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塔夫——考研筆記53
學生李清文 編輯
恩格斯在給拉薩爾的一封信中所提出了「福斯塔夫式的背景」概念,這道題看起來不像熱點,有那麼幾個高校都曾出過這道題。
名詞解釋:福斯塔夫
以下是收集自網絡的一些參考答題,雖然良莠不齊,但是拿來作為參考,與自己的答案做個對比或者補充,也未嘗不可。學無止境。
參考答案一: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亞歷史劇《亨利四世》和喜劇《溫莎的風流娘兒們》中的主要人物,他是王子放浪形骸的酒友,是封建關係崩潰時期無衣無食的僱傭兵和冒險家的典型。他既吹牛撒謊又幽默樂觀,既無道德榮譽觀念又無壞心,是一個成功的喜劇形象。福斯塔夫是歷史過渡時期中的過渡性小人物的真實寫照,莎士比亞通過這類典型人物的行動和衝突,反映了封建關係崩潰時期五光十色的平民社會,為塑造人物和展開戲劇衝突提供了廣闊、生動、豐富的社會背景。
參考答案二:
福斯塔夫詩莎士比亞在其歷史劇《亨利四世》和喜劇《溫莎的風流娘們兒》中塑造的形象。他是王子放浪形骸的酒友,既吹女撒謊又幽默樂觀,既無道德榮譽觀念又無壞心,是一個成功的喜劇形象。在某種程度上是個騙子和懦夫,是哈爾親王(後來成為哈利五世)尋歡作樂的好玩伴。《亨利五世》提到了福斯塔夫之死,而在《溫莎的風流娘們兒》中,福斯塔夫是一個經常向人求愛、總是被人捉弄的滑稽角色。他是一個破落的騎士,在封建制度沒落時期由貴族社會跌落平民社會,上與太子關係親密,下與強盜、小偷、流氓、妓女為伍,通過他的活動,莎士比亞展示了上至宮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廣闊的社會背景,再現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會」,為塑造人物和展開戲劇衝突提供了廣闊、生動豐富的社會背景,這是莎士比亞現實主義藝術的重要成就。恩格斯曾給拉薩爾的信中提出「福斯塔夫式背景」,恩格斯稱讚這種背景是希望作者以莎士比亞為榜樣,在廣闊複雜的社會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現生活。
這也是一道關於典型形象的題目,還是恩格斯提出來的概念,所以應該做個考前準備和複習。說明典型形象的考題,還是比較簡單的,就是描述典型形象是什麼樣的人物,為何被樹立成了典型。在福斯塔夫身上體現的是歷史過渡時期的,聯結貴族和平民的紐帶人物的生活。「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就是指這種廣闊的社會背景。
文史知識浩瀚如煙,難以周全,請諸位察之;文中如有差錯,請來函指正,願與同道中人共同進步。考研之路多有艱辛,但是我們要抱著戰必勝的決心堅持走下去。希望備考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同學們,共享歷年真題,考研路上有個伴兒。
想開設一個關於文史和文學的專欄,求關注!求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