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芳也。從黍從甘」,這是《說文解字》給香下的定義,其本義指食物味道好,引申為氣味好聞。
食品中揮發性呈香物質的微粒懸浮於空氣中,經過鼻腔刺激嗅覺細胞,然後傳至大腦的中樞神經,即產生嗅覺。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嗅覺納入了審美的範圍。只有令人喜愛的或是讓人感到愉悅的氣息,才會被稱之為香氣。
所謂茶香,實際是不同芳香物質以不同濃度組合,並對嗅覺神經綜合作用所形成的茶葉特有的香型。
識香有「三嗅」
香氣識別可以從熱、溫、冷來識別。
熱嗅。之所以要熱嗅,是因為茶葉內的香氣物質或者異味物質,溫度越高越容易被溶解、揮發,所以熱嗅的目的不僅僅在於品茶香,還在於藉此聞茶葉中是否有異味,從而來品評茶葉香氣的純度。
熱嗅包含兩方面:
一是溫杯、潤茶(洗茶)、出湯之後,立刻聞公道杯中的香氣,這時溫熱的水蒸氣能夠使得茶香較好的揮發出來,因而被稱為熱嗅。
二是經過衝泡倒出茶湯之後,趁茶葉還較熱時,聞茶葉的香氣。
溫嗅。因為大部分水蒸氣散去,茶香開始較好的呈現出來,是普洱茶香氣品評的關鍵步驟。而且溫嗅時不僅僅止於香,還要考慮香與茶湯的融合程度,看是香融於水,還是香水分離。
溫嗅也包含兩方面:
一是,茶湯倒出之後茶葉溫度稍降,聞茶葉本身的香氣。
二是,聞茶杯中溫熱的茶湯香,以及茶湯入口之後,用口腔、呼吸充分感受茶湯中的香氣。
冷嗅,即聞冷杯香。聞冷杯香是為了評茶品的香氣持久度,聞茶葉香是為了評茶品製作是否合理,葉底是否有雜氣、異味。
一是,飲完茶湯後,聞品茗杯的杯底香,或者聞公道杯的冷杯香。
二是,聞出湯之後,稍有餘溫的葉底香氣。
普洱茶香氣品質如何,主要通過對其香氣純異程度、高低程度、持久度,這三方面的綜合評價來確定。
香氣純異程度
純是指普洱茶應該具有的香氣的純正程度,異是指普洱茶香氣中夾雜的雜氣異味。
評測普洱茶的香氣純度,一般是通過熱杯香也就是熱嗅就能完成,在高溫的水蒸氣環境下,普洱茶中的雜味,異味更容易揮發出來。所以熱嗅是測定普洱茶品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香氣濃鬱程度
茶香濃鬱程度的測評是測評中最重要的一環,能夠對茶葉香氣類型、特點、優劣程度進行系統評判,我們主要用溫嗅的方式來完成測評。
普洱茶香氣的影響因子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地理生長環境:普洱茶有「一山一味」之說,每個茶區香氣都不一樣。
二、製作工藝:從鮮葉到品飲還需要經過殺青、萎調、揉捻、曬青等一系列的工藝。每一個環節對普洱茶香氣都有影響。
三、後期儲存:傳統意義上來說,普洱茶倉儲有幹倉溼倉之分,代表地為昆明和廣州。個人喜好不一樣,在這裡不做倉儲影響贅述。儲存時間也會直接影響普洱茶香氣。
四、投茶量與衝泡手法:以新生茶為例,香氣濃淡與水溫成正比,高衝有利於茶葉香氣的釋放等等。好的香氣能給人帶來愉悅的感覺,茶湯的滋味和香氣是茶的命脈,從茶的香氣中我們亦能感受到茶葉的種種不同。
茶香持久程度
持久度程度的品評主要是通過冷嗅時茶葉的餘香來評判,也有茶友將香氣持久度稱之為香氣的長短。
如果所品評的茶葉香氣,從初始的熱嗅到後期的冷嗅都能夠一直存在,那就說明茶品香氣持久度較佳、較長。反之則是香氣持久度較弱、較短。
香氣以純、高、長為優,以異、低、短為劣。
來源:網絡
本文僅作分享、學習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