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伊斯蘭和穆斯林可能很多人都還不是很理解,一些人可能會奇怪為什麼伊斯蘭教的信徒會被稱之為穆斯林,兩者到底有什麼關係呢?眾所周知,伊斯蘭教的分布極其廣泛,涵蓋了數十個國家,其中英國、法國、美國等都是在列的。
當年創辦伊斯蘭的是穆罕默德,信徒們普遍認為他是安拉指定的一個神使,而這個安拉的身份在《古蘭經》裡有提到,他是創造整個宇宙的主宰。他之所以會選定人類當先知,目的是為了傳播真理,並且記錄下每個人的罪行,以便於死後可以做清算。那麼,為什麼安拉會選擇默罕默德來當作先知呢?我們來看下此人的經歷。
在6世紀末的時候,當時的阿拉伯半島正處於初級階級社會形成的特殊時期,原始的部落開始慢慢的瓦解了。本來半島內的自然環境就有極大的差異性,導致了那個時候即使在同一個半島,可是不同地方的生活卻是有天差地別。因為當地處於一個重要的通商位置,所以被拜佔庭和波斯兩個帝國爭搶,頻繁的戰爭讓當地的百姓雪上加霜。
穆罕默德的身世很悲慘,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因此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在伊斯蘭的經書裡有記載說他根本不識字,從小就要去討生活給人放羊,後來12歲的時候跟著伯父一起加入到商隊裡,開始了顛簸流離的生活。當時商隊主要去的是敘利亞、巴基斯坦以及地中海東岸等地,因此他也看到了阿拉伯半島的真實情況,並且了解到了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一些教義。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了穆罕默德40歲的時候,古人云「四十而知天命」,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據說,有一天他在麥加城外的洞內冥想,突然哲卜拉伊勒這個天使從天而降,說是接受了阿拉的旨意來讓他成聖。從那之後,他就開始傳播伊斯蘭教,一直持續了23年的時間,身後追隨的信徒就這樣慢慢積累了起來。
那麼,為什麼當時的國家同意伊斯蘭教的推廣呢?其實是因為伊斯蘭教的教義根本是「順從」和「忍耐」,非常適合治國安邦,和我國的儒家思想其實有點相似之處。因此,當時許多國家的統治者非常喜歡,於是接受了穆罕默德的推廣,慢慢的信徒就不斷地增加了。倭馬亞、阿拔斯、法蒂瑪等封建王朝其實都是在伊斯蘭教的基礎上建議起來的,屬於封建王朝的一種。
之所以把這個宗教的名字叫做伊斯蘭教,根本原因很簡單,安拉是主宰肯定要出現在名字裡,另外整個宗教的教義是和平順從,因此把這些名詞給加起來,就翻譯出了「al-Islam」這個阿拉伯單詞,音譯成為漢字就是伊斯蘭教。而穆斯林是因為阿拉伯語裡面的伊斯蘭信徒叫做「Muslim」,音譯出來就是穆斯林了,因此就這樣傳播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