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史上最「難」就業季:說不上多難 只是各有缺憾

2020-12-15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20屆畢業生有874萬」, 另外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工廠或減產停工,或停止招聘,原本應該熱火朝天的校園招聘活動,不得不取消或變為網絡的方式進行,同時,國外疫情的爆發讓留學變得前景不明,而學校遲遲不能開學,又讓考研增加了巨大的困難,當然國考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以前,面對就業難人們經常調侃「畢業即失業」,但這卻是這屆同學們的真實寫照,面對如此困境,同學們該如何做?他們對於未來的憧憬是什麼?又有怎樣的規劃?

吳知聲:很受挫 未來希望做教師或者藝術家

大四的時候是否做過實習?今年的工作好找嗎?

大四大五的時候,中央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專業畢業生吳知聲一直在忙著準備英語考試準備出國,而沒有選擇外出實習找工作,但他之前做過金工和老師,他表示,工作是越來越不好找了!

「以前我們還能接一些雕塑裝置設計需求,現在都沒有了。」

吳知聲 畢業設計作品《夜長夢多》 材料:床被子等綜合材料,數字投影 尺寸:190 x 120 x 50 cm

畢業的時候,他也有過找工作的想法,但很難找到,還有過幾個月他就要出國了,而在這幾個月做兼職的話,很多公司對此都是比較抗拒的,「再加上今年疫情很多涉及我們專業的產業都停滯了,工作就更難找了。我希望去當老師,教畫畫和教做藝術留學作品集;我也希望去做一些公共裝置設計的工作。」

比如他問了幾家留學機構,但由於受疫情的影響,這些機構的招生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之前全職的老師也都變成了兼職,所以吳知聲感覺「很受挫,感覺自己學的專業並不能為社會做什麼貢獻。」

當初選擇雕塑專業,吳知聲表示是因為表達方式更多元一些吧,繪畫類總感覺受到畫框和畫筆的局限了,後來覺得其實沒那麼多局限,每個專業都可以突破。所以其實就是當時感覺自己對空間的經驗更加感興趣。

雖然工作遇到了困難,但他還是比較熱愛自己的專業,因為可以自由的表達自我。

關於未來,他還是憧憬和迷茫時並存,對於吳知聲來說,理想中的未來當然是做藝術,再做一些副業(設計,教書)可以養活自己即可。

接下來他會繼續找工作,做一些自媒體的嘗試,或者做一些雕塑裝置的設計。

吳季蕾:夢想還是要有的 萬一實現了呢

本科期間,中國美術學院吳季蕾就在做一些公益創業工作,所以大四的時候她並沒有進行實習。吳季蕾相信「危」與「機」共生,「找工作」和個人能力是緊密綁定的,「爭取在大學裡繼續沉澱自己、提升自己,為未來更好地找工作做好鋪墊。」

她在今年被推免了研究生,所以將更多心思放在了畢業創作上,吳季蕾講到,如果要找工作,我會結合個人興趣、研究生即將就讀的專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實踐」)來找工作,先更多地做一些嘗試、探索自己所愛。

中國美術學院吳季蕾

中國美術學院吳季蕾 畢業設計花絮 視覺

吳季蕾的本科專業是「藝術設計學」,她們大一時學習「藝術學理論」方向基礎知識,大一結束時根據自己的成績、興趣等進行綜合分流來選專業。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她認為理論研究與實踐是密不可分的。

轉眼間,本科畢業了,在吳季蕾看來,這依然是一個有趣的專業,並且愈學愈能感受到文化、設計是魅力無限的。「設計理論知識的學習讓我們逐漸學會用設計的眼光看待生活、用設計地思維解決問題,設計實踐則讓我們擁有了基礎設計技能,擁有了能夠將部分想法變為現實的能力。」

中國美術學院吳季蕾 畢業設計花絮 味覺

中國美術學院吳季蕾 畢業設計花絮 味覺

加下來,吳季蕾希望順利完成畢業創作、畢業展示,暑期如果受疫情影響而沒有畢業旅行的話,那應該依然會是學習、實踐、實習等主要內容。在還是「學生」的這幾年中,多嘗試、多體驗。

至於未來,她講到「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理想中的未來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充實滿足且富有意義。

梁梓涵:不能活的糊塗

梁梓涵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本科畢業之後,同樣選擇了考研,想要不斷的完善自己,「想用研究的心態去生活去品味。覺得本科四年的學習遠遠不夠,希望能制定一些計劃來給未來的自己一個良好的答覆。對於考試,我考過的試還是比較多的,考試只能檢測某方面的能力,並不認為會考試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它只能代表自己在某個時間節點上想要做好一件事的同時,具備了其獨立完成它的能力而已。對此,還算是有些信心的。相比之下,思考如何去生活更難。」

作者信息:梁梓涵 學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年份:2020 尺寸:尺寸可變 材料:綜合材料

當初選擇雕塑專業,梁梓涵表示是是命運的安排,讓自己的人生可塑性多了一些。

如今大學畢業了,他依然熱愛自己的專業,對於梁梓涵來說喜歡就夠了,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同時,他還講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沒幹好,不要埋怨行業的形式,首先找自身問題,說不定換個專業還是不行...

作者信息:梁梓涵 學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年份:2020 尺寸:尺寸可變 材料:綜合材料

作者信息:梁梓涵 學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年份:2020 尺寸:尺寸可變 材料:綜合材料

作者信息:梁梓涵 學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年份:2020 尺寸:尺寸可變 材料:綜合材料

關於未來工作的方向,他對此沒有明確的計劃,如果非要說,當然是從事本專業相關的行業,或是教育工作者。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憧憬,

」我覺得自己身為年輕人先老了可不行。不能老被現實因素打敗,夢該做得做,生怕幾十年後後悔...理想中的未來:無論物質生活改善到什麼程度,無論走哪條路,絕對不能活的糊塗,矛盾是痛苦的,雖然處處是矛盾。「

馬亦超:希望擁有一個乾淨而整潔的書法工作室

「聽同學說,今年的找工作更考驗一個人的專業能力與做事能力。」

四川美術學院的馬亦超,在大四的時候去過很多城市進行專業考察且收穫頗豐。同時也一直在一個藝術機構擔任硬筆書法老師,積累了許多合格地成為一名老師的教育、教學經驗。

馬亦超《董其昌書論一則》300cm×50cm 紙本水墨

馬亦超《歐陽修文選》270cm×35cm 紙本水墨

馬亦超《前赤壁賦》343cm×100cm 紙本水墨

馬亦超《書論節選》180cm×70cm 紙本水墨

在馬亦超看來,考研是莘莘學子的上選,他也希望自己可以一直考上去,留在高校裡當一名書法老師。

為了考研,他一直在上英語和美術史的網課,同時做大量的習題。

而選擇書法專業,是因為自己酷愛書法,為書法而生,為書法而長,為書法而成。馬亦超講到自己的書法是以帖學一路為主,畢業可以說是一個新的起點,他會把重心由帖轉向碑,畢竟多方面的去汲取營養才能更好的讓專業有所進步。

未來,他想留在重慶,有一個自己乾淨而整潔的書法工作室,有一個安逸又溫馨的小窩。

鄭新皓:希望能不對現實妥協 做一輩子藝術

來自西安美術學院的鄭新皓也選擇繼續升學深造,這是他的考研二戰,也是自己的背水一戰。

為什麼會選擇考研,鄭新皓講到:因為我覺得在本科階段的學習中大多是體驗類創作過程,對於我們公共藝術專業而言更是如此,我們涉獵的十分廣泛但對於創作的方法,和一些系統的學術訓練我認為是不夠的所以我想在研究生階段去完成這些學習和研究。」

本科階段,他選擇的是公共藝術專業,當初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鄭新皓表示有巧合的成分,因為一開始他並不是十分的了解公共藝術,所以說對於這個新穎的專業的一種好奇吧,「我覺得畢竟我們年輕人更容易被一些新興的東西所吸引吧,當時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選擇的。」

鄭新皓畢業創作

鄭新皓畢業創作

鄭新皓畢業創作

大學要畢業了,對於自己的專業,鄭新皓有不太一樣的看法,因為其實公共藝術專業的就業而言受眾並不是很廣,甚至說對口行業少之又少,有些同學找工作甚至是要跨專業或者轉行。「但是就我四年所所受到的學術訓練,我認為這個專業給我帶來的更加珍貴的東西,是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在這四年的學術訓練中我具備了以一種新的可能性的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和每一個事物和對於事物的調查與研究的能力,其實這些在我日常創作的過程中就有所體現這也是我們進行創作必須具備的東西,所以就算去賣一個蘋果也可以用一種新的方式去銷售他,並且對整個行業進行全面的調研通過一個新的方式去刷新這個行業的習慣。所以這麼說來這才是這個專業最珍貴的也是對我終身造成影響的東西。」

未來,他希望從事與藝術相關的職業,當然如果能一直創作的話,是最好的但這也是最奢侈的。他希望未來的自己能夠一直擁有獨立的人格,擁有自由,堅持自己,不對現實妥協和做一輩子藝術,這算是對未來最好的憧憬,當然也很理想主義。

新人來說,先活下去

魯迅美院的趙梓旭在大學期間也會接到一些繪畫的訂件,雖然不能完全算是實習,但確實鍛鍊的自己的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面臨畢業,她還沒有開始找工作,決定是先讀研究生,繼續自己的專業學習。

關於考研,她表示通過這幾年的學習認識到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眼界還是需要繼續提升的,想通過學校這個很好的平臺繼續完善自己。

趙梓旭畢業創作

之前,趙梓旭也考慮過出國留學,但是認為自己還是應該先在國內進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但是以後一定會出國學習的。

當初為什麼會選擇油畫專業,趙梓旭講到,很大程度是自己對古典大師技術的嚮往,所以選擇了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的第一工作室。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技法只是藝術的一部分,還很多更加有趣要去學習的東西。

大學要畢業了,對於自己的專業她還是非常喜歡自己的,「如果再回到高三的時候還是會選擇油畫,我的老師們真的教給我了很多東西,認為油畫依然是學校內最好的專業之一。」

趙梓旭畢業創作

未來,趙梓旭還是非常希望可以從事職業藝術家的,但是從現實出發的話肯定要先找一份和專業相關且可以維持自己生活和創作開銷的工作。然後在平時發展自己的創作。

同樣來自魯迅美術學院的劉思彤也選擇了讀研,雖然沒有找工作,但她還是比較關注與工作相關的事情,「據了解,在疫情的衝擊下,許多公司面臨危機,就業崗位減少,今年的畢業生就業比較困難,找到好工作的難度比較高。但好在現在應屆生們可以通過線上平臺找工作,具有很多線上資源。」

劉思彤畢業創作

劉思彤畢業創作

目前,她已經被錄取,想在研究生的讀研期間,將本科的創作實驗繼續向前推進。希望在本校優秀的學習環境中繼續完成關於創作的探索,增加知識儲備,提高文化修養,不斷充實自己。

關於未來,她希望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想通過努力成為職業藝術家,同時對於教育行業也很感興趣,希望未來從事的工作,除了能滿足物質需求之外,也有自我認可的價值。

工作難找!

張家銘也來自魯迅美術學院,大四的時候他就出來進行了實習,但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整個文化產業受影響都非常的大,雖然有機會,但是整個過程很焦躁,結果暫時還沒確定。

相較於很多同學選擇考研,張家銘更想在近年到社會上感受生活,提高專業水平再回過頭來晉升學歷。「這會讓我作品的處理方式和思維有更大的提升。」當然,他也有過出國留學的想法,但由於現在的大環境比較混亂而作罷。

關於未來,相較於成為藝術家,張家銘更願意做為一位藝術學者。在他看來毫無經歷的作品是空洞的。他對自己的作品處理媒介和技術手段持開放態度,任何新鮮事物的都願意嘗試,理想是作為一名成功的遊戲策劃,藝術家。

當然,萬事開頭難,對於新人來說,先活下去。

曾婧婕:在自己喜歡的行業中搬磚

廣州美術學院曾婧婕在大四的時候一直準備考研,她聽身邊朋友的描述,今年的就業形勢還蠻嚴峻的,同時今年的考研形勢相比往年競爭也會更大。

對於考研,她還是滿懷信心的,「要是沒信心對於我來說還是很難堅持下去的。目前主要學英語,專業課偶爾看看。」

曾婧婕就讀的是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當初選擇這一專業,是因為自己的高考分數比較高,又覺得自己不適合做太有深度的縱向研究,就選了個其實當時並不了解的專業。

大學要畢業了,在她看來,國內在這方面起步不久,目前看起來還是挺缺乏一個完整的系統的。這中間有很多多重身份的一些角色,但其實這應該是一個挺需要學術高度和嚴謹性的職業。

所以,關於未來的定位,她目前沒有一個太細緻的方向,想看自己在讀完研究生之後再去評估什麼最適合自己。同時,也希望在自己喜歡的行業中搬磚,有一定的上升空間的同時也是有豐厚報酬的。

【結語】就像某位同學說到的那樣,「放眼未來,就業形勢嚴峻,不知何去何從,說不上多難,只是各有缺憾。」面對史上「最難」就業季,同學們有各自不同的選擇,但考研無疑是最多的一個選項,好在大家對於未來都還是充滿了希望,願同學們在未來能夠前程似錦,越來越好。

原文來源於藝術頭條APP,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又一個史上最難就業季:年年都在說的就業難,年年都在漲的畢業生
    四年一晃而過,畢業之際輔導員召開就業輔導,千叮嚀萬囑咐,"校招期間一定要把握好機會,要是校招期間沒能籤到公司,等真畢業了自己去找工作,你們就會知道有多難了。今年經濟形勢不好(印象中12年那年還有經濟蕭條這個說法),畢業生又多,哪哪都是大學生,不缺你這一個"當時已經籤了就業協議,根本沒放心上。
  • 5個你最關心的問題,幫你在「史上最難就業季」披荊斬棘
    將2020年成為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一點不為過。吳曉波頻道曾就 「為什麼現在大學生畢業,工作越來越難找了?」採訪過我,文中我就5個你最關心的問題,給出了我的回答:1. 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哪個行業最有「錢景」?5. 北上廣深,還是新一線?在這個「史上最難的就業季」,我將這些找工作的建議重新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助你或你身邊正在找工作的孩子們。
  • 不怕「史上最難畢業季」!視客眼鏡網面向畢業生提供多重暖心好禮
    疫情大環境影響下的擇業需求增加、工作機會減少更是讓2020屆畢業生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原本對於走上社會的憧憬也在這場全球性疫情的影響下蒙上了一層陰影。故此,「史上最難畢業季」的名號不脛而走,2020屆畢業生將何去何從?他們該如何應對比以往更加嚴峻的就業環境?這成為近期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焦點。
  • 「後疫情」就業季: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
    此外,各地各高校應與本地人社部門做好信息銜接,確保有就業意願的畢業生全面納入社會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嚴格落實按規定將畢業生戶口、檔案在校保留兩年政策,持續舉辦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專場網絡招聘活動等。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當2021屆畢業生走進就業「戰場」,迎接他們的挑戰同樣不少。
  • 「最難就業季」裡,為啥4.5萬大學生跑紹興去就業?
    一面是874萬應屆高校畢業生面臨的「最難就業季」,另一面是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各種招才方法效果難料。如何破題?各方都在尋求突破。浙江紹興有這樣一組數字:舉辦了806場招聘會,收到簡歷8萬餘份,1至6月份新增就業大學生4.59萬人,同比增長6.7%,活動覆蓋高校、招聘會場次、收穫簡歷數、新增就業大學生均好於去年同期。數據的背後是紹興探索出的大學生招引新路——「人社幹部線下對接高校+企業線上對接人才」「線下發動+線上開展有組織的招聘會」「一校一碼一招聘」新模式。
  • 909萬:更難就業季來臨,到哪裡找工作去?面向需求,工作不愁!
    對於高校畢業生來說,最愁的只有一件事——找工作。這些年,年年都是就業困難季,沒有最難,只有更難。2020年874萬,刷新歷史紀錄。2021年怎麼樣?最新消息,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909萬人,再次刷新紀錄,比2020年增加4%,淨增35萬人。
  • 史上最難的奧數題
    難倒整個議題委員會、四位數論專家,還有數學天才陶哲軒的傳奇奧數題目到底有多難?撰文 | 史丹福狂想曲玩過奧數或者其他數學競賽的朋友大概都會聽過」傳奇的第6題」。這條題目出自1988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的第6題,是公認的史上最精彩、也是最困難的其中一道競賽題目。題目如下:1 傳奇的第6題這題目究竟有多困難呢?
  • 大學生就業遭遇最難一年,破解需從五個角度發力,鼓勵創業行不通
    年年都能聽到最難就業季,不過2020年要明顯更難,但是與之後數年相比,也許還不是最難。2020年高校畢業生達到874萬,再次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加上各類回國的留學生近60萬,兩項合計就高達934萬人。就業難,源自擴招。當年的大學畢業生可以視為精英,而今天卻因太多淪為普通,一些單位招聘更是直接設定985、211院校的門檻。就業難,就在於經濟增長沒有能力全面消化擴招後的大學生,沒有創造出相應的崗位和滿意的福利待遇。
  • 看大學畢業生如何攻克 「最難畢業季」
    張文魁攝   疫情之下畢業季   最難畢業季,最難忘的畢業季。   2020年畢業季,被稱為疫情之下最難畢業季。許多大學畢業生沒能拍一張畢業大合照,也沒有了畢業旅行和「散夥飯」。更為艱難的是,就業形勢從未像今年這樣困難重重。
  • 網際網路就業新形態遭遇「成長煩惱」
    近年來,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網紅經濟等迅猛發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就業形態,為緩解疫情下的大學生就業難題打開了「一扇窗」。然而,作為新生事物,新業態崗位因社會認可度相對較低,正遭遇「成長的煩惱」,存在界定難、保障難、監管難等問題,亟待破解。
  • 今年考研人數超出預計,研究生遭遇就業難題,畢業前景出「危機」
    據了解,2020年的報考研究人數超340萬,2021年更是達到了420萬人的高度,除了報名人數增長,各大高校也增加了錄取人數,這對於考研黨來講會是一個好消息,但錄取人數這麼多,在就業方面也有難題出現。但招錄人數一增多,每年研究生畢業也會增多,是否會跟本科畢業生一樣,存在就業難的問題,研究生的畢業季該怎麼辦,在每年的考研隊伍中,真正想要繼續深造搞學術的人不多,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為了未來的就業發展。
  • 疫情當前就業季延遲 如何為畢業生解除後顧之憂?
    疫情當前就業季延遲 如何為畢業生解除後顧之憂?目前,儘管已有部分學生在秋招中獲得offer(錄用通知),但仍有很多畢業生在等待春招的機會,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們的求職計劃。
  • 號稱「最難喝的飲料」,無人敢挑戰,究竟有多難喝!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朋友圈內最近正在興起一項挑戰:挑戰喝最難喝的五種飲料。這五種飲料到底有多難喝呢,據說妹子喝了會想哭、男人喝了會沉默。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五種飲料。新品嘗試真的需要勇氣,不信的話自己也可以去試試。
  • 號稱史上最難手遊——《Trap Dungeons 2》,感受一下花式100種死法!
    最近國外很多遊戲論壇和直播間裡,突然興起一款經典復刻的小遊戲——《Trap Dungeons 2》,這款形似《超級馬裡奧》,卻全程沒有一個小怪阻擋玩家的遊戲,卻在一夜之間獲得了公認的「史上最難手遊究竟有多難玩?咪寶今天就帶你們見識一下!
  • 瞭望丨新就業形態遭遇成長煩惱
    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寺坪鎮寺坪村村民李萌在自家雞棚裡網絡直播賣貨(9月10日攝) 劉瀟攝◇一些新就業形態因工作自由、有彈性、收入體面備受大學生青睞,已成為吸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蓄水池◇就業關係界定難、勞動權益保障難、行業監管難,這些成長的煩惱正制約著新就業形態的發展和吸引力
  • 杜克放榜:北京一人錄取,今年申請有多難
    杜克放榜:北京一人錄取,今年申請有多難 2020-12-19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南難南難難 南方人冬天到底有多難?網友:被窩以外都是遠方
    近幾天,今冬首場寒潮天氣帶著雨雪強勢南下 南方小夥伴感受到的不是降溫,而是速凍 每個人都開始裹緊自己的小被子 宅在家裡不敢出門 「冷」已經成為交際過程中的高頻字 在南方的冬天生存下來真的太難難難難難了
  • 慈谿四點施力全力保障大學生就業
    為積極應對「史上最難就業季」,助力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保質保量完成穩就業重點工作,慈谿市人力社保局找準四個「施力點」出實招、出狠招、出新招,穩穩推進大學生就業幫扶工程,層層築牢就業民生之基。一是找準切入點。
  • 我國最難考的6本證書,考上了就是「香餑餑」,就業工資高!
    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呀!而且,現在許多的招聘單位,動不動就提出,只招聘985或211大學的畢業生,其它大學的本科生,簡歷被直接扔到了地上。因此,對於即將就業的大學生業說,如果手裡有一個含金量極高的資格證,將會大大增加就業的機會。
  •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年升學比例上升,薪資持續增長,教育成最熱...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記者 劉詩萌 北京報導2020年,874萬應屆畢業生遭遇「史上最難畢業季」。2013年開始,由於畢業人數的持續上升,每年的畢業季都會被冠以「史上最難」的稱號。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畢業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的雙重壓力下,2020屆畢業生面臨著空前的就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