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日本40年,《BRUTUS》一直是當代質感生活的風向標

2021-02-15 SKPRendezvous

別把好奇心託付給別人。

——西田善太

《BRUTUS》現任主編

提到日本最優質、「內容為王」的雜誌,《BRUTUS》總是會在各類榜單上位居前列。

自1980年創刊以來,《BRUTUS》就一直致力於推廣有質感、有情趣的生活方式,內容涵蓋了衣食住行、音樂電影、藝術設計、以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風土人情。

作為一份典型的特輯雜誌,《BRUTUS》每期都會推出一個主題,然後用整本雜誌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全面又深入的探究,選題之廣,從度假、居住空間、城市探索,到時尚、電影、當代藝術、建築設計,再到柴犬、汽車、和果子,可以說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無論是出版界、媒體還是熟悉它的讀者,在提到這本雜誌時,總是不吝惜於給它「日本乃至亞洲最著名的生活情報類雜誌」、「特輯雜誌鼻祖」、「中年男人品味教科書」等溢美之詞。

它的發行商是日本大名鼎鼎的Magazine House。放眼日本的雜誌出版,這家出版社發行的刊物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並且是內容品質的代名詞。

《BRUTUS》於1980年5月開始發行,最初是一份月刊,同年7月份開始便轉變為雙周刊,每月1號、15號發行,並一直持續至今。

《BRUTUS》創刊號

 

從日本經濟泡沫的紅利期,到全球格局正在變革中的2020,《BRUTUS》可以說既趕上了日本最好的時候,也見證了經濟泡沫被戳破後、日本社會如何努力擺脫陣痛、走出低迷。

翻開這40年間的《BRUTUS》,很明顯地能夠看到一個「向外看」的日本:仰望著西方社會,從美歐等國拼命汲取新視野,也好奇地打量它在亞洲的其他鄰居;

同時,也能明顯地看出一個「向內看」的日本:在文化上有更多的自我認同感,更加內斂,卻也更加自信。

伴隨40年的發展,《BRUTUS》的內容、選題方向和定位,也從最初面向成熟男性的生活指南,逐漸發展成為包羅文化、藝術、建築、設計、美食、旅行、政治、亞文化、社會議題等面向的生活情報類雜誌。

《BRUTUS》可以說是與《POPEYE》「同宗」的兄弟刊物,不僅都隸屬於Magazine House旗下,就連創刊時的掌舵人也一樣。

它在《POPEYE》之後問世,而它之所以誕生,就是為了給年齡和心態更成熟、對生活品質更有要求、當然財力也更豐厚的成熟男性提供生活指南。

僅僅從視覺與排版上,就能看出《BRUTUS》與「胞弟」《POPEYE》有明顯的不同。

如果說《POPEYE》是喧鬧的、活力四射的、就像一個好奇心永遠得不到滿足的city boy,《BRUTUS》顯然更加內斂,沉穩,平靜。從封面到內頁,它的排版沒有太多視覺上的跳躍,更多是規整的、大面積的圖片或文字,是需要去靜下心來品讀的雜誌。

《BRUTUS》也是一份值得沉下心去閱讀的刊物。它擅長運用巧思剖析各個主題,並以極富創意的企劃和高水平的視覺設計來呈現。而它的背後是全東京(乃至全日本)實力最為強勁、最具活力和原創力的編輯團隊。

在《BRUTUS》的職員表上,出現過不止一個日本文化及出版界傳奇人物的名字,例如:

石川次郎:傳奇雜誌人、編輯

堀內誠一:著名藝術家、平面設計師

都築響一:日本當下最具獨立精神的自由編輯與文字工作者

與此同時,整個編輯團隊不僅「獨具慧眼」,能夠緊扣當下的社會潮流、發掘令人感興趣、但又尚未被探索完全的領域,這個團隊還格外敏銳,能以超前的眼光捕捉到尚未崛起的潮流,從而真正地領先於時代、並且引領讀者。

作為一份特輯刊物,每期《BRUTUS》都會圍繞一個主題,從各個角度進行深入地挖掘,並以信息整合、實地採訪、原創寫作等各種方式,呈現既具時效性、又具可讀性、並且不乏深度的優質內容。

並且,《BRUTUS》做過的許多主題,都有強大的「再生能力」。例如「居住空間學」「書和閱讀」「葡萄酒」「咖啡」「茶」,它們非但不會隨社會和世代的更迭而退出潮流,反而能持續不斷地煥發生機,因此可以在數年、甚至數十年中被反覆地探索和挖掘,從而推出新的內容。

這也在無形中印證了《BRUTUS》奠基人石川次郎的企劃「秘訣」:

「我把能成為爆款的特集

和比較賣座的特集

還有不問銷量,始終想要嘗試的特集

分開來做!」

《BRUTUS》的存在,也彰顯了一本好雜誌無法被輕易取代的價值:

雖然雜誌提供的是實時更新的資訊,但與流於社交媒體上的「日拋」型資訊不同的是,一本精心製作的雜誌,因其內容的深度、以及與個人興趣的直接關聯,總能在讀者的心中激起閱讀的愉悅感。

許多時候,我們會因為閱讀雜誌而產生一些小小的回憶。它們就如同一張張拍立得快照,為我們記錄下了一個個瞬間,也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瞬間,編織成了我們的生活:

「我讀了這期《BRUTUS》之後,買了一把Eames椅子。」

「我在看這期地圖的時候,人剛好就在紐約。」

在《BRUTUS》發行的40年間,諸如此類的細節在這份雜誌的讀者群中屢見不鮮。它們也讓我們看到:一本雜誌可能是一個時光膠囊,打包了社會變遷的縮影,也充斥著每個人獨屬於自己的時光。

回過頭來去看如今已經「步入中年」的《BRUTUS》,其實它的性別標籤已經沒有那麼明顯,無論男性或女性讀者,都能從中獲得有價值的資訊和閱讀的樂趣。

例如,為慶祝這一次的40周年創刊,《BRUTUS》特別請來了各界朋友選出自己心目中最棒的一期,女演員蒼井優的名字就赫然在列。

這一階段《BRUTUS》的選題角度,相比於1980、90年代,也沒有那麼鋒芒畢露了。面向「食肉男」、充斥著消費主義的內容,已經更多地讓位於文化與藝術,以及生活品質和風格。

《BRUTUS》在近些年的轉型,可能也讓許多對它接觸不深的讀者有所不知:

在創刊的頭幾年裡,《BRUTUS》是一本面向都市成年男性、充滿了欲望與荷爾蒙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指南。

時值泡沫經濟爆發前的1980年,《BRUTUS》正式創刊。翻開帶著「We did it!」標語的封面,《BRUTUS》宣稱:「從起床到入睡,所有值得男人們享受的美好要素,都濃縮在這一冊當中」。

《BRUTUS》的第一期創刊號就推出了「男人出海,不需要任何理由」、「男性化妝品不需要任何味道」、「獨身到死主義」、「偶爾,想要在加州海岸品嘗一杯紅酒」等一系列男性導向的特集,從都市生活到戶外場景,著重介紹了成熟、有魅力的男性「應該如何生活」。同期還請到了導演鈴木清順、寶藏歌手桑田佳祐、編劇小林信彥等資深文化、演藝界人士登場。

就如同1980年第一期標題頁上的聲明:

《BRUTUS》是為所有無世代(generationless)的男性編寫的。

《BRUTUS》也因此成為了當今日本雜誌中,男性質感生活雜誌的原點。

就連「BRUTUS」這個名字也充斥著男性荷爾蒙的味道:它源自美國漫畫《大力水手》中,大力水手的對頭兼情敵:肌肉男布魯託。

(順便提一句:Magazine House也以這部漫畫中的其他兩位主角為名發行過刊物,其中之一就是《BRUTUS》的前身,也是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的《POPEYE》。)

從垂釣到度假、從「向海明威致敬」到《夏威夷不動產》特集,創刊初期的《BRUTUS》以「男性享樂主義」為主題,不斷將這份雜誌最初的概念——「愉悅」,放大到男性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力圖吸引都市精英男性們的目光。

而最能引爆話題的,還要數每年佔據眾多版面的「裸」與「性」。《你需要知道的關於SEX的100件事》特集(1981)、《不是男人怎能知曉的SEX》特集(1983)、《春光爛漫SEX》特集(1984)……

關於SEX你需要知道的100件事

1981年4月1日號

1985年至1995年間,《BRUTUS》推出的7期「裸體系列」特集,則邀請了包括淺井慎平、荒木經惟在內的數十位一線攝影大師,在「裸體」「溫度」等主題下,拍攝了大量大篇幅藝術照。這些寫真集規模的特集,不僅具有超乎售價的價值,也有著非比尋常的社會影響力。

說到《BRUTUS》特有的定位和路線,就不得不提到這份雜誌誕生的原因:

1980年代,包括主編石川次郎和木滑良久在內,《POPEYE》的第一代編輯們都上了年紀。不再是男孩的他們,萌發出製作一本大人品味的成熟男性雜誌的想法。

「讓我們為《POPEYE》的畢業生製作雜誌」,秉持著這樣的想法,石川次郎和木滑良久開始為這本尚不存在的雜誌「組局」。為了尋找靈感,他們特地帶領一眾編輯前往巴黎、倫敦、紐約、洛杉磯四地進行研究和考察。

在紐約,在一行人下榻的華爾道夫酒店附近的酒吧裡,木滑良久遇到了就像熟人一樣的紐約上班族,主動幫他點Martini,和他「自來熟」地爽快攀談,還伸手就抓他點的炸薯條吃,一切都自然而然,彼此之間就像相識數年的朋友,完全沒有陌生人之間的隔閡。

這樣一群瀟灑自信的紐約客,讓幾個來自日本的city boys大開眼界,也讓木滑良久決定:「我們把《BRUTUS》做成這樣的雜誌吧!」「要成為時尚坦率的成年男人們的集合地。」

離開紐約後,石川次郎和木滑良久又飛抵巴黎,拜訪了旅法著名藝術家堀內誠一。在巴黎的一家酒館,聽木滑良久聊著《BRUTUS》的構想,堀內誠一邊說著「哦,我大概懂了」,一邊拿起酒館的餐巾紙,畫出了《BRUTUS》的logo:

這個logo被沿用至今,40年來從未變過。

這次拜訪之後,在石川次郎的邀請下,堀內誠一也成為了《BRUTUS》的首任藝術總監。

此番海外遊歷的衝擊,讓早期的《BRUTUS》致力於將當時西方最流行的城市文化帶回國內。加上泡沫經濟時期,日本社會噴薄而出的巨大能量,讓泡沫消費主義和性解放成為了《BRUTUS》第一個十年裡的兩大關鍵詞。

也是在這段時期,兩位主編繼續帶著編輯們前往世界各地,做出的選題既大膽前衛、又帶有藝術衝擊性,一個「物質文化富足的日本」躍然紙上。

1990 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讓好設計以及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成了日本人在這十年的主流價值。這一時期,《BRUTUS》也從注重發行量轉變為更加要求質量,同時朝著「引領時代潮流的媒體」這個目標出發,以更注重生活品質的內容為主導,分享了許多世界上最領先的設計風潮,大膽的批判類型主題也層出不窮。

同時,從安藤忠雄的建築設計到西方酒的特輯,這一時期《BRUTUS》的主題,也充分反映了日本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國內市場的國際化。

1999年 葡萄酒發生了什麼?

1999年1月1日·15日號

從 2003 年起,《BRUTUS》開始策劃「one man, one theme」系列,每次都會用60頁的大篇幅全面梳理一位大咖級人物,昆汀·塔倫蒂諾、杉本博司、大友克洋等人都登上過這個欄目。

從 2007 年開始,《BRUTUS》更多關注書籍、電影、音樂、時尚、室內、食物、旅行等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受眾也因此更加廣闊,而非只聚焦於成熟男性。

2010年後,《BRUTUS》的選題更加聚焦於「一個人的BRUTUS」。這裡的「一個人」既指單獨一位名人或明星,也指某一種個人論點及觀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BRUTUS》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了《Casa BRUTUS》,由於獲得了預想之外的成功,逐漸發展成為一本獨立的刊物。《Casa BRUTUS》也是當下最知名和最受歡迎的日本雜誌之一,和《BRUTUS》《POPEYE》等同屬第一梯隊。

《Casa BRUTUS》的成功,也反過來印證了《BRUTUS》強大的創新和再生能力,以及歷經40年的沉浮,卻依然可以走在時代前端的事實。

40年的歷程,足以見證一個人從稚嫩懵懂、到徹底成熟。但《BRUTUS》似乎永遠都能保持活力。儘管經歷過銷量下滑的低潮期,但今天的《BRUTUS》依然能以每年8-10萬冊的銷量傲視群雄。

今天的《BRUTUS》不僅提供多樣的生活方式提案,更作為一個持續發現新鮮事物的媒體,讓讀者充分感受紙質雜誌的魅力與影響力。

我們也希望,不論社會如何更迭,《BRUTUS》可以始終秉持自我,走過又一個40年。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北京SKP店

朝陽區大望橋 北京SKP 4F

010-85952539/85952579

SKP-S店

朝陽區建國路86號 SKP-S 2F

010-87955088

西安SKP店

碑林區長安北路261號 西安SKP 9-10F

029-83699072

相關焦點

  • 雜誌|風靡了日本40年,《BRUTUS》一直是當代質感生活的風向標
    自1980年創刊以來,《BRUTUS》就一直致力於推廣有質感、有情趣的生活方式,內容涵蓋了衣食住行、音樂電影、藝術設計、以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風土人情。40年內的《BRUTUS》 作為一份典型的特輯雜誌,《BRUTUS》每期都會推出一個主題,然後用整本雜誌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全面又深入的探究,選題之廣,從度假、居住空間、城市探索,到時尚、電影、當代藝術、建築設計,再到柴犬、汽車、和果子,可以說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 《BRUTUS》40歲了!
    2020 年,《BRUTUS》迎來了 40 歲生日。1980 年 5 月,也就是《POPEYE》創刊四年後,尚未更名為 MAGAZINE HOUSE 的平凡出版社決定開啟一本新的男性雜誌。有別於 「Magazine for City Boys」 的《POPEYE》,《BRUTUS》則定位於更加成熟的都市男士。
  • 跟著40歲的日本雜誌《BRUTUS》,看看這40年在流行什麼
    熟悉日本雜誌的你一定對《BRUTUS》不陌生,從最初的「日本男士生活指南」,到如今走進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不覺《BRUTUS》到今年就已經 40 歲了。大到一場旅行,小到一塊點心,書頁間的溫熱從來不曾變涼,這本 40 不惑的雜誌好像對前方的道路更加明朗。從 6 月 1 日開始,《BRUTUS》在官網分享了 40 年來所有雜誌的封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 40 年都在流行什麼。
  • 日本壹加生活EKALIFE古法鐵鍋斬獲2019年德國紅點大獎
    2019 年德國紅點獎頒獎典禮在德國埃森市(Essen)落下帷幕。日本壹加生活EKALIFE參加了頒獎典禮,並且古法鐵鍋斬獲 2019 年德國紅點大獎。一直有「設計界的奧斯卡」美譽的紅點設計大獎,是全球工業設計和發展趨勢的風向標。
  • 風尚 | 亞洲潮流的風向標:40年來日本都盛行過哪些時尚風格?
    提到日本服飾潮流,你最先會想到什麼?是傳統服飾和服還是曾經大熱的裡原系,還是近年備受熱捧的森女系?本文帶你穿越到40年前的日本,感受一下人們審美的變遷,體味一下那個年代的時尚潮流。1976 年,日本著名生活方式雜誌《POPEYE》誕生,它帶來了以介紹美國西海岸流行的創刊號,UCLA Style為代表的美式西海岸風格。
  • 看安迪·沃霍爾、村上隆、草間彌生真跡,「美國波普&日本當代藝術...
    由天協文化舉辦的「美國波普&日本當代藝術展」 將於5月16日—9月1日亮相在上海新華中心。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主辦方獲悉,展覽將呈現安迪·沃霍爾、村上隆、草間彌生、荒木經惟、名和晃平、元永定正等眾多風靡全球新潮藝術家的經典力作,作品或以天馬形空的想像力,或以漫畫式的遐想,或以懵懂少年二次元的精神呈現出了不同的精神風貌,他們獨特的創作正是獻給現實世界的幻想烏託邦。
  • 日本主婦的40+穿搭風靡ins:四十歲以後,就該學點穿搭,取悅自己
    日本主婦的40+穿搭風靡ins:四十歲以後,就該學點穿搭,取悅自己身為女人,沒有誰能夠拒絕精緻的衣服,優雅的氣質,以及自律又美麗的身材。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這些日本主婦的40+穿搭風靡ins,同樣的無懼年齡,她們在歲月中運用精緻的穿搭,活出了無與倫比的精彩。對於女人來說,一身精緻的穿搭,就像是一件武器,可以幫助你抵禦歲月的侵襲,也可以賦予你自信和底氣。
  •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有兩個花瓶,一個線條設計複雜,顏色豔麗,花瓶表面被複雜精美的圖案佔據,表面很亮很光滑,看起來喜慶奢華;另一個沒有圖案,顏色樸素淡雅,線條也很簡約,但是卻有著一種精細手工的質感和復古老舊的感覺。這兩個花瓶,你更喜歡哪一個?如果,你選擇第二個花瓶,那說明你是一個有——「侘寂美學」意識的人。
  • 當代日本流行文化的怪象,糅合了極端病態的美學
    很少有事物像流行文化那樣日新月異,也很少有某種文化像日本文化那樣對新浪潮、新時尚、新俚語或任何新興事物持如此開放的態度。鑑於當代大眾傳媒的特點——電視、網際網路、手機蔚然成風——這一新舊迭代的進程正愈發加快。
  • 藏於必藏玉璽,玉璽成為當代收藏風向標!
    由於玉璽將從古至今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具有非常高的文化歷史意義,從而深受眾多朋友的追捧,一直是各大拍賣行的焦點,領漲著市場熱點,也演繹著玉璽拍賣的價格神話!不僅僅古代帝王玉璽,現當代玉璽藝術品也一直在領跑市場拍賣紀錄!
  • 極米造三合一投影「阿拉丁神燈」風靡日本
    日系產品提倡的簡約、實用、科技改善生活等設計理念一直在業內和消費者心目中有口皆碑,諸如MUJI、Sony等日系品牌也在中國市場上廣受歡迎。去年,一款風靡日本的智能投影燈popInAladdin引起了不少國內網友的關注。
  • 日本經濟發展的風向標竟是女高中生的裙下擺?!
    還剩兩個星期,日本的平成時代就要結束了,進入新的年號「令和」。短短的30年間日本潮流不斷更替,日本女高中生JK 制服的各種流行元素、穿搭,在不同年代都有著不同的改變,顯而易見的就是JK裙子的長度,隨著潮流一直在長長短短。
  • 日本近當代文學:除了太宰治,還有誰能讓你一下子就想到
    那麼,談到日本近當代文學:除了太宰治,還有誰會讓你一下子想到的?大江從小受母親的影響,對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文學產生好奇,1945年,大江健三郎10歲時,日本投降,美軍對日本的軍事佔領、新憲法的實施及民主思想教育,像中國魯迅一樣對他日後反對戰爭、關注社會問題及人類整體命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的代表作品《飼育》是值得一讀的書,寫得很好。
  • 風靡設計界40年的經典案例讓你靈感爆棚!
    創始於1921年的
  • 日本主婦:有閒的生活,是人生的「質感」
    日本主婦:有閒的生活,是人生的「質感」!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一位日本主婦曬出來的「閒適」生活圈粉了。在她的日常曬照中,總是能夠從身邊瑣碎的事物中,發掘到生活的美。有閒的生活,才是人生的「質感」。因為有了這些空閒的時光,你才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去發掘自己究竟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然後利用空閒的時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 「電視劇風向標」透露出哪些信號?
    原標題:「電視劇風向標」透露出哪些信號?   4月26日至30日,被譽為「中國電視劇風向標」的第26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20·春季)(以下稱「春交會」)在線上舉行。   這是春交會首次移步線上,並依託新技術平臺實現全程「掌上看」。
  • 日本設計為什麼能風靡全球?
    從日本獨特的設計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影響。那日本設計為什麼能風靡全球?在戰後工業化和製造業的推動下,建構主義和包浩斯的風格激發了當時的設計,這種影響體現在日本設計中就是個性鮮明的幾何形狀。比如日本平面設計之父,龜倉雄策在1964年,為東京奧運會設計的海報。
  • 設專區推介中國當代音樂,劉惜君杭蓋樂隊等唱片將登陸日本
    近日,首都文化「走出去」示範單位太合音樂集團,聯合日本實體唱片批發商與零售商TOWER RECORDS、日本著名音樂廠牌PANDA RECORD熊貓唱片,共同啟動「CHINA Now」特別活動,在日本設置專區推介中國當代音樂。
  • 長盛不衰40年 BEAMS堪稱日本潮牌中的「一代宗師」!
    日本潮流風向標   首個採用「買手制」的商店   1976年,當時25歲的設樂洋大學畢業後,由於十分熱愛美式文化,在企業家父親的支持下創辦了   從服裝到餐飲、雜貨等領域   BEAMS一直在擴展其企業版圖   如今的BEAMS,BEAMS不僅僅是一個綜合潮店,還是一個已經擁有30個服飾和生活方式類型的自主品牌的企業。這些品牌的風格已經形成了一個體系,涵蓋了街頭、復古、戶外、高街等多種元素。
  • 揭秘瑞典DW手錶風靡日本時尚圈的6大秘密!
    今年,不難發現,偏中性或稍男士化的裝扮在日本女性圈中很是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