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蛋撻為什麼能有如此吸引人的魅力,背後有著怎樣的製作手法?

2021-01-09 燕露露一行白鷺

很多人都知道,蛋撻是一款十分風靡的甜品小吃,它不僅有著雞蛋的香滑,還有著濃濃的奶香,吃後齒頰留香,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休閒零食。 那麼,為什麼小小一個蛋撻就能有這麼大的魅力呢?在它的背後,有著怎樣講究的製作手法呢?

事實上,如果嚴格劃分一下,我們很容易會發現蛋撻的種類並不是單一的,至少從蛋撻的底皮製作差別上分類,就可以分成酥皮蛋撻和牛油蛋撻。兩種蛋撻不僅在外觀上有區別,在製作手法上也相去甚遠。前者使用了豬油做酥皮,不過因為皮比較厚,所以餡料少一些;後者用的是牛油底皮,比較薄,所以餡料比較多。而從餡料上提,除了原味之外,還有後來衍生出來的葡式蛋撻、紅豆等新口味的蛋撻。

這裡就舉一個最簡單的蛋撻做法。製作蛋撻的皮需要有油麵和水面,油麵的製作材料有低筋麵粉和易麥酥油,而製作水面則需要到低筋麵粉、雞蛋、水和糖。就像揉麵團一樣將兩者分別揉成麵團,不過要注意的是,油麵製作完畢之後放進冰箱裡凍大約十分鐘,取出之後,將水麵包進油麵後要折三折,再放進冰箱凍著。這一次大約是二十分鐘。再次取出時,要先折三折,然後再折四折,這是為了做好的蛋撻底皮層次分明口感酥脆。然後還要再在冰箱凍大約二十分鐘。

將製作完成的麵團用模具做成一個個小底皮就可以了。這個過程既繁瑣又講究,所以很多時候如果是在家裡製作蛋撻的話,也可以直接購買做好的蛋撻底皮。然後就是準備餡料了。蛋撻餡料和大部分糕點都一樣需要淡奶油、糖、牛奶以及蛋黃。先將淡奶油、糖和牛奶用小奶鍋加熱,直到裡面的糖完全融化,倒出晾涼。然後將蛋黃倒進去一起攪拌。再加入適量的低筋麵粉,攪拌均勻即可。

將製作好的蛋撻餡料倒進底皮裡面,拿去烘焙。然後就可以坐等蛋撻的新鮮出爐了。不過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在倒餡料的時候,最好只倒到七分滿的程度,因為隨著烘烤的過程,蛋撻餡料會膨脹,為了避免溢出,就不能裝得太滿。

一個新鮮的蛋撻不僅有著金黃好看的外觀,而且既有口感上的酥脆,更有雞蛋和牛奶的清香。如果喜歡的話,還可以在蛋撻餡料裡面加入自己喜歡的水果或者其它的餡料,那麼味道就會變得更加完美了。有著這樣講究的製作手法,難怪蛋撻會如此美味了。

文章屬於小燕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葡式蛋撻的做法 簡單的小吃製作
    蛋撻是一種很好吃的小吃,經過傳播,蛋撻也從國外傳到中國,經過了許多的改良製作了葡式蛋撻,這種更加健康美味的蛋撻,接下來為大家介紹蛋撻的簡單做法。
  • 小吃培訓班分享飯店怎樣經營能吸引客人
    小吃培訓班分享飯店怎樣經營能吸引客人歡迎大家關注味霆保定小吃培訓技術培訓講解百家號,今天我們的餐飲培訓班的李老師來分享一些做餐飲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識,飯店怎樣經營能吸引客人。分享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新知識與您分享!
  • 美味蛋撻,原來製作如此簡單!寶寶大人都愛吃~
    趁著天氣還不是太熱(太熱就要開空調製作辣),開個酥犒賞下上了一學期課的孩子唄。如果沒有,也可以用普通的黃油製作。片狀黃油的軟化程度應該和冷藏後麵團的軟硬程度相似。在撻水裡加上煮熟的紫薯小丁,或者蜜豆、水果丁啥的,就可以升級為別的口味的蛋撻啦。吃不掉的蛋撻冷藏保存,第二天就會不酥脆了,只要放到烤箱裡,200度再烤個幾分鐘,就又會變得和剛出爐時一樣酥脆可口嘍。
  • 製作蛋撻的小竅門有哪些?
    蛋撻是人們熟知的美食,無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很喜歡,好多人都喜歡在家製作蛋撻來吃,不僅能鍛鍊自己動手的能力,而且還能陶冶情操,那麼,烤蛋撻應該用多長時間呢?烤蛋撻的溫度又是多少呢?下面就隨我一起來看看烤蛋撻的溫度和時間吧。
  • 港式蛋撻和KFC的蛋撻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說港式蛋撻更好吃?
    最近北京的秋天越來越冷,冷得讓人只想吃高熱量食物蛋撻根據蛋撻皮主要分為牛油皮和酥皮蛋撻(KFC也是採用此蛋撻皮)牛油皮的特色就是外皮比較光滑和完整,好像一塊盤狀的餅乾,外皮有一陣牛油香味。有點像是英式派的皮,酥皮的特色在於外皮的盤分成一層層薄酥皮,層次分明。
  • 看,我們親手製作的 ~水果蛋撻~
    美食達人:米蘭今天活動非常順利,和小朋友在一起感覺自己也年輕了,童心未泯走進幼兒園,協助小朋友做蛋撻,我帶領的三位小朋友非常聰明,一學就會,而且很有團隊合作精神,米蘭感謝各位老師,辛苦了。這次大家做的都很成功,小朋友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嘗一嘗自己做的蛋撻,一直再問我是不是中午就能吃到了,一副小饞貓的樣子。
  • 中西結合的特色小吃藍莓豆漿蛋撻做法
    中西結合的特色小吃藍莓豆漿蛋撻做法——特別推薦的甜品製作,值得學習的一款美味蛋撻~食材數量食材
  • 街邊的一元蛋撻,真的能吃嗎?
    「蛋撻一元一個」的招牌往店門口一掛,就能吸引長龍似的人來排隊薅羊毛。哪怕你不愛吃蛋撻,都會忍不住犯嘀咕:「這有啥好吃的,這有啥好排隊的。」然後因為好奇跟著排起了隊。一口氣吃完十個蛋撻後,你可能再度琢磨起來:「好像味道也不賴,一塊錢真的不會虧本嗎?這一塊錢的蛋撻,不會有問題吧?」
  • 澳門特色美食:葡式蛋撻、三可老婆餅的來歷,以及鳳凰卷的製作
    製作葡式蛋撻時講究烘焙技巧,先用酥油、麵粉、水混合揉成麵團,醒20分鐘後擀成長片;然後將麵團擀成0.6cm的薄片,用面片包住,擀成長條後對摺三次,再重複擀長、對摺,置冰箱內鬆弛半小時後用模子壓出撻皮;最後把用砂糖、牛奶,雞蛋、低粉混合製成的撻水倒入撻皮中,放入220度的烤箱中烤15分鐘即可。
  • 葡式蛋撻
    2、揉一會,揉成柔軟、光滑的麵團,包好保鮮膜,入冰箱靜置20分鐘1989年,英國人安德魯·史鬥(Andrew Stow)將葡撻帶到澳門,改用英式奶黃餡並減少糖的用量後,隨即慕名而至者眾,並成為澳門著名小吃。小訣竅1、我用的是植物淡奶油,本身就是甜的,所以糖的量不是很多,如果用動物淡奶油,可以適當增加糖的用量。
  • 家庭烘焙製作蛋撻
    說起蛋撻,個人認為在烘焙類屬於第一簡單的,曾經做學徒的時候,前兩個月就兩件事,一個是打掃衛生第二個就是做蛋撻,蛋撻一般都是交給學徒來做,只要掌握其中一個細節,那閉著眼也能做出來。首先來說就是選擇蛋撻皮,可以在網上買一些蛋撻皮,蛋撻皮就不用自己製作了,因為蛋撻皮關聯著一些丹麥類技術,需要的設備費用也是太高,現在網上賣一些蛋撻皮也就幾毛錢一個,這個和自己製作的成本差不多,自己製作可能成本還要高一點,選擇蛋撻皮選擇一些葡式蛋撻皮,烤出來層次比較多一點。
  • 英式蛋撻,澳門瑪嘉烈蛋撻,故事和美味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酥脆的蛋撻皮,濃鬱的奶香塌陷,看著小小的一個,咬一口卻是讓人感覺幸福感爆棚。雖然蛋撻是一個比較普通的甜點,但是卻是經典的西式甜品,而且其寓意非常深刻,蘊含著許多動人美好的故事哦。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經典口味和製作手法,例如葡萄牙的蛋撻。葡萄牙是新航路開闢的最大的受益國家。
  • KFC老祖宗在澳門的蛋撻革命 | 澳門·安德魯蛋撻
    發明它的,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葡萄牙人,而是一位英國紳士,安德魯。79年,安德魯來到澳門時,擔任東南亞市場的藥廠總負責人,風光無限。借鑑當地廣式燉奶的手法,用鮮奶油製作,並且在其中加上深棕色焦糖,奶香四溢,外松裡嫩,色澤誘人。經過五次味道改良後,他手下的「澳門葡撻」,便被創作出來。
  • 自製葡式蛋撻,不揉面不打發,外酥裡軟好吃好做,新手也能成功
    導語:想吃蛋撻不用買,教你在家簡單做,不揉面不打發,簡單好學還好吃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走在大街上,突然陣陣香味撲鼻而來,再用力一吸鼻子,那股子香甜的味道仿佛進入了你的心裡,僅是聞著也能讓人有食慾,這便是甜品店帶來的誘惑,每次路過甜品店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停下腳步
  • 蛋撻的微波爐做法,不用烤箱也能做出香酥甜品
    蛋撻是西餐中常見的甜品,它的外層是酥脆的蛋撻皮,裡面是充滿雞蛋奶香的柔軟布丁。吃起來層次豐富,口感十足。
  • 蛋撻皮和蛋撻餡的製作方法
    今天有的朋友留言新買了烤箱,但是不會做點心,其實烤箱烤點心也很簡單,只要按步驟做一般都可以做成的,只是做的點心好看不好看的區別,失敗一次,總結經驗,下次就會做得更好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種平時大眾都愛吃的酥脆蛋撻的做法。
  • 越南理髮店為何如此火爆,什麼樣的魅力如此吸引顧客?
    在中國,理髮店遍地都是,隨處可見,可是即便如此,也遲遲不見理髮費用有所降低,反而日漸升高。而在越南,理髮店的生意都是格外的火爆,無論男女都會對在越南理髮店的體驗念念不忘,而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是什麼樣的魅力如此吸引顧客?
  • 日本的和服有怎樣的魅力?為什麼日本女人都喜歡穿和服
    日本的和服有怎樣的魅力?為什麼日本女人都喜歡穿和服日本和中國,作為東方國度的兩國。他們的穿著都帶有東方女性所獨有的魅力。其中,兩國之間的文化,在某些地方有相似之處。比如,日本的和服就是來源於中國。在日本,和服卻是每個女人的最愛,而且常常穿著和服招搖過市。
  • 簡易蛋撻的製作
    準備工具:不鏽鋼打蛋盆(其他容器也可)、電子秤、手動打蛋器、分蛋器、烤箱配方:(12個量)純牛奶240g、細砂糖32g、色拉油5g、蛋黃4個、蛋撻皮12個製作過程:1、把純牛奶、細砂糖、色拉油三者放入不鏽鋼打蛋盆中混合加熱,使砂糖充分融化即可,冷卻待用2、用分蛋器分離蛋黃和蛋清,將分離的蛋黃加入第一步混合的液體,攪拌均勻即可,這樣蛋撻液算是製作完成。
  • 白蜜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能讓眾多玩家為之傾倒呢?
    琥珀通過上萬年的時間沉澱,琥珀酸濃度夠高才會質變成白蜜。白蜜蠟很像牛奶的顏色,色澤醇厚不透明。象牙白蜜蠟顏色接近於象牙的顏色,肌理細膩,光澤內斂但不乾澀,有蠟質光澤,看起來有厚重感。白花蜜顆顆都具有濃厚的藝術感,黃白相間的紋路,漸變的顏色,愈發像是中國傳統的水墨畫,輕輕揉搓,會發出濃鬱的松香味,讓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