯定就會了。以前都是一窩蜂的去追著喂,現在好像衝向另外一個極端,一窩蜂的逼著孩子自己吃,一歲不會用勺子好像就落後了似的。>解決辦法:可以喂,但是要合作無論孩子學個什麼新技能,你都會發現這麼一個特點:做不好的時候非要自己做,你幫他要生氣,等到真的會做了,又耍賴讓你代勞了。
  • 讓孩子吃飯不再困難,從做一個「懶媽媽」開始
    周末我帶著女兒悠悠去表姐家,終於見識了表姐口中的「頭等大事」。奶奶一看,讓大家先吃,便夾了一些果果愛吃的菜,去電視機前餵果果吃飯,才吃沒幾口,果果就不願意吃了,強行餵了也是直接吐出來,接著就開始了一場拉鋸戰,奶奶追著果果滿屋子跑,只為讓果果多吃一口飯,奶奶累了,表姐接著上,看奶奶哄了半天果果也沒吃
  • 2歲的孩子吃飯滿屋跑?3種食物別再餵了,難怪娃變成「吃飯難」
    上周末的時候領著孩子去鄰居張奶奶家串門,沒想到都已經一點多了,張奶奶的小孫子還沒吃飯,一進門就看到張奶奶在給孩子餵飯。小孫子在家裡的客廳上躥下跳,張奶奶一邊招呼著坐下,一邊還得繼續追著孩子餵飯。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家裡恨不得全體出動,來哄著孩子吃飯,一頓飯磨磨唧唧能吃上一個小時,一直到飯都涼了,但是又不能讓孩子不吃飯,家長就開始採用這種追著趕著吃飯的策略。
  • 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們該怎麼辦?
    記得在電視劇《安家》裡有一個關於孩子餵飯、吃飯時看iPad的橋段。宮大夫家老大已經三歲,自己手裡拿著iPad看動畫片,奶奶在旁邊一口一口的餵飯。宮大夫很不滿的說,他已經三歲了,要讓他自己吃飯了。而且吃飯的時候看iPad不好,不能這麼吃飯。
  • 天冷了,孩子吃飯慢你會餵嗎?餵飯危害你知多少?
    天氣越來越冷,厚厚的羽絨服大棉襖都擋不住寒冷的來襲,家裡的長輩們給孩子餵飯的手又開始蠢蠢欲動,孩子吃飯又慢又亂,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生怕孩子吃飯吃慢了,飯菜冷了導致孩子不好消化,甚至是積食感冒。給孩子餵飯的壞處多多,家長們你們知多少?
  • 還在等6個月給寶寶餵米糊?BLW自主進食法,孩子吃飯不用追著餵
    這種輔食餵養方式,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避開寶媽餵輔食的階段,讓寶寶從吃輔食開始,就可以自己吃飯飯。BLW自主進食法相比傳統輔食,有哪些明顯優勢呢?優勢三:寶寶自己吃飯,減輕父母帶娃負擔這種輔食餵養方式,省時省力,不用糾結寶寶幾個月可以吃什麼狀態的食物,都切成塊狀,只要方便寶寶抓握就可以了。
  • 如何讓孩子專心吃飯?專家說了這幾點,助力孩子擁有強健體魄
    每次在餐館吃飯時,看著鄰桌的孩子們跳上跳下,不專心吃飯時;去閨蜜家吃飯時,看著閨蜜滿客廳跑,只為給孩子一口飯吃時,你是不是無數次暗自下決心,今後我的孩子不可能這樣。你會想,我喜歡乖乖的聽話的孩子,所以會是一個很有條理,不用人操心的乖寶寶。
  • 吃飯要喊三遍的孩子怎麼管?孩子不願意吃飯,父母應該這麼改善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們真是煞費苦心。最讓寶媽煩的不是孩子上竄下跳,而是孩子不吃很多,孩子在吃的問題上不"積極"。他們總是讓父母搶著喂。吃關係著寶寶的身體健康問題,現在人們常開玩笑說"都怪小時候不吃長高,長大了喜歡吃導致長胖。共同作用下來現在自己又矮又胖。"雖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其中確實包含了一些道理。
  • 孩子獨立吃飯「黃金期」,家長重視起來,錯過就得追在屁股後面餵
    吃飯的時候,把寶寶放在旁邊,這時候,如果寶寶開始非常積極的想要去抓取父母手中的餐具或者物品,甚至還會搶,那麼父母不要擔心也不要制止,因為出現這種行為的寶寶,就是吃飯的黃金期要到了。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時候,這就預示著孩子獨立吃飯的黃金期來臨了,家長重視起來,錯過了就得追在屁股後面喂。
  • 孩子吃飯不愛吃、吃不好、追著餵咋辦?突破傳統,自主進食新方法
    父母費勁心思準備的各種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孩子卻並不買單。到底要怎麼樣做,才能不哄不餵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呢?孩子吃飯不好,根據他們表現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a.吃的少,吃不好。吃飯的餐廳是一個水底餐廳,能看到到各種海底的生物在身邊遊走,環境十分靜謐優美。我們聊著天,吃著美味的晚餐說說笑笑。重點是服務員就像是「隱形」的,他們只在你需要的時候才會出現。如果我們吃飯的時候,總有人盯著你,飯菜沒有吃乾淨,廚師跑出來問你:「為什麼不吃完?是飽了?還是食物不好吃?」
  • 2歲前,讓寶寶學會4個吃飯技能,以後不用追著餵了
    之前在講吃飯問題的時候,真的太多媽媽吐槽自己的娃不好好吃飯了,而且大多數媽媽的問題都是,不知道餵飯要餵到什麼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鍛鍊自主進食:今天,糕媽就幫這些迷茫的媽媽,整理了一份簡潔有趣的寶寶吃喝「裡程碑」,希望可以解決你們的一點困擾哦!
  • 孩子3歲吃飯還要追著餵,小孩挑食、吃飯難,媽媽該怎麼搞定?
    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尤其在這個優生優育的時代,一家人圍著小寶寶團團轉。小吳是個職場媽媽,她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寶寶一直被奶奶照顧,下班的時候才會接到她的身邊。最近小吳遇到了大難題,她發現寶寶一到吃飯時間就哭鬧,還得要她跟在屁股後面餵著吃飯,偏食的情況非常的嚴重,可是把她給愁壞了。
  • 不愛吃飯的寶寶遇到這個小甜點再也不用追著餵飯了
    乾冷的天氣加上小妖風的襲擊,讓疫情籠罩下的城市有些許的悽冷,小診所不接待發熱病人,醫院門口的車排著長隊,增強免疫力強身健體是我們最該重視的事。上了幼兒園的寶寶,沒有媽媽24小時的呵護,再加上小朋友之間的交叉感染,感冒發燒咳嗽是時有發生的事情。孩子一生病就蔫巴不愛吃飯,最為家長一定要學會這道小甜點:橙子蒸蛋,孩子不僅愛吃,而且還有助於病情好轉。
  • 修杰楷稱要「修理」不吃飯的咘咘,讓孩子獨立吃飯有這3個技巧
    近日,《媽媽是超人3》第一季播出,裡面賈靜雯一家,除了日常秀恩愛羨煞旁人,最溫馨有愛當然也是最搞笑的就是飯桌上一家人吃飯的場景了。當賈靜雯餵咘咘吃菜菜的時候,咘咘說不要吃,一臉嫌棄的樣子,頭縮了很遠。現實中,很多家長面對孩子不好好吃飯,真的很頭痛。幾乎每天吃飯的日常都是追著孩子喂,讓孩子玩著吃,並且孩子還特別挑食,真的很讓人崩潰。其實鍛鍊孩子獨立吃飯是有最佳時期的。1、獨立吃飯的萌芽期 :10個月一般,寶寶想獨立吃飯會想自己動手抓飯,並且喜歡擺弄餐具,而且每次餵飯都會搶大人手中的餐具。
  • 孩子挑食不吃飯,排除病理原因外,「食育」才是頭等大事
    吃飯是件多享受的事啊,可小孩子卻不這麼認為。 每次一到吃飯點,全家就雞飛狗跳,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家長們是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到最後還是端著碗筷在屁股後面追喂。
  • 韓國媽媽「孩子不好好吃飯,那就餓他幾天?」
    儘管從飯桌上逃走,老娘追你到底晚飯時間如同打仗。不肯吃飯的孩子,追著餵飯的媽媽。或許這場仗,勝者已定。媽媽邊哄著邊餵一口,吵著鬧著吃不下去了,被媽媽一說,又委屈地把嘴閉得更緊。每當孩子鬧著不好好吃飯,就心累。
  • 孩子突然「變小」,吃飯要餵走路抱,原因在父母,聰明父母這樣做
    孩子的成長過程也的父母成長的一個過程,今天宸爸就和朋友說一說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常見的現象「行為倒退」。有些父母會發現,在孩子2-4歲左右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比如說變得敏感愛發脾氣、以前孩子明明會自己吃飯、平時也不用抱了都是自己走,然後到2-4歲左右我們會發現他好像突然又變成小寶寶了,要大人哄、吃飯要餵了、走路也要大人抱了、上廁所啥的全都不會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這3個黃金期掌握好,寶寶吃飯再也不用餵,家長們偷著樂吧
    說來奇怪,不管你的娃幾歲了,似乎都在某段時間裡存在「吃飯困難」。 不是父母追在孩子屁股後頭餵飯,就是孩子把飯桌弄得狼藉一片,讓大人苦不堪言。但孩子們也不是故意的,這只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階段而已。 家長們想要讓孩子「吃飯不難」,就一定要抓住這三個階段
  • 若不放手,孩子就不會學會自己吃飯!
    ,總要大人端著碗追著他滿屋子跑啊跑。等寶寶會自己吃飯以後,有時也會不肯自己吃,這時不要過分遷就他,告訴他吃飯是他吃飯是自己的事,讓別人餵飯很羞羞。使他樹立自立光榮的意識和觀念。這樣到寶寶上幼兒園後,就不用擔心寶寶自己吃飯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