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各個城市都開始出現一些細微的小動作給樓市解解凍。
人才引進和落戶政策放鬆成了很多城市競爭的「主戰場」。
人口,特別是年輕人口,已經慢慢成為城市發展最核心的驅動力。
那麼如何真正的把人留下?絕對不是靠優厚的落戶政策。
一個很簡單的的標準,一個大學生留下之後,這個城市有沒有足夠多的就業崗位?可以給出的工資籌碼是多少?
能夠給出的工資越高,那麼留住人才的可能性就越高。
否則再賣力的搶人也頂多增加的是城市的戶籍人口。
01
撇開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不說,整個長三角、珠三角的城市在對待搶人的事情上,表現比較淡定。
為啥?手上有產業。
杭州與阿里、深圳與騰訊、廣州與微信,是最典型的代表。
城市群一體化讓產業聯動,產業提供就業崗位,崗位能夠給得起留人的高薪,這就是產業帶來的強大聚集人口的能力。
產業是城市的發展所在,也是聚集人口的核心武器!
產業升級與區域樓市緊密相連,產業與樓市共生的黃金時代已經實質性到來。
買房就需要挑選具有產業支撐的區域,而不是單一依靠資源發展的區域。
投資者更要優選有產業扶持政策的區域,特別是有疊加人口流入因素的區域。
當然,每個城市都不傻,現在都在大力發展新區,乾產業!
2016年2月23日,國務院批覆《哈長城市群發展規劃》。
哈長城市群規劃面積約18.5萬平方公裡,處於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
強化哈爾濱、長春兩市的核心帶動作用,有效發揮其他城市的支撐作用建設哈長發展主軸和哈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長吉(林)圖(們江)發展帶,構建「雙核一軸兩帶」的城市群空間格局
哈長城市群發展目標是:
到2020年,整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功能完備、布局合理的城鎮體系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建成在東北亞區域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重要影響力的城市群。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性,需要因地制宜發展最適合自己的產業。
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形勢下,或許,又到了大東北再次騰飛的關鍵點。
東北的「領頭羊」城市哈爾濱,或許就是這場聚變的「源點」。
對內,是實施新一輪東北老工業振興的基地;對外,是我國唯一以對俄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和最北部的國家級新區。
2020年是哈爾濱新區獲批的五周年,亦是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成立的一周年;
更是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新區、經開區和行政區「五區疊加」的重大歷史機遇下的發展元年。
不僅如此,今年6月23日,哈爾濱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提出推動「新基建」與主導產業融合,加快形成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打造產業新生態。
從中似乎又能嗅出新的關鍵點——產城融合,成了這輪發展的重中之重。
產業,是新區發展的基底。
2019年,哈爾濱新區共引進產業項目101個,協議引資額突破2000億元,5個超百億元項目落地開工。
同時,2019年,哈爾濱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3.4%。
增幅分別位列19個國家級新區的第6位、第1位,成績斐然,新的經濟增長極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截至目前,哈爾濱新區今年已籤約項目53個,協議引資額1188億元。
其中超百億元項目4個,有20多個項目有望實現當年籤約、當年拿地、當年開工建設。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哈爾濱新區緊抓契機,共實現意向性籤約7個,籤約額近30億元。
哈爾濱新區頻繁籤約產業項目,凸顯了哈爾濱市對新區的重視程度,產業也成為新區發展的內在動力。
「速度與激情」在這裡不斷上演。
截至目前,哈爾濱新區已經規劃布局十大產業園區:深圳(哈爾濱)產業園、中國北藥智慧產業園、東北亞國際貿易中心、深哈金融科技城、國際經貿科技城、數字冰雪產業生態建設示範區、自主安全可控示範基地、正威哈爾濱新一代材料技術產業園、保利文化藝術中心、海峽兩岸綠色食品深加工產業園等。
省千億級產業藍圖也為哈爾濱新區擘畫了未來,使其成為城市最具活力新興增長極、最具潛力創新高地。
哈爾濱新區獲批5年來,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目前,哈爾濱新區內已集聚各類研發機構200多家、各類企業24000多家。
其中有高新技術企業428戶,佔整個哈爾濱的69.8%、全省的46.2%,對各類高層次人才形成強大吸引力。
近期規劃到2021年,新區城鎮人口達到125萬人;遠期規劃到2035年,新區城鎮人口達到220萬人。
新區的發展路線已經很明確了,就是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帶動哈爾濱經濟發展。
一個成熟的產業板塊,一定是多元化產業結構發展,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特別是發展服務業,實現經濟的大轉型。
作為哈爾濱東部門戶,哈東板塊經濟發展以商貿物流、旅遊、農副產品加工及房地產業為產業支撐。
近年來,哈爾濱城市總規劃確立了「將長江路沿線打造成我市區域副核心」的全新目標。
哈東板塊將是繼群力、哈西、松北板塊後更具開發潛力的區域。
融創、恆大、華潤、中海、新松等多家品牌地產看準哈東區域諸多優勢,頻繁拿地開發項目。
品牌地產集聚哈東,各項產業相繼落戶開花,對區域內發展影響深遠。
融創田園小鎮
融創捌陸田園綜合體溫泉小鎮位於長江路東、馬回屯南、康家屯北、哈牡客運鐵路以西。
項目總建築面積約為200萬平方米,規劃農耕體驗館、田園旅遊、民宿休閒、農業觀光、溫泉體驗中心、配套商業及住宅等。
項目建成後,切實推動哈東經濟建設,加快哈東區域板塊的旅遊、農業、宜居和城市建設的發展。
華潤置地·哈爾濱航天科學城
項目落址於御湖壹號正對面地塊的長江路上,規劃佔地面積200多萬平方米,總投資200多億。
規劃航天科普館、太空探索館、航天互動館、航天+、航天科技住宅為一體的航天特色小鎮。
建成後,將提供就業崗位2萬多個,每年可接待遊客2000多萬個,以其雄厚實力助推哈東區域乃至哈爾濱經濟迅猛發展。
中海地產強勢進駐哈東11月3日,中海地產以44553萬元成功摘得香坊區公濱路與香坊南北路15東南角的NO.2020HT053地塊,成功進駐哈東新區。
中海地產品牌影響力巨大,必將對哈東經濟發展起到強有力的助推作用。
濱江地產(御湖壹號)中國500強永同昌集團和建龍集團聯袂推出預計總投資50億元的哈爾濱國際啤酒文化旅遊小鎮。
規劃國際啤酒主題酒店、啤酒國家館、音樂啤酒風情商業街、啤酒莊園、啤酒主題公園、新興時尚業態六大商業業態。
御湖壹號住宅產品以高端品質塑造洋房級社區,享近4萬平方米原生景觀大湖,風景宜人、宜居宜家。
另外,哈東板塊內華南城、HBP總部基地、哈東綜合保稅區等已形成產業規模;
哈東板塊內文旅項目眾多:五洲動漫城、美麗島溫泉水世界、普羅旺斯薰衣草莊園、伏爾加莊園、海都溫泉、格林水世界、天恆山風景區等,星羅棋布,風景宜人。
大型企業、金融系統、總部經濟、餐飲業等,也將隨著行政中心東移而遷入。
未來,哈東板塊將成為政府辦公、休閒娛樂、文化旅遊、高端商務、商業零售、生態園區為一體的城市副中心。
產業的導入,一定是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心。
在產業巨擘的帶動之下,不僅哈東板塊的居住環境能夠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大量的就業人口的導入,也必將帶動周邊房產升值發展。
一個城市,年輕人出去讀書之後,還願不願意回來,就決定了這個城市有沒有前途。
韓寒電影《後會無期》中有句臺詞:小城市沒背景根本沒辦法立足,大城市相對公平些。
這裡說的公平就是有更多的就業崗位提供出來,可以不需要靠關係,憑能力就可以得到。
一個城市,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提供能夠保障生活的薪水,可以在自己父母身邊體面的生活,相信沒有多少人願意遠離家鄉去遠方打拼。
不進則退,產業的發展,是城市能夠逆襲的唯一機會。
如何能完成逆襲,是一個需要前瞻性和因地制宜結合的長期規劃。
產業落地並投產,需要付出具大的代價和成本,如何平衡,很考驗地方政府的智慧。
買房也是一樣。
閉著眼投資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隨便買房保值的時代也在消失,房子過剩,買房不慎虧錢也是很有可能。
樓市分化之下,只要選對城市、區域買房,房子才能保值甚至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