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後,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生機勃勃。
在花茂村「紅色之家」農家樂,老闆王志強在忙著招呼客人,廚房裡的盬子雞正「咕嚕咕嚕」冒著熱氣; 在花茂壩區蔬菜基地,忙完了手上的活路後,工人楊少娥正騎著電動車去學校接孩子放學; 在「稻+蛙」基地,養殖戶朱大亮正在查看稻蛙長勢,田間蛙聲一片; …… 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楓香鎮視察時指出:「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 五年來,楓香鎮黨委始終牢記囑託,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發展,推動「農旅文」有機融合,統籌精準扶貧與全面小康齊步走,走出了一條振興鄉村的特色發展道路。 在貴州省2020年脫貧攻堅「七一」表彰大會上,楓香鎮黨委被授予「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稱號。 榮譽既是楓香鎮黨委在脫貧攻堅戰中交出的滿意答卷,也記錄著楓香鎮黨委戰貧困促發展的足跡。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楓香鎮黨委堅持黨建引領,以脫貧攻堅為統攬,緊盯目標任務,著力於抓班子帶隊伍、推動產業發展、發展鄉村旅遊等工作,推動全鎮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播州區委常委、楓香鎮黨委書記帥波說。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楓香鎮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實行「以銷定產、以銷帶產、以銷促產」,推動農產品入遵、入渝、入滬和進機關、進學校、進超市、進電商等。2020年,完成蔬菜訂單320萬斤,高粱訂單3600畝,辣椒訂單1.5萬畝。 ——引導群眾以流轉、入股、生產和務工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解決建檔立卡戶就近就業125人,實現建檔立卡戶加入合作社和利益聯結全覆蓋,實現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推動建檔立卡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圍繞壩區建設,努力把花茂壩區培育成「樣板田、科技田、效益田」,今年預計壩區畝均產值達3.1萬元以上。深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充分發揮新佳裕、綠動九豐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發展蔬菜2.5萬畝、辣椒2.3萬畝、綠色「稻+」3000畝、烤菸4100畝、有機紅粱3600畝。 與此同時,楓香鎮圍繞苟壩會議會址、花茂田園、楓香溫泉、茶鹽古道等旅遊資源,深入挖掘紅色、鄉愁、農耕、土陶、古法造紙等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遊、紅色遊、康養遊,打造了一條農旅文示範帶,實現了農旅文、一二三產、產業與生態、人與自然融合發展。 截至目前,全鎮發展旅遊公司2家、精品酒店3家,帶動農戶發展農家樂28家、鄉村旅館39家、旅遊商品店32家,現有文創產品30餘種。苟壩村、花茂村分別被評為國家4A級、3A級景區。2019年,全鎮接待遊客195萬餘人次,帶動建檔立卡戶36戶38人就近就業,實現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全國文明村鎮」「中國鄉村旅遊最佳目的地」「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集體」「全國衛生鎮」「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一個個榮譽見證了楓香鎮幹部群眾的足跡與底色。 如今的楓香鎮,家園美、產業興,鄉親們的笑容越來越燦爛、好日子越過越幸福、致富路越走越寬闊。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蔣洪飛
編輯 韋依
編審 田旻佳 施昱凌