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股票不如買基金!這4隻年內大賺超40%,科技主題一枝獨秀,來看排行榜

2020-12-13 券商中國

自年初以來,A股的行情可謂是跌宕起伏,既經歷了三千股跌停,也經歷了2月4日起的瘋狂反撲。截至3月2日,創業板指表現最好,自開年以來上漲18.76%。

在基金市場中,經過股市猛烈的洗禮,誕生了許多表現出色的產品。其中,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銀河創新成長、萬家經濟新動能和華潤元大信息傳媒科技基金在內的四隻基金均獲得了超過40%的收益。

而按持倉風格看,科技類基金在開年以來處於一枝獨秀的狀態。

今年以來普通股票型基金TOP10:科技類基金一枝獨秀

從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前十名排行榜來看,國聯安科技動力基金以37.4%的回報排在第一位,而富國互聯科技基金和長信創新驅動基金分別以32.8%和30.6%的回報排在第二、三位,排在第十名的創金合信科技成長基金亦取得了25.9%的回報,總體來看,名次之間差距較小,競爭依然在激烈進行中。

來源:Wind數據,截至2月28日

從重倉股來看,TOP10基金的重倉股第一名主要集中於科技股,其中,立訊精密的出鏡率最高,為4隻基金的第一重倉股。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的業績季軍廣發多元新興的第一重倉股並非科技股,而是疫苗公司康泰生物。

根據2019年年報披露的股票倉位來看,TOP10基金的股票倉位均約在90%左右,處於馬力全開狀態。其中,廣發多元新興的股票倉位最低,為86.83%;長信創新驅動的股票倉位最高,為94.76%。

整體上,全市場普通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的算術平均值為6.53%,跑贏了市場上除創業板指以外的其它主要指數,表現較為優異。

今年以來指數型基金TOP10:半導體ETF全市場第一

在被動指數型基金中,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以41.73%的收益率排在第一位,而國泰CES半導體ETF和融通中證人工智慧主題分別以38.73%和24.59%的收益率排在第二、第三位。可以看到,兩隻半導體ETF在收益上處於遙遙領先的位置,與後排明顯拉開了差距,其重倉持股均為兆易創新,而兆易創新自2019年8月至今,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已收穫了約250%的漲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全市場基金的收益率排名中,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目前排在第一位。這也意味著,這隻半導體ETF戰勝了包括主動型基金在內的其它所有對手。

被動指數型基金前十名排行榜:

來源:Wind數據,截至2月28日

反觀增強指數型基金,其表現則要比被動指數型基金差上不少。目前,長城創業板指數增強基金以21.93%的收益率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三位的富國中證高端製造指數增強和融通創業板指數增強基金今年以來獲得的回報分別為17.67%和14.27%。

可以看到,目前TOP10的增強指數型基金主要針對一些寬基指數進行增強,選股範圍擴大的同時,選股難度也相應增加,且持倉的行業集中度較一些主題ETF也要低一些。

從持倉情況來看,增強指數型基金的重倉股風格與其它類型基金有較大差異,溫氏股份的受歡迎程度最高,為三隻基金的第一重倉股。整體來看,各基金的持倉涉及農牧、科技、醫藥等多個行業。

增強指數型基金的前十名排行榜:

來源:Wind數據,截至2月28日

今年以來混合型基金TOP10:三隻基金回報達40%

從混合型基金的前十名排行榜來看,銀河創新成長以41.46%的回報排在第一位,而萬家經濟新動能和華潤元大信息傳媒科技基金分別以41.32%和40.84%的回報排在第二、三位,三隻基金回報均超過40%。而排在第10位的金鷹轉型動力基金今年以來獲得了31.69%的回報。整體上看,混合型基金目前也處於激烈的名次爭奪中,相鄰名次間業績差距不大。

從重倉持股來看,TOP10混合型基金的配置也主要以科技為主,10隻基金中有5隻的第一重倉股為晶片公司,包括北京君正、兆易創新、北方華創等。根據2019年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TOP10的股票倉位中位數約在85%左右,即便是靈活配置型基金,其股票倉位也均高於60%,可見對權益資產十分看好。

來源:Wind數據,截至2月28日

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TOP10:混合債券型基金表現最好

從債券型基金的前十名排行榜來看,金信民旺基金以14.79%的收益排在第一位,而排在第二、三位的長盛可轉債基金和民生加銀嘉盈也分別取得了11.57%和11.01%的回報。相比前三名,榜單中的其它基金所獲回報均小於10%。

從數據來看,TOP10基金中有8隻為混合債券型基金,2隻為中長期純債型基金。且混合債基的股票倉位大多在10%以上,排在第一位的金信民旺基金,其股票倉位高達32.77%,遠超榜單內其它基金,這或許也是其業績突出的主要原因。觀察榜內基金的重倉股,其配置主要集中在高端製造、新能源車等科技領域。

來源:Wind數據,截至2月28日

今年以來QDII基金TOP10:黃金類QDII表現突出

從QDII基金的前十名排行榜來看,華夏移動互聯QDII以24.24%的回報穩居第一,而排在第二、三位的上投摩根中國生物醫藥與富國藍籌精選分別獲得了19.59%和19.28%的回報。從持倉來看,偏股型QDII的重倉股也主要分布於科技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排在榜單第8-10位的QDII基金均為黃金類QDII。一方面由於新冠肺炎爆發加劇社會風險,另一方面由於貨幣政策的寬鬆預期,黃金作為避險資產近期走勢強勁,自年初以來,倫敦金上漲6.06%。

來源:Wind數據,截至2月28日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

相關焦點

  • 買房不如炒基!年內51隻基金收益翻倍 準冠軍漲超150%
    除了農銀匯理的三星閃耀之外,工銀中小盤混合年內上漲128%,表現也十分突出;廣發高端製造和華夏科技創新混合併駕齊驅,年內上漲125%;其次是創金合金工業周期上漲123%;緊隨其後是滙豐晉信智造先鋒,漲122%;此外工銀主題策略混合、工銀高端製造、中歐先進位造今年也收穫超過120%的收益。幾隻基金的差距只在毫釐之間,距離今年結束還有一周左右,排名隨時可能發生變化。
  • 收益「真香」 建信基金旗下14隻產品年內收益率超40%
    2020年已過四分之三。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在疫情影響下波動較大,投資難度不言而喻,而公募基金憑藉專業投研優勢為投資者獲得了「真金白銀」的回報,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年內收益率為25.93%、28.95%。
  • 遊資傳奇:醫藥主題乘風破浪2020上半場!65隻基金年內漲幅超50
    所以綜合以上所述,我認為節後市場大幅度殺跌的概率比較大,首先看上證指數回調到2871點的跳空缺口位置,總之你們永遠要記住,股票沒有永遠的反彈,也沒有永遠的下跌,只有不斷的波段,當股票反彈到某一高點位置的時候,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過分一去追漲,要你做到這一點,你在投資過程中就不會輕易的去為主力接盤,也不會在高位被套。今年以來最火的基金類別非醫藥主題莫屬了。
  • 醫藥主題基金繁花似錦的隱憂 後戰「疫」時代爆款產品或逐漸退色
    開年迄今,權益類公募基金排名「涇渭分明」:榜首端,醫藥主題基金業績一枝獨秀,創金合信旗下主題類產品淨值增長率已超50%;而去年因重倉科技股而盆滿缽盈的成長主題基金則位次下移,2019年奪冠產品雙擎升級最新的同類排名僅在第115位;暫時排名墊底的產品或因股票倉位較低,或因重倉金融、地產等超跌板塊「惹禍」,目前墊底的華商回報1號淨值增長率-23.93%。
  • 外資買買買 3隻股票買超預警線
    原標題:外資買買買 3隻股票買超預警線   外資買買買 3隻股票買超預警線  4月之後,外資一反此前淨流出的態度
  • 為啥支付寶推薦的基金買進去就跌?
    但問題是,目前市面上公募基金數量已經超過6000隻,你看到的那種去年收益翻倍,過去3個月收30%+收益的基金,基本上都是重倉某個行業或者某種風格的股票基金。 而A股市場風格總是在轉化,可能今年或者這半年科技火,下半年就是醫療火,這就造成了你買的基金,可能正好是過去某段時間很火的板塊
  • 10年9倍投資大佬詳述:買公募基金我一般這樣選
    三、持有公募基金明細、投資歷程本人目前在公募基金投資方面,持有4隻科技基金、3隻醫藥基金、1隻消費基金,共8隻基金,買入持有最長時間是2019年6月11日買入長城內需增長混合基金,持有約一年,時間最短的是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基金約193天。今年以來(截止6月4日)收益是23.76%。持有基金明細及收益見附圖。
  • 30000億+:新基金徹底火了 21隻老基金狂賺至少100%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6日,目前已有40隻基金髮行規模超過百億,這一數據也毫不意外的成為一個歷史性紀錄,是歷史最高值。僅次於今年的是2019年,當年全年有26隻百億級新技能,此外2018年、2015年、2016年、2007年都比較多,百億基金數量超過10隻。
  • 20隻基金今年收益已翻倍!
    摘要 【20隻基金今年收益已翻倍!】臨近2020年結束僅剩半月不到,基金經理仍毫不鬆懈為基民賺錢。數據顯示年內主動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目前已逼近40%。
  • 科技類基金收益怎麼樣?能買嗎
    科技類基金收益怎麼樣?能買嗎  最近科技類股票是搶盡風頭。加上科創板的發行,以及國家鼓勵科技企業。市場感覺被科技股綁架了,科技股無疑佔據了天時地利與人和。也很多的粉絲通過各種渠道來問西西到底要不要參與這場「盛宴」。下面聽西西細細分解。  人類的進步確實是科學的進步,科技是第一個生產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
  • 炒股不如買基金!1716億元 公募送分紅大禮包 這些基金分紅過億
    從1998年算起,包括今年在內,公募基金行業整體分紅達到1.36萬億元。  「炒股不如買基金」再應驗了。基金有現金分紅和份額分紅兩種方式,你該如何選呢?  16隻基金分紅規模超10億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年內共有2163隻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實施過4146次分紅,總分紅規模達1716億元。
  • 年內最高賺近80%!軍工主題基金火到發燙 現在上車還來得及嗎?
    國防軍工板塊堪稱下半年最強板塊,從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來看,國防軍工行業指數下半年漲幅接近50%,8月以來漲幅超10%,遠遠領先於第二名的休閒服務行業。軍工主題基金後浪崛起,年內漲幅最高的富國軍工主題混合收益達78%,近80%,7月以來平均收益近40%。從長期來看,國防軍工主題基金還存在上漲行情。
  • 半年漲超200%!特斯拉開啟暴漲模式 這些主題基金的「春天」來了嗎?
    具體來看,各主題基金均取得了出色的成績,2019年大部分主題基金漲幅都在30%以上,其中融通新能源汽車主題精選靈活配置混合表現最好漲近60%,國泰智能汽車股票以53.26%的漲幅緊隨其後,申萬菱信新能源汽車汽車主題靈活配置混合漲48.06%位列第三。
  • 實現「炒股不如買基金」目標 哪些選基指標需要重點關注?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實現「炒股不如買基金」目標 哪些選基指標需要重點關注?來源:上海證券報近些年來,A股走出明顯的結構性行情,公募權益類基金也展現出較強的賺錢效應,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認識到「炒股不如買基金」。事實的確如此嗎?
  • 軍工主題基金抱團股發威7月平均上漲近30%這幾隻基金有「錢」途!
    與此同時,軍工股走強也帶動了主題基金表現不俗,多隻軍工主題公募下半年強勢領跑。受到多重因素疊加影響,7月以來軍工板塊異軍突起,截至最新收盤,Wind軍工指數本月的漲幅已經突破28%,而上一次月漲幅突破25%的情形還要追溯到遙遠的2015年10月。受到軍工股否極泰來的提振,與上半年相比,相關主題基金表現煥然一新,大有接棒醫藥主題之勢。
  • 基金經理一人包攬前三歷史或重演 43隻基金收益實現翻倍
    主動權益類基金「績優生」表現明顯好於去年——年內收益率實現100%的產品,在今年已經擠不進前40名了,但在去年榜單可排第6名。去年基金經理「一人包攬前三」的歷史很可能重演。截至23日,來自農銀匯理基金的基金經理趙詣暫時以一人之力包攬冠亞季軍,旗下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年內收益率(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56.98%、155.2%與146.17%,或重演去年冠軍廣發基金劉格菘獨佔前三的歷史。以上三隻均為混合型基金。
  • 7月行情收官 博時基金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年內收益達54.92%
    公募基金則再次展現出非凡的超額收益賺取能力,全市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年初以來平均收益分別為29.31%、31.38%。(數據來源:銀河證券,20200729)博時基金旗下基金表現突出:截至7月23日,41隻基金年內收益超過30%,21隻基金收益超過40%,8隻基金收益超過50%,1隻基金收益超過80%。
  • 7月份軍工主題混基走強 富國華夏南方旗下基金漲超30%
    值得關注的是,自7月下旬以來,雖然三大股指盡數陷入震蕩回調,但軍工行情卻持續發酵,這也使得一些軍工主題混合基金在7月份排名中嶄露頭角,比如富國軍工主題混合、華夏軍工安全混合、易方達國防軍工混合、南方軍工混合等。
  • 大漲近30%,廣發冠軍基金「滿倉」買的錦浪科技,什麼來頭?
    那麼,這家基金重倉的錦浪科技,到底什麼來頭?廣發的「獨門重倉」12月3日,錦浪科技發布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上市公告書,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數量為744.42萬股,發行價格為97.32元/股,為發行底價的1.003倍。本次定增募集資金總額7.24億元,扣除相關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7.12億元。
  • 一季報披露高峰,基民爆買哪些基金
    紅榜剔除2020年後成立的,全市場普通股票型基金數量是414隻,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廣發多元新興股票、嘉實新興產業股票,3隻基金,相對於2019年底,截至2020年3月底,規模增加超過20億,分別是87.20億、51.25億、28.5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