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
小涼鞋又該穿起來了。
但
寶寶的腳不是成人的縮小版,
他們的足部結構和成人有很大不同。
有些涼鞋,
並不適合寶寶,
如果經常穿不合適的涼鞋,
就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發育問題。
比如
下面的這幾種涼鞋,
雖然已經說過很多次,
但還是有媽媽會給寶寶穿。
寶寶的涼鞋很小、又簡單,而且穿的時間短,很多媽媽可能覺得沒必要買貴的,買雙便宜的穿穿算了。
▼
小津媽想要說的是,在寶寶的鞋上,千萬別貪圖便宜。因為越小寶寶的涼鞋,其實越考驗做工和質地,要符合各種標準,註定成本不會低。
很多劣質鞋材和製鞋的膠、處理劑裡面更容易含有有害物質,像甲苯、甲醛等。
寶寶個子小,口鼻距離鞋子很近,很容易通過呼吸進入體內。而且寶寶的皮膚稚嫩更會通過皮膚吸收有害物質。
由於兒童正處於成長過程中,造血功能不穩定、造血儲備能力差,造血氣管易受感染。因此,甲醛超標對兒童造血器官的影響可能比成年人更嚴重。
另外,便宜的涼鞋做工也不會考慮寶寶小腳的發育特點,不能給到寶寶腳部合理的支撐,不利於腳部的發育。
所以,這樣算下來,其實得不償失。
洞洞鞋,曾經一度風靡全球。這種涼鞋有很多優點,不僅舒適柔軟、不怕水、還容易穿脫。所以很多大人都喜歡穿。
▼
▸90%洞洞鞋的質量不合格。正品的洞洞鞋,是採用樹脂和天然橡膠製作的,價錢動輒幾百上千。而山寨版的洞洞鞋,多是用價格低廉的塑料製作,可能含有鉻、鎘、鉛等很多致癌物,嚴重危害寶寶的健康。
▸太過寬鬆,完全支撐不到寶寶的小腳。寶寶的腳骨發育還不完善,足弓淺,經常穿著過於寬大鬆軟的洞洞鞋,小腳丫在大鞋中得不到相應的固定,既不利於生長發育,還容易引起足內翻或足外翻畸形。
▸特別容易被手扶電梯卡住,發生危險。兒童穿著這種涼鞋跑跳時,身體難以保持平衡,很容易絆腳摔倒受傷。特別是在乘坐扶手電梯時,易被電梯「齒牙」夾住腳趾而發生意外。
➻(廣州)2012年7月,2歲男童被手扶電梯卡斷腿,官方稱系洞洞鞋引發
➻(濟南)2014年8月,4歲女童乘坐扶梯時左腳被電梯捲入,消防部門稱造成這起事故的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洞洞鞋。
➻(北京)2015年8月,穿「洞洞鞋」男孩,被北京朝陽區新東郊商城的扶梯咬住,腳部受傷。
很多媽媽覺得叫叫鞋很好玩,還能吸引寶寶走路。
▼
▸容易養成寶寶錯誤的走路習慣。叫叫鞋的發聲裝置通常在鞋的後跟,這就促使寶寶走路時先將腳後跟使勁著地。而正常應是先前腳掌著地,以緩衝對大腦的衝擊力。尤其是當叫叫鞋中有一個鞋不響的時候,容易讓孩子一腳輕一腳重,時間久了造成孩子跛行。
▸刺耳的叫聲容易影響寶寶聽力。兒科醫生說,寶寶長時間處於超過85分貝的環境中,可能會影響聽力。寶寶身高小,耳朵離鞋子的距離比成人近得多,大人聽起來不那麼響的叫聲,傳到孩子耳朵裡可能就很刺耳了。
這種鞋看起來美麗炫酷,一邊走路一邊閃光,媽媽們覺得寶寶一定會喜歡。
▼
▸讓寶寶在走路分散注意力,容易摔倒。寶寶對絢麗的燈光效果通常是沒有免疫力的。一邊走、一邊低頭看鞋,很容易忽略了周邊路況,撞到、摔倒、發生危險。
▸閃爍刺眼的光影響寶寶視力。寶寶的視力發育還不完善,尤其在夜晚,總是盯著閃爍、光亮的鞋燈看,很容易損傷寶寶的視力,或養成寶寶頻繁眨眼的壞習慣。
這種涼鞋是很多潮媽的必備品,也有媽媽會給自己的寶寶穿,覺得時尚又方便。
▼
▸不利骨骼發育。人字拖不能給足部提供足夠的支撐,寶寶穿人字拖行走時,主要依靠兩個腳趾用力,穿著它很容易讓孩子變成內八。
▸容易讓寶寶的腳步受傷。人字拖的鞋底設計是完全平坦的,而且非常薄,可能會導致後腳跟和腳趾疼痛。而且孩子的腳趾頭容易碰到床腳之類的突出硬物而受傷。
很多女孩子喜歡像大人一樣穿一雙高跟小涼鞋,覺得自己美得不要不要的。然鵝,孩子並不適合穿這類高跟小涼鞋。
▼
▸童鞋新國標規定,兒童鞋有效跟高不得高於2.5釐米,因為過高的鞋跟會使兒童的骨骼、關節等承受額外的力量,不利於發育。
▸另外,孩子喜歡跑跳,穿高跟的童鞋,還容易扭傷腳。
說了那麼多不適合的,
那麼什麼才是適合的?
適合寶寶的涼鞋,
需要具備6個特徵
➻先說為什麼要包腳趾。尤其是3歲以內的小寶寶,一定要選前面包住全部腳趾頭的款式。小寶寶走路磕磕絆絆,很容易因為踢到臺階、門檻、甚至是路上的石塊而傷到寶寶稚嫩的小腳丫。露腳趾的涼鞋再涼快、再好看,都不能買!
➻再說說為什麼要後包腳跟。寶寶的腳後跟比較小,不像成人的腳後跟那樣比較豐滿、圓潤,有明顯的凹陷,可以穩穩的掛住涼鞋的邊,所以最好選後面能把腳後跟都包住的涼鞋,防止寶寶走路時鞋容易掉,而發生危險。
寶寶好動是天性,跑跑跳跳停不下來,夏天尤其專撿小水坑去踩,鞋底沾到水更容易打滑。所以,涼鞋底的防滑性,直接關係到寶寶的走路安全,必須選擇防滑鞋底。鞋底材質在鞋子的吊牌或鞋盒上有標註。
天然橡膠底
紋路深的鞋底
防滑性更好
▼
關於鞋底的軟硬
要視寶寶的年齡大小而定
➻學步前的寶寶:最適合柔軟、舒適、有防滑底的鞋。鞋底不適合太硬,可以在1/2處彎折的比較好,因為嬰幼兒的腳掌十分柔軟,穿硬鞋會阻礙孩子腳部自然發育。
➻學步期和已經會走路的寶寶:適合選擇軟硬適中的鞋,這有利於孩子在走路時掌握平衡。而且這時孩子活動量增大,稍有硬度的鞋有利於保護孩子的腳面,避免磕碰硬物受到傷害。
選購時,可以先折鞋底,學步期和已經會走會跑的寶寶,適合穿鞋子在前三分之一處能彎折,後面都不可以彎折的鞋子,能夠充分支撐和保護足弓。長期穿軟底鞋的孩子,患扁平足的概率更高。
這樣的就太軟了
▼
這樣的合適
▼
寶寶的涼鞋光外底防滑還不夠,內底也要有一定的摩擦力。夏天寶寶的小腳容易出汗,如果內底太光滑、摩擦力小,汗溼的小腳在鞋內就容易打滑,走路容易往前搓,頂傷寶寶的腳趾頭。所以,媽媽要摸摸涼鞋內底,摸起來有點澀澀的感覺才好。
看完鞋底,再看看鞋面,小寶寶走路不太穩,腳丫落地容易晃,更容易摔跤,鞋體不能太柔軟,要對小腳丫有一些支撐作用。媽媽可以用兩隻手,分別握住鞋頭和鞋尾,像擰毛巾一樣輕輕扭轉鞋身。
涼鞋本身就比其他鞋更少包裹住腳,如果太容易變形,就不能給寶寶的小腳適當的支撐,走路時更容易扭傷小腳丫。
鞋面的各種材質,各有利弊,媽媽需要根據情況進行選擇。
➻塑膠材質:透氣性不好,但是不怕水,也容易清潔,雨天裡孩子踩水玩兒,這樣的小涼鞋是比較合適的。
➻PU材質:比較柔軟,彈性也不錯,但常常泡水就容易壞,透氣性也不太好。
➻真皮材質:透氣性最好,但有的皮質偏硬,尤其是鞋幫,太硬就會磨腳,而且真皮不宜沾水,雖能吸汗也不建議經常光腳穿。
➻布質鞋面:舒適度和透氣性都比較好,但因為過於柔軟,對腳踝及足弓部位的支撐度稍顯欠缺,不適宜長時間跑動。
想把女兒打扮成小公主,把兒子打扮成小王子,是媽媽們的美麗心願,一雙漂亮、提氣的涼鞋會備受顏控媽媽們的青睞。但是,這裡要很遺憾的告訴你:
寶寶的鞋
裝飾越簡單越好
▼
帶小花兒的、帶小珠子的、帶立體小卡通的,通通不好。一是,容易在不注意的時候,被小寶寶扣掉、誤食;二是,這些小零碎更容易被刮在或卡在縫隙裡,是寶寶走路的安全隱患。
夏天,寶寶經常會光腳穿涼鞋,鞋子直接接觸到寶寶的皮膚,質量一定要把好關。
媽媽要聞聞新鞋子的氣味,如果有強烈的刺鼻異味,要果斷放棄,鞋子很可能用了不達標的主體材料或粘膠劑等,這容易導致鞋子的甲醛超標。
寶寶個子小、口鼻距離鞋子近,更容易吸入有害物質,如果長時間吸入甲醛等有害物質,後果的嚴重性媽媽們也一定清楚。
略有氣味的鞋,一定要放通風處晾幾天,沒有味道了才能穿。
很多媽媽覺得給寶寶選鞋要大一碼
但這個標準不一定準確
尤其是選寶寶涼鞋
你一定聽過,寶寶的腳趾離鞋尖有半個大拇指(1cm)的距離比較合適。
所以很多媽媽在為寶寶買鞋時,喜歡通過摁鞋頭或者把指頭伸進孩子腳後跟來判斷鞋子是否合腳。
但也有寶媽反應這種方法並不準確,按照這個方法為孩子選擇的新鞋,結果發現並不合腳。
其實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只是受孩子「足尖反射」的影響,幹擾了寶媽的判斷。
「足尖反射」是指孩子的腳在受外力壓迫時,會像條件反射一樣,腳趾蜷縮起來。
所以,在當寶媽以為鞋子合腳時,很有可能是寶寶的腳趾頭已經縮起來了。不過寶媽放心,隨著寶寶的年紀增長,足尖反射會逐漸消失。
正確的做法,應該用一隻手輕輕按住寶寶腳面,防止它移動,再用另一隻手摁鞋前方,才能準確判斷鞋是否合腳。
▼
這樣
除了摁鞋頭,很多媽媽還喜歡把手指伸進寶寶鞋子的後面,來判斷鞋子是否有足夠的放餘量。此時,寶寶的小腳丫也會出現」足尖反射「。
和上面的方法一樣,寶媽需要一手來輕輕按住寶寶的腳面,一手用小指伸進鞋子的後面。
如果說你要海購、網購,無法去實體店購買的,那請科學並精準地量好寶寶的腳長。
這樣
▼
量度好數據之後,根據寶寶腳長來選擇碼數。
一般夏季涼鞋需要在腳長的基礎上+0.5cm,通常是腳趾離鞋尖要有半個大拇指(1cm)的距離。
這樣
▼
在給寶寶選涼鞋這條路上,小津媽走過不少彎路,最初網購涼鞋,但是按照大一碼標準選來的涼鞋,寶寶穿上像穿了只船,太大了。
改為實體店挑選,但是沒選到包腳跟的涼鞋,結果寶寶穿上走路摔跤。
小津媽表示很挫敗,於是開始研究各種給寶寶選涼鞋的攻略,終於選到了舒適又合腳的涼鞋。
嗯,你看到的上面這篇就是小津媽的研究成果,希望每個寶寶都穿著舒適合腳的涼鞋,度過美麗的夏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