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伊斯蘭國家矛盾激化,法國網站遭到「穆斯林黑客」襲擊

2020-12-22 騰訊網

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起,多個法國網站受到了「穆斯林黑客」的攻擊,其中包括一個露營地,一個隔熱材料的製造商以及大巴黎93省的一所大學圖書館的網站。

這些被黑網站的主頁內容都被換上了警告信息:「所有抨擊真主安拉信息的人,都將受到懲罰」。警告信息還配有法國總統馬克龍的照片,並且還號召民眾抵製法國貨。

雖然目前黑客的具體身份尚未查明,但根據警告的內容不難猜測,他們來自包括土耳其在內的幾個強烈反對馬克龍講話的伊斯蘭國家

上周三(10月21日),馬克龍曾向被伊斯蘭恐怖分子殺害的教師帕蒂(Samuel Paty)追授法國榮譽軍團勳章。而且馬克龍還講話支持那些出版穆罕默德諷刺漫畫的人,並表示法國不會放棄諷刺漫畫。帕蒂生前是一名老師,他因為在關於言論自由的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了諷刺雜誌《查理周刊》刊登的有關伊斯蘭教先知穆罕穆德的漫畫,而慘遭恐怖分子斬首。

最近中東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了抵制「法國貨」的熱潮,不少法國產品慘遭下架。感興趣的小夥伴歡迎閱讀法國堅持「言論自由」 伊斯蘭國家抵製法國貨

這次被攻擊的網站類別多樣化並且相對私密,所以據此推測黑客們對目標的選擇是隨機的。而且被攻擊網站的保護普遍相對薄弱,這可能也是他們被成功襲擊的原因。對於黑客來說,那些點閱率高的大型網站防禦嚴密,攻擊成功率會大大降低。這次被攻擊的網站中並沒有出現政府或是企業的官網。自從第一波赫客攻擊開始之後,法國政府已經提醒企業對網站進行及時更新和更新密碼,防禦黑客攻擊。小編也提醒包括學生們在內的讀者朋友們及時備份資料,更改密碼,避免由於黑客攻擊而造成損失。

這次黑客攻擊中收到的大多數信息綴有孟加拉黑客組織的籤名,也有一些消息來自「阿爾及利亞海盜」組織。不過這並不一定意味著黑客真的就來自這些國家。多個自稱屬於「反對法國的穆斯林黑客」的組織和個人表示對襲擊負責。

這次黑客攻擊的主要方式是通過進入網站的內部結構,來改變網站的外觀。這種攻擊方式對於黑客來說簡單易操作,而且如果網站靠顯示廣告等獲得收入的話,這種方式對網站的收入也有影響。

這些黑客集體提出威脅,要「直到法國要求原諒」才會停止攻擊行動。此外,他們也發出警告,目前攻擊只是第一波。在受攻擊的網站上,黑客宣布了法國網際網路的「末日」,並呼籲其他黑客加入攻擊。

這次計算機攻擊讓人不得不想起2015年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遭到恐怖襲擊後的那場黑客攻擊。在那場悲劇發生後的幾天內,成百上千的法國網站的主頁被黑客換成了表達對法國和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表示仇恨的信息。當時,媒體們曾用「網絡聖戰」形容當時的激烈情況。

如今,這場網際網路上的戰爭的戰火蔓延到了社交媒體上。黑客們不僅襲擊網站,法國私營電視臺TF1的Facebook頁面上出現了大量的仇恨消息。一些網友在主頁上表達對法國的威脅,另一些網友則表示因塞繆爾·帕蒂(Samuel Paty)的死而歡呼雀躍。這些消息的發布數量及其發布頻率表明,很有可能這些消息並非來自於真正的網絡用戶,而是自動生成的,這也是黑客攻擊的手段之一。但目前還尚未查明是否這些消息的來源與攻擊法國網站的黑客是同一批人。

-END-

Ref:

https://www.lefigaro.fr/international/des-sites-internet-francais-attaques-par-des-hackers-musulmans-20201026?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fbclid=IwAR3hRsgi8okiJC82-FDEMMLVkEp19cS3eOxtoVkMJuj3unRHDDOWSE23jhY#Echobox=1603737998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文|王明源

點「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相關焦點

  • 法國由恐怖襲擊引發的國內宗教衝突,目前看來無解
    最近法國發生的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在歐洲和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很大震動。人們普遍擔心這些事件將導致法國社會今後將長期面臨極端主義風險,宗教風險。在法國教師塞繆爾·帕蒂遇害後,法國政府非常迅速地做出了回應,這種回應的速度和激烈程度在以往都是少見的,但是,法國政府鮮明的態度和立場似乎並沒有震懾住伊斯蘭激進勢力。
  • 黑人和穆斯林越來越多,終有一天法國會變成非洲的法國斯坦
    隨著法國接二連三發生白人被伊斯蘭教徒斬首的事件後,馬克龍將其定性為恐怖主義活動,引發了法國內部宗教的嚴重衝突。 另外還遭到來自其他伊斯蘭國家的嚴重發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率先強烈反對,其次印尼也嚴重不滿馬卡龍的做法。
  • 法國打擊伊斯蘭極端主義引發外交衝突的背後
    法國政府為平民憤宣布一系列強力措施,打擊猖獗的伊斯蘭極端勢力。然而,此舉卻引發了以土耳其為首的伊斯蘭國家的強烈不滿。法土兩國為此發生嚴重外交衝突。在10月29日慘案發生後,法國政府目前已將反恐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水平。
  • 巴黎斬首案後,「活在風暴中心」的法國穆斯林群體
    10月16日,法國中學歷史老師薩米埃爾·帕蒂(Samuel Paty)被一名十八歲的車臣裔穆斯林青年殘忍斬首,讓這一群體再一次置身於國際口水戰的風口浪尖。法國是擁有最大穆斯林社群的西方國家之一。據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發布的一篇報導,截至2016年年中,法國有570萬穆斯林人口,佔總人口的8.8%。
  • 伊斯蘭國家的崛起竟然是因為預言?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圖爾戰役是伊斯蘭勢力入侵阿拉伯半島的開始,其中有一些人從女穆斯林處得到了某些消息。5月19日,伊朗現任總統魯哈尼在政府會議上發言說:「預計可能會在南方造成騷亂」,他的含義是伊朗可能會遭到伊斯蘭世界的襲擊。
  • 馬克龍:法國與非洲之間,一定是一場愛情故事
    【編譯/觀察者網 鞠峰】法國總統馬克龍上任後,多次對非洲「示好」,做出歸還文物、減債等承諾,並積極尋求重塑法在非洲的影響力。然而近期,法國發生一系列宗教相關的極端暴力事件,他的強硬言論,激化了法國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矛盾;非洲、尤其是北非的反法情緒也日益高漲。
  • 黑化、伊斯蘭化……法國之殤
    4年一屆的世界盃,看看比賽中出場的法國隊,就可以明顯感覺到法國黑化的速度,黑人球員數量一屆比一屆多。如果沒有解說和國旗標誌,大家都會認為這是一支非洲球隊。10月16日,法國一所中學附近發生了一起典型的伊斯蘭恐怖襲擊案,一名叫Samuel Paty的老師慘遭斬首。
  • 法國的穆斯林群體都做了什麼?誰才是真正的「和平使者」?
    在尼斯恐襲事件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迅速表態,譴責了法國的極端伊斯蘭主義,並直言說,這一恐怖襲擊是在向全法國宣戰。不光是法國,包括美國、中國、沙特、以色列等多方國家也在第一時間聲援法國,一時間輿論火熱。據皮尤民調顯示,超過75%的美國穆斯林人士表示,自己或多或少在美國社會受到過歧視。這樣的歧視在「9·11」恐怖襲擊之後變得更加明顯,在許多美國民眾心目中,伊斯蘭教=極端主義、穆斯林=恐怖分子的思維已經根深蒂固。在油管平臺上,有關穆斯林的惡搞視頻一度非常火熱。
  • 伊斯蘭和穆斯林的區別是什麼,該如何區分?
    伊斯蘭是宗教概念,與基督教是並列的概念,穆斯林是說伊斯蘭的信徒,與基督徒是並列的概念。信奉伊斯蘭教,遵守古蘭經的人是真正的穆斯林,去世後可以進天堂。而信奉伊斯蘭教,沒有遵守古蘭經的人不是真正的穆斯林,去世後下火域。穆斯林的定義很明確:正確信仰真主的人。
  • 土耳其總統呼籲民眾抵製法國商品 歐洲最重要國家站出來支持法國了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呼籲土耳其民眾抵製法國商品,因為法國政府最近對宗教極端主義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 在一次電視講話中,埃爾多安表示,「如果法國有針對穆斯林的壓迫」,世界各國領導人應該保護穆斯林。
  • 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克龍是原始人,穆斯林有權殺死數百萬法國人
    法國巴黎的斬首案,引發的後續影響越來越大。法國總統馬克龍對伊斯蘭教的抨擊態度,更是讓法國和土耳其在內的多個伊斯蘭國家出現外交衝突。很多伊斯蘭國家爆發了抵製法國產品的運動。從現在的情況看,這場文化價值觀的衝突,正在愈演愈烈。
  • 馬哈蒂爾稱穆斯林有權屠殺數百萬法國人遭禁言
    馬哈蒂爾強調,雖然自己作為一個穆斯林,不會贊成殺人,但他也不認為言論自由應該包括侮辱他人,法國應該教育其民眾尊重他人的感受。馬哈蒂爾還指責法國在歷史上殺害了許多穆斯林。「穆斯林有權對法國人過去(對穆斯林)的大屠殺感到氣憤,並殺掉幾百萬法國人。」
  • 馬來西亞前總理:穆斯林有權殺死數百萬法國人!引爆政界民間論戰
    30日,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公開聲稱,穆斯林有權報仇並「殺死數百萬法國人」。 他發表這一言論後,引發了法國等西方國家與各個穆斯林國家政界、民間的激烈爭論。
  • 扎在法國胸口的一根刺
    因此,在法國教師被穆斯林極端分子斬首後,他發起了一場針對穆斯林文化的愛國主義宣戰,要用法國堅持的世俗主義去限制穆斯林,要打擊「伊斯蘭分離主義」。在遇害教師帕蒂的追悼會上,一名警衛人員手捧他生前的照片。法國政府開始採取各種措施,針對國內一切被認定具有伊斯蘭極端元素的個人和團體,包括限制與鎮壓伊斯蘭激進分子活動,解散疑似與伊斯蘭極端組織勾結的穆斯林團體和民間組織。馬克龍也提出議案,要限制穆斯林兒童在家上學,限制他們去專門的穆斯林學校,監督清真寺經費......
  • 一文帶你看懂阿拉伯、伊斯蘭、穆斯林的區別
    按邏輯順序,伊斯蘭教在前,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為伊斯蘭教徒即穆斯林,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或者伊斯蘭教徒佔國民比重較大的國家為伊斯蘭國家。 補充一句,有一些非洲國家穆斯林不佔人口多數,但由於與伊斯蘭教國家關係友好,穆斯林在其國內政~治經濟方面佔主流地位,並積極申請參加了伊斯蘭合作組織,也稱為伊斯蘭國家。
  • 法國危矣?馬哈蒂爾怒了:穆斯林有權「屠殺數百萬法國人」 法國竟有...
    (來源:Google)法國尼斯發生持刀襲擊事件,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傷,幾小時後,這位前總理發表了這條消息,他說穆斯林也應該感到憤怒,只是抵製法國是不夠的「穆斯林有權憤怒,有權為過去的大屠殺殺害數百萬法國人。但總的來說,穆斯林還沒有實行『以眼還眼』的法律。穆斯林不喜歡。法國不應該。相反,法國人應該教育他們的人民尊重他人的感情。」「既然你把一個憤怒的人的所作所為歸咎於所有穆斯林和穆斯林的宗教,穆斯林就有權利懲罰法國人。
  • 孔帆:凜冬將至,馬克龍能掀起歐洲打擊「極端伊斯蘭」的戰爭麼?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孔帆】 2020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各國經濟面臨衰退,社會矛盾突出,歐洲大陸國家出現反極端伊斯蘭化的勢頭。 在西歐穆斯林人口最多的法國,一位歷史教師在被「斬首」之後,馬克龍總統宣布計劃制定更嚴厲的法律,以對付他所謂的「伊斯蘭分離主義」,捍衛世俗價值觀。
  • 馬哈蒂爾怒了:穆斯林有權對法國感到憤怒並去屠殺上百萬法國人
    《馬來郵報》稱,就在法國尼斯發生惡性持刀襲擊事件導致3人死亡後的幾小時裡,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突然在他的個人博客上發帖,稱他認為穆斯林有權為了法國過去屠殺穆斯林的罪惡而懲罰該國。《馬來郵報》報導截圖「穆斯林有權對法國感到憤怒並去屠殺上百萬法國人,因為後者曾經在過去屠殺過穆斯林。然而穆斯林整體上並沒有採用以眼還眼的法則。穆斯林沒有。法國人更不該這樣。法國人應該教育他們自己的人民要學會尊重其他人的感受」,馬哈蒂爾在他的博客中寫到。
  • 馬哈蒂爾怒了,稱穆斯林「有權屠殺上百萬法國人」
    據《馬來郵報》報導,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今天在一則網貼中表示,穆斯林有權因為法國過去屠殺穆斯林的罪惡而對其施加懲罰。《馬來郵報》稱,就在法國尼斯發生惡性持刀襲擊事件導致3人死亡後的幾小時裡,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突然在他的個人博客上發帖,稱他認為穆斯林有權為了法國過去屠殺穆斯林的罪惡而懲罰該國。
  • 法國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虎嗅網
    2020年10月12日,法國中學教師塞繆爾·帕蒂在課上用了《查理周刊》關於穆罕穆德的漫畫。一名穆斯林學生家長感到被冒犯,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帕蒂的個人信息,並鼓動其他家長聯合起來針對帕蒂,希望學校開除他。親伊斯蘭的組織也紛紛做出類似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