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錢「良心口罩」還要罰4萬塊?洪湖市:已重啟調查

2020-12-18 新京報官微

中央黨校教授竹立家表示,行政部門應「依法防疫」,按照相關法規、政策來出售口罩,「湖北有文件規定,購銷差價額不得高於15%,那麼應按規定執行,由此,藥房行為已構成哄抬價格行為。」

文1169字,閱讀約需2.5分鐘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讓口罩成為「稀缺品」,不少微商、藥房被指哄抬物價。2月12日,湖北洪湖一藥房因「加價4毛1元出售」被罰4萬餘元,引發「機械執法」爭議。今日(2月13日),洪湖市委宣傳部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具體實際情況與指導意見出現衝突,將作討論;目前,作出該處罰決定的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按規定,啟動重新調查程序。目前,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

▲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洪湖市華康大藥房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決定書截圖

據新京報此前報導,「0.6元進價口罩賣1元,湖北一藥房涉嫌哄抬價格被罰4萬餘元」的消息,引發熱議。對此,作出該處罰決定的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該批次口罩沒有中文標識,因所售商品無法參照原價,購銷差價額超過15%,故藥房被罰。

洪湖市華康大藥房一工作人員,藥房被罰,系因被人舉報,「因封路,人工費增加,銷售實際上是虧本的。」銷售的口罩,是於2020年1月23日,從仙桃一家公司購進的一次性勞保口罩,數量為44000隻,渠道合規合法,整箱的外包裝有口罩生產日期等字樣。

今日,洪湖市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具體實際情況與指導意見出現衝突,將作討論。「我們這邊相關的工作,目前由相關負責人處理,對該處罰程序重啟調查一事,是要按照嚴格的規定和依據的。」 此事已由負責新聞宣傳方面的同事在處理,記者也可聯繫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諮詢。

▲被罰藥房稱,被人舉報後遭罰。投訴登記表截圖

對此,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浩向新京報分析認為,處罰雖合規合法,但是否合理,即是否有違行政比例原則,需視具體情況商榷,「若藥房能自證成本增加,應視情況而定不能機械執法。」

針對該份處罰決定,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行政部門應「依法防疫」,按照相關法規、政策來出售口罩,「湖北有文件規定,購銷差價額不得高於15%,那麼應按規定執行,由此,藥房行為已構成哄抬價格行為。」

針對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出的「被罰藥房出售的口罩沒有中文生產標識」一事,竹立家教授表示,「具體要看口罩生產動機」。他解釋稱,「如果是正式生產廠商生產的,比如國家工商局或國家相關部門批准檢驗合格的,那麼生產出來的口罩,問題不大,「現在特殊時期,口罩供應緊張,生產工序上出現不規範情況,也可以理解。」此外,竹立家也指出,行政機關在具體執法防疫過程中,也要有法治思維與法律意識。

新京報記者 李一凡 實習生 王亞會 校對 何燕

點擊下圖進入"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實時地圖"

值班編輯 花木南

相關焦點

  • 口罩進價6毛賣1塊 湖北一藥店被罰4萬 當地:啟動重新調查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3日訊2月12日,針對「洪湖市某藥店進價6毛的口罩售價1元被罰」一事,湖北省洪湖市對該處罰啟動重新調查,藥店經營者也對該處罰作出回應,稱漲價被罰是內部溝通出了問題。口罩進價6毛賣1塊,進銷價差4毛,哄抬價格?
  • 口罩一塊錢1個被罰4萬餘元,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1月28日,因接到消費者投訴,洪湖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洪湖市華康大藥房相關事實進行了調查。01一個口罩賺4毛錢被罰4萬該藥房於元月23日從仙桃某公司購進一次性勞保口罩44000支,購進價格2月12日,對該案調查已終結,沒收違法所得14210元,罰款人民幣42630元。
  • 洪湖一藥房6毛口罩賣1元,負責人稱非醫用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孫釗)湖北洪湖一藥房因「加價4毛出售口罩」被罰4萬餘元,引發「機械執法」爭議,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重新調查程序。同時,藥房售賣的口罩因沒有中文標識,亦受到質疑。今日(2月14日),涉事的洪湖華康大藥房負責人回應新京報稱,該批口罩確為勞保口罩,並非醫用口罩,購進的44000隻均已售罄。其還承認「抬高價格出售,願意接受處罰。」藥房涉嫌哄抬物價被罰據新京報此前報導,「0.6元進價口罩賣1元,湖北一藥房涉嫌哄抬價格被罰4萬餘元」的消息,引發熱議。
  • 湖北省縣級市,洪湖市
    洪湖市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呈緩傾斜,為四湖(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諸水匯歸之地,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6℃左右,為著名老區、百湖之市、水產之都、旅遊勝地和湖北工業新城。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19年9月20日,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榮譽稱號。 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洪湖市以其境內最大的湖泊——洪湖而命名。
  • 口罩生產日期標註為下個月 密雲一藥店被罰三萬元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口罩生產日期標註為下個月 密雲一藥店被罰三萬元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據密雲區官方微信公眾號今天(1月31日)消息,密雲一家藥店因為銷售生產日期為 「2020年2月6日」的口罩被市場監管局
  • 洪湖市扶貧辦掛職幹部郭偉琴:「三個前字」大幹扶貧
    郭偉琴,一位頗有巾幗風範的洪湖市土地儲備中心副主任,原駐洪湖市新灘鎮胡家灣、張家地、北溝三個村工作隊隊長,現為洪湖市扶貧辦掛職幹部。為了儘快摸清三個村貧困戶的情況,她帶領工作隊員每天早上6點出門,晚上11點才回到工作隊駐地,對800戶農戶一一入戶調查。不管時間多緊、不怕任務多重,不論壓力多大,她總是一馬當先,時時處處事事打頭陣,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又趕往下一個村。早出晚歸,頂風雨、曬太陽、摸夜路,長年累月奔波在扶貧路上成了她工作的常態。
  • 質量提升行動助推湖北省洪湖市水生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檢集團特聘農業專家進行水生蔬菜栽培、生產加工質量管理及蓮藕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專題講座,來自洪湖市種養殖和加工企業的200多名代表參加培訓。洪湖市地處長江中遊北岸,江漢平原東南端,是革命老區,素有「百湖之市」「魚米之鄉」的美譽。市內最大的湖泊——洪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淡水湖泊,水資源十分豐富,盛產魚蓮。
  • 北京華聯超市口罩價格引爭議 相關部門已開展調查
    記者了解到,華聯是否涉嫌哄抬口罩價格,還要和其進價進行比對,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對華聯口罩價格開展調查。記者注意到,北京華聯昨天早上在微信公號上發文,宣布口罩正式到貨,並開始在翠微路店、西直門店、萬柳店等7家門店試點銷售。華聯還在文中表示:「我們鄭重承諾:防疫用品,絕不漲價。」
  • 假口罩、高價口罩、三無口罩……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從重查處一批案件
    據李某交代:2月15日晚,李某自駕黑色本田雅閣轎車至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的大沙湖服務區拿貨。2月15日、16日,李某分兩次從一自稱為「胡某」的個人手中,以2.6元/個的價格,購進口罩15.6萬個、46.6萬個,共計62.2萬個,並按2.9元/個的價格全部銷售給陳某。
  • 武漢已開啟重啟按鈕
    武漢已開啟重啟按鈕2020年1月23日10時到2020年4月8日0時,75天半,共1814小時、108840分鐘、6530400秒鐘,8406平方千米的武漢,一座擁有著近千萬人的城市保持封城狀態。重啟後的湖北投桃報李,向黑龍江捐助3000萬元醫用物資設備;向滿洲裡捐助ECMO、呼吸機等物資;武漢25公裡燈光秀致敬援漢兄弟省市和人民軍隊;援鄂隊員5年內免門票遊覽A級景區…感恩於心、回報於行,這是來自湖北的硬核感謝網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
  • 王曉東在洪湖市檢查督導防汛工作
    王曉東在洪湖市檢查督導防汛工作堅持底線思維  強化責任措施確保安全度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入梅以來,我省已遭遇5輪強降雨襲擊。據氣象預測,近期還將有明顯降雨過程。7月1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赴洪湖市檢查督導防汛工作。
  • 日本面向孕婦、學生發放的口罩中次品近8000個 已展開調查
    人民網東京4月22日電(吳穎)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向孕婦群體發放的布口罩中存在汙漬和異物混入等質量問題。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已收到的報告數據統計,截至21日上午,次品達7870個。而面向小中高學校及特別支援學校發放的口罩中,有報告稱發現了蟲子。
  • 北京晚報評論:高價賣口罩被罰300萬元 一點也不冤
    肺炎疫情爆發後,口罩成為緊俏商品,個別不良商家囤積居奇,藉機抬價,既給老百姓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也加劇了市場供應矛盾。僅就北京來說,自1月23日以來,已累計對31件價格違法案件立案調查。部分黑心商家卻反其道而行,以十倍甚至是數十倍的價格出售口罩。如此大發國難財,破壞的不僅是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也讓民眾感到心塞和憤怒。從各地消費者發布的口罩漲價視頻中不難看出,這類商家已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面對昧良心、唯利是圖的商家,監管部門就是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容趁火打劫、大發疫情財的行為發生。300萬元的罰單,是給民眾的一份交代,也是給其他商家敲響的一聲警鐘。
  • 路易威登重啟法國工坊,製作非外科口罩
    響應法國政府號召,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防護物資,路易威登重啟法國工坊製作非外科口罩。4月8日,路易威登宣布,響應法國政府號召,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防護物資,其位於馬爾薩斯與聖多納特(德龍省)、聖普爾森(阿列省)、杜西(芒什省)與聖弗洛朗絲(旺代省)的工坊即時改變生產計劃,動員三百名工匠製作數十萬隻非外科口罩。
  • 華聯新上架一次性口罩1片賣10元,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一盒一次性口罩售價500元,相當於每片口罩10元,2月19日,華聯超市新上架的口罩引發市民爭議,不少市民在微信、微博上發文表示,華聯超市的口罩售價讓人望而卻步。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華聯是否涉嫌哄抬口罩價格,還要和其進價進行比對,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對華聯口罩價格開展調查。
  • 女子未戴口罩進地鐵 恐成臺北地鐵首例開罰個案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北地鐵人潮滿滿(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4月6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新冠肺炎延燒,臺北地鐵強制乘客戴口罩。但昨(5日)1名女子未戴口罩進站,保安及警察到場規勸並配發口罩的事件,在網絡上掀起熱議。 地鐵警察隊副隊長陸小萍表示,為配合臺灣地區疫情指揮中心及臺北市防疫措施,民眾必須配戴口罩才能進站。若經勸導後戴口罩進站或直接離去,並不構成違規。但未戴口罩仍執意進站就可開罰。
  • 銷售「三無」口罩?罰!廣東發布製售問題醫用口罩十大典型案例
    根據投訴人提供的一次性口罩,其實物包裝上印刷脫色、產品粗糙,源城區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到該店核查投訴情況。經檢查,現場已無涉訴產品「河南飄安牌的一次性使用口罩」在售。經調查,銷售人員承認確有銷售涉訴口罩的行為,共購進口罩4000個,購銷記錄顯示,購進價格3元/個,銷售價格5元/個,已全部銷售,銷售金額為20000元。河源市源城區市場監管局於2月3日將該案移送至當地公安機關。
  • 切麵包:不戴好口罩手套,還聊天!「巴黎貝甜」已被調查
    ■ 戴口罩露出嘴巴,邊聊天邊切麵包;■ 直到我和店員指出後,才戴起口罩;■ 還是用拿著麵包的手去戴口罩,之後手沒有消毒,繼續沒戴手套切麵包。……這是昨天下午,一位網友發出的微博。今天上午,普陀區市場監管部門已對此事開展調查。切配間裡一錯再錯今天上午,幫忙君與發布微博的許女士取得了聯繫。
  • 不午睡遭罰寫被嫌棄字太醜 6歲女童疑遭女師毆傷
    1名6歲女童因罰寫字太醜,疑被女老師打眼睛4次。女兒放學返家,家長發現眼睛下方瘀青,立即到醫院驗傷。但女老師始終否認動手,僅聲稱「孩子撞到桌角」,由於幼兒園教室未裝設監視器,家長到派出所怒告傷害。據臺媒報導,6歲女童在幼兒園疑遭不當管教,相關單位調查後,因教室無監視器且沒人目擊,查無具體事證已結案,怒轟教育局等相關部門。
  • 每一隻口罩都是道防線,他們用良心做品質口罩
    4月9日凌晨,在蘇州最大的口罩生產企業——蘇州新綸超淨技術有限公司的廠區內,盯著最後一箱口罩打包完畢,50多歲的翁鐵建這才鬆了口氣,第一時間給遠在深圳的侯毅發了條微信「300萬口罩已經打包,即將發往西班牙」。轉身離去,他沒料到立刻就收到了回覆:「好的,老翁,辛苦了,還是那句話:確保每一個口罩對得起新綸兩個字,對得起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